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紀錄片揭秘大墓,歷史上第一個被大臣罷免的皇帝,登基僅27天

2021-01-08 青石電影

我們常說:中國上下五千年。對於歷史,除了能從史書上汲取知識,還有一個更為直觀的辦法——紀錄片。

關於中國歷史的紀錄片,向來有著「央視出品,必屬精品」的說法。

今天要說的這部紀錄片專門揭開一個西漢大墓的秘密——《海昏侯》,一上線就在豆瓣拿下9.0的高分,不愧是央視爸爸。

短短3集,每集50分鐘,從挖掘現場的文物分析到推理出墓主人的一生,給我們展示了最完整最全面的劉賀。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是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的漢代列侯墓葬。

而它的開採源於一次意外,一個深夜,觀西村村民熊菊生在回家路上發現有可疑人影。

觀西村村民都知道,這村裡的墩墩山是傳說中的古墓,內心不安的熊菊生叫上幾個村民天沒亮就去查看情況,果然發現了盜洞。

於是,他們給江西省考古所打去電話,很快,當時江西省考古所的楊軍就到達了現場。

在這個大型盜洞面前,他不知道這裡將要開啟的是一個震驚全球的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古墓。

從墓的外形來看呈覆鬥型,這是秦漢常見的陵墓造型,尤其是西漢皇家墓葬的標配。

可早在漢高祖時期,就已經劃定西安城外的鹹陽原為皇家墓葬區,西漢的十一位帝王都葬於鹹陽原和白鹿原上。

那這個坐落在長江以南的江西南昌,看似西漢高規格陵墓又會是屬於誰的呢?

專家查閱資料後發現,西漢時期,確實有一位落戶南昌的列候——海昏侯劉賀。

如果陵墓真的屬於海昏侯劉賀,那將屬於漢代王室宗親,對於西漢帝王墓均被盜墓賊光顧的情況下,那海昏侯墓的挖掘,將會給西漢考古帶來很大的突破。

而且根據現場情況,陵墓極有可能已經被盜,那搶救性挖掘就迫在眉睫。

於是2011年3月份發現,4月初國家文物局就派來了專家組,對現場仔細勘探後,發現以被盜墓賊挖盜洞的墓室為中心,分布著大小墓坑近10座,且每一座都符合西漢陵墓規格。

於是,專家組集結了考古界的大佬,都是之前參加過長沙馬王堆漢墓挖掘的專家,從陪葬坑開始正式展開對陵墓的勘探挖掘。

在挖掘的過程中,專家組驚訝的發現,這個西漢的主墓室並沒有遭到盜墓賊的洗劫。

原來早在公元前318年,南昌地區發生過一次地震,導致墓室變形,盜墓賊難辨方向無法找到主墓室。

而且一百多年後鄱陽湖水倒灌,地下水位抬升,墓室變成了一座蓄水池,對盜墓賊來說,潛入墓室變得難上加難。

或許是因禍得福,正是這兩次天災,才讓陵墓免遭被盜。

經過近4年的考古挖掘,出土了眾多文物,不斷刷新國內的考古發現。

在2015年3月26日,考古人員又有了一個重大發現——錢山。墓室裡堆滿了銅錢,重達十餘噸,由於年歲久遠,都鏽腐黏在一起。

但粗略估計,也有兩百萬枚五銖錢,折合成今天的物價,相當於50公斤黃金。

根據對銅錢的年代分析,鎖定了墓主人是是漢代的一位候已經毋庸置疑,可他究竟哪一任海昏侯,還需要更為明確的證據來驗證。

至此,主墓的迴廊外終於清理完成,出土文物上萬件,金器、漆器、錢幣、生活用品、甚至還有竹簡木牘。

它們的出現,一次次刷新著我們對那個遙遠時代的認識,也描繪了兩千多年前的生活景象。

挖掘工作進展到現在,只剩存放棺槨的主棺室尚未開啟,也是存放在可以驗證墓主人究竟是誰的重要證據。

在主棺室的陪葬文物一一清理保存好後,為了防止對主棺的破壞,專家組決定把整個棺槨都移至實驗室,在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後,終於開棺。

