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打鬼圖壁畫墓: 一組打鬼「連環畫」 再現漢代喪葬觀(上)
上期我們提到,西漢打鬼圖壁畫墓裡共有6組壁畫。這些壁畫的內容很豐富,有歷史故事,有天象,有打鬼,有升仙,畫面精美。
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館長王愛文告訴記者,從20世紀50年代到20世紀60年代,全國各地的考古專家、歷史學家紛紛來洛陽看這座壁畫墓,並就壁畫內容展開熱烈討論,郭沫若、孫作雲、夏鼐等學術大家都參與了討論。
關於壁畫主題 專家各有見解
專家討論的熱點,也是今天我們最關心的問題:墓葬裡為什麼要畫這些壁畫?這些壁畫分別表現什麼?壁畫之間有無聯繫?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專家們最為關注的幾幅壁畫:
壁畫一:位於墓內門額上方。畫面中上部浮雕一羊頭,左邊繪一樹,樹下有一女子、一虎。女子長發懸掛於樹上,身後有一猛虎,虎生雙翼,前爪踏在女子肩部,虎口大張,欲吞食該女子。
這幅壁畫,郭沫若先生認為主題是反映當時百姓艱難困苦的生活,壁畫的名字叫做「苛政猛於虎」;孫作雲先生認為反映的是「神虎食旱魃(bá)」的神話故事。
壁畫二:位於墓室中間的隔梁正面。畫面中部突出地雕刻出一個正在跳舞、頭戴面具的怪物,左右、上方等空隙處刻有青龍、白虎、朱雀等,還有一些身穿獸皮、手拿刀劍正在跳舞的人和獸。
專家們對此畫的看法比較一致,都認為是表現驅儺(nuó)打鬼的。
壁畫三:位於後壁山牆上。畫面上,重巒疊嶂的背景前有9人,有坐有立,有的在飲酒,有的在烤肉,最引人注目的是坐在畫面中間的一個像熊的人物。
這幅壁畫,郭沫若先生認為是在表現「鴻門宴」,即秦末楚漢戰爭中,項羽為了謀害劉邦在鴻門所設的宴會;圖中身穿黃衣、手持角杯者為項羽,身穿紫衣、手持角杯者為劉邦,其他人依次為張良、範增、項莊,執劍舞蹈正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劉邦)」的表現;圖中的熊頭怪物,則是鴻門上所畫之虎。
孫作雲先生則認為這是一幅行饗圖,即為了給參加打鬼活動的人員提神壯膽,在打鬼儀式開始之前舉行的宴會。畫面中的熊頭人物是帶領眾人驅儺打鬼的頭目——方相氏。
現在,學界普遍認可孫作雲先生的觀點,即這3幅壁畫反映的是同一個主題——驅儺,而且這3幅壁畫不是孤立的,它們類似今天的連環畫,前後連貫,以圖像的形式記錄了古代的喪葬觀,講述了今天幾近失傳的神話故事。
從後往前,一組打鬼「連環畫」
這組「連環畫」的故事情節是什麼?孫作雲先生認為,3幅壁畫,分別表現史書記載的喪葬儀式中驅儺打鬼活動中起始、高潮、結果3個階段中的重要場面。這3幅壁畫,應該從後面往前面看,順序是壁畫三、二、一。
據《後漢書·禮儀志》記載,在漢代,驅儺打鬼是整個喪葬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頭戲。但其具體過程,史書的記載比較簡單,只說參加打鬼活動的人員要裝扮成各種猛獸,在打鬼頭目方相氏的帶領下,手拿武器跳到墓中從後到前邊歌邊舞、敲打四壁,驅趕潛伏在墓室中的魍魎。方相氏身披熊皮,頭戴黃金的四目面具,身穿黑衣紅裙,一手持戈一手舉盾牌。但是,打鬼儀式開始之前有什麼活動,打鬼儀式完成之後取得什麼結果,則沒有記載。打鬼圖墓中的壁畫彌補了史書記載的缺失,告訴了人們一個完整的打鬼過程。
根據孫作雲先生的理解,壁畫三表現的是打鬼儀式開始前各種準備活動中最重要的一項——宴饗的場面。畫面中的熊頭人物就是方相氏。
壁畫二表現的是打鬼儀式的高潮階段。畫面中打鬼人員正手持武器,在墓室中邊歌邊舞,敲打四壁,驅趕鬼怪。
壁畫三是起始期,壁畫二是進行時,二者前後呼應。之所以作出這一判斷,孫作雲先生的依據是兩幅壁畫中都有同一個怪物——方相氏,他的形狀、裝扮、位置幾乎一樣。壁畫二中有人裝扮猛獸,與方相氏結合起來看,恰好符合史書上有關打鬼的記載。
再看壁畫一,神虎食旱魃,它所表現的應當是打鬼活動取得的結果。
虎,古人認為是百獸之長,為威震邪惡的神獸,專門噬食鬼魅。旱魃,又稱女魃,是傳說中引起旱災的怪物,她所到之處,赤地千裡,久旱不雨。她曾為黃帝戰勝蚩尤立下大功,但也因此喪失神力,再也不能回到天上,就留居在北方。從此北方多乾旱,她無論走到哪裡,都被人們詛咒、驅逐。
繪製神虎食旱魃圖的意思就是表示墓室中的鬼怪已被神虎吃掉,表明驅儺打鬼活動取得了圓滿的成功。畫面中浮雕的羊頭就是吉祥如意的象徵。
驅儺打鬼,為保靈魂升仙
我們進一步明白了,打鬼是古代喪葬儀式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在這座墓中,從頭到尾,用3幅壁畫來表現這個活動。
但又一個問題出現了,驅儺打鬼是為了什麼?王愛文指著隔梁背面的那幅乘龍升仙圖說:「追求靈魂升仙。」漢代人迷信靈魂不滅,靈魂最好的歸宿就是升入仙界。但是,如果墓室中有鬼怪,就會妨礙靈魂升仙。所以打鬼就成為漢墓壁畫最常見的表現題材之一。
「打鬼圖壁畫墓中的壁畫,是目前我們所能見到的最系統、最生動地反映漢代驅儺主題的漢墓壁畫,是研究漢代喪葬史、社會生活史的重要直觀資料。」王愛文說。(洛陽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李燕鋒)
名詞解釋
方相氏:古代宮廷裡主持儺祭的官吏。《周禮·夏官·方相氏》載: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