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考古的未解之謎:老官山漢墓為何下葬就被盜?

2020-11-30 騰訊網

謝濤講解老官山漢墓被盜之謎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實習生 曾貝佳 宋浩徵

2001年,伴隨著金沙遺址的驚世出土,成都考古步入了黃金時代。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老官山漢墓等被列入「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越來越多的考古成果刷新了人們對成都歷史的認知。

正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展出的《考古成都——新世紀成都地區考古成果展》,是這個夏天最為重磅的展覽之一。本次展覽首次集中展示成都商業街船棺葬、老官山漢墓、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等21世紀以來成都地區重要考古遺址出土的300多件/套文物,成都燦爛悠久的文明和歷史,就像一本徐徐展開的百科全書呈現在市民面前。

成都平原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人骨來自哪裡?最早刻有「成都」銘文的文物是什麼……最近幾十年,成都地區的考古成果不斷揭開著歷史的謎團。不過,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還有一些未解之謎令研究者百思不得其解,等待在後續的考古發掘工作中找到答案。

觀眾參觀成都考古成果展

7月31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發掘三部負責人謝濤接受了封面新聞記者採訪。20多年從事「成都地下秘密」探究,在他看來,每一個墓葬都代表了墓主人不同的人生,你永遠都不知道下一個墓葬將帶給考古工作者什麼樣的驚喜或者困惑。他和記者饒有興致地探討起成都考古界的未解之謎。

老官山漢墓被盜案

成都老官山漢墓出土織機模型,為「成都造」高級絲綢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明,填補了中國乃至世界絲綢紡織技術的空白,同時出土的經絡漆人、簡牘更是中華醫學史上的重要發現。就是這樣一個保存完整、規模龐大、隨葬品繁多的漢代墓群,墓主人的身份地位應該非常顯赫,儘管如此,也難逃下葬沒多久就被盜墓的命運。誰是盜墓人?

老官山漢墓中,出土了4座織機模型的2號墓穴,只有一個盜洞,考古人分析,最早的盜墓時間,發生在墓主下葬之後不久,有3個非常充足的證據。首先,槨石正中打了一個孔,而槨石位於地下7米,說明盜墓人對墓葬的位置非常清楚。其次,盜墓賊盜取了墓穴南邊的隨葬品,而對北邊近在咫尺、幾乎不費吹灰之力的隨葬品並不感興趣。北邊放置著陶器、織機,在當時的人看來並不值錢,可見盜墓人對墓穴隨葬品的擺放也了如指掌。

老官山漢墓漆器、織機

此外,2號墓穴只有一口單棺,裡面埋葬了一個女性,墓主人的骨架並不在棺內,而是被拽出放在槨石中間,說明隨身配飾遭到洗劫。然而奇怪的是,考古人在棺材內並沒有發現一塊人骨,整副骨架完整地保留在槨石之中,包括最小的手指、腳趾都未散落,這說明墓主人的筋肉還未腐爛就遭到盜墓人的洗劫。

2號墓穴出土的織機模型,能夠復原「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這樣花樣繁多的圖案,以及數量可觀的漆器,可見墓主人非富即貴。一個地位如此顯赫的人,沒有後人守墓嗎?為何「入土不安」,剛下葬沒多久就遭遇盜賊,不得不令人懷疑,盜墓者很有可能就是參與了埋葬的人。

老官山漢墓考古發掘現場

蠶叢魚鳧埋在哪兒?

秦滅巴蜀之前,古蜀國肯定有個政權存在於世,成都商業街出土的船棺合葬墓、新都馬家鄉木槨墓,基本上就能確定那就是古蜀國的蜀王墓。在此之前,文獻上記載了那麼多的蜀王,蠶叢、柏灌、魚鳧、杜宇、開明等蜀王,他們都埋葬在哪裡?成都考古人一直在尋找。

成書於晉代、記載我國西南地區歷史的《華陽國志》中說:「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魚鳧。」比如李白在《蜀道難》中寫道,「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那麼,古蜀王國是真實存在的嗎?有關古蜀初期蠶叢和魚鳧兩代的記載,只有史料中的寥寥數十字而已,他們是想像出來的還是確有其人呢?

