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地宮裡的太陽——新城公主墓《天象圖》

2020-12-05 澎湃新聞

鑑賞|地宮裡的太陽——新城公主墓《天象圖》

董朝霞

2019-09-04 07:50 來源:澎湃新聞

唐昭陵陵園已發掘陪葬墓近四十座,其中十九座墓葬均繪有壁畫,這些墓葬墓室穹隆頂上大多繪製日月星辰等天象。唐太宗最小的女兒新城公主墓的《天象圖》最具特色,尤其是穹隆頂東南方所畫的黃褐色太陽,這樣的太陽在昭陵墓葬天象圖中僅此一例,頗具研究價值。

《天象圖》(未揭取)龍朔三年(663年)陝西省禮泉縣煙霞鎮東坪村新城公主墓

唐昭陵陵園已發掘陪葬墓近四十座,其中十九座墓葬均繪有壁畫,這些墓葬墓室穹隆頂上大多繪製日月星辰等天象。唐太宗最小的女兒新城公主墓的《天象圖》最具特色,尤其是穹隆頂東南方所畫的黃褐色太陽,太陽內繪有一隻黑色三足鳥,尖嘴長尾,背部羽毛豎起,尾上羽毛較長且上翹,目視前方,昂首站立,這樣的太陽在昭陵墓葬天象圖中僅此一例,頗具研究價值。

新城公主墓

古人有視死如生的傳統,因而生活中的必需品死後必須也得件件具備。唐代一般規模較大的墓葬,墓室四壁均繪成殿堂結構的居室樣子,用以象徵生前居住的屋子,但墓室穹隆頂卻不是屋頂的樣子,而是繪成日月俱全的天象圖。或許,人們希望死者的靈魂能跟生前一樣,享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天象圖用於法天象地,給死者營造一個地下世界。考古發現的唐墓,大部分天象圖都比較粗疏,繪製技法並不嚴格,星象的位置與數目也很隨意。唐代的天文學已經相當發達,所以說墓室天象圖只是一種天象的示意圖。但這些天象一般都要繪出太陽與月亮,且位置相對比較穩定,東南繪太陽,西南繪月亮。如長樂公主李麗質墓《天象圖》紅色的太陽在東南方,黃色的月亮在西南方,天河自東北至西南橫穿穹隆頂,為一抹白色。

當然,封建社會凡事等級制度都較為明顯,京城地區更是如此。天象圖在墓葬中出現亦可反映墓主的身份。唐時一般以三品為限,三品以上官員墓室穹頂大多繪有天象圖,若墓葬主人的身份低於三品,墓葬則不會出現天象圖,幾乎沒有例外。因此,墓室天象圖也是一種彰顯身份的表徵和勳榮。

新城公主墓誌蓋

新城公主為唐太宗與長孫皇后最小的女兒,高宗李治的同胞妹妹,嫡出身份,尊貴至極。只可惜公主紅顏薄命,一生婚事不順,龍朔三年(663年),年僅三十歲的公主突然暴亡,高宗傷心慟哭,念妹妹命苦壽短,終以皇后禮葬公主於昭陵東南的土坡上。公主墓內壁畫內容盡也顯此哀榮,例如門闕、列戟、擔子等內容,《天象圖》中與眾不同的太陽亦是如此。

圖中太陽中間的三足神鳥應為傳說中的三足烏。三足烏又稱三足金烏或金烏,是古代漢族神話中的神鳥。金烏形象原是二足,西漢後期演變為三足。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就出土了二足金烏的形象。漢代王充《論衡·說日》載:「日中有三足烏,月中有兔、蟾蜍」。漢代畫像石《羿射九日》圖中亦刻畫有棲息於扶桑神樹上的也是三足金烏。有種傳說,說是古代人看見太陽黑子,認為是會飛的黑鳥——烏鴉,又因其不同於自然中的烏鴉,因而加一腳用以辨別。

