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漢時研究星象:"盱眙星象圖"記錄彗星軌跡

2020-12-08 華夏經緯網

    東陽漢墓群中發現木刻星象圖,將世界最早彗星圖記錄往前推了110多年

  韓劇《來自星星的你》最近非常火爆,裡面的男主角來自遙遠的外星球,一舉一動既神秘又古典,讓追劇的人慾罷不能,由此還引發了一股「天文熱」,甚至有鐵桿「粉絲」用星象圖來測算,到底主角來自天上的哪顆星。其實,這樣的「星星熱」古已有之,距今2000多年前我國西漢時期就有人關注星象變化並詳細記錄下來。盱眙縣檔案館提供的檔案資料顯示,世界上最早的木刻星象圖是從盱眙東陽漢墓群中發現的。這件珍貴文物目前就收藏在南京博物院中,它比之前世界公認最早的耶路撒冷彗星圖還早了110多年,被定名為「盱眙星象圖」,屬國家一級文物。

  故事始於40年前……

  村民挖渠,挖出一個古墓群

  檔案資料中交代了星象圖發現那年發生在盱眙的情況。

  1974年8月的一天,盱眙縣東陽公社東陽大隊立新小隊的幾位社員,一大早就起來集體進行清修水利,準備在廟塘附近開挖一道灌溉水渠。

  說到廟塘,當地人也稱為棺材灘,又名廟塘東大灘,這是一處大土墩。當時,它還是安徽省天長市的土地,因地理位置十分接近東陽大隊立新小隊,從方便水利灌溉的角度出發,兩地進行了置換。全大隊勞力當年都上河工做引水乾渠,將附近安樂水庫的水引到大隊作為灌溉用水。

  廟塘這裡的土質與周邊其他地方完全不同,早上7點多,社員在挖土做渠埂時感覺異樣,挖了3鍬深約60cm,就發現有方土塊人為加工過的痕跡十分明顯,大都為夯土或軋過土塊。

  當時他們沒有多想,繼續挖了下去,發現情況更不尋常:繼續向下挖了3cm左右,挖到幾塊腐朽的長木板。聯想到此前曾在附近挖出過古墓,很快就有人聯想到這裡可能是古墓群。於是,大家停下了手中的活,你一言我一語,商量決定先向公社匯報。

  隨後而來的事情誰都想不到,發現古墓的傳言見風就走,附近一些村民得知情況後紛紛趕來。因為當時文物保護觀念淡薄,一擁而上進行任意開挖,不少人挖到陪葬品後帶回了家中。

  據當時的知情人講述,挖到棺材板材質好的就出售,賣給安徽省天長縣大東公社用於蓋禮堂;短的打門窗,長的做梁棒,還有的被當地人打板車,做凳子、桌子等家具;壞的爛的及有畫紋的大都被百姓作為不可再利用的廢料當成燒鍋的柴火。

  棺內出土的陶器被老百姓當廢物亂扔、亂損,大家感興趣的是銅器,一面銅鏡可以換2包香菸,一個銅壺可以賣2元錢,被貨郎換去的出土文物數量頗多。

  曾任盱眙博物館館長的秦世之至今還記得當時的紛亂情景。他介紹,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東陽公社境內盜墓猖獗,一些不法分子肆意偷盜西漢古墓寶藏。1974年8月在大雲山南側東陽公社東陽大隊立新生產隊,在廟塘修建灌溉水渠時曾發現一西漢土坑木槨墓,系兩人合葬墓,該墓葬位於東陽古城遺址外的東南距古城牆約200米。當時很多農民將古墓上的頂板、蓋板、木廓拿回家,有的準備打家具,有的準備作燒鍋柴火。

  秦世之當時作為縣文化館的工作人員親臨現場,一方面報告縣裡領導,請公安機關介入,打擊盜墓分子並上報南京博物院;一方面組織尋找搶收文物,把一塊塊有精美雕刻的圖紋的棺木板,從百姓家的鍋灶旁邊搶收回來。