如果古蜀國存在多年,這一個政權必然有許多皇親國戚、大臣官吏,這些人都埋在哪裡?就像船棺一樣,墓葬就在那裡,不遠不近,等待考古人發掘。文獻上記載了那麼多古蜀王,《華陽國志》裡帶有神話色彩的杜宇等古蜀王,到底有沒有,是不是,在不在?

古蜀國的政權到底是一個什麼狀態?到底有沒有城,城又在哪裡?連寶墩遺址都有城的存在,謝濤推測,古蜀國應該也有城,不管是防洪還是軍事用途,都應該在考古中有所發現,可惜不管是城還是古蜀王都沒有找到。

本次展覽上的唐代石碑

唐代墓葬去哪兒了?

《資治通鑑》中形容揚州和成都的富庶時說「揚一益二」,說明唐代的成都是全國商業最發達的城市之一。然而在成都考古發掘工作中,漢墓、五代墓、宋墓、明墓接踵而至,唐代墓葬去哪兒了?

雖然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但令考古人員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唐代墓葬在成都乃至四川都非常少見,學術界一直苦於沒有足夠的實物資料。在成都地區,能夠準確定性的唐代墓葬還不到30座。唐代的成都平原是中國的經濟中心之一,生活在這裡的成都人,死後都埋葬在哪裡呢?雖然唐代時期,佛教的傳入為華夏民族帶來了一種新的喪葬習俗——火葬,唐代的火葬非常盛行,但這麼大一座成都,商業非常繁華,不可能只有這麼數十個人選擇土葬。

