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就曾攜手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四川大學籤署全面合作協議

2021-01-09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戴竺芯

為推進城市考古研究、保護傳承巴蜀文化、全面助力成都及四川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5月8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與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籤署全面合作協議。

根據全面合作協議,雙方將利用各自優勢,圍繞成都平原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譜系與生業、巴蜀文化、漢代墓葬與藝術、成都地區佛教考古、城市考古等重大項目開展協同攻關,成果共享。

同時,基於各自在科技考古、文物保護等領域的既有優勢,展開專項學術課題的科技考古領域合作,實現設備儀器共享、實驗室標本共享,提升雙方多學科研究水平。

在人才培養方面,雙方在成都平原共建教學實習基地,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掛牌「四川大學考古學教學實習基地」,吸納學生參與田野考古發掘、田野資料整理與報告(簡報)編寫,利用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平臺聯合招收培養博士後人員。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建立了較為完備的考古發掘研究和文化遺產保護部門機構體系,業務研究隊伍的學歷層次、研究領域及專長和年齡梯隊結構都在國內同類考古文博機構中居於前列。四川大學則是國內第三家設立考古學專業的高校,其考古學專業在西南地區處於旗手地位。

雙方的合作始於20世紀90年代,明蜀昭王陵、成都汪家拐遺址、新津縣寶墩遺址、溫江區魚鳧村遺址、成都金沙遺址群、四川石窟寺、郫縣波羅村遺址、邛崍市冶鐵遺址、貴州省招果洞遺址等項目的聯合發掘研究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釐清了古蜀文明的起源與早期發展的過程、背景、原因、特點與機制,再現了成都城市3000年的建設發展史。同時,一批批學子通過實踐,成長為合格的考古工作者,成為中國考古事業的中流砥柱。

籤署全面合作協議的同時,還進行了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校外專家聘任儀式,顏勁松研究館員、蔣成研究館員、江章華研究館員等9位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護與修復、文化遺產保護等方面的專家將深度參與課程設置、論文選題及社會實踐,協助高校培養合格的一線考古人才。

