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王堆墓發掘舉世譁然,日本重金買女屍頭髮,美國用月球土換木炭

2020-11-23 騰訊網

時間回到1972年,湖南長沙一家部隊醫院在湖南長沙市芙蓉區馬王堆附近鑽孔探測開挖防空洞時,地下冒出一股不明氣體,施工人員用火去實驗該氣體,結果竟然能點燃,並且還產生了藍色火焰。

工作人員把這一發現報告湖南省博物館,考古人員馬上趕到現場,通過挖掘很快驚呆了,在地底下發現一層白膏泥,取出白膏泥後,又發掘出了大量的木炭,足有一萬斤,拉了整整四卡車。然後發現了碩大墓穴,最終確定這是一座古墓——馬王堆古墓。

考古人員隨後對馬王堆一號墓地宮進行了發掘,打開墓裡面的棺材時,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棺材裡躺著的竟然是一個「活死人」。要知道這「死人」的皮膚光澤有彈性,部分關節仍然可以活動,除了眼睛和舌頭有些突出,完全就如剛去世一樣,當真是栩栩如生的「活人」啊。

也正是因為這樣,長沙馬王堆漢墓女屍的出土轟動世界,專家考證後發現,她就是漢初丞相的妻子辛追夫人。

辛追在歷史上並沒有完整記載。而她的丈夫利蒼生於戰國末年漢初任長沙的分封王。據考證,這座漢墓正是西漢初期長沙丞相鈦侯利蒼及親人的陵墓,該陵墓群有三座大墓,分別葬的是利蒼本人以及妻子辛追和其子。

也就是說這具女屍已經去世並且在地下躺了2100多年,歷經2000年風雨而不腐敗的 「溼屍」僅此一例。

據現場解剖學專家說:「用手觸摸了辛追的皮膚,依然很有彈性。」這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溼屍。

在馬王堆墓葬出土的文物成功三千多件,其中絕大多數保存完好無損,而且出土了非常珍貴的2件素紗禪衣,每件重量不足50克,是目前世界上現存年代最早,保存的最為完整,同時也是製作工藝最精,最為輕薄的衣服,其精妙工藝令所有人嘆絕。

另外伴隨「睡美人」出土的有彩帛畫、竹簡、漆器、樂器、棺槨等數千件極為珍貴的文物。

消息傳出,全世界譁然。全世界也有超過100多個國家的媒體對馬王堆漢墓的發現進行了報導。

之後不斷有外國科學家來華研究,日本科學家更是發表了無數篇重要論文。比如,馬王堆發掘出的《房中術》一篇,最早公開發行的,就是日本專家學者。

1972年9月中日兩國為了實現邦交正常化,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而在北京參觀完了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部分文物後,田中角榮向我國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請求:希望用重金購買幾根女屍的頭髮。

當時高瞻遠矚的周總理沒有答應。

此後田中角榮在兩個月的時間多次提出希望得到馬王堆女屍的頭髮要求,但是都被拒絕。

堂堂一國首相為什麼屢次拉下面子相求女屍的頭髮呢?這背後到底有什麼秘密呢?

相傳日本當時正在研究破除古人DNA密碼,研究古人的遺傳基因,並對遺體的保鮮技術進行研究。而我國出土的辛追的頭髮,和剛去世時一樣,防腐技術世界獨一無二,是他們研究的最佳目標。

此外,他們還不能排除他們想秘密研究基因武器,為了民族的基因安全,保護中國的子孫後代,我們毅然拒絕了日本重金購買頭髮的請求。

無獨有偶,美國也不甘落後,他們想用月球上帶回的泥土來換取一些女屍周圍的木炭。

當時中國還沒有登上月球。美國的基辛格博士想藉助試探中國對美的外交誠意達到得到木炭的目的,研究最高級的防腐技術。

周總理也是毅然拒絕了基辛格的請求。周總理說:我們的老祖宗嫦娥早登上月球了,中國人登上月球是指日可待的事,怎麼能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馬王堆木炭來換一棒泥土呢?

的確,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東西每一樣都是國寶,豈容他人別有用心隨意研究?