與成都臨近的西安、洛陽,都有大量唐墓出土,高官、平民墓穴應有盡有,成都地區商業發達,人口應該非常繁多,不可能沒有墓葬。謝濤推測,應該有一個區域埋葬著唐代的成都人,只是現有的考古工作還沒有揭開那片神秘面紗。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成都天回鎮老官山漢墓入圍2013中國考古新發現
    原標題:成都天回鎮老官山漢墓入圍2013中國考古新發現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曾卓琳)27日,有考古學界奧斯卡之稱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3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舉行。
  • 成都老官山漢墓、石渠吐蕃石刻入選2013十大考古新發現
    其中,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漢木槨墓、四川石渠吐蕃時代石刻入選。)   老官山西漢木槨墓:首次發現扁鵲醫學體系醫術  四川新聞網記者從金沙遺址博物館官方網站了解到,成都老官山西漢木槨墓獲獎是繼2001年成都金沙商周遺址、2008年四川成都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後,成都在本世紀獲得的第三個考古界大獎。
  • 成都重大考古發現震驚世人
    蜀錦織機我國發現的唯一有出土單位的完整的西漢時期織機模型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早的提花機模型成都商報記者 王聖 實習記者 徐劍蕭 攝影記者 鮑泰良 王勤 張士博成都天回鎮,隨著老官山漢墓的發掘,再一次令世人震驚。2012年夏,為配合地鐵3號線建設,施工人員正在遷改一處管線時,發現了文物。
  • 四川成都發現西漢大墓,出土4臺提花機,填補了我國紡織考古空白
    眾所周知,成都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在古代成都屬於古蜀文物的發祥地,2001年成都市區發現了著名的金沙遺址,而這也是繼四川三星堆遺址後有一個重大考古發現。金沙遺址復活了一段失落的歷史,再現了古代蜀國的輝煌,並與成都平原的史前城址群、三星堆遺址和戰國船棺墓葬共同構建了古蜀文明的發展演進。
  • 21世紀以來成都地區重要考古遺址文物與觀眾見面
    人民網成都6月8日電(朱虹)「本次展覽將首次集中展示成都商業街船棺葬、老官山漢墓、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等21世紀以來成都地區重要考古遺址出土的300多件/套文物。」據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陳列研究部工作人員楊建華介紹,《考古成都——新世紀成都地區考古成果展》將於6月9日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展,此次展覽會帶領觀眾了解考古發現背後的故事,更深入認識成都悠久的歷史文化。
  • 東方金字塔——龜山漢墓,至今還有許多未解之謎,無人能解
    官方統計,徐州漢代古墓的數量已經接近300多座,其中名氣最大的是「龜山漢墓」。據說,在漢朝近400多年的漫長歷史中,有13名楚王在徐州當過國王。但是現在已經確定了苗酒的身份。就是今天我們說的九山漢墓。墓主的主人是西楚王劉注與妻子的合葬墓地。如果某個墓最神秘的色彩濃厚,那就是龜山漢墓。如今,龜山漢墓已經被開發成旅遊景點,但古墓中還有很多未解之謎。
  • 新中國考古重大發現|滿城漢墓:點一盞長信宮燈,看不盡金縷玉衣
    作為漢諸侯王、後一級的大型崖洞墓,滿城漢墓的發掘創造了數項考古學之最,充分反映出西漢盛世時期的壯麗風貌。自五十多年前考古發掘以來,專家學者對滿城漢墓及其出土文物的研究從未間斷。滿城漢墓由於沒有被盜,出土文物多,尤其是一級文物比例非常高,代表著漢代鼎盛時的審美與工藝。從出土文物看,陪葬品件件精美,顯示著劉勝夫婦的審美水平,用現代的話說,即豪而不土。金縷玉衣和長信宮燈是諸多墓葬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國寶」。
  • 首個成都考古成果展金沙開幕 全面再現文物保護工作過程
    鍾欣 攝   中新網成都6月9日電 (嶽依桐)《考古成都——新世紀成都地區考古成果展》9日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正式開展。本次展覽也是即將在成都舉行的「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系列展覽的首展。
  • 考古重塑古代成都
    史料記載,成都,這座「秦並巴蜀」以前就已存在的古代都市,在漢代已「列備五都」,唐、五代至宋則擁有「揚一益二」的繁華……  隨著近年來不斷展開的考古發掘,成都靚麗的身姿風華再現——從邁向文明門檻、距今四千多年的新津寶墩古城到「王者歸來」的金沙遺址,從老官山漢墓織機、醫簡到天府廣場石犀的「出世」……每一次重大考古發現,猶如拼圖,描摹出古代成都瑰麗的色彩。
