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墓室天象圖賞析

2021-01-19 西安美院文化藝術產業
     漢代人具有無比豐富、神奇而浪漫的想像力,他們認為天上有一個美妙絕倫的極樂世界,是長生不老的神仙生活居住的地方。如果人的靈魂能到達那裡,就會獲得永生。


     有一幅西漢時期的天象圖,長4.52米、寬0.46米,位於墓室的頂部。圖中畫有伏羲、太陽、羽人、青龍、朱雀、螣蛇、玉璧、月亮、女媧、雲紋等人神鳥獸的形象。其中最重要的兩位神人便是伏羲、女媧。伏羲、女媧是中國歷史傳說中的上古帝王和人文始祖,同時又是神話傳說中的兩位最顯赫的神靈,分別主司陽和陰,具有調和陰陽、繁育生命的神性,因而受到渴望長生不死的漢代人的特別尊崇。畫中伏羲、太陽在一塊,位於壁畫的南端,形成大陽,女媧、月亮為一組,位於北端,形成大陰,這樣的布局包含著陰陽相合,生生不息的寓意。史書記載伏羲、女媧的形象均為人身蛇尾,壁畫中的形象與史書的記載十分吻合。     圖中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代表著四神。四神,也叫作四象、四靈,即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和北方玄武,其中玄武是由龜、蛇兩種動物組成。在古代,四神被認為具有「鎮四方,避不祥」的神性而成為鎮守四方的神靈。四神圖畫在墓中目的是驅兇闢邪。    再看畫中那位騎在龍背上的羽人:它的腦袋後仰,眼睛眯成一條縫,披散的頭髮幾乎平直地飄在腦後;它的一條腿向前踏在龍背上,另一條腿用力後蹬,長長的支撐在龍身上的尾巴,特意用粗重的線條繪出,而且還有一個小小的向前彎曲的弧度,似乎是全憑著尾巴的支撐它才不至於被疾風吹倒,在羽人身前身後以及整幅畫面中都充斥著的一朵朵似斷還連的流雲,這些都說明這一行由神人神獸組成的隊伍是在天空中疾馳飛行的狀態。     這支奇異的隊伍要奔向何處呢?當然是奔向人們傾心嚮往的仙境樂土了。雖然畫中沒有畫出墓主人的形象,但發現於洛陽的另一座著名的西漢卜千秋墓中的升仙壁畫上就繪出了墓主夫婦的形象,從而證實這幅壁畫引魂升仙的性質。


(文章作者系壁畫研究專家、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副館長)

【西美微畫廊·尋找才俊計劃】

▲無論是設計,還是雕塑、繪畫,只要你有才,我們就關注!

▲把您的簡歷、作品名稱及簡介、作品圖片發送至郵箱:xamyzcgs@163.com,註明【尋找才俊】,就有機會在我們的微信平臺上看到你的英姿!



       西安美院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是西安美術學院所屬的國有獨資公司,是西安美術學院根據教育部產業發展指導綱領,經省教育廳批准的高校經營性資產管理公司,是西安美術學院唯一的對外經營公司。公司全面管理學院經營性資產,促進文化藝術的產業化發展,搭建科研創新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科研平臺。

歡迎關注西安美院資產公司!

回復0:閱覽西美公司官網
回復1:查看公司品牌項目
回復2:了解西美公司動態

Art    Changes    Life!

