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邙山墓群,為何十墓九空?不要小瞧盜墓賊,比考古專家還厲害

2020-12-05 神都網

洛陽邙山墓群,為何十墓九空?不要小瞧盜墓賊,比考古專家還厲害

洛陽邙山是一個神奇的地方,這裡歷來都是王公貴族嚮往的葬身之處,地位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八寶山。唐代大詩人王建當年遊覽洛陽,寫了一首《北邙行》。詩中寫道:「北邙山頭少閒土,儘是洛陽人舊墓」。由此可知,最起碼在唐朝時期,邙山已經是風水寶地了。按照中國傳統的風水學說,邙山的地理位置確實是非常優越。邙山環繞在洛陽的東北部,突出特徵就是「背山面河,地勢開闊」。

洛陽考古文物研究院王支援研究員指出:「洛陽在唐代被稱為神都,也叫東都,是國際化大都市,當時這裡居住著一百多萬人,這麼多的人死後都要埋葬,可想而知,唐墓的數量之多。」洛陽北邙擁有十萬多座墓,僅帝王墓,就是整個陝西的4倍,名人墓葬更是數不勝數。然而,邙山除了以墓多聞名,也以「十墓九空」為世人所熟知。那麼,洛陽邙山墓群,為何十墓九空?

首先,洛陽自金宋之後,失去了國都地位,逐漸衰微下去。明清兩個時期,洛陽作為河南府府治所在地,對於邙山墓保護力度還是比較大的。但在明清之交,洛陽城遭到了毀滅性打擊,部分古墓也毀於戰火。清朝滅亡之後,軍閥混戰不斷,後又是八年抗戰、解放戰爭,邙山古墓群被盜的情況非常嚴重。

其次,洛陽鏟的橫空出世。洛陽鏟雛形早在明朝中葉已經有了,當時的主要是凹形探鏟,目的就是為了便於挖掘古墓。進入20世紀20年代初期,洛陽盜墓賊李鴨子發明了洛陽鏟,後逐漸流傳開來,邙山附近的盜墓活動也推向了高潮。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洛陽鏟的流行與盜墓賊的猖獗是密不可分

最後,不要小瞧了盜墓賊,有的人比考古專家還厲害。盜墓賊除了善於使用洛陽鏟之外,在風水學、建築學、地理學、史學、文物鑑定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換言之,盜墓賊這一行不是你想幹就能幹的,沒文化的人還真就吃不了這碗飯。根據馬未都的說法,盜墓賊往往手搭涼棚不依靠器具,就能一眼定穴,判斷出有沒有古墓。加之,邙山墓群又特別集中,對盜墓賊的業務要求就更高了。所以,盜墓賊往往比考古專家還厲害。

值得一提的是,邙山墓正在遭受破壞。一則,邙山風水好,就有人蹭邙山風水,將親屬埋葬於此,甚至部分人將親屬葬在「風水好」的皇帝陵內;二則,邙山墓冢逐漸被侵蝕,主要是因為附近村民生產、生活以及村民點的無序發展,突出表現為亂搭亂建,對墓葬造成了一定的破壞;三則,盜墓賊頂風作案,為謀取暴利,不擇手段的盜墓。據不完全統計,邙山墓葬已探明的有970多座,2/3的墓冢已經不存在了。

綜合來看,邙山墓葬十墓九空,不僅僅有歷史舊帳,也有時代發展造成的新傷。老祖宗歷經數千年,為邙山留下了蔚為壯觀的墓群。然而,現在的邙山墓群多多少少有點名不副實。保護邙山墓葬群,已經成為了一個迫在眉捷的現實性社會問題,需要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

