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成都考古成果展金沙開幕 全面再現文物保護工作過程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首個成都考古成果展金沙開幕 全面再現文物保護工作過程
2018-06-09 17:55:0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海峰

    圖為展覽現場。 鍾欣 攝

  中新網成都6月9日電 (嶽依桐)《考古成都——新世紀成都地區考古成果展》9日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正式開展。本次展覽也是即將在成都舉行的「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系列展覽的首展。

  據悉,本次展覽首次集中展示了成都商業街船棺葬、老官山漢墓、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等21世紀以來成都地區重要考古遺址出土的300多件/套文物。從考古發現到出土文物的文化內涵解讀,再到文物修復背後的故事,全方位、多角度進行呈現,帶領觀眾了解考古發現背後的故事,更深入認識成都悠久的歷史文化。

圖為展覽現場。 鍾欣 攝

  展覽包含近30處成都平原重要考古遺址,從時代最早的高山古城遺址、到距今僅數百年的明代宦官墓群,時間跨度長達4000年左右。其中,出土成都平原最早人骨的高山古城遺址、北宋高官何郯及其家族所葬的何氏家族墓地、「地下青銅器寶庫」雙元村墓地等多個考古遺址更是首次與大眾見面。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副主任孫杰介紹,考古發掘出土保存較好的文物大都處於較為封閉、穩定的埋藏環境中,如果離開原來的位置而沒有進行保護,很多珍貴的文物可能很快就會消失,甚至毀於一旦,文物保護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從金沙遺址象牙的有機矽封存,到趙廷隱墓壁畫的完整揭取和保護,再到老官山飽水竹木漆器的提取和修復,文保人員的「巧手匠心」將考古發掘與文物保護「無縫對接」,這才使文物得以完整保存。

  此次展覽中體量最大的文物——出土於商業街船棺葬的漆床,就是文保人員巧手修復的結果,這件漆床長約327釐米、寬約143釐米,是同時期中國出土最大、最完整的漆床,這還是它第一次對外展出。

圖為展覽現場。 鍾欣 攝

  據介紹,《考古成都——新世紀成都地區考古成果展》中展出的雙元村墓地、三星村遺址、飛虎村船棺葬墓群等遺址出土文物都是首次走出文物保護修復室與觀眾見面。此次展覽完整地記錄了文保人員如何對脆弱的文物進行提取、保護和修復的過程,他們如何解決世界性的文保難題,將在展覽中完整地呈現給觀眾。

  此外,本次展覽還在展廳中專門開闢了互動區域「考古教室」,觀眾可在此體驗「拓片」製作、古代職業養成等近10個互動項目,在娛樂中學習考古小知識。據了解,展覽將在金沙遺址博物館一直展出至8月19日。(完)

