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的金村大墓是什麼來歷?為何會成為中國考古界永遠的傷痛?

2021-01-09 大咖說史

對於中國的考古界來說,洛陽的金村大墓是中國考古界永遠的傷痛,那麼這個洛陽金村大墓是什麼來歷?又為什麼會成為中國考古界的傷痛呢?這一切還要從民國時候說起。

圖片來源於網絡:洛陽金村大墓

一、金村大墓的遭遇

事情發生在1928年,在這一年,洛陽的金村發現了一處墓葬群,後來證實這是一座東周時代的墓葬,這個消息傳出來以後,引起了西方列強的關注,最終墓中的數千件文物被列強掠奪走,時至今日,中國學者研究金村墓葬,還需要借鑑海外的資料。

1、時代背景

早在中世紀時代,中國對於歐洲各國來說就是一個神秘的國家,神秘的原因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因為,中國距離歐洲太過遙遠,遙遠的距離留下了太多想像空間。第二則是因為,富有的古代中國,在歐洲也是非常著名的。

到了近代以後,隨著清朝和民國政府的軟弱,最終西洋勢力得以滲透到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而中國古代留下來的大量珍貴文物,也成為了西洋列強所關注的目標。

在這個背景下,像莫高窟這樣的文化寶庫,自然而然也遭到了列強的毒手,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金村大墓其實是另一個莫高窟,不過,金村大墓的價值可能要比莫高窟的價值還要高。

圖片:莫高窟資料截圖

2、罪魁禍首

西洋人懷履光,在中國生活多年,1924年的時候,懷履光受到加拿大博物館的委託,讓他在境內搜集一下關於中國的文物。

這個懷履光在中國前後生活了38年時間,在這38年時間裡,他在中國的社會關係可以用盤根錯節來形容。中國的三教九流都和這個懷履光有著一定的來往,這其中就包括大量的文物販子。

由於懷履光的身份較為特殊,加上懷履光比較擅長應酬,因此很多文物販子都喜歡和這個洋大人打交道。所以當金村大墓的消息被發現以後,盜墓人將這個消息第一時間告訴他,懷履光就這樣開始掠奪金村大墓裡面的文物。

當時的民國還處於戰亂的狀態,因此對於列強在中國掠奪文物這種事情,民國政府並沒有精力去幹涉,即便知道了,也未必能夠意識到事情的重要性。就這樣,這批文物、國寶流向了海外,這種情況大約在1931年以後才逐漸有所收斂,不過這時候,金村大墓已經被洋人盜挖一空了。

圖片:早已被挖掘一空資料截圖

二、金村大墓的價值

對於中國的考古界來說,金春大墓被盜是中國考古界不可估量的損失。

1、神秘的周朝

在中國歷史上,存在時間最長的王朝是周朝,周朝從周武王推翻殷商開始計算,到秦滅東周為止,前後經歷800年,這在中國的王朝歷史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種存在。不過奇怪的是:幾乎沒有人知道周朝的王陵在什麼地方,反而是秦始皇的秦陵和漢朝帝王的陵墓被中國人所熟知。

其實,之所以存在這樣的現象,是因為周朝的陵墓奉行不樹不封的政策,所謂的不樹不封,就是不在地面上留下建築物,也不設立墓碑,就這樣,800多年時間裡,幾十位周朝的天子都是這樣安葬的。

雖然不修地面建築,但周朝王陵裡面的陪葬品卻豐富多彩,金村大墓就是周朝天子的陵墓,並且可以確定,這是東周時代天子的陵墓。

因為周朝原本的統治中心地帶是在關中地區,這便是是歷史上的西周,後來因為形勢發生了變化,所以周天子遷都到洛陽,從此開始了東周時期。

圖片:周天子在洛陽劇照

不過,周朝對於中國來說也是一個十分神秘的王朝,原因在於兩方面,一方面,雖然很多史書上有關於周周朝的記載,但是這些記載不一定準確。

因為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為了維護秦朝的統治,對其他國家的史料進行了大幅度的破壞和銷毀,這就導致後人編輯周朝史料的時候,會出現大範圍的謬誤,而且這些謬誤無法得到系統性的糾正。