相關焦點

  • 真實的盜墓高手,看不起考古專家,他曾說:洛陽鏟上不了臺面
    有趣的是,還有些不入流的盜墓賊找不到古墓,他們還會盜新墓,這種盜墓賊更加缺德,俗話說得好三百六十行, 別的他不會,但是只要提到風水和墓葬,他絕對是個大師級的人物,可惜空有一身本領,他卻沒有走上正路,最終因為犯下大罪被判處死刑。
  • 盜墓賊比考古專家更厲害?馬未都:並非如此,但其實力也不容小覷
    盜墓賊比考古專家更厲害?馬未都:並非如此,但其實力也不容小覷對於盜墓,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除了幾年前大火的盜墓題材的小說和影視劇讓人印象深刻外,盜墓其實也發生在許多處地方,新聞報紙上有時候也會有報導。有些盜墓賊的盜墓技巧確實十分高超,他們也確實是歷史文化、風水地理方面的達人,否則也不可能挖掘出墓穴中的寶貝,何況有些皇室貴族的墓穴還有對付盜墓者的機關和防盜墓設計等等。因此,許多人都覺得盜墓賊很有本事,甚至比一些考古專家還要厲害。
  • 青海發現「九層妖塔」,專家組織挖掘,但是挖到第二層就緊急叫停
    現實世界中的「九層妖塔」位於青海和西藏交界的地方,此地名叫熱水鄉。熱水鄉存在的並不是一個單一的墓葬,而是存在著一個超過200個的巨大墓葬群,被中國考古學界稱為「熱水墓群」,熱水墓群曾兩次入選中國年度考古名錄,是中國發現的首個吐蕃墓葬群。而本文要講述的「九層妖樓」就是熱水墓群中規模最大、研究價值最高的一號墓,正式名稱是「血渭一號大墓」。
  • 考古與盜墓都是挖墳:到底有哪些區別?考古沒有盜墓厲害?
    現在網上有很多罵考古學家是合法的盜墓賊,這種說法比較偏執,記得有一位考古學家就說「我們還要經常和盜墓賊賽跑。」這按說不同性質的東西不能拿來比較,龜兔賽跑僅僅是個傳說。這位考古工作者為何要發此言呢,實是無奈之舉。
  • 盜墓賊盜洞為何打的這麼準,專家研究後,給出一個結論
    古墓十墓九空,在專家發現之前,大多數的古墓,都已經被盜,而現在考古專家發掘古墓的主要方式,是將古墓的整個夯土層全部剷除,然後再進入古墓之中。而盜墓賊就不同了,盜墓賊主要靠的就是挖掘盜洞,這個盜洞看著簡單,但是裡面的門道卻非常的多,怎麼準確的挖到墓室,怎麼確保墓道不坍塌,都是有講究的。最早的時候,專家對此也非常的好奇,因為在一個茫茫位置上,準備將盜洞打到墓室中,這和大海撈針沒有任何區別,為此專家研究了很多盜洞,才搞清其中原理。
  • 奇聞怪談之古墓探秘(二十七)——曹操墓搶救發掘
    潘偉斌和考古隊員從盜洞鑽進去初步勘查。他爬上來後,非常肯定地告訴賈振林,這是一座東漢末期的大墓,至少是王侯級別,甚至可能是帝王級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初步判斷?第一,墓葬結構特殊、規模很大。第二,墓磚的規格厚重,是定製的。第三,因為盜洞已經拆過墓壁,根據墓壁建造的方法,很像我們以前挖掘的漢墓。類似的墓葬他只在洛陽邙山上見過一處,那個墓葬也已被多次盜過,沒辦法確定墓主人的身份。
  • 考古紀錄片比小說還精彩,查出最早盜墓賊竟是曹操……
    考古人員非常興奮,他們抽乾龍塘裡的水,準備探墓時,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大雲山漢墓一號墓墓室考古發掘現場(攝於2010年4月4日)經過考古人員等初步清理,這裡發現了漢代、唐代和宋代的文物。
  • 九層妖塔原型古墓出土大量金銀器,墓主究竟是誰?
    來源標題:九層妖塔原型古墓出土大量金銀器,墓主身份難以確定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近日,九層妖塔原型古墓有新的發現。考古人員稱甬道出現大量隨葬品,可以顯示墓主人身份的高貴,但具體身份還是無法確定。
  • 盜墓界的「勞動模範」,一座墓挖了20年,專家:你挖錯了!
    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猜測墓主人究竟是誰,卻始終沒有一個正確答案。曾有人翻閱史料,在酈道元的《水經注》中發現過一段話:「今彭城南項羽戲馬臺之西南山麓上,即亞父冢也。」這句話的意思很明確,「土山漢墓」就是亞父範增之墓。但是,酈道元是北魏時代的人,距離範增那個時代好幾百年,他記錄的是否準確,讓很多人保持懷疑。
  • 湖北襄陽有座「吃人墓」,內藏流沙河,先後吃掉80多個盜墓賊!
    在影視作品上可以看到這些盜墓賊身懷絕技,即便是在最兇險的墓中也能化險為夷。可是現實卻並不是這樣了,畢竟古人的智慧是不容小覷的。 其實在墓中有著許多暗藏的機關會致人死去,在我國的湖北襄陽有這樣一座墓葬被稱為「中國第一兇墓」。當這座墓在考古人員利用現代科技進行開發之後,在裡面發現了80名盜墓賊慘死墓中,慘狀讓人觸目驚心。
  • 海昏侯墓為啥能讓盜墓賊空手而歸?專家鄭州解密