相關焦點

  •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與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籤署全面合作協議
    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8日電 (嶽依桐)為推進城市考古研究、保護傳承巴蜀文化、全面助力成都及四川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與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8日在蓉籤署全面合作協議
  • 我局與市考古隊籤署合作協議 共同組建金牛考古工作站
    ~新年新喜~2019年12月31日下午,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與成都市金牛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籤署合作協議。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顏勁松、成都市金牛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湯紀利出席並分別代表雙方籤署協議。
  • 成都市與四川大學籤署合作協議深化校地合作
    共建世界一流大學助推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本報訊(記者冉倩婷)6月13日,成都市人民政府與四川大學籤署協議,將在前沿醫學研究中心、技術交叉與轉化中心以及大型綜合博物館建設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建世界一流大學,助推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去年以來,成都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不斷深化校地合作。
  • 《成都考古發現》20年
    此外,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還與四川大學考古學系、四川大學博物館聯合復刊了童恩正先生創辦的《南方民族考古》學術集刊,也由科學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現在已出版至第18輯。  雷興山(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教授)  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組織策劃的年度考古報告集《成都考古發現》,迄今為止已連續編輯出版20集,是一件具有時代意義的學術盛事。過去二十年,是成都考古的黃金時代。
  • ...文化遺存……這場考古國際學術峰會如何助推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設
    四川大學黨委書記王建國教授代表學校致辭,他表示,要把川大考古學學科建設成為立足西南、面向全國、輻射南亞和東南亞,爭創世界一流的學科。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到會祝賀,他認為,四川大學是我國重要的考古力量之一,在考古學方面特別是對西南考古、三峽工程以及西藏考古作出了重要貢獻。
  • 成都考古有多牛?考古學屆的這一國際前沿論壇在蓉啟幕
    該活動是一場由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日本愛媛大學亞洲產業考古學研究中心、邛崍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國際性學術活動,吸引了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北歐亞洲研究所高級研究員Donald B.wagner(華道安)教授,英國劍橋大學李約瑟研究所所長梅建軍教授,還有來自哥本哈根大學、劍橋大學、愛媛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科研單位與學術機構的50
  • 國社@四川|國星宇航與華為公司籤署全面合作協議
    新華社客戶端四川頻道10月30日電(記者李力可)28日於成都舉辦的「華為城市峰會2020」上,國星宇航與華為公司籤署合作協議,兩家公司將在天地一體化智慧城市建設、個人衛星網際網路智能終端、下一代網絡創新研究等領域開啟全面合作。
  •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發布新川創新科技園項目建設地歷時5年的考古發掘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5月14日對外公布,一項在成都平原東南緣的新川創新科技園項目建設地歷時5年的考古發掘,共發現了超過6000座古墓!這些墓葬遺存年代延續跨度長達2000多年,沒有大的時代斷層,堪稱埋藏於地下的半部「四川通史」,是四川地區珍稀的通史式古代墓地。
  • 陶樓(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陶樓(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色彩加固一直是出土陶製彩繪文物保護的國際性難題。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讓陶製彩繪文物「朱顏不改」?記者日前獲悉,四川省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與修復中心正嘗試使用高光譜攝影分析等技術修復兩座東漢彩繪陶樓,古時陶樓正在文物修復師的妙手下一步步重放光彩。  顏色脫落 東漢陶樓急需「體檢」  2018年4月,考古工作者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縣鄧雙鎮寶資山搶救發掘了一批東漢崖墓,其中一座崖墓中出土了兩座彩繪陶樓。
  • 成都考古20年 原來成果這麼多!
    提到成都考古,人們往往會第一時間想到被作為成都城市標誌的太陽神鳥、成都博物館的網紅展品石犀。這些文物,都是近20年裡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考古工作中發掘出土的。自成都金沙遺址在2001年被發現以後,成都考古究竟取得了哪些令人矚目的成果?
  • 成都考古20年,原來成果這麼多!
    二是資料公布全面、詳實。不受篇幅和材料限制,鼓勵全面、詳實發表考古資料,一方面促進了新資料及時消化;另一方面也使得積壓資料的整理與刊布得以有效釋放。三是對於提升年輕考古工作者的田野考古發掘水平和研究水平有著積極作用。  顏勁松表示,過去的20年,成都考古不斷以豐碩的考古成果豐富著歷史文化名城的內涵。
  • 攜手提供更多高品質醫療健康服務!今天,成都與四川大學專題研究...
    7月31日,成都市與四川大學圍繞進一步深化校地合作開展專題研究,以更好地共建世界一流大學,助推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範銳平,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王鳳朝,四川大學黨委書記王建國,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市委副書記朱志宏出席。
  •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歷時17年修復中國年代最早漆床
    【解說】當地時間1月8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集中展示了該院歷經近17年保護修復出土於成都商業街船棺葬的290件竹木漆器類文物。其中包括一套距今約有2500年歷史的戰國早期漆床,這也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結構最完整的漆床。
  •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顏勁松:以文化遺產保護推動城市經濟發展
    作為本場沙龍活動的重要嘉賓,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中國考古學會理事、研究館員顏勁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認為,文化遺產是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根基與文脈所在,也是發展城市旅遊經濟和文化創意等產業的先天優勢。
  • 四川再添「高精尖」產學研平臺,北航成都創新研究院園區啟用
    王晉朝 四川在線記者 任鴻11月24日,興隆湖畔,成都科學城內再添「新成員」——北航成都創新研究院園區啟用。這是目前我省省校合作落地的規模最大的產學研平臺,將主要用於研究院北航團隊科研、辦公及成果轉化。
  • 四川邛窯考古 重現漢代高爐冶鐵
    華夏經緯網11月20日訊:據臺灣「旺報」報導,在中日兩國考古學家攜手合作下,成功「復刻」漢代冶鐵技術!(取自四川在線)「中國西南與東南亞冶金技術的起源與傳播暨臨邛冶鐵實驗考古」國際學術研討會,為四川省「古蜀文明傳承保護工程」的重要活動之一,15日在邛窯考古遺址公園登場,共有來自丹麥哥本哈根大學、英國劍橋大學李約瑟研究所、日本愛媛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50餘位專家學者出席。
  • 上海交通大學與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2018年12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戰略合作協議籤署儀式在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舉行。航材院院長戴聖龍,中國工程院院士、航材院科技委主任陳祥寶,航材院副院長李興無、副總工程師張國慶、科技委副主任王曉紅,以及航材院高溫材料、鋁合金、表面工程、鈦合金等研究所負責人出席籤約儀式。
  • 首個成都考古成果展金沙開幕 全面再現文物保護工作過程
    首個成都考古成果展金沙開幕 全面再現文物保護工作過程 2018-06-09 17:55:0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2019年度四川省考古工作報告會在成都召開
    中國網1月13日訊 2020年1月11日,由四川省文物局主辦,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博物館承辦,古蜀文明保護傳承工程學術中心協助的「2019年度四川省考古工作報告會」在成都隆重召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陶勇與佟德輝分別代表雙方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單忠德指出,新年伊始,雙方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是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意義重大。他希望雙方在「十四五」期間,進一步深化戰略合作關係,緊密圍繞國家重大基礎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工程需求,聚焦關鍵共性技術、卡脖子技術、顛覆性技術等,通過共建聯合實驗室、組建聯合技術團隊、開展科技聯合攻關,積極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提升我國製造業的質量效益和持續發展水平,攜手打造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企業,為江蘇省和山東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科技自立自強,強化國家戰略支撐,為「兩個強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