本來這些謬誤可以通過考古的手段來做修訂,可因為金村大墓被洋人的破壞性挖掘,讓考古學家想通過金村大墓來對東周歷史進行考古,成為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第二點主要是,從考古過程中可以發現很多關於史書上沒有記載的東西,比如從古代陵墓裡面出土的工藝品,可以推斷出當時人們的審美情況,而且從工藝品的製作,可以了解到當時人們的青銅冶煉技術的水平,甚至於手工業發展情況都可以被推導出來。

這些情況在史料中並沒有太多的記載,往往只能通過考古的手段來了解這一切,金村大墓的被毀,也導致這部分歷史成為了無法解答的謎題。

圖片:出土的青銅器資料截圖

2、民族情感

華夏民族是一個講究慎終追遠的民族,也是全世界最為重視、崇拜祖先的一個民族,時至今日,中國人依舊把祭祖視為非常重要的節日儀式。

因此,中國人對於古玩有著特殊的情懷,這種情懷在全世界其他民族是非常罕見的,甚至很多外國人無法理解,中國人為什麼會對一些古老的東西情有獨鍾,並且古玩的造價動輒數千萬萬甚至上億,這也讓外國人很難理解:這些古玩到底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值得中國人如此的追捧?

當然,雖然海外也存在一些收藏家,但這些收藏家對收藏品的態度,和中國人的這種情懷有著不同之處,如洋人的收藏,往往更側重一些研究價值或者藝術價值。

其實對於中國人來說,古玩的價值並不光在於它的經濟價值,還在於它代表著一種情結、一種情懷,一種人們對於祖先的尊重和崇拜,因此,對於中國人來說:祖宗的東西如果沒有守住,讓其落到外國人的手裡,這絕對是一種奇恥大辱。

圖片:古玩資料截圖

也因此,金村大墓和莫高窟文物的流失,讓中國人難以接受,更成為了中國人的傷痛。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焦點

