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紹之墓為雙室磚券墓:背後隱現太平公主的政治企圖

2021-01-15 澎湃新聞
薛紹之墓為雙室磚券墓:背後隱現太平公主的政治企圖

2019-12-18 10: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天

太平公主丈夫薛紹墓被發現

的消息一經傳出

迅速登上微博熱搜

截至發稿前

閱讀量已達3億

2019年8月至12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底張街道巖村發掘了一座帶有四個天井和前後磚券墓室的大型唐代墓葬,出土墓誌證實,該墓墓主是薛紹,下葬於神龍二年(706年)正月。

|唐駙馬薛紹墓考古|

據了解,墓址所在地西北距西安鹹陽國際機場1.7千米,距唐長安城遺址(今西安市市區)約23千米,西北距唐昭容上官氏墓7.3千米。墓誌記載的葬地為「雍州鹹陽縣」。

|唐駙馬薛紹墓外景|

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在空港新城發掘了數量眾多的北周、隋、唐高等級墓葬,取得了豐富的考古收穫,證明該地是北朝晚期至隋唐時代京師長安附近最重要的、等級最高的貴族墓葬區。

|出土文物|

唐駙馬都尉薛紹墓系斜坡墓道多天井和小龕的雙室磚券墓,坐北朝南,南北水平全長34.68米,深11.11米,由封土、斜坡墓道、4個天井、4個過洞、6個壁龕、前後甬道和前後墓室等部分組成。封土位於後室正上方,地面已無跡象,經解剖知底部平面呈圓形,直徑約20米。

|唐駙馬薛紹墓墓道,上面為天井|

據當地村民回憶,若干年前地面封土仍頗具規模。斜坡墓道坡度陡峻,東西兩壁原繪有壁畫,現僅存白灰地仗,可觀察到墨線繪製的人物形象。墓道北壁繪門樓圖,僅可見紅色直楞窗痕跡。

在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發現墓裡的磚室、牆壁、棺槨都遭到了破壞。而破壞墓葬的人顯然不是以盜墓為目的,而是出於某種洩憤或者報復的目的,將墓葬中的多處地方都進行了破壞。

|唐駙馬薛紹墓內有明顯人為毀壞痕跡,主墓室地磚被毀,放棺槨的石板也被砸壞|

是誰因為什麼原因對墓葬進行了破壞?對此,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於賡哲認為,薛紹墓最有可能是李隆基破壞的。

墓內共出土各類文物120餘件(組),主要為彩繪陶俑。墓誌置於前室地面,保存完整。據志文載,墓主為唐右武衛大將軍兼散騎常侍、駙馬都尉、平陽縣開國子薛紹。

|大唐故薛府君之墓銘|

|薛紹墓志銘清晰記載有太平公主內容,說明了墓主人身份為:與太平公主結婚,大唐的駙馬|

相信不少人

都為影視劇中所講述的

太平公主和薛紹的愛情而動容

但歷史上薛紹的真實生平

你是否了解呢?

|薛紹劇照|

歷史上,薛紹沒有原配妻子,也並不是不愛太平公主,太平公主跟他在一起的時候,生了兩個兒子兩個女兒,過了7年很安穩的夫婦生活。

最後薛紹因哥哥起兵討伐受到牽連,武則天下令將薛紹杖責一百,最後堂堂駙馬餓死在獄中,706年下葬。當時太平公主最小的孩子才剛滿月,690年改嫁。

唐駙馬都尉薛紹墓的考古價值,在於它是後武則天時代下葬時間最早的一座雙室磚券墓。以薛紹正三品職事官的身份,不夠級別使用雙室磚券墓。萬泉縣主薛氏墓和昭容上官氏墓同一年下葬且身份都是正二品,但後者只使用了單室磚券墓。薛紹墓和萬泉縣主薛氏墓越制的特徵非常明顯,背後隱現的是太平公主的政治企圖。

|《大明宮詞》劇照|

從文化內涵上看,唐駙馬都尉薛紹墓的發現無論是從大長安的歷史文化闡發,還是對於空港新城所在的鹹陽原歷史文化底蘊的深入提升都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文: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佳 張楊