  記者在盱眙縣馬壩鎮東陽村見到了56歲的村民萬從華,他當時參加了木刻星象圖的挖掘,他的話印證了秦世之的說法。

  據他介紹,當時百姓任意挖掘古墓一時無人追責,直到一件古銅壺的出土,引發出糾紛後才被重視。1974年8月底,社員們挖到3個大墓,以一個雙人棺大墓為中心,西南角及東北角各一個小墓,棺材頭向排列一致。在挖掘大墓棺蓋板時,有一日正值午飯期間,現場只留下生產隊張婆婆看管。立新生產隊記工員朱學章趁這會兒來到現場,本想尋一枚銅鏡換一包香菸抽抽,可惜沒找到。他不甘心,就在墓坑內尋找,終於發現了一件銅壺,於是取出到旁邊的廟塘洗拭。去銅鏽後,古銅壺亮光閃閃,煥發出往日的光彩,看管現場的老婆婆誤認為是金壺,遂與朱學章發生矛盾,阻止他拿走。雙方矛盾升級後消息被傳到公社,公社安排工作人員到現場察看,叫停了擅自盜墓行為,並上報縣文化館。由於當時博物館未成立,文化館長秦世之等人覺得事情重大,立即上報縣革委會文教局,並請南京博物院考古隊來現場考察。

  星象圖記錄了什麼?

  木刻星象圖差點被當柴火燒了

  有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最重要的是刻下了彗星運行圖

  在東陽廟塘共尋找到兩座古墓,被盱眙縣博物館定名為廟塘古墓群,屬於漢代墓群,位於秦漢東陽城遺址和大雲山江都王劉非墓群南側。後來由南京博物院組織人員進場挖掘,陪葬品被省、縣博物館收藏,棺蓋板等從村民家收回來後,被南京博物院收藏。秦世之當時也沒意識到,他們從村民家及時回收來棺蓋板等木材,無意中將世界最早的木刻星象圖挽救了下來。

  那些棺木中有一組木刻畫,畫面包括星象圖、泗水撈鼎圖、舞樂雜技圖等內容。兩塊星象圖是縱向放置在棺蓋上的。一塊長188釐米、寬45.3釐米、厚3.5釐米,左方刻有圓日與金烏,金烏的頭尾在圓日的兩邊,上首和右首分布9個小日,左上一人奔跑,推測應為古代傳說中的「后羿射九日」。右方刻有圓月,月中有蟾蜍、白兔和半弧形線條,下有一人,將畫面連貫起來賞析,大約就是傳說中的「嫦娥奔月」。圓月後面分布七顆星辰,其中三顆連成直線,另四顆斜角排列。日月之間有三條魚形圖案。

  另一塊星象圖,長188釐米,寬28.2釐米,厚3釐米。主體是兩條帶翼的飛龍。左方排列三顆星,以線條連接成三角形;右方亦有高低參差的三顆星辰。該畫面表現了眾多星辰和天象,更以圖象形式標示了觀察者所見到的月亮、慧星、太陽、諸星宿與銀河等天體的運動關係,特別是描繪了慧星運行圖象,為其它古星象圖所不及。

  據南京博物院考古人員考證,上述星象圖與漢元帝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一顆彗星的記錄大致吻合,從而斷定其為彗星運行圖,運行軌跡由東向西。圖上彗星尾部被月遮掩一部分,說明當時中國已有人發現彗星比月亮更為遙遠,該圖揭示了中國古代豐富的天象觀測成果。在此之前世人公認公元66年的耶魯撒冷彗星圖為最早者,而盱眙東陽出土的木刻星象圖比它還要早110年。

