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縣墓出土一塊磚,印著「怪異」的圖案,它是墓中最有意義的寶貝

2020-10-18 歷史解密坊

在鄧縣(今鄧州)的一座古墓中,我考古專家發現了大量的南朝時代的畫像磚,其中一塊畫像磚上,模印了一對怪物,為何說它們是怪物?因為它們一個是人頭鳥身,另外一個是獸頭鳥身,這對怪物的名字叫什麼?它們有著什麼樣的寓意,您想要知道「怪物」背後的真相,那就讓小編「滔滔不絕」地給您揭秘吧: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1957年,鄧縣有個許莊村,當地的老百姓為了響應號召,在村長的帶領下,正在修整水利工程,可是在挖溝下管的時候,沉重的水泥管將土溝的溝底「轟隆」一聲壓塌了,十幾個老百姓用繩索和木棍將水泥管抬出來,經發現溝底出現了一個簸箕形的黑窟窿。

許莊村的村長到省城開過會,可謂見多識廣,他趴在黑窟窿便伸頭往下一看,借著白花花的日光,他發現下面竟是個「磚窯」模樣,在「磚窯」的中間,還放著一口瘮人的木棺。

這位村長急忙讓村民停了手中的農活,開始保護現場,然後他到村裡給市裡的文物局打了一個電話,市文物局的領導接到電話,急忙派兩名專家,領著幾個工作人員,大家騎著著自行車,一路風塵僕僕地來到了現場。

專家確實非同於一般人,他們從村裡的老鄉家借來了梯子,然後踩著梯子,下到了黑乎乎的墓洞中,半個小時後,下到墓洞中的專家出來了,他帶上來了一好一孬兩個消息。好消息是:發現的確實是一座古墓,根據墓制營造,壁畫風格,墓內器物可以初步判定是一座南朝的墓葬。壞消息是,這座陵墓已經被盜過了。盜墓賊真的是太恨人了,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經過盜墓賊洗劫的墳墓,基本已經失去了發掘的價值,所幸的是,因為盜墓者做賊心虛,他們雖然在墓內取走了不少珍貴的文物,可是依然剩下了一些好東西,專家打開棺木,在墓內,墓外出土了不少的漆木器,玉石器和金屬器等文物,可是說句公道話,這些文物的等級價值確實是不高,難道考古專家們忙活了好幾天,就真的白幹了不成?錯——因為這座墓中,有一樣寶貝,盜墓賊看走眼了,他們覺得不值錢,根本搬不走,那就是異常珍貴的寶貝——墓磚。

在鄧縣磚墓中,考古專家發現了大量的精美的磚雕,比如車騎出行的場面的磚雕,有「郭巨埋兒」等流行於當時社會的孝子故事磚雕,還有與宗教、天庭和神仙有關的磚雕。

對於很多磚雕作品,讀者們都耳熟能詳了,今天小編別的不說,單說一塊特異的磚雕,這塊磚雕還揭開了一個關於「千秋萬歲」的謎團。

這塊磚雕是鄧縣磚墓中千百塊磚雕作品中的一塊,上面是兩個古怪異常的動物圖案,究竟是什麼動物圖案,首先可以肯定地說,考古專家們是沒有見過。

在這塊長38、寬19、厚6釐米的畫像磚上,中間是忍冬花葉紋圖案,左邊是人頭鳥身的一個怪物,而右邊是獸頭鳥身的怪物。在看下面,人頭鳥身的怪物下面寫著千秋,而獸頭鳥身的怪物下面寫著萬歲。

考古專家確定不了這塊怪磚上的怪鳥和怪獸是什麼,便將其攜回了文化局,文化局的領導為了揭開怪磚之謎,請來了不少各路的專家,召開了一場諸葛亮會,在這次大會上,一位對古詩詞非常有研究的文學家,首先打破了僵局,他說:唐朝的盧綸,曾經寫過一首《王評事駙馬花燭詩》,在這首詩詞中,有這樣一句:人主人臣是親家,千秋萬歲保榮華——墓磚上寫著千秋萬歲兩個字,某非磚頭上的怪鳥和怪獸就叫千秋和萬歲?