相關焦點

  • 30年前就曾攜手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四川大學籤署全面合作協議
    封面新聞記者 戴竺芯為推進城市考古研究、保護傳承巴蜀文化、全面助力成都及四川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5月8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與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籤署全面合作協議。根據全面合作協議,雙方將利用各自優勢,圍繞成都平原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譜系與生業、巴蜀文化、漢代墓葬與藝術、成都地區佛教考古、城市考古等重大項目開展協同攻關,成果共享。同時,基於各自在科技考古、文物保護等領域的既有優勢,展開專項學術課題的科技考古領域合作,實現設備儀器共享、實驗室標本共享,提升雙方多學科研究水平。
  • 21世紀以來成都地區重要考古遺址文物與觀眾見面
    人民網成都6月8日電(朱虹)「本次展覽將首次集中展示成都商業街船棺葬、老官山漢墓、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等21世紀以來成都地區重要考古遺址出土的300多件/套文物。」據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陳列研究部工作人員楊建華介紹,《考古成都——新世紀成都地區考古成果展》將於6月9日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展,此次展覽會帶領觀眾了解考古發現背後的故事,更深入認識成都悠久的歷史文化。
  • 大家一定要去看《新世紀成都地區考古成果展》!
    最近,成都各大博物館又放出了一波新展,其中最有成都特色的就要數這個了——正在金沙遺址博物館熱展的《新世紀成都地區考古成果展》!這個展覽可了不得,不僅囊括了18年來成都地區最新、最重要的考古發現,而且有許多重磅展品是從盤古開天地以來從來都沒有展出過的!這次一併打包傾情放送,簡直可以說是非常實惠了!
  • 成都考古20年,原來成果這麼多!
    提到成都考古,人們往往會第一時間想到被作為成都城市標誌的太陽神鳥、成都博物館的網紅展品石犀。這些文物,都是近20年裡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考古工作中發掘出土的。  自成都金沙遺址在2001年被發現以後,成都考古究竟取得了哪些令人矚目的成果?
  • 成都考古20年 原來成果這麼多!
    提到成都考古,人們往往會第一時間想到被作為成都城市標誌的太陽神鳥、成都博物館的網紅展品石犀。這些文物,都是近20年裡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考古工作中發掘出土的。自成都金沙遺址在2001年被發現以後,成都考古究竟取得了哪些令人矚目的成果?
  • 考古成都展 文物「七宗最」
    熱鬧了兩個多月的考古成都展,8月19日正式落幕。事實上,這一「陣容豪華」的展覽,竟藏著成都文物的「7宗最」。  「最大」與「最小」  體量最大的文物當屬出土於商業街船棺葬的漆床,這件漆床長約2.55米、寬約1.3米、高約1.8米,是同時期中國出土最大、最完整的漆床,這也是它第一次對外展出。
  • 國內最高端考古學大會明天成都開幕,有了這份手冊不...
    10月22號,就是明天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將在成都開幕!6場主題大展01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成果展 10月21日在四川博物院亮相。四川彭山江口古戰場遺址是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此次展覽共展出文物和各類展品500餘件,展陳將持續到2019年1月。02古蜀文明與兩河文明對話展圖據四川大學10月21日在四川大學博物館開幕。聯合以色列耶路撒冷聖地博物館、美國耶魯大學皮博迪自然歷史博物館巴比倫特藏、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等四家單位參展。
  • 王毅:呈現真實的城市,成都考古黃金時代剛剛到來
    運氣與浪漫功夫在詩外王毅的工作,是通過考古發掘研究來了解歷史,證明歷史。傳奇的是,特別多的重大考古發現都跟他有關係。「我特別幸運,在我30多年的考古生涯中,一次次重大發現與我結緣。我和我的同事以對數以千計的古代遺存發掘、出土數十萬件文物和文物標本的戰果不斷改寫成都歷史,這種機會不是所有考古人都能遇到。」
  • 《成都考古發現》20年
    眾所周知,考古發掘報告積壓滯後問題較為普遍和嚴重,嚴重掣肘文物研究、保護和利用工作,亟需從制度和操作層面予以解決。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從大局出發,做到當年發掘、次年整理、三年出版並堅持多年,培養了大批高水平人才,是「要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闡釋工作」的榜樣。值得欣慰的是,《成都考古發現》緊跟時代和科技發展潮流,刊發相當數量的科技考古和文物保護成果,已形成一定影響。
  • 快去刷成都的 最牛考古成績單
    川博、成博、金沙等各大博物館都開啟了「人從眾」模式,市民隨便走進一家博物館,都能看到壓箱底的好寶貝。  比如,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的《考古成都——新世紀成都地區考古成果展》,最近就刷爆了朋友圈。展覽首次集中展示了成都商業街船棺葬、老官山漢墓、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等21世紀以來成都地區重要考古遺址出土的800多件/套文物,從考古發現到文物修復,全方位展示了成都「最牛考古成績單」。
