馬王堆漢墓發掘現場:圖5眼睜睜地看著藕片消失,圖9醫生解剖女屍

2020-12-02 解讀有趣的歷史

【遠眺馬王堆漢墓】馬王堆漢墓位於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東郊四千米處的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軑侯利蒼的家族墓地。1972年,解放軍366醫院所部在馬王堆修建防空洞時,意外發現這處家族墓地。當時洞眼中噴出一股氣體,有人嘗試用火柴去點,結果一點即燃,冒出藍色火苗。

【一號墓發掘現場】馬王堆漢墓有三座墓組成,其中一號墓為利蒼妻子辛追的墓地。三座墓地共出土3000多件珍貴文物和一具保存完好的辛追女屍。據當時的考古報告描述,「(出土的)漆器光亮如新,絲綢華麗輕柔,帛畫浪漫神奇,帛書翰墨飄香,這些無不向世人訴說著漢初的文明成就。馬王堆漢墓是一座內容豐富、深邃的百科全書,涵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宗教意識、風俗習慣和貴族風貌等各個方面,是了解2100年前漢初社會的窗口。」

【發掘現場】馬王堆漢墓的發現,震驚的全世界。當時官方媒體如此想世界報導這一發現,「這座距今兩千一百多年的西漢早期墓葬,最近在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在這座墓葬裡,從屍體棺槨到大批隨葬器物,都保存比較完整,是我國考古發掘工作中一項極為罕見的重要發現。」

【一號墓外棺打開現場】一號墓墓主辛追的墓室最為奢華,槨分五室,中間為墓主的棺室,周圍四個邊箱則放置葬品。另外,辛追的棺材為四層棺。當考古人員打開最核心的內棺後,所有人都震驚了,因為裡面辛追歷經兩千多年依舊沒有完好如初。

【出土的藕片】藕片出土時瞬間氧化消失了。據當年參與發掘馬王堆漢墓的考古人員回憶,「我們親眼看見的,馬王堆的文物剛挖出來的時候,非常光鮮,但一天天看著它變化,卻毫無辦法,太無奈了。藕片在水裡漂著,很漂亮,可拿出來一見陽光就爛光了,跟鼻涕一樣,只有痕跡,眼睜睜地看著沒有樣子了。」

【考古人員打開外棺】一號墓墓室非常複雜,槨室構築在墓坑底部,由三槨、三棺及墊木所組成。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有木炭,木炭外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墓葬內的隨葬品十分豐富,共出土絲織品、帛書、帛畫、漆器、陶器、竹簡、印章、封泥、竹木器、農畜產品、中草藥等遺物3000多件。如此奢華的墓地,只有擁有驚人財富的家族才能修建。

【考古人員提取文物】前面提到,一號墓有四層棺。這四層棺層層相套,置於木槨中間的棺室中,依次為黑地彩繪棺、朱地彩繪棺、錦飾內棺。其中外棺四周填滿木炭,木炭外面包裹防水性能極佳的白膏泥,白膏泥上面封以夯土,棺槨被包裹在中間,非常密閉,這也是女屍兩個千年不腐的原因之一。

【一號墓內棺景象】儘管辛追生前享受著奢華的生活,但是她經歷了早在喪父、晚年喪子的痛苦。據專家推測,辛追死於漢文帝後元一年(公元前163年)左右突然去世,死時大約50多歲。

【醫生在解剖女屍】據當時的數字顯示,辛追女屍高1.54米,重34.3公斤,外形保存完好,全身潤澤,皮下軟組織柔軟富有彈性,關節尚可活動,眼睫毛、鼻毛尚存,左耳鼓膜完好,手指、腳趾紋理清晰。解剖後,醫生發生辛追胃裡還有甜瓜的瓜籽。

【辛追復原照片】至於辛追死因,目前比較認可的說法就是膽絞痛引起的冠心病發作致死,而且死亡的速度非常快。馬王堆漢墓出土不腐女屍後,日本方面曾多次索要女屍頭髮,最終都被我國拒絕。如今女屍被保存在湖南省博物館地下無氧空間裡,處於24小時監控狀態。

