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茫茫的宇宙中,值得人類探索和發現的事物還有很多很多。一直以來,了解太陽系和探索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跡象是人們的重點研究目標。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外界的了解也逐漸趨向全面。
從地球的形狀開始,到如今太陽系中的各個星系的分布方位,再到銀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這些更加深入的信息都有助於人類在未來的研究。不過有一個話題,常常給人類帶來思考,就是當人類走向滅絕,宇宙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然而科學家們給出的答案卻是十分悲觀的。宇宙失去了地球和人類,其實並不會發生什麼巨大的變化。顯然這是因為人類對於自我認知和定義是不明確的,才會產生這一誤解。人類出現在地球上可能只是個意外。
人類出現在地球上不過僅僅百萬年的時間,這對於我們來說或許十分漫長,不過和宇宙生命比較起來,都只不過是彈指一揮間的時光罷了。興許到了人類真的消失的那一天,都不一定能夠對地球產生影響,就更不要說人類對於宇宙來說是怎樣的一種存在呢?
放眼看過去地球在整個宇宙中的位置,我們所處於的銀河系在宇宙的邊緣,而太陽系也是在銀河系的邊緣。所以對比來說,人類所處的位置就如同一片荒蕪的沙漠,想要到達宇宙中的繁華地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過,人類至今沒有探索到宇宙的邊緣究竟在何處,宇宙如此浩瀚,我們也不確定宇宙是否真的存在邊緣,這也是一個很大的爭議,所以很有可能人類並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有機生命體。
按照我們目前的科技水平來看,走出太陽系可以說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更不要說走出宇宙去了解更多的事物了。雖然人類對於徵服宇宙的夢想從未停止過,但是我們在現實面前仍然需要暫時的屈服一下。
旅行者一號在飛出太陽系時曾經拍攝了一張照片——「全家福」,在照片中顯示地球只不過是一顆暗淡的藍色星球,也不過只佔了整個照片中的一個像素而已。由此可見,地球對於宇宙來說只不過是滄海一粟,人類的存在也就更加渺小了。
曾經有觀點認為,人類若想要徵服宇宙,可以利用智慧機器人去實踐,不過需要面臨更大程度的風險。也有可能在幾十年的時間,人類可能會被機器人文明徹底消滅,而人類對宇宙的影響也因此最大化。
之所以說人類滅亡對宇宙沒有太大影響,是因為人類的存在放眼於整個宇宙來說是微乎其微的,正如同曾經在地球上滅絕的無數種生物一樣,我們只不過失去了去了解它們的機會,對於整個地球生態進程來說並沒有產生多大的改變。
那就是,失去了人類,地球將照常運轉,失去了地球,宇宙將不再發生大的變化,就像波濤洶湧的海面上濺起的小水花,失去了我們,一切照常運行。事實上,人類無論在宇宙或銀河系中,都是很不值一提的,人類的消失不僅對地球毫無影響,而且更不可能改變宇宙中任何存在的狀態。
雖然人類文明的消失不值一提,儘管如此,我們仍然相信,如果人類能繼續這樣進行文明的發展,那麼,在給人類幾百年、幾千年的時間,人類必將對宇宙產生重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