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山屯大墓中出土一件神秘文物,破解了失傳千年「溫明」的秘密!

2020-10-18 李洪文圖書館

華夏歷史,浩瀚五千年,可以說古人在幽深的地下陵墓中,為我們留下了千千萬萬的文物,可是有一樣,不是出現了陵墓坍塌,或者發生被盜的險情,我文物工作者一般是不會主動去發掘地下文物的。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2017年3月,青島的黃島區土山屯要修一條鐵路,這條鐵路要經過土山屯的漢魏墓葬保護區,為了配合這條鐵路的修建,青島的文物部門,對墓葬保護區的74座古墓,進行了一次保護性的發掘……這次發掘,成果是喜人的,不僅出土了大量的文物,還在一座古墓中,找到了實體的「溫明」,要知道,溫明作為一種古代的葬俗,只是在歷史典籍中出現過,這次溫明的出土,確實是破解了一件千古之謎,您想要知道溫明究竟是啥東西,下面小編就給您從頭揭秘:

這次對黃島區土山屯漢魏墓葬保護區,展開發掘工作的是兩隻隊伍,一隻隊伍是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另外一隻隊伍是黃島區博物館。

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個現象,漢魏時期的古墓,基本上都是「窮」墓,為何這樣說,有兩點原因,第一個是當時的生產力不高,很多君主都提倡薄葬,墓裡沒有啥好東西;第二,當時盜墓成風,漢魏時代的古墓,基本已經十墓九空。

這片保護區的74座古墓因為級別不高,竟萬幸地逃脫了盜墓賊的魔爪,隨著發掘保護開始,卻是喜訊不斷,共出土了漢魏時代的青瓷器、陶器、銅器、鐵器和漆木器共1000餘件,可謂成果斐然,收穫「滿滿」的。

其中,在編號M147、M157和M177三座墳墓中,不僅發現了具有防盜作用的人字形槨頂(上面放滿防盜的瓦片),還在M147這座古墓中,發現了蕭令之印和堂邑令印,這兩枚漢代的玉印說明埋在棺槨中的,是一位當時的堂邑(縣令)。

而且在這位縣令的棺槨中,考古工作人員,還發現了一個神秘的物件,在原來屍骨(目前屍骨已經腐爛成泥)的頭部,擺放著一個形狀如同雞籠的方盒子,在方盒子的盝頂,鑲嵌著琉璃璧,在北、東、西三面的內側,還各鑲嵌了一面銅鏡。

看到這個古怪的東西,考古人員都愣住了,他們停下了手裡的工作,去找領隊黃隊長,黃隊長可是山東省有名的考古專家,他得到了消息,急忙趕了過來,看著棺材中的這個詭異的方形「怪物」,他一時間,也搞不清這東西的用途,但他的潛意識中,還是隱約地感到,這東西應該是一種不為人知的葬制和習俗。

考古人員小心翼翼地將怪盒子從棺材中取了出來,接下來,發掘出的一個遣冊,讓這個怪東西一下子就有了準確的名字。

遣冊就是墓主下葬時,冥器的清單,因為這座古墓沒有找到盜竊,故此,一樣樣的冥器都能和遣冊上的清單匹配起來,剩下的最後一樣東西,也就是那個方盒子——它的名字叫溫明。

《漢書·霍光傳》中,有這樣的記載:賜金錢、繒絮、繡被百領……東園溫明,皆如乘輿制度。而古人解釋溫明的時候,是這樣形容的:形如方漆桶,開一面,漆畫之,以鏡置其中,以懸屍上,大殮並蓋之——我們都知道,古人講究事死如生,他們堅定地認為,人活著生過在陽光下的世界,而死後,生活下地下幽暗的世界,而地下的世界是陰冷黑暗的,為了改變地下世界的陰冷和黑暗,他們就想到了琉璃璧、銅鏡等等這些可以帶來光明的東西,故此,他們就利用這些東西,製作成了溫明,至於溫明能不能給去世的人帶來溫暖和光明的小環境,這個小編不知道,但這些設置,確實是能給垂死的人,帶來慰藉和關懷,能給活著的人帶來安慰和希望,有了這些,古人在陵墓中設置溫明,也就解釋得通了!……

溫明在一代代的葬制疊傳中,早已經被棄之不用了,可是做為一段歷史,做為一種先人曾經篤信的禮俗,我們作為後人,還是有了解和知道的必要,親愛的讀者,您說是不是這回事兒?……