相關焦點

  • 馬王堆發掘:《房中術》被日本人發表(組圖)
    馬王堆漢墓2號墓發掘現場馬王堆帛畫中的五禽戲  1972年,周世榮有幸參加舉世聞名的馬王堆漢墓的發掘,並擔任發掘業務組副組長。後來才知道,是馬王堆發現了大型古墓,因專業人員不夠,要周世榮趕快參加發掘。  周世榮被任命為馬王堆發掘業務組副組長,肩負現場發掘、繪圖和全程記錄的重任,任何時刻都要堅守崗位,不離開發掘現場片刻。
  • 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前夕,城內一瘋子夜觀天象,早有預言
    眾所周知,月球土是一種極其珍貴的存在,全世界也僅僅只有幾十克,可美國為何願意用月球上的土壤來交換馬王堆古墓裡的木炭?在馬王堆漢墓裡曾發現了三幅地圖,又為什麼只對外公布了兩幅?發掘古墓的消息傳至外界,之前說的那個瘋子手舞足蹈的跑遍長沙城的大街小巷,號召大家去工地上幫忙,而這座古墓,便是長沙馬王堆漢墓。
  • 兩千年前的馬王堆漢墓裡都埋有什麼好吃的?
    文/壇主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在湖南省長沙市的郊外,考古人員發掘了三座漢代的大墓。也就是舉世聞名的馬王堆漢墓。考古學家判斷該墓的墓主人應該是西漢長沙國的丞相、丞相夫人和丞相之子。讓馬王堆漢墓為世人所熟知的是三座墓葬共出土各類文物數量達到3000餘件。其中尤以千年不腐的馬王堆女屍辛追夫人最為出名。
  • 馬王堆墓發掘舉世譁然,日本重金買女屍頭髮,美國用月球土換木炭
    工作人員把這一發現報告湖南省博物館,考古人員馬上趕到現場,通過挖掘很快驚呆了,在地底下發現一層白膏泥 也正是因為這樣,長沙馬王堆漢墓女屍的出土轟動世界,專家考證後發現,她就是漢初丞相的妻子辛追夫人。
  • 歷史見證轉眼消失,馬王堆出土文物瞬間風化,記者手快拍到這張圖
    1971年冬天,一家部隊醫院在長沙東郊挖掘地下防空洞時,挖出了五花土夯土(古墓的封土),面對堅硬異常的夯土,幹活的工人們只得用上了電鑽,可是電鑽的鑽頭一使勁,只聽「撲哧」一聲,就將馬王堆古墓的墓壁給鑽透了。這樣,震驚世界的馬王堆終於現世,其中不腐的前年女屍辛追夫人也露出了真容。
  • 馬王堆漢墓帛書:大部分為失傳一兩千年古籍
    很多人依稀記得千年不腐的女屍引起的轟動——那是世界上最早真正以人工墓葬保護下來的軟體古屍,此外還有色澤飽滿鮮豔的漆器、工藝高超的絲織品。其實,馬王堆還有另一樣重要的東西——載有先人智慧的帛書。  今年是馬王堆漢墓完成考古發掘40周年。
  • 西方死不承認,馬王堆漢墓挖出了地圖,鐵證如山!
    可是從馬王堆漢墓挖出來的地圖不僅證明了這一無可爭議的事實,還狠狠打了某些人的臉。中國從大禹的時候開始,就有了使用地圖來記錄地形的習慣,只不過由於年代久遠,很多都已經失傳。目前為止,從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漢代地圖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地圖。馬王堆漢墓位於湖南長沙,是漢高祖劉邦所封長沙王吳芮的封地。馬王堆漢墓的主人則是西漢初長沙國的丞相利蒼和他的家屬,故墓中有很多珍貴的陪葬品,包括一幅「藏寶圖」。
  • 走近科學:香屍謎案 揭開女屍不腐的原因(圖)
    1972年,在我國湖南長沙的馬王堆出土了一具漢代女屍,她名為辛追,是西漢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妻子,死於公元前186年,時年約50歲。     馬王堆女屍出土後,人們驚訝地發現,這是一具沉睡了兩千多年卻顯得十分新鮮的女屍:外形完整無缺,全身柔軟而有彈性,在往她體內注射防腐劑時,她的血管還能鼓起來,完全像剛死的鮮屍。
  • 專家釋讀馬王堆帛書:「老子」思想疑遭篡改
    《導引圖》,圖中人所做的體操酷似印度瑜伽 中國古代偉大思想家老子 馬王堆出土T形帛畫  我國考古史上的重大發現——《馬王堆漢墓簡帛》將首次 「整體亮相」。今天上午, 《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項目籤約儀式在復旦大學舉行,復旦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湖南省博物館、中華書局等三方領導出席了儀式。  根據三方協議, 《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一書將於2011年出版,作為我國首部完整的馬王堆帛書的釋文和注釋本,它對我國的文化事業有著重要的意義。
  • 馬王堆女屍為何千年不腐爛?科學這樣說