    海昏侯劉賀的槨室為啥能讓盜墓賊空手而歸?5月23日,歷時3天的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圓滿閉幕。在大會舉行的考古講座中,海昏侯墓發掘項目領隊、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楊軍向河南的考古愛好者講述了南昌海昏侯墓葬發掘中種種驚人發現和背後疑團。
  • 熱水墓群發現結構最為完整高等級墓葬
    近日,青海省都蘭「熱水墓群」新發現了大量精美金銀器文物。有網友稱其中「血渭一號墓」就是小說中「九層妖塔」的原型。12月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青海省考古研究所了解到,此次發現大量精美文物的墓其實並非「九層妖塔」,而是與「九層妖塔」同在熱水墓群的另一古墓,距離「九層妖塔」僅400米。
  • 衡東大浦洋塘山窯址與墓群列為「十三五湖南省十大考古新發現」
    衡陽晚報10月22日訊(文/記者羅文鵬 通訊員王希 供圖/省文物考古所)記者從市文旅廣體局(市文物局)獲悉,「十三五湖南省十大考古新發現」今天正式公布,我市的「衡東大浦洋塘山窯址與墓群」成功入列。  在各考古單位自願申報、省考古學會擇優推薦的基礎上,經過專家評審、省文物局審核,全省共有10個考古項目列為「十三五湖南省十大考古新發現」,衡東大浦洋塘山窯址與墓群為其中之一。
  • 這座大墓代表著不詳,墓葬群被發現後,立馬搶救式發掘
    很有趣的一點是,小說中很多墓葬在現實中都有他們的原型,比如說九層妖樓。很遺憾的是,和電影中相似的是,真實的九層妖樓,也早就被盜墓賊們光顧過,而且盜墓賊們對墓葬的毀壞程度非常嚴重。血渭一號大墓是青海地區古葬墓群眾中,最為華麗也最為壯觀的一座大墓,這座大墓於1996年被發現,還成了當年考古界公認的10大發現之一。
  •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發布一晉國晚期高等級大墓考古成果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日前發布一晉國晚期高等級大墓的考古成果。考古專家表示,此墓葬為截至目前山西發掘的規模最大的東周墓葬,推測其為晉國晚期一位國君的夫人墓。此次發掘的墓葬位於山西省聞喜縣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郭城址和邱家莊墓群」內的邱家莊墓地。
  • 盜墓賊盯上4萬平漢墓,15米盜洞逼近主墓室,差點洗劫1萬餘件文物
    其實現代的大部分盜墓賊都是半路出家,因為惦記墓中的財物而走上這條違法的道路,而只有極少數的盜墓賊是世家出身,祖上先輩都是幹這行當的,為此盜墓技術自然是非常的高明。
  • 洛陽的金村大墓是什麼來歷?為何會成為中國考古界永遠的傷痛?
    對於中國的考古界來說,洛陽的金村大墓是中國考古界永遠的傷痛,那麼這個洛陽金村大墓是什麼來歷?又為什麼會成為中國考古界的傷痛呢?這一切還要從民國時候說起。圖片來源於網絡:洛陽金村大墓一、金村大墓的遭遇事情發生在1928年,在這一年,洛陽的金村發現了一處墓葬群,後來證實這是一座東周時代的墓葬,這個消息傳出來以後,引起了西方列強的關注,最終墓中的數千件文物被列強掠奪走,時至今日,中國學者研究金村墓葬,還需要借鑑海外的資料。
  • 為何說「生在蘇杭,死葬北邙」?有什麼寓意?看看埋葬此處的名人
    為何說「生在蘇杭,死葬北邙」?有什麼寓意?看看這裡的名人中國很多城市歷史悠久,即便現在早已高樓林立,可是還有一些古都保留著歷史的文化氣息,譬如開封、西安等古都,在一些市區內仍然能夠看到古城牆、古言文雕刻等,文化底蘊十足。
  • 92年前洛陽金村驚現8座東周天子墓,5年被盜空,絕世珍寶流失海外
    洛陽東10公裡,邙山腳下西周成周城邊、漢魏故城有一個大村金村,每逢雷雨天氣,地下便隱約有鏗然作響之聲,透著一股神秘氣息,遂當地多有地下龍脈跳動傳說。而當地還有更為詭異的「串井」現象。在金村打井,打到六七米時也許水很旺,可第二天就可能滴水不剩;也有可能當天水深不足1米,第二天卻有可能從井口往外溢水,由此金村幾千人口,自古只有三眼老井用於生活需求。
  • 考古人員在湖南常德漢壽老墳山墓群發現屈原時代墓葬
    中新網常德6月13日電 「我們在湖南常德漢壽老墳山墓群驚喜地發現了與屈原同時代的一批墓葬。」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郭偉民13日在常德表示,屈原在頃襄王三年(公元前296年)遷江南,到公元前278年秦國佔領楚國郢都的這18年,屈原一直都在沅湘一帶。之後的數年,他也應該是在這一帶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