《山海經·大荒東經》:"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古人認為太陽裡有金黃色的三足烏鴉,而太陽之所以會日出日落,則都是由於這隻"金烏"負載著太陽活動的原因。在后羿射日的神話中,后羿射中太陽後,太陽化為金黃色的三足烏鴉落下,古代人們就把"金烏"作為太陽的別名,也稱為"赤烏"。人們還以"烏飛兔走"比喻日子過得快。如唐朝韓愈有詩:"金烏海底初飛來,朱輝散射青霞開。",白居易亦有詩:"天地迢迢自長久,白兔赤烏相趁走。"。《淮南子·本經訓》中也有記述說,堯帝時,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來,炙熱難耐,莊稼草木全被燒焦,百姓沒吃沒穿,不得生存。後來,后羿拉弓射掉了九個太陽,剩下一個太陽,使自然界溫度適宜人們居住。"還有傳說后羿射那九個太陽後,太陽化為九個金烏墜落,空中只留一隻金烏。

然而新城公主墓中太陽神鳥確為三足烏,卻並非金色,其中緣由,值得我們進一步去探究。

世間萬物的生存皆離不開太陽,太陽的光和熱溫暖著大地,滋養著人間,被人們視為天神居住的地方。自古以來,人們對太陽神的崇拜高於一切,是天體崇拜的核心,為了與太陽神溝通,將金烏作為溝通天界和人間的媒介神,於是金