相關焦點

  • 美國為何要用月球土來交換馬王堆的木炭?我國同意他們的請求了嗎
    此時恰逢美國國務卿基辛格來秘密訪華,得知此事後,他竟然提出用月球土壤來交換馬王堆裡的一些木炭。乍看一眼,月球土壤是比木炭更有價值的存在,那麼基辛格為何提出這個交換請求呢?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秘密?我國又是否同意他的請求?
  • 馬王堆漢墓發掘現場:圖5眼睜睜地看著藕片消失,圖9醫生解剖女屍
    【一號墓發掘現場】馬王堆漢墓有三座墓組成,其中一號墓為利蒼妻子辛追的墓地。三座墓地共出土3000多件珍貴文物和一具保存完好的辛追女屍。據當時的考古報告描述,「(出土的)漆器光亮如新,絲綢華麗輕柔,帛畫浪漫神奇,帛書翰墨飄香,這些無不向世人訴說著漢初的文明成就。
  • 日本5次討要她的頭髮,美國竟用月球土來換,中國:半寸都不給
    在這個墓葬中,第一個墓是利蒼的妻子,第二個墓是漢初長沙丞相軑侯利蒼,第三個是利蒼的兒子。這三個都是長方形的豎穴,在北側有墳墓通道,棺材室建在墓的底部。棺材室的底部和周圍塞滿木炭和白色石膏泥,然後層層填土,壓實並密封。 在這個幕葬中出土了許多文物,其中包括3,000多種文物,如絲綢,書籍,帛畫,漆器和中草藥等。
  • 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前夕,城內一瘋子夜觀天象,早有預言
    眾所周知,月球土是一種極其珍貴的存在,全世界也僅僅只有幾十克,可美國為何願意用月球上的土壤來交換馬王堆古墓裡的木炭?在馬王堆漢墓裡曾發現了三幅地圖,又為什麼只對外公布了兩幅?湖南省博物館副館長候良先生得到這個消息之後馬上認定,這下面可能是一座古代的大墓,在湖南老話中,將這種墓稱之為「火坑墓」。根據現有史料記載,在元朝以後這種墓就沒人用了,手段也已經失傳,這就意味著這座古墓至少是元朝以前的,其中價值不言而喻。
  • 馬王堆發掘:《房中術》被日本人發表(組圖)
    馬王堆漢墓2號墓發掘現場馬王堆帛畫中的五禽戲  1972年,周世榮有幸參加舉世聞名的馬王堆漢墓的發掘,並擔任發掘業務組副組長。後來才知道,是馬王堆發現了大型古墓,因專業人員不夠,要周世榮趕快參加發掘。  周世榮被任命為馬王堆發掘業務組副組長,肩負現場發掘、繪圖和全程記錄的重任,任何時刻都要堅守崗位,不離開發掘現場片刻。
  • 馬王堆女屍為何千年不腐爛?科學這樣說
    1972年,在湖南馬王堆古墓中出土了具女屍,就是這具女屍震驚了世界,為什麼呢?原來,儘管歷經2000多年,但這具女外形完整,面色鮮活,發色如真。解剖後,其內臟器官完整無損,血管結構清楚,骨質組織完好,甚至腹內一些食物仍存。為什麼這具古屍歷經千年不腐呢?
  • 神秘的「東方龐培」,漢代馬王堆女屍不腐之謎
    而最令人感到神秘莫測的乃是墓中的一具女屍,只見她躺在精緻厚重的棺槨之中,面容安詳,雖然已經歷經2000多年的滄桑巨變,卻如同剛剛過世一般。 而這位辛追,正是漢馬王堆古墓的主人,即那具千古不腐女屍的真身。 02「東方龐培」馬王堆 那既然是「軑候」妻子的陵墓,為何會叫「馬王堆」呢?難道不應該叫做「軑王堆」或者因為吳芮的關係叫做「吳王堆」嗎? 關於這點,還有一段謠傳。
  • 歷史見證轉眼消失,馬王堆出土文物瞬間風化,記者手快拍到這張圖
    1971年冬天,一家部隊醫院在長沙東郊挖掘地下防空洞時,挖出了五花土夯土(古墓的封土),面對堅硬異常的夯土,幹活的工人們只得用上了電鑽,可是電鑽的鑽頭一使勁,只聽「撲哧」一聲,就將馬王堆古墓的墓壁給鑽透了。這樣,震驚世界的馬王堆終於現世,其中不腐的前年女屍辛追夫人也露出了真容。
  • 民間盜墓第一人,技術太強,專家:要挖馬王堆得靠他
    在中國傳統思想,這個人死了一定有陪葬品,像一些家庭比較貧窮的人家,陪葬的東西就是死者平時使用的生活用品和一些簡單的首飾,有錢人家陪葬的東西自然就是金銀珠寶,而皇室就更厲害了,各種陪葬品奢華到你想不到,就拿孫殿英盜慈禧的墓,墓中隨便拿出點東西就足夠供給軍隊幾年吃用。
  • 88年東北農民家中蓋房,意外挖出金國古墓,被人稱為北方馬王堆
    在1972年長沙發現了三座西漢時期的墓葬,被命名為馬王堆在這座墓葬中出土的女屍猶如剛下葬一般,這一消息也是直接轟動的時間,在大約10年之後,東北也發現類似的墓葬,他被稱之為中國北方的馬王堆,1988年哈爾濱一位農民在家中蓋房子的時候,無意間鏟土剷出了一個大坑,他趕忙跑下推土機查看