  • 92年前洛陽金村驚現8座東周天子墓,5年被盜空,絕世珍寶流失海外
    連續幾天暴雨,金村一處農田出現塌陷露出一個大洞。一個膽大的村民鑽入洞中,竟發現編鐘,原來農田地下隱藏著古代大墓。雖經千年歲月侵蝕,可敲打這套編鐘依舊聲音洪亮,雷雨天氣金村地下轟鳴,就是編鐘與雷聲頻率一致,天上地下共鳴所致,還有串井現象也因地下古墓產生。
  • 洛陽邙山墓群,為何十墓九空?不要小瞧盜墓賊,比考古專家還厲害
    洛陽邙山墓群,為何十墓九空?不要小瞧盜墓賊,比考古專家還厲害洛陽邙山是一個神奇的地方,這裡歷來都是王公貴族嚮往的葬身之處,地位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八寶山。唐代大詩人王建當年遊覽洛陽,寫了一首《北邙行》。詩中寫道:「北邙山頭少閒土,儘是洛陽人舊墓」。由此可知,最起碼在唐朝時期,邙山已經是風水寶地了。按照中國傳統的風水學說,邙山的地理位置確實是非常優越。邙山環繞在洛陽的東北部,突出特徵就是「背山面河,地勢開闊」。
  • 河南枯井溢水,打雷下雨會傳出渾厚吼聲,傳說中的龍脈究竟是什麼
    就在這時候,金村東邊的農田忽然傳出驚天動地的巨響,一大片田地竟然塌陷了下去,露出了一個黑黝黝的大洞。那時候村民們的見識還比較閉塞,只以為是做了什麼壞事導致老天爺怪罪,嚇得連忙拜了又拜。可是,拜得昏頭脹腦,也沒拜出什麼名堂來,那個大洞還是張著大嘴在那裡躺著。
  • 真實的盜墓高手,看不起考古專家,他曾說:洛陽鏟上不了臺面
    盜墓自古以來就有,雖說所有朝代盜墓都是重罪,但是依舊是無法徹底杜絕這個不入流的職業,原因很簡單,墓中寶貝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因為中國古時候人們非常注重喪葬之事,即便是最為普通的一個人,都會有那麼一點陪葬品,如果墓主人稍微有點身份,陪葬品便更好了,隨便挖出一件寶貝,也是價值不菲的古董。
  • 備受爭議達7年之久的曹操墓,或因洛陽曹魏大墓的發掘而正名
    然而,時隔7年,在洛陽發現的另一座曹魏時期的大墓,或許會在另一個方面作證國家文物局對曹操高陵定性的正確性。因為曹魏政權存在時間不長,且曹魏時期崇尚簡葬,陵墓不封不樹,所以目前在國內發現的曹魏大墓及其少見,此次洛陽發現的曹魏大墓,與曹操高陵有很多相似之處,此墓從學術意義上再次確認了曹魏時期的墓葬特點:同曹操墓一樣:薄葬,短喪的特點,墓主死後不久即下葬;同曹操墓一樣:不封不樹,地表沒有封土,不設陵寢;簡制,複雜的多室墓葬簡化為前堂後室;冥器的簡化,這座墓裡的陶器很小,還不如一般墓葬的大
  • 成都考古的未解之謎:老官山漢墓為何下葬就被盜?
    最早刻有「成都」銘文的文物是什麼……最近幾十年,成都地區的考古成果不斷揭開著歷史的謎團。不過,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還有一些未解之謎令研究者百思不得其解,等待在後續的考古發掘工作中找到答案。觀眾參觀成都考古成果展7月31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發掘三部負責人謝濤接受了封面新聞記者採訪。
  • 洛陽發現大墓,牽出先秦戎人神秘面目,他們為何到中原歸宿
    前言:前段時間隨著河南洛陽徐陽墓的順利挖掘,發現了一座西北地區的戎人王大墓。這證實了2600多年前,陸渾戎族曾在中華大地上繁衍遷徙,在歷史上留下存在與過往的印記。這座戎人王大墓,標號為M15保存非常完整,內有銅編鐘、玉橫、編磬、玉璜、玉扳指等隨葬品,墓周圍還發現了陪葬的車馬坑。
  • 洛陽2600年戎人大墓與浙江陶符希臘字母之源
    洛陽2600年戎人大墓與浙江陶符希臘字母之源倪寄如(退休工人)筆者在11月23日網發了《對<歷史研究/中國史與世界史的融合>之淺談》,正在對《浙江發現一批字母比腓尼基字母早千餘年 西方字母源於中國
  • 河南洛陽再現陸渾戎王級大墓 為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中的民族融合與...
    ,隨著一系列豐厚的隨葬品相繼出土,一座2600多年前的陸渾戎王級大墓(編號M15)呈現在世人面前,這也是徐陽墓地考古發掘的第二座王級大墓。考古發掘現場負責人吳業恆介紹,這座大墓長7.85米、寬5.5米、深6.8米,葬具為一棺一槨,歷經2000多年,儘管槨頂及側板已腐朽,但棺木上的紅色漆皮依然鮮豔。此外,墓內還發現了銅車馬器、玉璜、玉扳指兒、骨鑣及陶、玉、金、瑪瑙、漆器等隨葬品。  最特別的是,墓室內發現6具遺骸,考古人員推測其中一具可能是墓主人,另外5具是殉葬者。
  • 神都洛陽:央視紀錄片天地洛陽十集全合集
    【央視紀錄片】《天地洛陽》之二王者之地  洛陽王城公園建於1955年,也是中國唯一一座王城遺址公園,1954年,考古人員在今天洛陽市中心區域的位置發現了東周王城的遺址,當時生活在這裡的洛陽人並不知道,他們的腳下就是曾經恢弘一時的東周王城。在這裡,東周王朝歷經了25位帝王和515年的歲月。
  • 【本刊專稿】實驗室考古助力「黃金大墓」現身