  38年後又有新發現

  新出土的星象圖刻畫升仙願望

  時光飛逝,30多年後,東陽考古又有新發現。2011年10月至11月,江蘇省金馬高速(金湖縣至盱眙縣馬壩鎮)公路工程建設過程中發現了大量古代墓葬,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博物院與盱眙縣博物館組成聯合考古隊,對金馬高速(東陽段)施工過程中涉及的古代墓葬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至2012年11月野外發掘基本結束,共計清理墓葬196座,包括漢代墓葬176座、南北朝至唐宋墓葬20座。本次發掘的漢代墓葬皆位於東陽城城址外部區域,與廟塘古墓群一樣均屬東陽漢墓群的一部分。墓葬大多保存較好,未遭盜擾,出土了包括銅器、鐵器、漆器、玉器、石器、琉璃器、陶器等各類葬品2000餘件,收穫較大。

  在一座西漢夫妻合葬墓中,考古人員又發現了一幅刻在槨板上的星象圖,這是時隔38年在江蘇盱眙東陽地區第二次發現木刻星象圖。星象圖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兩隻鳳鳥穿梭迴環,象徵著引領靈魂到仙界,另一部分則是北鬥七星等星象,其中一隻鳥腹內有一圓形,似乎是太陽的形象。據介紹,星象圖代表一種升仙的願望。因為槨板有破損,這幅星象圖已被南京博物院帶回進行深入研究。

  南京博物院有關人士表示,東陽漢墓群是繼大雲山西漢江都王陵之後,江蘇省漢代考古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意義重大。墓葬中出土了一批漢代文物珍品,如玉石項鍊、木刻星象圖、漆紗面罩等,為進一步了解漢代物質文化提供了全新信息,同時也為東陽城遺址研究開闢了新的視野,在諸如地理信息採集、城市發展變遷等課題研究方面推動意義極大。

  用了近40年棺板做的鏟柄仍堅固

  發現星象圖那年,盱眙縣馬壩鎮東陽村村民萬從華剛剛參加隊裡生產勞動,因一人臨時有事,他就被替補安排到挖掘組參加古漢墓挖掘工作。

  如今56歲的萬從華還留有當年挖墓時挖到的一根棺板。原先4米長左右的木頭棺板當時被截成2米長,做成農村常見農具鐵鍁的長柄。雖然過去了近40年,使用非常頻繁,但現在看來這根木柄仍然堅硬結實(見上圖),足見西漢時材料選用的精良。