主棺在存放千年已經受到了很大的損壞,棺內墓主人也已經腐朽,僅存一點腿骨和牙齒,DNA科技也幫不上忙。

最終在主棺裡發現了墓主人的印章,印章上明明白白刻著墓主人的名字:劉賀。終於,海昏侯墓終於蓋棺定論,可以明確稱其為海昏侯劉賀墓。

而且,此次挖掘的海昏侯墓,是整個西漢陵墓裡唯一沒有被盜的宗室陵墓,所以考古價值極高。

僅海昏侯墓出土的黃金超過所有漢墓的總和,光金餅就達到了285枚,而且首次發現了金板,被稱為漢墓考古之最。

關於海昏侯墓的考古挖掘現場記錄,2016年CCTV《探索發現》欄目就曾出品過一期完整的紀錄片,豆瓣評分也高達8.9分。

而紀錄片《海昏侯》雖然也是從考古現場引入,但關注點更多則是集中在海昏侯本人。

此前關於他的記載,可查閱資料很少,但隨著考古現場一件件文物的出土,海昏侯墓即將展現它守護千載的秘密。

說到海昏侯,他的一生可以稱得上是傳奇。在世三十三年,他歷經王、帝、候三種身份,可謂是西漢的「網紅」。

公元前74年,在位僅十三年的漢昭帝劉弗陵突然駕崩,漢昭帝是漢武帝劉徹和鉤弋夫人所生幼子。

漢昭帝八歲即位,年僅二十一歲就因病駕崩,甚至沒有留下子嗣,漢朝因此再次陷入後繼無人的窘境。

於是,漢武帝的託孤大臣大將軍霍光召開了緊急會議,大臣們首推武帝之子廣陵王劉胥,可劉胥性格狂放,行事也不加檢點,霍光認為他無法勝任皇帝之位。

而另一個原因,是廣陵王劉胥此時已成年,對依舊想掌握大權的霍光來說,並不是一個合適的人選。

此時,霍光想起,漢朝宗親裡,還有一位昌邑王劉賀,他是漢武帝之孫,繼承皇位也是名正言順。

而且劉賀未滿20歲,對霍光來說,光杆司令的劉賀必定更好掌控,於是霍光決定即刻召他入京,立他為帝。

此時的劉賀正在他的封地昌邑國,他父親早逝,5歲就繼承父親昌邑王的王位,聽聞此事,立刻帶上200餘親信進京。

可事情發展的並不順利,19歲的劉賀登基僅27天,就被霍光罷黜,成為歷史上第一個被大臣罷免的皇帝。

關於他被罷免帝位的原因,《漢書霍光金日磾傳》裡記載:受璽以來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節詔諸官署徵發,凡千一百二十七事。

也就是說,在漢書的記載裡,劉賀被罷免是因為上位後整日驕奢淫逸,不務正業,在位二十七天,就幹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荒唐事。

以此為藉口,霍光連同大臣一起奏請皇太后將他罷黜,而且,霍光在召劉賀進京之時,留了一手,並沒有安排劉賀到劉邦的廟宇中行祭拜禮儀。

也就是說,劉賀的登基並沒有得到先人的認可。

最終劉賀被廢,被削去昌邑王的稱號貶為平民,監禁在原封底昌邑國住所,史稱漢廢帝。

一直到十一年後,漢宣帝劉洵念足手足之情,將劉賀再封為候,此時劉賀已經30歲了,他被發往江西豫章郡做了海昏侯。

雖然對他的監禁解除,但是宣帝為了安全起見,依舊不許他進京。

我們都說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關於劉賀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史書的說法不可盡信,但從他的棺槨中到可以窺探一二。