思路一旦打開,就好像碉堡被炸開了一個口子,專家隨後開始查閱典籍,幾天後,終於弄明白了那塊畫像磚上的怪鳥和怪獸,真的叫千秋和萬歲。

千秋和萬歲是是吉鳥和瑞獸,它們都有什麼作用呢,首先可以彰顯墓主的豪富;接下來可以庇護著墓主永生;最後是守墓闢邪,讓墓主遠離邪靈的騷擾。

千秋萬世的謎團本來是一個死謎,就是在歷史典籍中出現,估計很多專家都會因為不注意而直接忽略,可是一塊墓磚的出土,讓專家們合力攻關,終於揭開了千秋萬歲的謎團,還歷史一個透明的真相,讓文化的河流變得清楚明白,這真的是一件值得慶幸的大好事!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文秀才

相關焦點

  • 西安出土一「怪異頭骨」,眾人認為是外星人,專家:這是唐墓公主
    在一些年代非常悠久的文化遺址中,出土的物品往往非常非常神奇,形狀更是多種多樣,甚至有些物品,讓人摸不著頭腦,而在西安的一處遺址中,就出土了一個「怪異頭骨」, 頭骨的形狀讓人質疑,所有人都認為是外星人留下的,但這樣的說法直到被專家聽到,專家露出了異常的表情,直言:這是名副其實的公主,到底是怎麼回事?
  • 河北發現神秘古墓,頂部畫有天象圖,墓內有人夜夜哭泣
    1976年,河北磁縣一組村民在南邊一個土丘上鏟土時,突然挖出一大塊堅硬如鐵的磚石;奇怪的是,磚石的背面居然印有一隻大鳥;有人意識到下面可能有古墓,於是聯繫了文物部門;專家前來查看之後說明,這土丘下的確是一座古墓,印有大鳥的磚石是它的墓頂;墓中還有一個人夜夜哭泣;這是一座什麼樣子的古墓呢
  • 有一座帝王陵墓,位於繁華市中心,墓中寶物價值連城
    隨著施工挖掘的深入,民工們突然發現了一塊又一塊整齊排列的砂巖石板,每塊足有5平方米大,3600公斤重。用吊車移開這些石板後,下面竟然是一條通道。得知消息的考古人員立即趕到現場。經勘查,這是一座石室古墓。
  • 河北宣化發現遼代大墓,墓中驚現十二星座,還出土千年飯局
    眾所周知,近些年來隨著考古事業的不斷發展,出土的文物可謂是不計其數,但是有很多文物的出土讓考古專家倍感意外。像杭州半山發現的戰國水晶杯、三星堆青銅立人、商青銅鴞卣等等,發現之初無不讓考古專家驚訝。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聊的就是發現於河北宣化的一座遼代大墓。
  • 馮素弗墓中出土名叫「邪注」的青銅器,它的功能少人知道
    我國的東北地區,在歷史上是少數民族極為活躍的地區之一,而位於北票市馮素弗墓的出土,更是為研究鮮卑族的歷史,提供了重要的實體文物,在這座陵墓中,還出土了一件特殊的青銅器——「邪注」,它竟然有個一般人想不到的功能。它究竟是什麼器具,又有什麼神秘功能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 墓葬、墓室、墓主:上坊孫吳大墓探幽記
    碎石鋪就的小徑蜿蜒百數米至園區的第二道鐵門,門側佇立著政府於2013年所立的文保碑,定此墓為「迄今為止發現的規模最大、結構最為複雜、出土瓷器最多的大型東吳磚式墓葬」。園牆掩映在齊人高的葦草之中,青磚鐵欄相接,牆上開有方孔,內置一白色石牛首,造型奇特,一雙吊尾三角眼甚為矚目。童嶺老師指出,這是墓室內所出牛首形燈臺的形象,極富標誌性,生動有趣,將用作此後遺址公園的宣傳logo。
  • 細心的天文學家,從墓中出土的髹漆衣箱上發現了新的秘密