來源:揚子晚報

相關焦點

  • 2000多年前咱先祖就研究星星 「盱眙星象圖」記下漢代彗星軌跡
    原標題:2000多年前咱先祖就研究星星 「盱眙星象圖」記下漢代彗星軌跡   中國江蘇網3月3日訊 韓劇《來自星星的你》最近非常火爆,裡面的男主角來自遙遠的外星球,一舉一動既神秘又古典,讓追劇的人慾罷不能,由此還引發了一股「天文熱」,甚至有鐵桿「粉絲」用星象圖來測算,到底主角來自天上的哪顆星
  • 東陽漢墓群星象圖刻升仙願望 險被當柴燒(圖)
    其實,這樣的「星星熱」古已有之,距今2000多年前我國西漢時期就有人關注星象變化並詳細記錄下來。盱眙縣檔案館提供的檔案資料顯示,世界上最早的木刻星象圖是從盱眙東陽漢墓群中發現的。這件珍貴文物目前就收藏在南京博物院中,它比之前世界公認最早的耶路撒冷彗星圖還早了110多年,被定名為「盱眙星象圖」,屬國家一級文物。
  • 為何在古代中外方文明當中,都會在墓室裡繪製星象圖?
    我們順著中國歷史往下走一遍,然後順帶的提一下其他文明的墓室星象圖。蚌塑龍虎墓1987年出土的公元前4500年位於濮陽西水坡45號墓的濮陽蚌塑天文圖相傳是中國最早的星象圖,這個墓室蚌塑龍虎,墓主居中,東方有龍,西方有虎,有人猜測是伏羲來著。
  • 試圖解開星象圖之謎
    本報訊(臨安記者站 管光前 方向東 通訊員 章國華)昨日,在位於吳山腳下的杭州歷史博物館,央視四套《走進中國》欄目將鏡頭投向吳越國國王錢鏐之父錢寬的仿製墓穴,他們要揭開錢氏家族墓穹頂上的星象圖之謎。
  • 紫禁城與古代天文星象
    紫禁城不僅代表了我國古代優秀的建築技藝和文化,還能夠反映古人對宇宙的科學認知,其表現的主要內容即古代天文星象。我國古代天文學並非孤立的、客觀的科學,其構想和發展始終與古代複雜的文化整體結合在一起。我國古代天文學家為了認識星象、研究天體,很早便人為地把星空分成若干區域,國內稱之為星官,西方則稱之為星座。紫禁城的命名和布局與我國古代天文學中的星象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 兩幅罕見的古代星象圖現身成都(圖)
    兩幅罕見的古代星象圖現身成都(圖),這兩幅星象圖是古代中外天文學交流的產物。  彭雄收藏的這兩幅清嘉慶年間雙色套印《黃道中西合圖》,是兩幅古星象圖,分南北兩極,羅列有中國傳統的二十八宿,即古人最初為了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而劃分的二十八個星區。圖和文字中有阿拉伯數字、羅馬字母與中文對照。落款為「嘉慶丁卯徐朝俊識」,即公元1807年,距今有近200年歷史。
  • 《CF》手遊M4A1星象屬性怎麼樣 M4A1星象屬性一覽
    這是一把可以變形的英雄級武器,小編這裡帶來了CF手遊M4A1星象屬性技能圖文詳解,想要了解的玩家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CF手遊M4A1星象屬性技能詳解 創作背... CF手遊M4A1星象有什麼特殊效果?
  • 知識、傳說與製作:陝西靖邊渠樹壕東漢壁畫墓星象圖的幾個問題
    (圖一)特別是其中出現了目前所見最早的三垣星象,段毅、武家璧二位先生的研究中已經注意到這一問題,辨認出太微和天市二垣(關於天市垣的辨認筆者有不同意見,後詳),認為紫微垣未出現,壁畫中以北鬥代表中宮,構成三垣的雛形。筆者則認為,壁畫上其實已經出現了完整的三垣星象。
  • 陝北發現我國首幅四要素齊備的二十八星宿天文星象圖
    首幅漢代二十八星宿天文星象圖面世  2015年5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靖邊縣渠樹壕漢代墓群發現了一座被盜的磚室墓,墓室裡繪製的包括二十八星宿在內的天文星象圖,當即震驚了考古專家。經過2年的考古發掘與研究修復,日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這幅天文星象圖的最新研究成果。
  • 少見天文星象圖大花錢識讀
    中國古代天文學從原始社會就有了萌芽。早在堯帝時代,就設立了專職的天文官,專門從事「觀象授時」。從史籍上看,中國古代的天文星象觀察,對於太陽、月亮、行星、彗星、新星、恆星,以及日食、月食、太陽黑子、流星雨等特殊天象,都有著豐富的記載,至今仍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古代天文觀測成果在民俗花錢上也有所體現。
