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是漢武帝孫子、漢廢帝劉賀的墓葬,它是迄今發現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豐富的西漢列候墓葬。發掘至今已經出土了萬餘件珍貴文物,其中包括五千多枚竹簡,三百多斤金器,十餘噸五銖錢,三千多件銅車馬及各種玉器、瑪瑙等。
在中國,許多的古墓被發掘都是因為被盜,劉沫沫也沒能被免俗。躲過了發丘中郎將郭沫若,躲過了摸金校尉吳晗;躲過了搬山道人溫韜,躲過了卸嶺力士孫殿英;卻沒躲過拿著現代化工具的21世紀盜墓賊。
2011年的南昌某古玩市場上,有一人來賣貨,但是當搞古董生意的店家看到此人手上的貨時,都紛紛搖頭,表示不敢收,因為這貨真的太硬了,竟然是一條金光閃閃的純金打造的金龍,畢竟這個市場的人都是懂行的,知道這種貨不可能是傳世的,絕對是從某個墓葬中偷盜出的贓物。於是這個人轉遍了整個市場,無一人敢收。
這種爆炸性的新聞很快的就到了本地文物公安局民警的耳朵裡,他們職業的敏感覺得這必定是一夥盜墓賊在銷贓,於是乎一張秘密的大網開始鋪開
這次的這個海昏侯墓之所以能得以保存,得益於一場自然災害——地震。
原來在公元318年,這裡發生了一場大地震,地震造成地殼移動,使得海昏侯墓的主墓室與墓道有一定的偏離,正是這個偏離,讓盜墓者沒有輕易找到主墓室。此外,地震造成的斷層,使地下水進入了墓裡面,早在五代之時,就有盜墓者發現這個墓並實施盜掘,幸好當時盜墓小賊沒有水下發掘技術,這也是海昏侯墓能保存到現在的一個主要原因
據說,在海昏侯墓葬出土文物之中,發現了一個形似製酒用品的青銅「蒸餾器」,而它的出現將有可能使我國「蒸餾酒」的歷史提早千年;而在剝離出來的多枚「竹簡」上,真正釋讀之後,就會清晰地看到失傳一千八百多年的《齊論》,而它對整個學術界來說,都將是一個非常重大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