    就在人們沉浸於編鐘帶來的驚喜之中時,細心的天文學家又從墓中出土的髹漆衣箱上發現了新的秘密。墓中共出土5隻髹漆衣箱,樣式相同,大小相近,箱身和箱蓋分別用整塊木料雕曾而成,其中一件編號為E·66的衣箱蓋呈弧形高高隆起,蓋上竟然繪有一幅彩色的天文星象圖,田面中央以篆書書寫一個「鬥」字,古樸蒼勁,四四周按順時針寫著二十八宿名二十八宿東側繪有一龍,西西側繪有一虎。
  • 這座弓魚國陵墓中,出土一件鳥形「怪」器,背後還藏著三個謎團
    在以往的考古發現中,出土鳥形的青銅器,一點都不意外,但是在弓魚國陵墓中,卻有不一樣的發現,竟出土了一隻「三足鳥」青銅器,讓專家們都感到大為不解。接著,在進一步的發掘中,考古專家們又出土了數量可觀的青銅禮器,車馬器,以及陶器玉器等等。根據專家的推斷,墓主人叫弓魚伯,是西周時期弓魚國的國君,所以才能有這樣高規格的墓葬。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專家們在清理墓葬坑的時候,竟然發現了「三足鳥」青銅器。
  • 薛紹之墓為雙室磚券墓:背後隱現太平公主的政治企圖
    ,出土墓誌證實,該墓墓主是薛紹,下葬於神龍二年(706年)正月。|出土文物|唐駙馬都尉薛紹墓系斜坡墓道多天井和小龕的雙室磚券墓,坐北朝南,南北水平全長34.68米,深11.11米,由封土、斜坡墓道、4個天井、4個過洞、6個壁龕、前後甬道和前後墓室等部分組成。封土位於後室正上方,地面已無跡象,經解剖知底部平面呈圓形,直徑約20米。
  • 它被稱為「東方金字塔」,九座帝王墓組成的正是一個北鬥星的圖案
    它被稱為「東方金字塔」,九座帝王墓組成的正是一個北鬥星的圖案被稱為「東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位於銀川市以西約40公裡的賀蘭山東麓。陵區東西寬4.5公裡,南北長10公裡,總面積近50平方公裡。陵區內共有9座帝陵,約250座陪葬墓。
  • 挖牆基挖出震驚世界的帝王大墓!
    埋入墓中的官印大多都用臨時刻鑿的仿製品代替而不用原印,不過南越王墓主棺室出土的這枚『文帝行璽』,其金印的龍鈕捉手處異常光滑,顯然是使用過程中摸蝕所致,即後世所謂
  • 關廂出土小墓,專家在無名墓主胸口發現國寶玉杯,說:這怎麼可能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首都博物館」是北京地區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常設展覽藏品數量為5622件,而展館有地上五層和地下二層。在遊覽這座博物館時,大多數遊客會先進入玉器精品廳,因為裡面有一件名為「白玉雙螭耳杯」的珍貴文物,這件玉杯與子剛杯齊名,都是難得一見的寶貝。
  • 新疆民豐尼雅一號墓出土「神秘」兜子,專家說:這東西可是個寶貝
    在新疆的民豐縣,有一處舉世聞名的歷史古城遺址,即尼雅遺址。據考古專家介紹,尼雅遺址自1959年正式發掘至今,已經清理出了大量的房屋,佛寺和河渠等重要遺蹟,其中還在一號墓中出土了一個「詭異」的兜子,讓專家們奉為至寶,它究竟有什麼特殊用途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 西安發現疑似王莽老丈人積沙墓 兩座墓均為「甲」字形
    槨室西側有3排磚封底,磚槨東西長5.3、南北寬3.6、高2.7米。磚槨之下有12層磚砌基礎,基礎之下至墓底之間還有2.5米積沙,槨室基礎直接建於積沙之上,而磚槨四周和頂部也都有積沙。儘管積沙一般是用來防盜的,但遺憾的是該墓曾遭盜掘,磚槨內僅存長鐵釘和大、小銅錢等。槨箱內出土有釉陶壺、樽、罐、鼎和銅燻爐、銅盆、原始瓷壺、銅車馬器等30餘件。
