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氣」最好的古墓:盜賊挖了15米放棄,距墓中10噸寶物僅5釐米

2021-01-09 騰訊網

「故昌邑王為人,青黑色,小目,鼻末銳卑,少鬚眉,身體長大,疾痿,行步不便。」

——《資治通鑑》

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在印象中會認為考古就是到處發掘古墓。但其實,考古通常都不主動去發掘,大多是因為各種工程建設需要或是古墓遭遇盜墓賊破壞之後,為了避免古墓被完全破壞,才進行的搶救性發掘。而考古的工作,便是將古墓發掘出來,然後進一步的進行保護。

在考古發掘當中,墓葬被盜的情況屬於比較嚴重的一種。因為墓葬一旦遭到盜墓賊的發掘,不僅意味著金錢方面的失竊,還意味著珍貴文物方面的損失。據相關統計,我國僅王侯級別的墓葬,幾乎有九成以上都被盜墓賊光顧過。

不過,昌邑王劉賀的墓卻是我國「運氣最好」的古墓。說它運氣最好,是因為盜墓賊挖了15米,距離墓中10噸寶物僅5釐米的時候卻放棄了。

一、劉賀

2016年3月,海昏侯劉賀墓在江西省文物研究所的主持下,其發掘工作已經到了尾聲。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劉賀墓葬中的文物豐富程度,遠遠超過其他王侯級別的墓葬。

尤其是其中的金銀之物,更是比皇帝都要來的奢華。也正因此,海昏侯國和海昏侯劉賀墓引發了廣泛的熱議。

漢武帝劉徹膝下共有六個皇子,他的第五個皇子名叫劉髆,被分封到山東之後當了第一代昌邑王。後元元年,昌邑王劉髆去世,他那年僅五歲的兒子劉賀嗣位,成為了西漢的第二位昌邑王。

昌邑王劉賀,若無意外的話,一生都應該是一個閒散王爺。但他的命運卻在十九歲那年發生了變化。元平元年,膝下無子的漢昭帝駕崩,陰差陽錯之下,十九歲的劉賀被大將軍霍光選中,而後被眾位大臣擁立成為皇帝。

十九歲稱帝,可以說是劉賀人生當中最高光的時刻了。然而,劉賀不愧是劉賀,在位僅二十七天的時間,他就幹了一千多件荒唐事。結果,還沒等劉賀當滿一個月的皇帝,他就被推他上位的霍光連同其他大臣一同給廢黜了。

從此之後,劉賀不僅被削為平民,連「昌邑國」也被廢除,被山陽郡取而代之。

劉賀被廢的時候,眾多大臣曾向太后諫言,稱被廢放之人,俱都要屏於遠方不能涉政。便以此為由,要求將劉賀遷到漢中房陵縣。

但太后和霍光都拒絕了群臣的額建議,將劉賀遣回了昌邑舊邸,還慷慨的將原本就屬於昌邑王的財富再度「賜」給了他。

因此,劉賀雖然廢,但他的生活狀態仍然是一般人不能比的。這一點從他墓葬中出土的378枚,重達100公斤的金器就可以看得出來。

儘管劉賀仍然被賜予了大量的財物,但如此身份的轉變仍然讓他處於一種格外尷尬的位置。他之前是昌邑王的時候,還不算什麼,但稱帝被廢之後,身份的轉變就讓人一下子適應不過來了。

做過昌邑王也就罷了,重要的是他還當過皇帝。儘管他在位的時間只有27天,那也是名副其實的皇帝。因此,當人們在主槨室東南角發現那枚刻有「大劉記印」的龜形玉印時,似乎一下子明白了劉賀內心的想法。也許,他是想以此來提醒自己跟他人的不同。

公元前68年,大將軍霍光因病去世。這個時候,劉賀已經在昌邑舊邸度過了七年的平民時光。就在霍光去世的第二年,漢宣帝突然想起在昌邑舊邸還生活著一個「廢帝」,心底帶有一絲忌憚的他,多次派張敞前去探查,結果發現劉賀整個人都變得有些呆傻起來。

見到劉賀這般情況,漢宣帝放下了內心最後的忌憚。公元前63年,漢宣帝已然將朝中大勢握在手中,而大將軍霍光的勢力也已經被漢宣帝徹底剷除。這個時候,劉賀這個廢帝很顯然對他已經完全沒有威脅了。

於是,漢宣帝一紙詔書,將劉賀分到了遙遠的鄱陽湖,當了一個海昏侯。自此,劉賀的身份又發生了一次轉變。

二、死後墓葬差點被盜

劉賀被封為海昏侯之後,舉家從昌邑出發,千裡迢迢來到了豫章郡。對於現在的人來說,這可能沒什麼差別。但在古人眼裡,鄱陽湖這個偏遠的南蠻之地無論如何也無法跟北方相比的。因此,劉賀雖然被封為海昏侯,但其中的貶斥之意再也明顯不過了。