  • ...文化遺存……這場考古國際學術峰會如何助推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設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顏勁松:今年雙方籤署了全面合作協議,強強聯手……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顏勁松認為,成都考古及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發展與四川大學考古專業關係密切。他介紹,在成都平原史前城址、金沙遺址、冶鐵遺址、漢代崖墓、明蜀藩王陵墓、貴州省洞穴遺址、青海省喇家遺址等考古發掘及研究項目中,雙方進行了深入合作,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
  • 成都考古有多牛?考古學屆的這一國際前沿論壇在蓉啟幕
    成都考古的黃金時代進入上世紀90年代後,成都市的考古工作出現了大跨步的發展,並產生了一系列對全國考古行業具有啟示或影響的制度和經驗。提到成都考古,人們往往會第一時間想到被作為成都城市標誌的太陽神鳥、成都博物館的網紅展品石犀。這些文物,都是近20年裡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考古工作中發掘出土的。
  • 大遺址保護「成都模式」在全國領先:完整保護城市文脈
    其中最令考古工作者激動的是,隋唐時期摩訶池遺蹟和明代早期修建的蜀王府宮城河道遺蹟的發現作為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成都擁有為數眾多的古蹟遺址。成都是全國首個頒布《成都市大遺址保護管理辦法》的城市。2012年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成為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之一。
  • 創新金沙②|虛擬卡通直播、3D列印國寶、智慧導覽系統……金沙...
    5月15日晚8點,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首次嘗試數字虛擬直播。在這個全國首創的虛擬卡通直播中,乾隆皇帝親自帶貨,讓網友一睹金玉琅琅御用好物的魅力。「再現金沙」VR體驗5G時代,網際網路的「雲文化」迅速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網上展廳、雲上直播等智慧博物館形態,助推文旅產業高速發展。
  • 太陽神鳥、網紅石犀、經穴漆人、摩訶池、蜀王府…… 成都考古20年...
    這些文物,都是近20年裡,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考古工作中發掘出土的。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顏勁松直言。2001年,成都金沙遺址的發掘成為古蜀文明研究繼三星堆之後又一重大成果。代表「王者」身份的金面具、已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圖案的太陽神鳥金箔、來自於良渚文明的十節玉琮、色彩斑斕的各類玉器……構建了一個神奇、充滿想像力、獨具特色的文化內涵,被譽為本世紀初中國第一個重大考古發現。金沙的發現開啟了成都考古的黃金年代。
  • 太陽神鳥、網紅石犀、經穴漆人、摩訶池、蜀王府……成都考古20年...
    靳小沛 四川在線記者 吳曉鈴提到成都考古,人們往往會第一時間想到被作為成都城市標誌的太陽神鳥,以及成都博物館的網紅石犀。這些文物,都是近20年裡,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考古工作中發掘出土的。自成都金沙遺址在2001年被發現以後,成都考古新發現的20年「黃金時代」中,究竟取得了哪些令人矚目的成果?10月24日,《成都考古發現》出版20周年之際,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與科學出版社在北京聯合組織召開專家座談研討會。專家們一致認為,成都眾多重要考古發現的接踵而至,改寫著人們對成都歷史的固有印象。
  •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與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籤署全面合作協議
    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8日電 (嶽依桐)為推進城市考古研究、保護傳承巴蜀文化、全面助力成都及四川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與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8日在蓉籤署全面合作協議
  • 「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在上海大學博物館開幕
    11月21日上午,由上海大學和四川省文旅廳共同指導、上海大學博物館與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共同主辦,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協辦的「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在上海大學博物館開幕。段勇副書記對出席開幕式的嘉賓們表示熱烈歡迎,他說,「上海大學博物館今年好展連連,目不暇接,繼海派旗袍展和越文化展之後,我們在這『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的美好時節,又迎來了盼望已久的三星堆文物展,這也是上海大學博物館今年的壓軸展覽。」「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今天相聚在此,只緣三星堆。」
  • 這場考古國際學術峰會 助推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設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顏勁松: 應當做好考古發掘 與大遺址保護利用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顏勁松認為,成都考古及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發展與四川大學考古專業關係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