烏負日的神話傳說便應運而生。新城公主墓室《天象圖》正是現實中自然天象與金烏負日神話傳說相結合的直觀再現,為我們研究古代天文學及古人天體崇拜方面提供了翔實的珍貴資料。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天象圖,昭陵陵園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地宮裡的太陽——新城公主墓《天象圖》
    《天象圖》(未揭取)龍朔三年(663年)陝西省禮泉縣煙霞鎮東坪村新城公主墓唐昭陵陵園已發掘陪葬墓近四十座,其中十九座墓葬均繪有壁畫,這些墓葬墓室穹隆頂上大多繪製日月星辰等天象。唐太宗最小的女兒新城公主墓的《天象圖》最具特色,尤其是穹隆頂東南方所畫的黃褐色太陽,太陽內繪有一隻黑色三足鳥,尖嘴長尾,背部羽毛豎起,尾上羽毛較長且上翹,目視前方,昂首站立,這樣的太陽在昭陵墓葬天象圖中僅此一例,頗具研究價值。
  • 薛紹之墓為雙室磚券墓:背後隱現太平公主的政治企圖
    閱讀量已達3億2019年8月至12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底張街道巖村發掘了一座帶有四個天井和前後磚券墓室的大型唐代墓葬,出土墓誌證實,該墓墓主是薛紹,下葬於神龍二年(706年)正月。墓道北壁繪門樓圖,僅可見紅色直楞窗痕跡。在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發現墓裡的磚室、牆壁、棺槨都遭到了破壞。而破壞墓葬的人顯然不是以盜墓為目的,而是出於某種洩憤或者報復的目的,將墓葬中的多處地方都進行了破壞。|唐駙馬薛紹墓內有明顯人為毀壞痕跡,主墓室地磚被毀,放棺槨的石板也被砸壞|是誰因為什麼原因對墓葬進行了破壞?
  • 北魏元乂墓天象圖:天文資料 歷史珍品
    這幅繪於孝昌二年(公元526年)的天象圖壁畫,出自北魏元乂(yì)墓。元乂墓規模較大,地面上有高大的封土,地下有寬大的墓室,墓室長寬有7米多、高9.5米,墓頂是圓形的穹隆,天象圖壁畫就繪在墓頂部位,保存得比較完好,經專家鑑定,是一件歷史珍品、國之瑰寶。
  • 弼馬溫」和「皇親國戚」,陝西兩唐墓在空港新城比鄰而居
    「以往發掘的陵墓墓道多繪製出行儀仗圖,這樣的馴馬、牽駝主題及胡人形象十分少見,推測可能與墓主人的身份、經歷有關。」該墓南北水平總長33.5米,由斜坡墓道、5個天井、5個過洞、4個壁龕、甬道和土洞墓室組成。甬道內建有石門門扉上可見模擬門釘的線刻花朵。
  • 西漢天象圖
    西漢墓室頂部所見天象圖中的伏羲太陽神獸有一幅西漢時期的天象圖,長4.52米、寬0.46米,位於墓室的頂部。圖中畫有伏羲、太陽、羽人、青龍、朱雀、螣蛇、玉璧、月亮、女媧、雲紋等人神鳥獸的形象。其中最重要的兩位神人便是伏羲、女媧。伏羲、女媧是中國歷史傳說中的上古帝王和人文始祖,同時又是神話傳說中的兩位最顯赫的神靈,分別主司陽和陰,具有調和陰陽、繁育生命的神性,因而受到渴望長生不死的漢代人的特別尊崇。
  • 秦漢新城大堡子墓出土考古證據 鹹陽曾在漢初更名為「新城」
    11月27日上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秦漢新城(原涇陽縣)高莊鎮大堡子村西的大堡子墓地考古,在一小型墓葬內出土肩部刻有「新亭」二字的陶缶,證明鹹陽曾在漢初短暫更名為「新城」。大堡子墓地位置圖(上為北)2020年5月至今,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2017年發掘區域以北開展考古工作。
  • 【研究】莊蕙芷丨理想與現實:唐代墓室壁畫中的天象圖研究
    (一)關中地區:第一期初唐時期:本期計入出土的壁畫墓總共有53座,22其中部分壁畫墓保存狀態不佳,目前仍可見天象圖者有李壽墓、長樂公主墓、新城長公主墓、韋貴妃墓、李爽墓、蘇君墓、李鳳墓、元師獎墓、李晦墓、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章懷太子墓、韋浩墓、節愍太子墓等14座。墓葬資料詳見表 3。
  • 中國古代墓室天花板畫上天象圖 這有什麼特殊含義呢?
    日前中國考古團隊發現唐代太平公主第一任駙馬薛紹之墓,但墓室已遭到破壞,墓室裡的壁畫、棺槨都有嚴重損毀。雖然無緣見到薛紹墓內的壁畫,但一般唐代皇室貴族高官的墓葬-雙室磚券墓,基本上都繪有色彩鮮豔的壁畫,甚至在墓室天花板畫上天象圖,這有什麼特殊含義呢?
  • 河北發現神秘古墓,頂部畫有天象圖,墓內有人夜夜哭泣
    河北省考古研究所的專家來到磁縣,發現這是一座規模較大的古墓,編號M1,位於磁縣東淮村西北,為一磚築單室墓;由墓道、甬道和墓室組成;墓道為斜坡狀,長約50米,寬3米——1米,前寬後窄;順著墓道進入墓室,石棺兩側的甬道寬為0.5米左右;專家在墓內發現墓誌一盒,墓誌蓋中心有篆書十六字:"齊故侍中假黃鍁垂相文昭王墓志銘";和一塊裝有四個鐵環的墓誌碑,刻字蒼勁有力,記載著