從海昏侯墓出土的器皿金器來看,劉賀的生活確實奢華,但並沒有僭越。令我們大為震驚的黃金餅,原本也是獻給宣帝的,並不是為自己打造。

從太后的詔令來看,雖然被貶,但他依舊享有他父親的財富,所以他的金器財物極可能是繼承自父親昌邑王。

而且從他的陪葬品來看,裡面竟還有刻有孔子極其弟子畫像的銅鏡,估計是希望他能夠好好反省自己吧。

此外,在年僅33歲就驟然離世,紀錄片也給了解釋,很大原因可能是他自身健康狀態就不佳。

事已至此,關於海昏侯劉賀的一些謎題終於得到了解答。

《海昏侯》的可貴之處在於,它不僅展現了上千件精美的文物,還詳細分析了海昏侯劉賀的一生。

從真實歷史人物的隨葬物件入手,就像是拿著放大鏡剖析了劉賀的一生,還原歷史真相,也彌補了我們對西漢那一段歷史的空缺。

相關焦點

  • 登基27天被廢,墓葬無比奢華!
    【開篇語】旅遊不僅只有美食與美景,您還可以了解一段歷史、感受一種文化、領略一種風情、體驗異地民俗……所以,請開啟文化旅遊的全新模式吧!海昏侯簡介海昏侯劉賀為漢武帝之孫,為西漢第九位皇帝。劉賀才剛剛登基27就被當時權傾朝野的霍光廢黜。
  • 末代皇帝溥儀3歲登基那一年,生父載灃,一句話預示著清朝結局
    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有著近300年的歷史。在這300年裡,清朝一共出現了12位帝王,清朝雖然是我國最後一個王朝,但它也曾繁榮過,也曾輝煌過,在康熙、雍正、乾隆這三朝,清朝更是走向了鼎盛中國的傳統社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就。
  • 歷史上最壞的皇帝是誰?
    不過,小編認為,楊廣確實殘暴,也活該被禁軍殺死,但是,歷史上有這麼一位皇帝,其邪惡程度,楊廣這樣的暴君都要甘拜下風。沒有存在感的朱姓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新政權的締造者在建立政權的時候,為了證明自己政權合法,一般情況下,會想到三個辦法來證明:第一個辦法:脅迫當朝天子頒布禪位詔書給自己:比如曹丕篡漢、司馬炎篡魏,劉裕篡晉,都是這樣的路數。
  • 史上最悲催的皇帝坎坷之路:三番五次遇害,登基後一月就駕崩了
    說來也巧,當時的歷史情況是這樣的:一位宮女在萬曆皇帝一次酒後亂性之後,幸運被翻牌,本來就是臨時起意,萬曆皇帝也沒放在心上,轉眼就把這件事情忘了,不過這宮女的肚子也很爭氣,一次就懷了龍胎,生下皇子,可把老太后高興壞了,原來皇帝一直沒有子嗣,但是老太后老人家想抱孫子。
  • 《海昏侯大墓考古發掘現場》紀錄片更新 旁白亮了:人之將死,大嚼香瓜
    【觀察者網 文/趙可心】「在位27天,幹了1127件荒唐事,一方面『疾痿』,另一方面卻是平均一天幹40多件壞事。」 沒錯,這一本正經的賣萌旁白,出自央視《探索發現》欄目的嚴肅紀錄片——《2017考古進行時 海昏侯大墓考古發掘現場》。
  • 中國歷史上的冷知識,原來皇帝不只自稱為「朕」!
    各位歷史愛好者,今天我們又在這裡相遇,我是酷愛解讀歷史文化的**,如果你和我一樣對歷史感興趣,歡迎點關注留下您的想法!那就開始今天的分享,要是不知道的話可以拿小本本記錄一下哦!並且在秦國每年開始的第一個月是「十月」而不是「一月」,這一直延續到了漢朝初期,直到後來漢武帝登基才改為「一月」。說到漢朝,當時都說西漢鼎盛時期並不是文景之治,更不是漢武帝時期,而是當時的漢宣帝時期。當時不管是疆域國土,還是經濟,甚至是國際影響力都是西漢的巔峰時期,這個時候新疆才真正屬於中國的版圖!
  • 明英宗第二次登基後,為何忘恩負義,將幫自己的大臣幹掉?