相關焦點

  • 西漢天象圖
    西漢墓室頂部所見天象圖中的伏羲太陽神獸有一幅西漢時期的天象圖,長4.52米、寬0.46米,位於墓室的頂部。圖中畫有伏羲、太陽、羽人、青龍、朱雀、螣蛇、玉璧、月亮、女媧、雲紋等人神鳥獸的形象。其中最重要的兩位神人便是伏羲、女媧。伏羲、女媧是中國歷史傳說中的上古帝王和人文始祖,同時又是神話傳說中的兩位最顯赫的神靈,分別主司陽和陰,具有調和陰陽、繁育生命的神性,因而受到渴望長生不死的漢代人的特別尊崇。
  • 中國古代墓室天花板畫上天象圖 這有什麼特殊含義呢?
    日前中國考古團隊發現唐代太平公主第一任駙馬薛紹之墓,但墓室已遭到破壞,墓室裡的壁畫、棺槨都有嚴重損毀。雖然無緣見到薛紹墓內的壁畫,但一般唐代皇室貴族高官的墓葬-雙室磚券墓,基本上都繪有色彩鮮豔的壁畫,甚至在墓室天花板畫上天象圖,這有什麼特殊含義呢?
  • 地宮裡的太陽——新城公主墓《天象圖》
    《天象圖》(未揭取)龍朔三年(663年)陝西省禮泉縣煙霞鎮東坪村新城公主墓唐昭陵陵園已發掘陪葬墓近四十座,其中十九座墓葬均繪有壁畫,這些墓葬墓室穹隆頂上大多繪製日月星辰等天象。唐代一般規模較大的墓葬,墓室四壁均繪成殿堂結構的居室樣子,用以象徵生前居住的屋子,但墓室穹隆頂卻不是屋頂的樣子,而是繪成日月俱全的天象圖。或許,人們希望死者的靈魂能跟生前一樣,享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天象圖用於法天象地,給死者營造一個地下世界。考古發現的唐墓,大部分天象圖都比較粗疏,繪製技法並不嚴格,星象的位置與數目也很隨意。唐代的天文學已經相當發達,所以說墓室天象圖只是一種天象的示意圖。
  • 鑑賞|地宮裡的太陽——新城公主墓《天象圖》
    唐太宗最小的女兒新城公主墓的《天象圖》最具特色,尤其是穹隆頂東南方所畫的黃褐色太陽,這樣的太陽在昭陵墓葬天象圖中僅此一例,頗具研究價值。《天象圖》(未揭取)龍朔三年(663年)陝西省禮泉縣煙霞鎮東坪村新城公主墓唐昭陵陵園已發掘陪葬墓近四十座,其中十九座墓葬均繪有壁畫,這些墓葬墓室穹隆頂上大多繪製日月星辰等天象。
  • 為何在古代中外方文明當中,都會在墓室裡繪製星象圖?
    在發掘出來的古墓當中,其墓室繪製星圖的比重是非常的高的。我們順著中國歷史往下走一遍,然後順帶的提一下其他文明的墓室星象圖。1957年在河南洛陽市西北角城外的一座西漢壁畫墓中,發現了日、月、星象圖,是繪在前室的頂脊上。西漢時期,道教盛行,星象圖主要代表了當時的天文觀念和引魂升仙思想。而到了東漢時期,就更多的是以表現人物威儀了。
  • ...裡的西漢墓主墓室要整體搬走 考古專家建議對主墓室進行實驗室...
    墓室發掘現場墓室裡的隨葬品主墓室搬遷現場□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曼通訊員程召輝文圖前不久,大河報11月6日的AⅠ·09版以為題,刊發洛陽市發現一罕見西漢墓葬的報導。「這座西漢空心磚券大墓墓主人是誰?身份如何?墓葬發掘之後要如何進行保護?」諸如此類疑問,是讀者最關心的問題。11月22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以及墓葬考古搬遷工地現場得知,目前這座西漢空心磚券大墓的主墓室已經基本完成打包,整體搬遷工作即將展開。
  • 西漢打鬼圖壁畫墓:一組打鬼「連環畫」再現漢代喪葬觀(上)
