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近些年來隨著考古事業的不斷發展,出土的文物可謂是不計其數,但是有很多文物的出土讓考古專家倍感意外。像杭州半山發現的戰國水晶杯、三星堆青銅立人、商青銅鴞卣等等,發現之初無不讓考古專家驚訝。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聊的就是發現於河北宣化的一座遼代大墓。
上世紀70年代,考古專家在河北宣化河子鄉下八裡村發現了一座遼代墓葬,專家經過研究和史料記載發現墓主人名叫張世卿。遼代大安年間宣化遭災,餓死者無數。他拿出穀物2500擔,以解災民之難。為此,皇帝特授其創業右班殿直,之後又累升到銀青崇祿大夫、監察御史、支騎尉等官職,死後葬於宣化城西下八裡遼墓群中。
這座遼代大墓牆壁上幾乎都是壁畫,壁畫反映了墓主生前的生活場景,壁畫色彩鮮豔,筆法流暢,線條、透視都十分重要的價值。比壁畫更為珍貴的是墓的後室穹窿頂部的彩色星圖,這幅彩色星圖既有中國的二十八宿星座,也有古巴比倫發明的黃道十二宮觀星法。這說明中國在十二世紀已和外國有了天文學方面的交流。這樣中西合璧的星圖在中國還是首次發現,因此,更顯得珍貴。
這座大墓共計出土文物有瓷器、陶器、木器、漆器、石器、裝飾品以及食品等近百件,其中不乏國寶級珍貴文物。柏木棺箱內成有骨灰,箱外均墨書梵、漢兩種經文,這種特殊的葬式在我國尚屬首次發現。張世卿墓中的石器為石獅,其他皆為墓志銘,記錄了墓主人的生活習俗及安葬確切年代。墓主人的安葬方式也讓考古專家大開眼界,墓主人是按照印度古葬式火化後,將骨灰裝入木偶,再將木偶裝入木匣之中葬入墓室的。
讓專家趕到驚訝的是在墓室的一張石桌上,擺滿了各種用稻穀、高粱等做成的美食,還有用石灰封口的酒杯中裝滿著美酒。在旁邊有塊石碑,石碑上刻著"桌上有御賜美酒,請君痛飲,墓中的寶貝可君可任意拿走,但請君手下留情勿動吾骨灰棺。"這些食物得能保存,十分珍貴,為研究古代糧食作物的種植歷史及釀酒工藝技術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