相關焦點

  • 古埃及法老墓出土「神物」,黃金面具是其一,另一件不是地球之物
    埃及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千年不朽的木乃伊總是充滿了奇幻的色彩。人們對於古埃及總是充滿了幻想,這裡非常具有吸引力。法老就像是中國古代政權中的皇帝,地位無比尊貴。除了法老與木乃伊,埃及的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也是非常神奇的存在。一、埃及法老墓提到埃及的法老,大家便會想到法老的墓。
  • 「日光寶盒」伴隨20本古籍出土,專家:這幾本書已失傳兩千多年了
    文/寒秋「日光寶盒」伴隨20本古籍出土,專家:這幾本書已失傳兩千多年了我國的歷史悠久,在這幾千年的時間中,因為朝代的不停更換,在亂世中通常會湧現許多著名的武將,每個時期武將的作用不必多說,那是一個國家的根本。
  • 墓中出土的五大文物:其中一件是手機模型,具備穿越的特點!
    墓中出土的五大文物:其中一件是手機模型,具備穿越的特點!穿越就是本是這個時代的物件卻出現在另一個時代,所以我們稱之為穿越,而在出土的幾件文物中就具備這樣的特點,這是個水晶杯,然而這卻不是現代的水晶杯,它出現在遼景宗的孫女墓穴之中,而這件文物的存在讓考古學家難以解釋。
  • 1986年,神秘古墓出土一件文物,考古家:這就是雙魚玉佩
    在中國歷史上的9個大一統王朝中,有一個最受爭議,這個朝代便是宋朝。這是因為宋朝的領土沒有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的大,而且其北方還有同樣強大的遼國。1986年,中國考古家就發現了一座神秘的遼國古墓,在出土的諸多珍貴文物中,最令考古家疑惑的是一件名為「雙魚玉佩」的文物。
  • 王莽墓出土一特別文物,技術領先世界千年,眾人感慨:果然穿越了
    ——桑坦亞那」 前言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歷史悠久,出土過數不勝數的文物,每一件文物的出現,都代表了一段時期的歷史。或許普通人看過去的歷史變遷,覺得普普通通毫無變化,但實際上,這些出土的文物在當時都代表了最高的科技建築水準。
  • 河北宣化發現遼代大墓,墓中驚現十二星座,還出土千年飯局
    眾所周知,近些年來隨著考古事業的不斷發展,出土的文物可謂是不計其數,但是有很多文物的出土讓考古專家倍感意外。像杭州半山發現的戰國水晶杯、三星堆青銅立人、商青銅鴞卣等等,發現之初無不讓考古專家驚訝。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聊的就是發現於河北宣化的一座遼代大墓。
  • 當年秦始皇祖母墓現世,出土神秘頭骨,證實是已滅絕的珍稀動物
    在數千年時間的流逝中,很多過去的生命都已經消失,我們只能通過史書上的記載來得知一二。隨著現代科技越來越發達,那些深藏在地底的秘密也逐漸出現在人們面前,而這些秘密將對後世有巨大的意義。當年,秦始皇祖母墓在我國西安現世,墓中出土一塊神秘的頭骨,中國學者認不出來,美國人速度一眼看出來,後來證實這是已滅絕的珍稀動物的遺骸。
  • 明桂王墓文物被盜案偵破紀實
    中共梧州市委對市公安局、市文化局作出指示:「迅速組織力量,發動群眾,追回全部被盜文物。」明桂王墓地是以桂王朱常贏、安仁王朱由援為主的南明王族墓葬群。據《蒼梧縣誌》記載:「明桂王墓在城西南十裡大江南岸高望村後……稱為興陵。」本地村民俗稱其為「王姑墳」。
  • 為了找到失傳已久的鸚鵡杯,專家挖開一座千年古墓,結果嚇出冷汗
    甚至李白還在詩歌中稱讚鸚鵡杯「一日須傾三百杯」。在古代,許多文人在自己的著作裡提到過用鸚鵡杯飲酒,並且一致認為鸚鵡杯可以傾倒無數杯酒。這說明鸚鵡杯是客觀存在的。只是,因為歷史的變遷,鸚鵡杯在後世逐漸失傳了。近代以來,很多考古學者打算根據古書上的描述來復原鸚鵡杯,但是,每次復原都難以自圓其說,都和古人記錄中的鸚鵡杯屬性發生牴觸,這讓考古學界深感頭痛。這一切,直到1965年出現了轉機。
  • 馮素弗墓中出土名叫「邪注」的青銅器,它的功能少人知道
    我國的東北地區,在歷史上是少數民族極為活躍的地區之一,而位於北票市馮素弗墓的出土,更是為研究鮮卑族的歷史,提供了重要的實體文物,在這座陵墓中,還出土了一件特殊的青銅器——「邪注」,它竟然有個一般人想不到的功能。它究竟是什麼器具,又有什麼神秘功能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 海昏侯墓出土蒸餾器,中國白酒歷史提早千年?