當然了,漢宣帝為了安撫劉賀,在封他為海昏侯之後,還特意將他的食邑提升到了4000戶。4000戶在現在看來可能不算什麼,但在西漢時期,已經算是一個大縣的人口了。

不過,劉賀始終不認為自己是什麼海昏侯,他仍然在內心深處認為自己是昌邑王。並且等待著自己再度在豫章封王的時候。他曾經在鄱陽湖畔跟豫章太守卒吏孫萬世談論過這個問題,但不幸的是被人告發了。結果漢宣帝大怒之下將其食邑削掉了3000戶,只留下了1000戶。

眼見封王的機會被徹底剝奪,劉賀的狀態開始變得越來越萎靡起來。終於,在公元前59年,也就是劉賀三十三歲那一年,他在鄱陽湖邊鬱鬱而終了。最後,屬於劉賀的財物,全部隨劉賀一同葬在了墓中。這也是為什麼劉賀墓葬那麼奢華的原因。

我國王侯級別的墓葬,九成以上都被盜墓賊光顧過,但劉賀墓卻成為其中最幸運的一座古墓。因為雖然劉賀墓也被盜墓賊光顧過,但盜墓賊挖了15米之後,在僅差5釐米就挖到墓室的情況下放棄了。換句話說,這位不知名的盜墓賊,在堅持一下的話,也許就能看到墓中將近10噸重的珍貴文物了。

可能有些人覺得劉賀墓被盜也沒什麼,畢竟他就是一個不受重視的「廢帝」。 但其實,海昏侯劉賀雖然生前未能完全享受漢代皇室成員的尊貴待遇,但從發掘出來的遺蹟和遺物來看,其規格卻相當的高。

墓中的大量金器不說,就是其中屬於商周時代的青銅器,其價值就超乎想像。更別說,其中還出土了已經失傳1800年的《齊論語》,這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真正的文化瑰寶。

因此,從這方面來講的話,也許我們要感謝那位不知名的盜墓賊,感謝他陰差陽錯之下給放棄了。由此,海昏侯墓這座兩千餘年的古墓還能保存的如此完整,不得不說是一種幸運。

結語:

五歲為王,十九歲稱帝,在位二十七年之後又被廢黜,以平民的身份被幽禁昌邑生活長達十年之後,在二十九歲的時候又被封為海昏侯,四年之後,在封地鬱鬱而終,終年不過三十三歲。這便是劉賀跌宕起伏的一生。

對於史書而言,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它就是事實,但相信也有一部分人相當不屑。因為大家都知道,歷史就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不過,考古卻是最嚴苛的歷史偵探。它能在發掘出土的古物當中,尋找和探尋蛛絲馬跡,讓消失的歷史重新出現。

很顯然,從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來考證,越來越多證據能夠證明海昏侯劉賀似乎並不是史籍或者影視作品當中那樣的紈絝形象。從出土的眾多含有《論語》、《周易》、《詩經》的竹簡和樂器來看,似乎可以推測劉賀是一位文藝愛好者。