    「恰恰是考古遺址中那些微不足道的、容易被人丟棄的東西,小到植物遺存、動物糞便,拿到實驗室之後,都能夠給我們了解古代社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南昌海昏侯漢墓,是中國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等級墓葬,2015年入選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考古挖掘一座秦墓,出土3把神秘寶劍後,被規定永久禁止進入
    就是說這個朝代的史學家,來寫上個朝代的歷史,那其中自然會出現一些篡改了。所以有一句話叫做「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所書寫的」。而在考古過程中,那些古董文物都是當時歷史的見證者,它們是文化最直接的傳承著。對於研究歷史的人來,它們代表的就是現場第一手資料。秦朝,我們都是知道的,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
  • 在中國考古十大發現之首的城市生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而在青銅器出土集中的地區陝西寶雞,當地人對本城市斬獲各項考古大獎卻滿是見怪不怪的淡定。那麼這座城市與被挖掘出來的青銅器都有些什麼過往?青銅器記錄下的內容難道只有史實嗎?這些青銅器與姜子牙又有什麼樣的聯繫?快往下閱讀,神秘的野史等著你來探尋!
  • 盜墓界的「勞動模範」,一座墓挖了20年,專家:你挖錯了!
    在他看來,範增是項羽的亞父,建立西楚政權的大功臣,去世之後,項羽一定會將他厚葬。若是如此,自己一旦打開範增墓,一定能一夜暴富,從此衣食無憂。為了實現發財夢,賈胡先去實地考察了墓地,感覺確實是一處大墓,《水經注》記載的應該沒錯。既然找到了目標,那就動手吧。為了防止自己的盜墓行為被發現,他他特意在漢墓旁邊蓋了一所房子。
  • 中國考古大發現
    取釋疑、解謎、改寫、補寫、印證歷史的角度,用圖文結合的形式,記述了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考古領域的32次重大考古發現——從窺探高原王國的秘密到發掘神秘的地下宮殿,從尋覓田野巖畫到解讀石窟雕塑……所收考古大發現,涵蓋長城內外、大江南北,通過一個個迷人的考古故事,展示了中華文明曾經的輝煌。
  • 南越王墓發掘往事:考古隊員被壯觀墓室震驚忘記回話
    在東耳室,黃淼章發現一塊塌下的蓋石橫擱其中,地面上有一個大銅壺,還有排列整齊的銅鐘、鮮豔的漆木鐘架。「這是一座保留完整的西漢石室大墓!一切都像是《天方夜譚》,我沉浸其中,連地面同事的喊話都顧不上了。」據黃淼章回憶,當時過道上擺滿了器物:十幾個小銅鼎,捆綁成扎的銅勺,還有小陶罐、小陶鼎之類器物有序排列。電筒光的遠處,西耳室也塞滿器物,表層被一層碳化物覆蓋。
  • 考古發現的四大「神仙」墓,呂洞賓墓在山西,孫悟空墓在福建
    考古發現的四大「神仙」墓,呂洞賓墓在山西,孫悟空墓在福建一直以來,我們都覺得上古神話是杜撰出來的,神話中的人物也是虛構的,並不存在。然而,隨著近年來考古工作的開展,特別是幾位神話中「神仙」墓葬的出土,卻讓很多人開始疑惑起來,神話究竟是否存在?
  • 鄭同修:從考古大咖到山東博物館掌舵人
    從1984年大學畢業進入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前身)工作開始,35年田野考古,鄭同修主持了數十項重要的考古發掘,並以其在秦漢考古、周代考古和大遺址保護等領域的豐碩學術研究成果,成為國內考古界的大家。2019年8月31日,鄭同修正式到山東博物館報到,履新山東博物館館長一職。
  •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發布一晉國晚期高等級大墓考古成果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日前發布一晉國晚期高等級大墓的考古成果。考古專家表示,此墓葬為截至目前山西發掘的規模最大的東周墓葬,推測其為晉國晚期一位國君的夫人墓。此次發掘的墓葬位於山西省聞喜縣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郭城址和邱家莊墓群」內的邱家莊墓地。
  • 關廂出土小墓,專家在無名墓主胸口發現國寶玉杯,說:這怎麼可能
    「曹操墓文物將首次全面亮相」,官方發出消息後,該話題立即登上熱搜。在封建社會時期,古人事死如事生,他們認為在陰間也會過著類似陽間的生活,正因如此,他們會在陵墓內放入大量的陪葬品。考古工作者曾在關廂發現一座小墓,並在墓主的胸口發現玉杯,考古專家,都說不可能。更讓大家感到奇怪的是,工作人員竟要徹查墓主的身份,這究竟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