    1972年,在湖南馬王堆古墓中出土了具女屍,就是這具女屍震驚了世界,為什麼呢?原來,儘管歷經2000多年,但這具女外形完整,面色鮮活,發色如真。解剖後,其內臟器官完整無損,血管結構清楚,骨質組織完好,甚至腹內一些食物仍存。為什麼這具古屍歷經千年不腐呢?
  • 美國為何要用月球土來交換馬王堆的木炭?我國同意他們的請求了嗎
    ,結果在施工過程中,意外發現一古墓,隨後,一座漢代古墓出現在眾人眼前,它便是震驚全球的「馬王堆漢墓」。此時恰逢美國國務卿基辛格來秘密訪華,得知此事後,他竟然提出用月球土壤來交換馬王堆裡的一些木炭。乍看一眼,月球土壤是比木炭更有價值的存在,那麼基辛格為何提出這個交換請求呢?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秘密?我國又是否同意他的請求?
  • 1972年馬王堆發生離奇事件,出土一鍋湯瞬間消失,僅留下一張照片
    比如絹帛一類的文物,在地下放置了上千年,早已在墓中潮溼測環境中變得極為脆弱,看著非常完整,但只要一碰就會損壞,甚至遇到陽光或是空氣都會發生不可修復的損壞,除此之外,還有易碎文物,古墓中的文物不會自己標明哪件是易碎的,而且在挖掘的過程中,專家們的鏟子很容易使一些易碎的文物損壞。
  • 馬王堆出土國內最早《地形圖》,專家根據地圖,找到6個廢棄城市
    在馬王堆漢墓出土後,考古專家們從墓中找到了三幅特殊的地圖,而當他們將地圖上的城市進行確認後,居然還找到了幾個古城遺址。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地圖緣何這般準確?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馬王堆非衣帛畫:漢代人的宇宙觀是什麼樣的?
    之前分析過《御龍圖》,那幅畫反映了東周時期的天人關係和人人關係。但《御龍圖》的構圖與內容都是相對簡單的,「天」的概念也比較抽象。而這幅馬王堆的帛畫,已經把整個宇宙完整地呈現出來了。畫面的構成、神仙的位置安排和每個神仙擔負的責任,大多能和流傳至今的神話故事一一對應起來。雖然時隔2000多年,但是你都不會感到陌生。
  • 靖邊漢墓發現最完整二十八星宿圖
    核心提示: 3月28日,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考古工作者在對靖邊渠樹壕東漢壁畫墓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了保存完好的天文星象圖,這是中國考古迄今為止首次發現大量包含星形、星數、圖像、題名四要素的漢代天文圖。
  • 考古隊在長沙發現一種瞬間消失文物,幸好手快,留下唯一一張照片
    和兵馬俑一樣出土時可以窺見在世真容的還有馬王堆出土的辛追夫人,辛追夫人的墓室於1972年被發現,位於長沙市東郊瀏陽河旁的馬王堆,是馬王堆漢墓1號墓的墓主人,在辛追剛被發現的時候,她的遺體被泡在紅色的溶液裡,全身裹著20多層的絲綢衣服,可見她的身份是非富即貴,後來被證實她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軑侯利蒼的妻子。
  • 馬王堆漢墓裡沒有文物,為何還擋不住有人挖土刨坑,真相令人費解
    都知道馬王堆漢墓,除了秦始皇陵墓,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墓葬。有人發現,在馬王堆的墓葬外面,土層常常會有改變,見一次都跟上一次不一樣,很是納悶。難道還有盜墓賊光顧?按道理,這個墓葬已經發掘好多年了,裡面沒什麼東西了,值錢的就更沒有了,不是收藏在博物館,就是被盜墓賊藏起來。那這些經常鬆動的土層,到底怎麼回事?
  • 神秘的「東方龐培」,漢代馬王堆女屍不腐之謎
    而最令人感到神秘莫測的乃是墓中的一具女屍,只見她躺在精緻厚重的棺槨之中,面容安詳,雖然已經歷經2000多年的滄桑巨變,卻如同剛剛過世一般。 而這位辛追,正是漢馬王堆古墓的主人,即那具千古不腐女屍的真身。 02「東方龐培」馬王堆 那既然是「軑候」妻子的陵墓,為何會叫「馬王堆」呢?難道不應該叫做「軑王堆」或者因為吳芮的關係叫做「吳王堆」嗎? 關於這點,還有一段謠傳。
  • 馬王堆手稿,是世界上最早人體解剖手冊,來自威爾斯的新研究結果
    在此之前,人們普遍認為,最古老的人體解剖來自古希臘,據說學者Herophilus和Erasistratus進行了第一個人體解剖切並描述了人體的內部,但是他們的作品在亞歷山大圖書館失火了。因此,倖存下來最古老的解剖學著作來自羅馬醫生Galenus(克勞狄斯·蓋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