    明朝歷史上有位皇帝先後兩次在位,擁有兩個年號,他就是明英宗朱祁鎮!1457年農曆正月十七,爆發了「奪門之變」,朱祁鎮第二次登基,改元天順。然而,明英宗第二次在位期間,很快就把那些幫自己登基的大臣幹掉,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我統計了中國歷史上223位皇帝死因,得出《中國皇帝死法大全》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開始,到1912年清王朝覆滅,中國歷史上共產生了408個皇帝(含正統皇帝和自立皇帝)。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享用世上最好的衣食住行,有數不盡的嬪妃美女,手握無數人的生殺大權,以至於很多人幻想能穿越到古代當皇帝。可事實上,即便你成功穿越回古代當了皇帝,很可能還沒來得及享受醉生夢死的生活,就死於非命。
  • 中國最長壽的6位皇帝,5位都是開國皇帝,第一名活了103歲
    自秦始皇統一六國稱皇帝開始,到末代皇帝溥儀退位,中國總共出了400多位皇帝。其中一半以上活了不到50歲,超過80歲只有6位。宋高宗 趙構 81歲趙構(1107年—1187年),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開國皇帝。這位皇帝活了81歲,應該很多人不服氣。靖康之難後,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成為南宋第一位皇帝。在位期間,趙構重用秦檜等投降派,甚至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抗金名將嶽飛,罷免李綱、張浚、韓世忠等主戰派大臣。
  • 從至高無上的皇帝到普通公民,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都經歷了什麼?
    ,歷史上也只有這麼一位皇帝經歷過,他就是愛新覺羅·溥儀;他的人生經歷就像乘坐一輛過山車一般,起起伏伏。可是這場登基大典卻顯得荒唐與可笑,因為即將登上皇位的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年僅三歲。迎接新皇登基的諸位大臣的臉上一個個也是憂心忡忡,國家的支柱人物光緒帝與慈禧太后的死去,還沒有讓大臣們緩過神來,而這位年紀僅三歲的小皇帝在登基大典上的哭喊,更是讓他們的心頭蒙上一層陰影。  在溥儀在寫過的自傳《我的前半生》之中溥儀曾經回憶過這件事情:「當時的天很冷很冷,我凍得渾身發顫。
  • 雍正登基,收拾了老八、老九,為何放過老十?雍正:朕並不是怕他
    經過「九子奪嫡」事件的殘酷洗禮,在時任九門提督隆科多和時任川陝總督年羹堯的「內外夾輔」下,皇四子胤禛奪嫡成功,順利登基成為雍正皇帝。所謂「最是無情帝王家」,歷代君主登基以後基本都會以血腥手段剷除威脅自身皇權穩固的皇室兄弟,更何況雍正皇帝還經過了那樣一場殘酷的皇位爭奪。
  • 中國歷史上罕見的「要性不要命、要情夫不要皇上弟弟」的長公主
    當時,漢昭帝劉弗陵年僅8歲,還是一個孩子。政事上倒是有了四位輔政大臣打理,但是生活上肯定需要非常貼心的照顧,對一個孩子皇帝來講,情感需求肯定是首要的。而昭帝之母親已經被漢武帝出於對呂后時期因「母壯子弱」出現的皇權旁落現象的擔憂而逼迫自殺。彼此,武帝的女兒中僅有蓋邑公主在世,作為姐姐,她當仁不讓的擔負起了對弟弟的撫育義務。昭帝繼位後,就將姐姐封為「長公主」。
  • 大臣和皇帝說話,口水濺到皇帝臉上,皇帝手一抹說沒事
    趙禎十三歲登基,大權掌握在太后手中,直到十多年後太后死去,趙禎才開始親政。趙禎作為皇帝並沒有太多的皇帝架子為人親和,有一次包拯和趙禎爭論,口水都濺到趙禎臉上,趙禎自己抹掉並沒有想別的帝王一樣大發雷霆;有一次趙禎在逛御花園口渴了,見隨從沒有帶水,自己並沒有叫侍從取水,而是堅持回到宮中再喝水;還有一次自己在晚上處理政務的時候餓了,當時就想喝一碗羊肉湯,可是並沒有命御膳房做,他說他不想因為自己是皇帝就開啟某些不好的「行為」。