    [摘要]最近,文物考古專家在央視新聞中表示,西漢海昏侯墓出土了一件蒸餾器,若此蒸餾器用於蒸餾白酒,那麼,中國白酒的歷史或可提早千年。近日,江西南昌海昏侯墓考古發掘備受關注,接連而至的考古新發現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眼球。
  • 古墓出土4大逆天文物,一件像遠古手機,圖3確定不是穿越?
    在中國古代,每個朝代的帝王在自己生前都會把陵墓給修建好,死後在下葬時他的後人會將他生平喜愛的物品放在墓中,直到後人考古挖出。從古墓中挖出土的好些隨葬品,現如今都是放在博物館裡,成為中國重要的歷史文物。下面小編來給大家介紹非常奇特的4件文物,似乎像極了穿越了的文物。
  • 挖掘梁莊王墓遇到難題,吊機鋼索被崩斷,一神秘老人一招破解
    位於湖北鍾祥的梁莊王墓,其實咱們已經介紹了許多次,但是今天還是得繼續來說一件事情,那就是關於梁莊王墓的考古發掘過程,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那次針對梁莊王墓的考古工作是聯合了三個考古單位,分別是湖北省考古研究所、荊門和鍾祥的考古隊。
  • 世界上最「詭異」神秘的5大古墓:一是埃及法老墓,我國獨佔2個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人類有歷史以來發生許許多多神秘的事情,今天說說世界5大古墓。古墓,顧名思義就是埋葬古人的地方。現代人如此看重古墓是因為古墓中有著很多古董奇珍異寶,墓中的寶貝越多,等級越高。古墓中一般有歷史研究價值。世界上最「詭異」神秘的5大古墓是哪些呢?下面一起看看吧。
  • 考古挖掘一座秦墓,出土3把神秘寶劍後,被規定永久禁止進入
    但是有一部史書卻是失傳了,而且歷史的史書基本都是書寫上個朝代的。就是說這個朝代的史學家,來寫上個朝代的歷史,那其中自然會出現一些篡改了。所以有一句話叫做「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所書寫的」。而在考古過程中,那些古董文物都是當時歷史的見證者,它們是文化最直接的傳承著。對於研究歷史的人來,它們代表的就是現場第一手資料。
  • 匈奴墓出土「金怪獸」,和《山海經》中的異獸一致,傳說是真的?
    陝西古時曾是13個王朝定都的區域,許多個大大小小的朝代在這片土地上興起又衰落,成為了我國具有文物和古墓資源最豐富的省區。陝西是文物愛好者和專家的天堂,在陝西出土的每一件文物都堪稱是國寶級文物,所具備的歷史價值遠遠超過了其他文物的價值。
  • 「溫明」是什麼東西?這個溫暖陽光的名字竟然和喪葬有關
    (揚州市博物館溫明使用示意圖)溫明流行溫明的發明是在西漢中後期,史書上最早記載出現在《漢書霍光傳》:「光薨,上及皇太后親臨光喪……賜金錢……黃腸題湊各一具,樅木外臧槨十五具。東園溫明,皆如乘輿制度」。漢代講究事死如事生,所以想到各種點子讓逝去的人過得舒服一點,想讓他們在黑暗陰冷的地下也能獲得光明與溫暖,因此發明了溫明來表達對逝者的愛和懷念。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大將軍霍光就是將劉賀貶為海昏侯的那位,而劉賀海昏侯墓中也出土了疑似溫明的東西。是不是很有緣。
  • 海昏侯的墓是怎麼被發現的?真相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出土文物最豐富的西漢列候墓葬。發掘至今已經出土了萬餘件珍貴文物,其中包括五千多枚竹簡,三百多斤金器,十餘噸五銖錢,三千多件銅車馬及各種玉器、瑪瑙等。 在中國,許多的古墓被發掘都是因為被盜,劉沫沫也沒能被免俗。躲過了發丘中郎將郭沫若,躲過了摸金校尉吳晗;躲過了搬山道人溫韜,躲過了卸嶺力士孫殿英;卻沒躲過拿著現代化工具的21世紀盜墓賊。
  • 明代成化年間外戚萬氏家族墓出土的金玉文物
    今天分享的是在北京出土的明成化外戚萬貴、萬通墓出土的金玉文物。萬氏家族,這名聽著就霸氣,莫不是要流芳「萬世」?可這萬氏家族是哪個家族?一時半會還真想不起來。但要說那流傳了近700年,上過電視的皇家姐弟戀。八卦泛濫的人估計能有點印象了。沒錯,這姐弟戀的女主萬貴妃(萬貞兒)就是萬氏家族的掌上明珠。男主是誰?
  • 唐墓出土「外星人頭骨」,修復後震撼世界,專家:哪來的高科技?
    ▲戰國水晶杯011992年,在揚州市邗江縣甘泉鄉的一座東漢早期磚室墓中出土了一件銅卡尺其中有一座墓葬是唐代的李倕公主墓。在這個公主墓中,最初也出土了一件就像天外來物一樣的東西,當時在場的人都十分驚訝。這個東西的外形看起來像是一個巨大畸形的頭顱,下部露出一排參差不齊的牙齒,頭上是一個偌大的頂冠,在泥土的包裹中還露出一些星星點點的光芒。因為看起來實在不像是普通人類的頭顱,所以當時有人稱它為「外星人的頭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