  • 血渭一號墓出土大量文物 專家:非「九層妖塔」原型
    近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參與的青海都蘭熱水2018血渭一號墓發掘工作取得新進展。彩繪人形木牌、鑲綠松石的黃金飾品、金胡瓶、馬具金飾件、圖案豐富的絲織物……2018血渭一號墓出土了大量精美遺物,部分遺物工藝與裝飾圖案帶有濃鬱的西亞薩珊波斯和中亞粟特等民族風格。
  • 經論講堂:汪世顯家族墓出土文物鑑賞
    汪世顯家族墓是現存發現最集中,且保存最完整的元代墓葬。 汪世顯家族的族屬目前眾說紛紜,有學者主張他是蒙古族汪古部,也有學者認為他是藏族或漢族,目前尚未定論。我們藉由這次的經綸講堂,一同認識這位蒙古大將以及他的家族墓葬精品。
  • 疑似王莽丈人墓現身 採用「積沙墓」高等級防盜形式
    原因是除了其中一座墓主人身份是「宜春侯」外,這兩座古墓均採用了「積沙墓」這種高等級防盜形式。5月10日,記者在西安千林郡小區見到了這兩座大型漢墓,西安考古隊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18年4月,小區管道工程施工發現兩座大型漢墓。之後,考古人員從去年6月7日開始對這兩座墓穴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到去年11月16日,現場田野發掘工作基本完成。
  • 陝西有座漢代墓,墓中出土一《山海經》蠱雕,專家:是巧合
    陝西有座漢代墓,墓中出土一《山海經》蠱雕,專家:是巧合《山海經》是中國古代一本志怪典籍,大概成書於戰國到漢初這段時間,作者不詳。其中記載了非常多光怪陸離的東西,特別是各種上古異獸,簡直聞所未聞。然而,多年前陝西省的一次考古行動,出土了一件奇特文物,卻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無法理解。因為這件文物與山海經上記載的異獸「蠱雕」如出一轍,難道真的曾經存在過這種生物嗎?多年前,在陝西神木縣一個偏遠的小村子,一位村民墾荒時意外挖到一些青銅器殘片,隨後在不遠處又看到一個大洞,這位村民瞬間意識到,可能有盜墓賊來過了。
  • 陝西唐墓出土「半人高」彩陶駱駝 或為官方製造
    圖為出土的陶器。 記者 張遠 攝   中新網西安12月4日電(記者 田進 冽瑋)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劉呆運4日透露,該省華陰市境內發現一座唐代夫妻合葬墓,墓主宋素在唐高宗時期曾任敦煌縣令,墓葬出土了胡人俑、陶駱駝、陶馬等隨葬品70餘件,其中2件彩陶駱駝將近半人高。專家認為,該墓的發現為研究絲綢之路文化交流歷史提供了資料。
  • 當年秦始皇祖母墓現世,出土神秘頭骨,證實是已滅絕的珍稀動物
    在數千年時間的流逝中,很多過去的生命都已經消失,我們只能通過史書上的記載來得知一二。隨著現代科技越來越發達,那些深藏在地底的秘密也逐漸出現在人們面前,而這些秘密將對後世有巨大的意義。當年,秦始皇祖母墓在我國西安現世,墓中出土一塊神秘的頭骨,中國學者認不出來,美國人速度一眼看出來,後來證實這是已滅絕的珍稀動物的遺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