圖: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宇明

視頻:琉璃視頻

綜合:陝西都市快報 陝視新聞

編輯:西安報業全媒體編輯 蜀妹在西安

審核:陳穎 何礫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轉載請註明出處

原標題:《重磅!太平公主第一任駙馬薛紹之墓被發現,墓室還藏著……(內附視頻)》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漢代積沙防盜墓葬 墓主人或為王莽嶽丈
    編號為M1的墓葬由斜坡墓道、甬道、墓室和槨室四部分組成,墓道可分為明挖墓道和券頂墓道兩部分,券頂墓道磚拱結構,長18.1米。墓室正中為長方形磚拱槨室,磚槨由6層長方形條磚鑲砌而成,可分為內外兩層,外4層,內2層。槨室西側有3排磚封底,磚槨之下有12層磚砌基礎,基礎之下至墓底之間還有2.5米積沙,槨室基礎直接建於積沙之上。
  • 西安發現疑似王莽老丈人積沙墓 兩座墓均為「甲」字形
    原因是除了其中一座墓主人身份是「宜春侯」外,這兩座古墓均採用了「積沙墓」這種高等級防盜形式。兩座墓均為「甲」字形 出土各類文物200餘件據朱連華介紹,這兩座大型漢墓位於西安市長安區韋曲街辦北裡王村北側,千林郡小區二期用地範圍內。墓葬所在區域為西安南郊漢代高等級墓葬集中分布區,附近經發掘的有張安世家族墓、財經幹校西漢墓、翠竹園西漢壁畫墓、羊頭鎮漢代積沙墓等大型漢墓十餘座。
  • 墓葬、墓室、墓主:上坊孫吳大墓探幽記
    碎石鋪就的小徑蜿蜒百數米至園區的第二道鐵門,門側佇立著政府於2013年所立的文保碑,定此墓為「迄今為止發現的規模最大、結構最為複雜、出土瓷器最多的大型東吳磚式墓葬」。園牆掩映在齊人高的葦草之中,青磚鐵欄相接,牆上開有方孔,內置一白色石牛首,造型奇特,一雙吊尾三角眼甚為矚目。童嶺老師指出,這是墓室內所出牛首形燈臺的形象,極富標誌性,生動有趣,將用作此後遺址公園的宣傳logo。
  • 成都市區發現東漢早中期墓地 墓道與券頂保存完好難得一見
    據考古隊工地現場負責人唐彬介紹,經初步勘探發掘,共發現4座東漢早中期的券頂磚室墓,3座保存較差,1座保存較好,4座墓葬墓向朝西,呈一致平行排列。保存較好的漢墓編號M3,券頂、甬道、墓門及墓道較為完整,墓室四壁大面積使用長方形實心花紋磚,以菱形紋為主,有部分聯壁紋。券頂使用楔形花紋磚,紋飾亦為菱形紋。
  • 疑似王莽丈人墓現身 採用「積沙墓」高等級防盜形式
    原因是除了其中一座墓主人身份是「宜春侯」外,這兩座古墓均採用了「積沙墓」這種高等級防盜形式。5月10日,記者在西安千林郡小區見到了這兩座大型漢墓,西安考古隊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18年4月,小區管道工程施工發現兩座大型漢墓。之後,考古人員從去年6月7日開始對這兩座墓穴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到去年11月16日,現場田野發掘工作基本完成。
  • 陝西唐墓出土「半人高」彩陶駱駝 或為官方製造
    圖為出土的陶器。 記者 張遠 攝   中新網西安12月4日電(記者 田進 冽瑋)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劉呆運4日透露,該省華陰市境內發現一座唐代夫妻合葬墓,墓主宋素在唐高宗時期曾任敦煌縣令,墓葬出土了胡人俑、陶駱駝、陶馬等隨葬品70餘件,其中2件彩陶駱駝將近半人高。專家認為,該墓的發現為研究絲綢之路文化交流歷史提供了資料。
  • 西漢打鬼圖壁畫墓:一組打鬼「連環畫」再現漢代喪葬觀(上)
    ■壁畫墓簡介  西漢打鬼圖壁畫墓位於邙山鎮燒溝村南,1957年發掘,1986年搬遷到原古墓博物館。該墓坐西朝東,為洞穴磚室墓,由豎井式墓道、墓門、主室和四個耳室組成。主室東西長5.1米,寬2.3米~2.35米,高2.3米,由大型空心磚構築,墓頂為平脊斜坡式。主室中部略靠前有一隔梁,將主室分為前後兩部分,隔梁下用一方柱形空心磚支撐。左右耳室呈「丁」字形,用小磚券砌。
  • 鄧縣墓出土一塊磚,印著「怪異」的圖案,它是墓中最有意義的寶貝
    它們有著什麼樣的寓意,您想要知道「怪物」背後的真相,那就讓小編「滔滔不絕」地給您揭秘吧:(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錯——因為這座墓中,有一樣寶貝,盜墓賊看走眼了,他們覺得不值錢,根本搬不走,那就是異常珍貴的寶貝——墓磚。
