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土的文物裡面,不乏有些文物是處於保存完好狀態的,它們雖然深埋地底數千年,但是重見天日的時候,依然和在世時一樣光鮮亮麗,比如秦始皇建造的兵馬俑,在剛出土的時候身上其實布滿了色彩,只不過在出土時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護,顏色就褪去了。
和兵馬俑一樣出土時可以窺見在世真容的還有馬王堆出土的辛追夫人,辛追夫人的墓室於1972年被發現,位於長沙市東郊瀏陽河旁的馬王堆,是馬王堆漢墓1號墓的墓主人,在辛追剛被發現的時候,她的遺體被泡在紅色的溶液裡,全身裹著20多層的絲綢衣服,可見她的身份是非富即貴,後來被證實她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軑侯利蒼的妻子。
當考古人員一層一層剝開辛追夫人的衣服的時候,發現她的屍身外形依然完整,全身柔軟有彈性,就連血管都是暢通的,更別說內臟器官都和剛去世時相似。除了辛追夫人本身保存完好之外,她的陪葬品也多數處於完好狀態。
辛追夫人作為貴族,她的陪葬品必然是多而豪華的,不僅有衣物、漆器、樂器、娛樂器具木俑等物,還有一些食材和做好的食物,這是將辛追生前所用的東西全都搬進了墓室。裝在麻布袋裡的稻穀、麥、黍、豆等農作物;漆器內盛滿了烹調成熟的畜禽類菜品,漆鼎中盛放了各種羹湯,陶皿內分別裝著酒類及醬等各種調味品,還有不少時令瓜果。出土時稻穀呈金黃色,顆粒飽滿,久存後脫水逐漸乾癟,完全可以看出辛追生前對吃食上的研究。
今天要說的是辛追夫人墓中出土的文物,是一碗藕片湯,這藕片湯是在辛追夫人死後做好了裝進盒子裡作為陪葬一起放入墓室的,而在2000年後,藕片湯隨著辛追夫人墓室被發現也一起拿了出來,專家在打開藕片湯的盒子後發現,湯水依舊清亮,藕片在湯裡也是完整的模樣,工作人員正準備將它保存起來,誰知這漂浮著的藕片就開始融化在湯裡,還是有工作人員眼疾手快,在藕片還沒完全消失的時候拍下了一張照片。
藕片之所以會消失,就像辛追夫人一樣,本身是處於密閉空間缺氧狀態,能讓東西保持長時間不腐,但是一旦接觸氧氣,就會開始氧化自溶在水中,也幸好是工作人員拍下了照片作為見證。
辛追夫人墓裡的陪葬品對我國的歷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對我們在歷史上一些細節的考證很有幫助,比如說在漢朝初期是處於休養生息狀態,但是辛追夫人墓裡的東西卻如此豪華,可見當時的貴族依然享受了很多東西。
再比如那些出土的穀物種子,也有利於我們研究當時的糧食產量,了解當時百姓的生活情況,甚至在拍關於漢代的歷史劇目時也可以用這些陪葬品參考細節,能為觀眾做一個比較好的歷史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