  • 馬王堆漢墓墓門口,曾發現兩個詭異黑窟窿,秘密揭開很多人都不信
    馬王堆古墓是中國考古發展史上的一個裡程碑,在將近兩三年的文物發掘過程中,可以說驚喜不斷當時馬王堆最先挖的古墓是辛追老夫人的陵寢(一號墓),因為出土了大量精美絕倫的文物,故此,考古工作者們在挖(二號墓)的時候,熱情高漲,推土機將軑侯利蒼墓上的封土推掉後,考古工作者順著墓道,開清理填土,就在回填土被一點點清理乾淨,露出墓門的一刻,在門旁墓道的兩面土壁上,竟同時出現了兩個黑窟窿。
  • 辛追夫人出土,日本首相索要一根頭髮。科研團隊:這個一定不能給
    通過國家的層層審批,湖南省博物院與中國科學院組成了聯合專家組,對馬王堆進行了大面積的發掘。日本政府通過中國的幾個民間機構高價收購辛追夫人的一根頭髮,在中國機構問到具體的用途時,卻被拒絕透露。日本首相訪問結束時,曾提出希望中方能夠以辛追夫人的一根頭髮作為禮物送給日本,面對這一要求,中方人員感到十分意外,但當時中日剛剛破冰不久,相關人員無法直接拒絕,於是便按照程序將此事層層上報,經過我國高層的多番討論,決定拒絕這一要求。
  • 兩千年前的馬王堆漢墓裡都埋有什麼好吃的?
    文/壇主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在湖南省長沙市的郊外,考古人員發掘了三座漢代的大墓。也就是舉世聞名的馬王堆漢墓。考古學家判斷該墓的墓主人應該是西漢長沙國的丞相、丞相夫人和丞相之子。讓馬王堆漢墓為世人所熟知的是三座墓葬共出土各類文物數量達到3000餘件。其中尤以千年不腐的馬王堆女屍辛追夫人最為出名。
  • 中國新聞周刊:南昌海昏侯墓發掘全記錄
    初步查探後,他認定這是一處大墓,隨後上報。鑑於此墓已被盜墓賊盯上,地處偏僻不易保護,不久,江西省文物局提出搶救性發掘申請,獲國家批准。國家歷來不主張對高等級大墓進行主動性發掘,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曾在一次講話中表示,禁止發掘帝王陵寢出於多方面考慮,一是科技水平不夠,對出土文物第一時間的現場保護仍是難題;二是考古力量有限,基礎建設工程中的考古工作已經任務繁重。
  • 240年前女屍面容完好 懷寧清代母子合葬墓現奇觀
    中安在線8月24日報導 經過幾天的緊張發掘,位於懷寧縣三橋鎮團山村的一座2年內連續5次遭盜墓賊「轟炸」的清代古墓葬,昨天出現驚人一幕。考古人員打開封閉的石棺和木棺後,一棺木內驚現一保存完好的清代女屍。女屍的容貌還清晰可辨,靈位顯示其為「許老太」。考古人員說,這在我省考古史上非常罕見。
  • 馬王堆漢墓裡沒有文物,為何還擋不住有人挖土刨坑,真相令人費解
    但古墓是人們下葬的地方,尤其是大墓,這個選址甚是隆重。像秦始皇從十幾歲,就開始打造地下墓室,像武則天選墓葬地址時,也是勞師動眾的。所以這地方,大都是風水寶地,靈氣旺盛。就因為這一點,就鬧出了不少的烏龍事件。都知道馬王堆漢墓,除了秦始皇陵墓,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墓葬。有人發現,在馬王堆的墓葬外面,土層常常會有改變,見一次都跟上一次不一樣,很是納悶。
  • 走近科學:香屍謎案 揭開女屍不腐的原因(圖)
    按道理說,蓋樓挖地基,挖到一座墓,這種事並不新鮮,因為我們祖輩幾千年的習俗就是土葬,誰也說不清我們的腳下埋葬著哪位祖先的屍骨。可是,這座墓一挖開,卻引來一片譁然,因為這不僅是一座葬法奇特的古墓,墓主人的身份和死因就更是撲朔迷離,以至於五年過去了,這個謎團不但沒有解開,反而越滾越大!那麼,這究竟是一具什麼樣的女屍,能引起人們如此關注?關於她的種種傳聞又是真是假呢?
  • 五十年後中國代表地球重返月球,網友:嫦娥與阿波羅誰更勝一籌?
    除此之外,這也是最近幾十年人類探測器首次造訪月球,可以說再次拉開了人類探月的新徵程。據央視新聞報導,北京時間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已經從月面起飛,隨後順利進入預定環月軌道,目前正在返回地球途中。就目前所有情況來看,一切順利,我們應該感到驕傲和自豪。提到人類探月工程,不得也不能忽視的就是上個世紀美國的阿波羅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