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90年代, 一位美國哈佛大學的華裔考古學家張光直教授,在翻看美國上世紀60年代的航拍照片時,突然發現商丘古城藏著驚人秘密。在古城西南方向的地下,隱約有幾座疊壓著的古城遺址。
於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美國哈佛大學皮博迪博物館,組成了一支商丘古城的考古隊。商丘古城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考古隊抵達商丘古城後,在豫東大平原的重重黃沙之下。果然發現了從上至下被疊壓著的6座古城遺址。
根據史書記載,早在遠古時期,商丘古城就被視為名都和邑商之地。到了先商時期,商族的始祖閼伯甚至曾在商丘建都,因此商丘至少有4500多年的歷史。後來經過朝代的變遷,許多朝代都在商丘建立了古城或古都。
在黃沙下發現的6座古城遺址,就分別是周朝時期的宋國都城、秦漢時期的梁國國都睢陽城、隋唐時期的宋州治所宋城、北宋時期的陪都應天府南京城、明朝弘治十六年之前、元朝時期修建的歸德府城以及現存的歸德府城。
在明朝弘治十六年,原本修建的歸德府城因黃河水患,被埋在黃土之下,因此商丘人民在原址附近動土,新修了現存的歸德府。雖然河南作為曾經的中原腹地,有著各種都城的遺址。但商丘古城這樣有著6座古城疊壓的遺址,是全國乃至世界極為罕見的文化遺產。
如今商丘古城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被視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4A級旅遊景區!#商丘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