  • 考古成都展 文物「七宗最」
    熱鬧了兩個多月的考古成都展,8月19日正式落幕。事實上,這一「陣容豪華」的展覽,竟藏著成都文物的「7宗最」。  「最大」與「最小」  體量最大的文物當屬出土於商業街船棺葬的漆床,這件漆床長約2.55米、寬約1.3米、高約1.8米,是同時期中國出土最大、最完整的漆床,這也是它第一次對外展出。
  • 大家一定要去看《新世紀成都地區考古成果展》!
    最近,成都各大博物館又放出了一波新展,其中最有成都特色的就要數這個了——正在金沙遺址博物館熱展的《新世紀成都地區考古成果展》!這個展覽可了不得,不僅囊括了18年來成都地區最新、最重要的考古發現,而且有許多重磅展品是從盤古開天地以來從來都沒有展出過的!這次一併打包傾情放送,簡直可以說是非常實惠了!
  • 徐州千古之謎——獅子山楚王陵有哪些謎團?
    2004 年又在附近羊鬼山發現了漢墓,雖然還不清楚是何人之墓,但估計是楚王夫人墓或其他人的陪葬墓。因此有專家提出,當年的獅子山應該有一個規模龐大的陵園,而且有宏偉的地面建築,用以保護和管理陵園,即守陵。 為漢武帝的茂陵守陵者多達 5000 人。但獅子山楚王陵園到底有多大? 地面建築是什麼? 目前仍是一個謎。 謎團之四:楚王夫人墓在哪裡?
  • 成都工地發現古墓,考古隊趕來搶救挖掘,出土兩樣文物轟動中醫界
    成都工地發現古墓,考古隊趕來搶救挖掘,出土兩樣文物轟動中醫界成都老官山漢墓是201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它之所以能入選這一考古界的奧斯卡,憑藉的就是其出土文物中兩件改寫中國醫學歷史的文物——醫學竹簡和人體經穴髹漆人像。
  • 快去刷成都的 最牛考古成績單
    開展以來,二十萬人次走進金沙,了解成都考古大發現。  比如,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的《考古成都——新世紀成都地區考古成果展》,最近就刷爆了朋友圈。展覽首次集中展示了成都商業街船棺葬、老官山漢墓、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等21世紀以來成都地區重要考古遺址出土的800多件/套文物,從考古發現到文物修復,全方位展示了成都「最牛考古成績單」。  截至8月15日,已有超過20萬人次的觀眾走進金沙,零距離感知成都悠久的歷史文化。
  • 這次考古見證成都自古就是開放之地
    出土的說唱俑 資料圖片墓葬全景 資料圖片出土的新莽時期錯金「一刀平五千」錢幣 資料圖片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5月14日對外公布,一項在成都平原東南緣的新川創新科技園項目建設地歷時5年的考古發掘,共發現了超過6000座古墓!
  • 考古家至今隱瞞,或許真的是未解之謎
    考古家至今隱瞞,或許真的是未解之謎作為文化古國之一,我國歷史悠久,在中華大地上,成出現過很多璀璨的文明。當然由於當時條件有限,很多文明甚至還沒有出現文字的痕跡,作為後人,很多時候我們只能通過遺址來了解當時的文明。
  • 神秘漢墓碑文說此墓沒有寶物,考古家刨開古墓地宮後卻笑了
    導讀:我國考古在郭沫若「定陵事件」後一般不會主動發掘保存完好的陵墓,一般都是對古墓進行搶救性、保護性發掘;比如古墓遭到盜墓賊破壞、遭到自然災害損害、基建工程之類的。還有研究性發掘,最著名的就是夏商周斷代史工程,這些上古古墓一般發現就進行考古發掘。
  • 盤點6個未解之謎,鄱陽湖老爺廟神秘莫測!
    這與朱允文給朱元璋選擇下葬時間不當,而且根據《明皇大政記》等史書的記載,堂堂一位開國之君,死後幾天即下葬了,那麼多分封在外地的王子都沒有趕回來啊!這正常麼?所以,朱棣在聽說侄兒把他老子匆匆埋了後,十分惱火。以為父親奔喪為名,要找朱允文討說法,這為以後篡位找到了第一理由。
  • 「人點蠟,鬼吹燈」,考古家在盜墓現場,還真發現了這奇怪的一幕
    人在死後會下葬,埋葬這個人的地方,就是墓。現代人在死後往往都會採用火化的形式,人最後終將會變成一壇骨灰,可是古代人通常都是土葬的。特別是漢朝時期的古墓,漢朝人喜歡玉石,有佩戴玉石下葬的傳統,他們認為玉石是純潔而神聖的物質,佩戴玉石下葬將會不腐不朽。古人下葬講究,古墓有著巨大的研究價值金縷玉衣就是這樣來的,漢朝的普通人下葬會用玉石塞住九竅,以此來達到「不腐不朽」的願望,而貴族不能夠滿足於此。
  • 中國歷史上十大未解之謎!傳國玉璽下落何處?武則天為何立無字碑
    在中國有很多未解之謎都沒能被解開,不管是在歷史上,還是在當代社會,都會有很多的事情無法進行解答,有的是因為科學無法解釋,有的是因為在時間的長河中,已經無法考證這些未解之謎存在的真相!一、「長明燈」不熄之謎在民間一直有這樣一個傳說,在一些年代久遠的古墓裡,通常都會有一盞長明燈,這些長明燈從墓主人下葬開始一直燃燒至今,有的甚至能已經燃燒時長2000多年。史記中記載在秦始陵墓中就安置有長明燈。至於秦始皇陵的長明燈是否還在繼續燃燒,我們也不得而知,因為秦始皇陵直到現在也沒有重見天日,所以仍然存在很多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