當然,這似乎也是一個具有爭議的問題,至於事情的真相是什麼,那就不得而知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古墓中的「錦鯉」,盜洞15米,若再挖5公分,墓中1噸黃金不存!
    事實上,古墓中也有所謂的「錦鯉」。墓穴被盜賊挖出15米,僅差5公分便能挖到主墓室人,但盜賊並未繼續挖掘。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一樣,考古發掘是在我國進行的,然而,不同於其他國家,我國的考古發掘是搶險發掘,不是主動發掘。考古發現,許多古墓被盜,墓葬中的文物被盜。但是考古學家將繼續堅持考古發掘,由於考古的目的不僅是為了保護墓葬中的文物,也是為了研究歷史真相。
  • 中國最驚險的古墓:盜墓賊挖了14.8米,再挖20釐米將是一場浩劫
    隨著近年來考古工作的積極展開,許多被盜墓賊挖掘的古墓被一一保護起來,其中有一座古墓在清理盜洞時發現其離墓穴內部財寶的位置僅僅20釐米之隔,古墓內卻依舊完好讓人百思不解。經過考察發現墓主是西漢皇族劉賀,在當時的權力鬥爭中淪為棋子幾番起伏讓人唏噓不已,僅僅當了十來天的皇帝便被霍光一言廢之。更因為本性荒淫落得個廢帝的稱號。
  • 漢代古墓「十室九空」,海昏侯的墓是如何「免盜」的?傳說很嚇人
    所謂的漢代古墓「十室九空」,其實就是說一直到今天為止,我們發現的大多數的漢代的古墓基本上已經都被洗劫過了,畢竟,一方面年代久遠,想不被人發現是很困難的,另外一方面漢代大墓之中的寶物眾多,古往今來,盯著的人自然也會有很多的。
  • 千年古墓發現9條盜洞,墓中珍寶卻1件沒丟,專家開棺後:墓主高明
    智慧的作用自然不僅僅表現在戰場上,還表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盜墓題材的小說和影視劇層出不窮,受眾更是不計其數,在小說中,盜墓者學富五車博古通今,將風水與科學運用得淋漓盡致,真實的盜墓賊並沒有這般七竅玲瓏,他們通過祖傳的手法獲得了大量寶貴的財富,但更多的是在盜墓時被攔截、空手而返和被抓,因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陝西的一座古墓裡,墓主便狡猾地運用自己的智慧令盜墓賊敗興而歸。
  • 有一座帝王陵墓,位於繁華市中心,墓中寶物價值連城
    從外部向內窺視,可以看到用石塊砌壘的墓壁,碩大的石制墓門,墓室中還有一堆凌亂的器物。在這堆器物中,一個大號銅鼎和幾件陶器格外顯眼。經考古專家初步判斷,這應是兩千多年前漢代的一座石室墓葬。為了進一步弄清情況,考古人員繫著一根繩索從古墓通道口進入墓穴探個究竟。當考古人員進入墓穴內部後,發現墓室內陳列著碩大的銅鼎、銅編鐘、銅壺、銅缸、銅提桶、無數的玉飾以及一些陶器。
  • 中國四大古墓,一個不敢動,一個不敢挖,一個找不到,一個在海裡
    中華上下五千年,帝王將相數不勝數,這些天之驕子死後都會受到厚葬,裡面埋藏著許多價值連城的寶藏,當中最為出名的就數這四大古墓,一個比一個神秘,後人數千年也探索不了其中奧秘。
  • 山東村民意外發現一黑洞,沒想到地下有一座古墓,墓主人大有來頭
    1970年的一天,因為生產需要,鄒城九龍山的幾位村民像往常一樣去山上挖泥土。大家都非常賣力,準備早點兒挖完好收工。突然,一位村民發現了一個大黑洞,像是地道。鄒城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有名的千年古縣,也是歷史文化名城。難道這地下有古墓?一時間,大家都不敢輕舉妄動。
  • 奇聞怪談之古墓探秘(二十七)——曹操墓搶救發掘
    賈振林告訴潘偉斌,西高穴村的一座古墓又被盜了,請潘偉斌過去看看。這座古墓位於村子南部的高臺上,近年來已經被盜了好幾次。每次被盜後,警察和村民都會把盜洞填上。盜洞位於後墓室,裡面堆了很高的淤土,所以並不是很深。潘偉斌和考古隊員從盜洞鑽進去初步勘查。他爬上來後,非常肯定地告訴賈振林,這是一座東漢末期的大墓,至少是王侯級別,甚至可能是帝王級的。
  • 揭秘:怪不得,盜挖古墓被戲稱為九死一生的千年行當!
    揭秘:怪不得,盜挖古墓被戲稱為九死一生的千年行當!以前,有錢有權有勢的人都會給逝去的親人在墳墓中裝很多金銀財寶,期盼他們在另一個世界也和生前一樣,過著高人一等的生活。有些,除金器銀器外,還有什麼繪畫陶瓷等藝術品,讓活著的人使勁眼饞。
  • 打井3天3夜不出水,準備放棄時發現古墓,村民就此發財了
    眾所周知,考古就是考古專家們對我國的古墓進行發掘,出土古文物並且上交國家,文物就得以在博物館中進行珍藏,在歷史長河中,我國有著非常多埋葬著珍貴文物寶藏的古墓,在我國考古專家們的努力下也出土了不勝枚舉的珍貴文物,但文物其實不只埋葬在古墓裡,民間同樣也流失著眾多珍貴的文物,它們被人們以各種形式發現