    ■壁畫墓簡介  西漢打鬼圖壁畫墓位於邙山鎮燒溝村南,1957年發掘,1986年搬遷到原古墓博物館。該墓坐西朝東,為洞穴磚室墓,由豎井式墓道、墓門、主室和四個耳室組成。主室東西長5.1米,寬2.3米~2.35米,高2.3米,由大型空心磚構築,墓頂為平脊斜坡式。主室中部略靠前有一隔梁,將主室分為前後兩部分,隔梁下用一方柱形空心磚支撐。左右耳室呈「丁」字形,用小磚券砌。
  • 西漢打鬼圖壁畫墓:一組打鬼「連環畫」再現漢代喪葬觀 (下)
    西漢打鬼圖壁畫墓: 一組打鬼「連環畫」 再現漢代喪葬觀(上) 上期我們提到,西漢打鬼圖壁畫墓裡共有6組壁畫。這些壁畫的內容很豐富,有歷史故事,有天象,有打鬼,有升仙,畫面精美。  這幅壁畫,郭沫若先生認為是在表現「鴻門宴」,即秦末楚漢戰爭中,項羽為了謀害劉邦在鴻門所設的宴會;圖中身穿黃衣、手持角杯者為項羽,身穿紫衣、手持角杯者為劉邦,其他人依次為張良、範增、項莊,執劍舞蹈正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劉邦)」的表現;圖中的熊頭怪物,則是鴻門上所畫之虎。
  • 西漢古墓牆壁出現不明動物 眼睛長頭頂似老虎又似貓
    西漢古墓牆壁出現不明動物 眼睛長頭頂似老虎又似貓時間:2017-05-23 13:11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西漢古墓牆壁出現不明動物 眼睛長頭頂似老虎又似貓 圖為甘肅武威壩山發掘的西漢古墓,墓室牆壁上圖案似老虎又似貓,眼睛長在頭頂上,感覺更像是老虎。
  • 【研究】莊蕙芷丨理想與現實:唐代墓室壁畫中的天象圖研究
    15        面對以上文獻,我們不禁疑惑:既然科學天文圖是受到政權保護的,那麼墓室中的天 象圖是否也具有「秘珍圖」中所具有的五星、二十八宿、十二宮、渾天圖、宣夜圖等元素? 而使用天象圖的墓主人又具有何種特色?以下,我們再來看看此類圖像實際出土的情形。        在墓室中繪製天象圖,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
  • 北魏元乂墓天象圖:天文資料 歷史珍品
    這幅繪於孝昌二年(公元526年)的天象圖壁畫,出自北魏元乂(yì)墓。元乂墓規模較大,地面上有高大的封土,地下有寬大的墓室,墓室長寬有7米多、高9.5米,墓頂是圓形的穹隆,天象圖壁畫就繪在墓頂部位,保存得比較完好,經專家鑑定,是一件歷史珍品、國之瑰寶。
  • 神秘天象圖成「盜墓指南」?(組圖)
    從1998年勘探、2001年試掘並於2003年5月開放至今,隨著歲月流逝,有些謎團已渙然冰釋,有的則愈加撲朔迷離,比如「天象圖」,比如石函,比如無字墓誌蓋,比如文武雜列的「神道」等。  夫人墓室的端樓高達7米,磚雕仿木,華麗非凡,端樓下以亂石堆砌,盜墓賊膽敢挪動,後果可想而知。
  • 中國西漢時研究星象:"盱眙星象圖"記錄彗星軌跡
    其實,這樣的「星星熱」古已有之,距今2000多年前我國西漢時期就有人關注星象變化並詳細記錄下來。盱眙縣檔案館提供的檔案資料顯示,世界上最早的木刻星象圖是從盱眙東陽漢墓群中發現的。這件珍貴文物目前就收藏在南京博物院中,它比之前世界公認最早的耶路撒冷彗星圖還早了110多年,被定名為「盱眙星象圖」,屬國家一級文物。
  • 大唐秦王陵有個天象圖,圖內竟有指路石,難道是盜墓者留下的路標
    大唐秦王陵被成功發掘之後,考古專家們在墓室外部,意外地找到了一幅天象圖。可令人想不到的是,這幅天象圖,其內居然存在一個特殊的「指路石」。難道它是「盜墓賊」留下的路標?難道他們真的具有某種秘法,能夠精確定位大墓墓室的位置?帶著這個特殊的疑問,考古專家們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可是儘管他們非常努力,卻也未能尋找到最後的答案。直至後來,在考古專家們清理墓道時卻發現,墓道外面的地面是由一堆唐磚組成的,其形狀為北寬南窄,整體呈中間隆起且四周翹起之狀,造型類似於一頂八抬大轎。