  • 新中國考古重大發現 法門寺地宮:盛唐之光,佛國之秘
    新華社西安8月30日電 題:法門寺地宮:盛唐之光,佛國之秘新華社記者蔡馨逸法門寺,因保存世界上唯一的釋迦牟尼佛指舍利而享譽中外。1987年,當隋唐考古學家、法門寺地宮考古隊副隊長韓偉忽然意識到眼前這個在法門寺地宮內發現的白色管狀物體為何物時,他興奮地發出了驚呼。「見舍利如見佛祖」,作為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佛指舍利在法門寺地宮重現世間,受到全世界佛教信眾的關注。1986年,為了配合法門寺佛塔修復,考古隊對塔基進行發掘清理,在塔基的正中部位發現了唐代建造的地宮藻井蓋。
  • 四川成都發現明朝蜀王墓,考古隊進入墓室後,中國古代最美地宮
    四川的「蜀王陵」,是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時候被發掘的,當時,該地正在平整土地建學校,但是,在施工的過程中,當地面「砰」的一聲坍塌時,一個大洞出現了,再細瞧,裡面竟是古墓,墳墓裡仍然充滿了水。當地的文物局得知,在第一時間派出考古隊趕赴現場,為了對古墓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當時,考古隊員們花費了整整的一天一夜,藉助抽水機,才將古墓內的積水排完。
  • 西漢墓室天象圖賞析
    有一幅西漢時期的天象圖,長4.52米、寬0.46米,位於墓室的頂部。圖中畫有伏羲、太陽、羽人、青龍、朱雀、螣蛇、玉璧、月亮、女媧、雲紋等人神鳥獸的形象。其中最重要的兩位神人便是伏羲、女媧。伏羲、女媧是中國歷史傳說中的上古帝王和人文始祖,同時又是神話傳說中的兩位最顯赫的神靈,分別主司陽和陰,具有調和陰陽、繁育生命的神性,因而受到渴望長生不死的漢代人的特別尊崇。
  • 神秘天象圖成「盜墓指南」?(組圖)
    神秘墓主自有「千秋功過」  一直到2001年的一個夏日,考古人員在淤泥中掘出了一方「大唐秦王忠敬墓志銘」時,大家才恍然大悟,「冢疙瘩」裡的神秘墓主,原來就是傳說中的李茂貞了。      「此秦王非彼秦王」,博物館的「軍師」郭清華如此說道。因為提起大唐秦王,很多人首先會想起秦王李世民。
  • 秦始皇陵地宮內的未解之謎:地宮內水銀有多少?地宮內有多大?
    地宮究竟有多深?是否被盜掘?秦始皇陵呈覆鬥狀,根據《漢書》中的記載秦始皇陵原本高50餘丈,如今封土堆僅剩51.668米。根據勘探,地宮內部應該是保存完好的,地宮內也沒有坍塌。地宮內的大致模擬圖如下:地宮內真有巨量的水銀嗎?這些水銀又是如何而來?
  • 「兩個太陽」驚現重慶 各地奇異驚人天象【圖】
    原標題:「兩個太陽」驚現重慶 各地奇異驚人天象【圖】   導語:近日重慶連續高溫天氣,在重慶西南大學育才學院,天空驚現兩個太陽,引來多人圍觀。市氣象局稱此為幻日現象,而部分天文愛好者則認為不一定是幻日現象。
  • 兩唐墓比鄰而居
    近日,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底張街道布裡村北發掘出了兩座唐代紀年墓葬,墓葬形制完整,紀年明確,壁畫精美,相距約800米,步行僅需四五分鐘。從墓志銘得知,一座主人為初唐馬政官員康善達,另一座主人為隋納言楊士達曾孫楊知什夫婦。唐朝「弼馬溫」墓中的罕見壁畫康善達曾任左驍衛親衛、東宮烏城監丞、鹹陽監等職,系初唐時代的馬政官員。
  • 西漢打鬼圖壁畫墓:一組打鬼「連環畫」再現漢代喪葬觀(上)
    主室後部發現木棺兩具,墓內隨葬品豐富。墓葬年代約在西漢元帝至成帝之間(公元前48年~公元前8年),墓主人不詳。  ■壁畫內容  該墓內繪有6幅壁畫,分別為天象圖、宴饗(xiǎng)圖、打鬼圖、神虎食旱魃(bá)圖、乘龍升仙圖和歷史故事圖。
  • 李治將妹妹新城公主兩任丈夫全部處死,妹妹去世後以皇后規格下葬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共生育3男4女,其中最小的是新城公主(唐太宗時為衡山郡公主),她比唐高宗李治小16歲,自然得到父親和哥哥們的寵愛,8歲時就已經有了湯沐食邑。根據唐朝法令規定,名山大川是不能作為封號來用的,此外公主只有在結婚後才給湯沐食邑,新城公主是一個特例。 新城公主的不幸婚姻。
  • 《重啟之極海聽雷》南海王公主 皮俑為什麼幫吳邪
    《重啟之極海聽雷》南海王公主皮俑為什麼幫吳邪實際上,這個人皮俑是一種古代的蟲子,名叫青蚨。唐代古籍《本草拾遺》中記載這種蠱蟲分為母蟲和子蟲,母子不分離,不管距離多遠都能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