  • 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五位皇帝,你知道是誰嗎?
    原創|雜文趣談,圖片|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在中國歷史幾千年的長流當中,經歷過很多朝代的變遷,甚至有的時候在同一時間有幾個政權並存,皇帝更是多不勝數。那麼,在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五位皇帝,你知道是誰嗎?1.
  • 我國歷史上唯一的「菩薩皇帝」,40年未近女色,死因卻成了千年笑柄
    在我國幾千年歷史長河裡,誕生了很多王朝,很多帝君,有英勇能幹,也有荒淫無度,還有碌碌無為的皇帝,有好的就有壞的,那些昏庸無度的皇帝也往往遭人唾棄。而我們今天要講的也是一位奇葩皇帝,為何要用奇葩二字呢,因為他出淤泥而不染,40年未近女色。
  • 「運氣」最好的古墓:盜賊挖了15米放棄,距墓中10噸寶物僅5釐米
    說它運氣最好,是因為盜墓賊挖了15米,距離墓中10噸寶物僅5釐米的時候卻放棄了。 一、劉賀 2016年3月,海昏侯劉賀墓在江西省文物研究所的主持下,其發掘工作已經到了尾聲。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劉賀墓葬中的文物豐富程度,遠遠超過其他王侯級別的墓葬。
  • 央視科教頻道紀錄片《1937·南京記憶》
    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11月11日電(記者  李金華)11月11日晚,由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和江蘇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攝製出品的大型紀錄片《1937·南京記憶》,作為2014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的首映禮影片,在廣州圖書館首映。央視科教頻道總監金越、江蘇廣電總臺副臺長陳輝出席活動並講話。
  • 萬曆皇帝剛登基時很勤勉 為什麼後來20年不上朝
    萬曆皇帝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很多人覺得他是最幸福的皇帝,二十多年不用上朝。其實筆者認為萬曆皇帝是最可悲的一個皇帝。他為何二十多年不上朝呢?文官集團(東林黨)的掣肘都說文官安邦,武官定國。而事實上萬曆年間的東林黨實在是禍國殃民之流。他們大大的掣肘了皇帝。真正的權利都把握在他們的身上,而皇帝年幼。
  • 新皇帝當了20年太子,登基繼位剛滿1個月,卻突然駕崩了!
    新皇帝當了20年太子,登基繼位剛滿1個月,卻突然駕崩了!朱元璋在消滅了張士誠和陳友諒之後,又率兵將元朝統治者趕回了大漠,從此整個中原都是朱元璋的天下了,因此建立了明朝。說起明朝,明朝是一個比較奇怪的朝代,除了極個別的皇帝外,生下的皇帝要不就是縱慾過度,要不就是病死,除了前期的幾個皇帝外,其他皇帝的壽命都很短。
  • 古惑仔幹掉老江湖,歷史上最被看輕的年輕皇帝
    談到宋朝的開國史,自然離不開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被譽為「一根棍棒等身齊,打四百座軍州都姓趙」,可謂是武功卓著,蓋世無雙。然而,在趙匡胤初出茅廬,在職場上打滾的時候,遇到了職場上的第一個大老闆,後漢皇帝劉承佑,一個比趙匡胤還小3歲的年輕皇帝。彼時的趙匡胤,還只是軍營裡面的一個大頭兵,一個普通的士兵,連軍官都不是,連面見劉承佑的資格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