  • 河北發現神秘古墓,頂部畫有天象圖,墓內有人夜夜哭泣
    河北省考古研究所的專家來到磁縣,發現這是一座規模較大的古墓,編號M1,位於磁縣東淮村西北,為一磚築單室墓;由墓道、甬道和墓室組成;墓道為斜坡狀,長約50米,寬3米——1米,前寬後窄;順著墓道進入墓室,石棺兩側的甬道寬為0.5米左右;專家在墓內發現墓誌一盒,墓誌蓋中心有篆書十六字:"齊故侍中假黃鍁垂相文昭王墓志銘";和一塊裝有四個鐵環的墓誌碑,刻字蒼勁有力,記載著
  • 「三皇之二」伏羲女媧圖賞析
    這些圖一般都畫在抹布或絹上,用木釘釘在墓室頂部,畫面向下朝向被葬者的臉。中國古代有「三皇五帝」的傳說,伏羲和女媧都是「三皇」(伏羲、女媧、神農)之一。這幅伏羲女蝸圖最上方和最下方的正中央分別是群星圍繞的太陽與月亮(月中繪有鴞xiao面,即抽象的貓頭鷹的臉,形制與北大賽克勒博物館收存的陝西出土新石器時代黑陶鴞面全同)。
  • 陝北發現我國首幅四要素齊備的二十八星宿天文星象圖
    首幅漢代二十八星宿天文星象圖面世  2015年5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靖邊縣渠樹壕漢代墓群發現了一座被盜的磚室墓,墓室裡繪製的包括二十八星宿在內的天文星象圖,當即震驚了考古專家。經過2年的考古發掘與研究修復,日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這幅天文星象圖的最新研究成果。
  • 南越王墓發掘往事:考古隊員被壯觀墓室震驚忘記回話
    此外,據西漢南越王博物館館長吳凌雲透露,投資3000多萬元、樓高三層、建築面積達3300平方米的南越國史研究中心有望在今年10月於象崗山上落成。可漢代未曾見過這樣的墓室,而明代並沒有這些東西。我們更傾向於這是一座漢墓。」陳偉漢告訴記者:「麥英豪接到匯報後,當天下午就和黃淼章趕到現場。我們四個人最後一致認為是西漢早期墓,且是南越國王族的。那麼是誰的?麥老師說,如果是趙佗的墓,這個規模太小;如果不是趙氏王族的墓,這個規模又太大。那結論只能是第二代、第三代的墓。」
  • 知識、傳說與製作:陝西靖邊渠樹壕東漢壁畫墓星象圖的幾個問題
    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黃道並非實際存在的星象或天象,而是人們觀察到的太陽運行軌道,其出現在星象圖上是為了標識日月五星運行和劃分星區、計算星度,目前只見於帶有科學性質的星圖上,在中國古代的墓室星象圖上從未見到。而銀河是人們實際能觀察到的一種天象,在社會一般天文觀念中具有重要位置,除了天文學和星佔外,也大量見於古代的文學藝術中。中國古代的墓室星象圖中也不乏其例。
  • 靖邊漢墓發現最完整二十八星宿圖
    核心提示: 3月28日,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考古工作者在對靖邊渠樹壕東漢壁畫墓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了保存完好的天文星象圖,這是中國考古迄今為止首次發現大量包含星形、星數、圖像、題名四要素的漢代天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