  • 絲綢品、文房四寶、星象圖……
    常州考古研究所特地從中國科技大學和湖北荊州文保中心邀請了專家現場指導。中國科技大學人文院教授龔德才表示,數量如此多的絲織品出土,在全國來講也是少見的,價值特別大。從現場看面臨很多保護技術難題。墓葬中提取出來的絲織品,質地非常脆弱,如果操作不好很容易損壞。而且很多服飾摺疊在一起的,展開來折縫是很容易斷的部位,這系列問題都是接下來考古人員需要解決的棘手難題。
  • 《蠱婆》墓室西區星象圖怎麼解 墓室西區星象圖破解教程
    導 讀 《蠱婆》謎題圖文攻略-墓室西區星象圖: 墓室西區也有一個星象謎題,解開此星象謎題需要兩個道具 藍色異形寶石和綠色異形寶石 綠色異形寶石可在西閣樓擊敗
  • 《星經》:記錄著戰國時代的星象,是最早的天文學著作
    星經是戰國時代的星象記錄,成書年代大約在公元前360前350年間。中國古代天文學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階段,到戰國時期已形成了自身的體系。以方位天文學的二十八宿來說,也可窺見一個發展的大體中國古代為了便於觀測星象變化,把天空當作地域一樣來認識,輪廓。依據在地上劃分東西、南、北四方的習慣,也把天空劃分為東、西、南、北四象,即四方的星象。
  • 敦煌星象圖 精確超過想像
    莫高窟第61窟甬道的壁畫上,繪有生動的九曜、二十八星宿星官圖   最近,一幅由1300年前中國天文學家繪製的敦煌星象圖在倫敦大英圖書館展出。英國學者研究認為,這幅星圖的繪製時間並非此前西方學界普遍認可的公元940年,而是649年至684年。  其實,早在1983年,我國學者已經得出星圖可能抄繪於公元705年左右的推斷。
  • 古代中國的星象和星座
    古代中國周、秦朝就已經有觀察星象的機構欽天監,主要是觀察天象、推算節氣、制定曆法、為朝廷服務。中國是農業大國,對節氣的推算非常重要。欽天監唐時又名司天監,主管的名稱從太史令改為司天監正,且一般由一家傳承,比如袁家,是陰陽學派創立者鄒衍的後代,唐時袁天罡就很出名。
  • 南陽「巖石文」(巖畫)試讀(九) 石刻的遠古「圓盤狀星象圖」
    這一次試讀的是《石刻的遠古「圓盤狀星象圖」》。是的,是南陽巖石文中的「圓盤狀星象圖」。看到「星象圖」,你可能立刻、馬上就想起,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常務副院長、天文學專家孫小淳研究團隊的認定:該類遺蹟應為古代天文星象圖,尤其是謝莊巖畫遺蹟中的天文學內容豐富,是具有定季節和時刻功能的「日晷」,也是具有宇宙論意義的天文星象圖。
  • CF手遊M4A1星象屬性技能圖文詳解
    CF手遊M4A1星象有什麼特殊效果?這是一把可以變形的英雄級武器,小編這裡帶來了CF手遊M4A1星象屬性技能圖文詳解,想要了解的玩家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CF手遊M4A1星象屬性技能詳解 創作背景 星象來自於無垠的宇宙之中,蘊藏著無限能量的巨形黑洞將一顆遊蕩的彗星撕裂成碎片吸入體內
  • 星象圖:古時星空的罕見「寫真」(北魏元乂壁畫墓)
    星象圖   墓誌糾正史書誤   人名元乂非元叉   1974年,北魏元乂壁畫墓在孟津縣朝陽鎮後海資村被發現。考古人員發現墓中的墓誌蓋殘石與出土於洛陽、藏於開封市博物館的元乂墓誌的墓誌蓋花紋很相似。於是,考古人員攜帶墓誌蓋殘石前往開封粘對,居然對上了。
  • 清代罕見星象圖現身榮成 由八聯組成保存完整
    你見過近代星象圖嗎?3月17日,記者在榮成市區收藏愛好者伯女士家中,見到了她收藏的這樣一幅圖。這幅名為「渾天一統星象全圖」的星象圖,蘊藏了中國古代博大精深的天文知識。這幅「渾天一統星象全圖」共由八聯組成,字跡清晰,保存完整。
  • 《CF手遊》M4A1星象怎麼樣 M4A1星象屬性圖鑑
    導 讀 穿越火線M4A1星象怎麼樣?M4A1星象屬性詳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