  • 廣平縣平固店鎮轄內一座2000年古墓——王鳳墓?王莽墓?
    古墓多次被盜,至今沒有發現標明身份的隨葬品,墓主人到底是誰?是新朝開國皇帝王莽?還是王莽的叔叔漢朝大司馬王鳳?疑問重重!古墓檔案王封古墓為廣平縣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墓現在南北長20米,東西寬13米,高3米,當地群眾土語稱它為「冢圪塔」。
  • 齊國大將匡章墓防盜:墓室內積石積砂充填鵝卵石
    後來的發掘證明了鵝卵石在大墓防盜中的作用,李曰訓說,「在發掘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個盜洞,但是挖到一米半左右的深度,盜洞又消失了。我們覺得,這是因為鵝卵石和大石塊混合的形式具有很好的防盜效果——— 如果再挖下去,盜墓分子就可能因為坍塌而被埋在盜洞之下。這也使得這座珍貴的戰國大墓得以完整保留。」
  • 此墓歷經千年未被盜,墓門無頭石像成謎,考古隊挖一半被緊急喊停
    此墓歷經千年未被盜,墓門無頭石像成謎,考古隊挖一半被緊急喊停文/婉清眾所周知,考古是通過對古人遺址以及遺物進行勘測研究,從而達到添補歷史的行為。在很多人眼中,考古幹的同樣是掘人祖墳之事,與盜賊並無差異。雖說幹同樣事情,但本質不同卻極具差異,就像警察臥底匪徒,雖也要做些惡事,但最後的目的卻是為了社會安定。而考古也是如此,雖然挖掘古墓卻是為了中國的文化以及歷史。而且盜墓可比考古早出現很多,最早在三國時期曹操就設立了發丘中郎將,而他們就是最出名的官盜。
  • 打開「墳莊大墓」,考古隊發現了「穿越」之物,專家卻無法解釋
    在北京的西南方,有一個叫做「墳莊村」的地方,擁有從唐時期到明清時期大量的古墓。在其中的一座古墓裡面,就發現了超越時代的隨葬品,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這次考古專家們真的發現了一座古墓,但是古墓裡沒有「韃摩王」,也沒有蛟龍。
  • 兩顆牙齒確定隋煬帝墓 蕭皇后身高僅1.5米(圖)
    今年4月,揚州市邗江區西湖鎮司徒村曹莊發現疑似隋煬帝陵寢的古墓。該古墓出土墓誌寫有「隋故煬帝墓誌」。因此前公布的距離此處墓葬不遠處的省級文保單位「隋煬帝陵」,曹莊墓葬的「真偽」遭到質疑。經過半年多反覆論證,16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和中國考古學會權威專家一致確認,揚州曹莊隋唐墓葬為隋煬帝墓,是隋煬帝楊廣與蕭後最後的埋葬之地。
  • 三個90後看小說、上QQ群學「摸金」本領,飛到浙江挖古墓,挖到虛脫...
    痴迷「鬼吹燈」、「盜墓筆記」,三個90後,網上苦心鑽研「分金定穴」本領,潛入浙江永嘉盜竊古墓。 (影視劇照,圖片與本文無關) 一場忙活,結果挖出來的是個空墓葬。網上苦學盜墓本領輾轉找尋古墓藏來探寶10月10日,楓林派出所接到村民報警稱,在包岙村附近的山上有三名男子鬼鬼祟祟、形跡可疑,可能是在盜墓。
  • 世界最大的「龍」,在河南被發現,重達130噸,考古隊挖了5年
    自人類發現恐龍的存在後,一直沒有放棄對其的研究,但多年來並沒有什麼顯著的成果,一直到有人在河南發現了一條重達130噸,讓專家挖了5年的世界第一「龍」,有關於恐龍的事跡才慢慢地浮現在水面。村民發現恐龍化石2006年9月13日,研究院的專家接到了群眾的舉報電話,來電者稱他們在村口挖到了許多的巨型骨頭
  • 清代將軍墓現盜坑 使用金屬探測器、GPS定位等工具
    清代將軍墓現盜坑,而且這些盜墓者採用的設備相當高級,有使用金屬探測器、GPS定位之類的現代化工具。被盜的墓是清代福州將軍石文炳墓,地表建築已經不存在,它位於北京北石家村一片拆遷廢墟中,當地村民證實,被挖開的位置,正是古墓曾經的方位。
  • 秦始皇祖墳被盜,19米盜洞直通主棺,有人稱:盜墓祖師爺的手法
    說它令人震驚,是因為它的規模十分龐大,中國所有的陵墓中實在找不出像它這樣大的古墓,當它的真實面目一點點出現在人們的眼前時,讓在場的所有工作人員都嚇了一大跳。 在秦公陵園中,秦公一號大墓受到萬眾矚目因為它當中所埋藏著的文物數量驚人,有3000多件,而且在這個大墓中埋藏著
  • 河南發現6000年前古墓,墓中男子身高1米84,身邊圍繞蒼龍白虎!
    上世紀80年代,一隊工程隊無意之間在河南發現古墓,引來考古隊查看,起初認為只是普通古墓而已,不過在查看裡面情況的時候,不由大吃一驚,一個千古大秘密隨之揭開。裡面有一具壯年男子的骸骨,這具骸骨兩側擺放著由蚌殼擺放而成的龍虎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