  • 做了一件無恥之事,太平公主都救不得她
    衛後在李賢身邊很強勢,但她的手段和政治經驗等要差武則天很多,她不足以應對朝中的各種事物,她需要上官婉兒這個政治老手做幫手,所以上官婉兒也就成了衛後的心腹。衛後掌握大權後,就提議讓皇帝李賢將安樂公主立為「皇太女」,目的是在李賢百年之後讓安樂公主接替皇位,但被李賢拒絕,雖然衛後的目的沒有達到,但此事引起了太子李重俊的警惕。
  • 西安出土一「怪異頭骨」,眾人認為是外星人,專家:這是唐墓公主
    在2001年時,西安的一所校園因為要擴建,所以當時有很多工人在這裡做工,有幾個工人在挖掘過程中,發現很多磚被挖了出來,這些磚塊看樣子年代很久遠,於是他們懷疑下面可能有古墓存在,便將這件事情告訴上面的領導,領導趕緊通知相關部門前來查看。
  • 重看《大明宮詞》,發現太平公主的不幸,源自武則天對女兒的教育
    當媽後重看這部劇卻發現,武則天在育兒路上強烈的控制欲,才是太平公主悲劇人生的元兇。富含權利滿懷控制的母愛,會給孩子帶來災難。 高爾基曾說過: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曾經的太平也是這麼想的,母親給了她珍貴的生命,給了她多彩的生活,給了她深切的愛。
  • 地宮裡的太陽——新城公主墓《天象圖》
    《天象圖》(未揭取)龍朔三年(663年)陝西省禮泉縣煙霞鎮東坪村新城公主墓唐昭陵陵園已發掘陪葬墓近四十座,其中十九座墓葬均繪有壁畫,這些墓葬墓室穹隆頂上大多繪製日月星辰等天象。考古發現的唐墓,大部分天象圖都比較粗疏,繪製技法並不嚴格,星象的位置與數目也很隨意。唐代的天文學已經相當發達,所以說墓室天象圖只是一種天象的示意圖。但這些天象一般都要繪出太陽與月亮,且位置相對比較穩定,東南繪太陽,西南繪月亮。如長樂公主李麗質墓《天象圖》紅色的太陽在東南方,黃色的月亮在西南方,天河自東北至西南橫穿穹隆頂,為一抹白色。
  • 古甓新輝——聚焦磚銘書法之美
    查閱《千甓亭古磚圖釋》,卷十九收入五品同有「既壽考宜孫子」內容的磚銘,而先生刻「既壽」一印時,正入館湖州「千甓亭」,為陸心源先生作司帳和整理文物工作,想來此磚銘的韻味深入吳昌碩先生心底,盤桓久了,衍生為早年的一件藝術珍品。「千甓亭」裡的耳濡目染,自此影響了吳昌碩先生的金石人生,有當年刻就的「道在瓦甓」印章為證。
  • 鑑賞|地宮裡的太陽——新城公主墓《天象圖》
    唐太宗最小的女兒新城公主墓的《天象圖》最具特色,尤其是穹隆頂東南方所畫的黃褐色太陽,這樣的太陽在昭陵墓葬天象圖中僅此一例,頗具研究價值。《天象圖》(未揭取)龍朔三年(663年)陝西省禮泉縣煙霞鎮東坪村新城公主墓唐昭陵陵園已發掘陪葬墓近四十座,其中十九座墓葬均繪有壁畫,這些墓葬墓室穹隆頂上大多繪製日月星辰等天象。
  • 《墓王之王之寒鐵鬥》鋪墊許久的高難度奇墓,結果沒幾集就通關了
    有人說《墓王之王》背後的鑄夢文化缺乏一個好IP,如果把鬥破交給它來做,如今早已經100來集了。這也是為什麼有些觀眾喜歡吐槽攻墓派太強,守墓派太弱,於是就讓長得和墓少一樣的老師叔便當了。說起來這裡是這一季感情戲處理得不太好的地方,第二季在許多方面都有進步,尤其是打鬥不再是小孩子過家家,變得很有畫面感。
  • 齊國大將匡章墓防盜:墓室內積石積砂充填鵝卵石
    匡章墓齊國大將背後的歷史煙雲  1990年春夏之際,為配合濟青高速公路建設工程,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院李曰訓帶領技工在女郎山取土場周圍進行考古調查時,於女郎山西坡、南坡、東坡,分別發現了100餘座戰國、兩漢,至明清的古墓葬。其中9座不同時期的壁畫墓,有規律地排列在一起。在同一地點同時發現如此之多的壁畫墓,這在國內極為罕見。
  • 唐墓出土「外星人頭骨」,修復後震撼世界,專家:哪來的高科技?
    網友一度質疑關於這個水晶杯的消息是否為博人眼球的假新聞,但事實上不是。這隻水晶杯現在就收藏在杭州博物館中,它是我國早期最大的水晶器物,由一塊完整的水晶雕琢而成。它是我國最珍貴的文物之一,禁止出國展覽。▲戰國水晶杯011992年,在揚州市邗江縣甘泉鄉的一座東漢早期磚室墓中出土了一件銅卡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