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皇帝剛登基時很勤勉 為什麼後來20年不上朝

2020-12-05 騰訊網

萬曆皇帝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很多人覺得他是最幸福的皇帝,二十多年不用上朝。其實筆者認為萬曆皇帝是最可悲的一個皇帝。他為何二十多年不上朝呢?

文官集團(東林黨)的掣肘

都說文官安邦,武官定國。而事實上萬曆年間的東林黨實在是禍國殃民之流。他們大大的掣肘了皇帝。真正的權利都把握在他們的身上,而皇帝年幼。

東林七君子不過是腐儒,皇帝看似至高無上,然而政令不通,皇帝根本沒有自己的心腹肱骨大臣可以依賴。這樣的皇帝前期就算是想做一些政績出來,也有心無力。

萬曆首輔大臣張居正和嚴嵩二人對於朝政的把持,可以說二人大權在握,完全架空了皇帝。

宦官集團的巴結

萬曆年間,宦官是十分的猖獗的。而東林黨經常說宦官誤國也是有一定的道理。而宦官的勢力也是十分龐大的,他們通過皇帝來行事。對於他們來說最大的護身符就是皇帝。

所以他們巴結皇帝,迷惑皇帝。如此一來他們行事的空間就更大了,皇帝不上朝,自然是大權旁落。能夠見到皇帝的人就那麼幾個,除了這幾個之外宦官集團就可以輟取利益。

對於文官集團的報復

皇帝勤政,那麼官員就應該讓道配合。皇帝昏庸,大臣就應該清明輔佐。然而在這裡萬曆剛好相反了。面對這樣的事情萬曆皇帝無法改變,那麼他就通過不上早朝的形勢給大臣們壓力。

文臣都是愛面子的,他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給他們壓力,還政給他,只是他低估了文臣集團。

逃避現實

萬曆皇帝面對這無法改變的朝局,他的第一個反應不是去爭取,而是逃避。這雖然是人之常情,但是一逃避就是二十多年未免太漫長。

在明萬曆皇帝十歲開始登基,屬於娃娃皇帝序列。基本大權是在內閣首輔張居正與自己母親李太后代理政務。讓內閣首輔張居正在明萬曆前十年時間,大權獨攬開始推行「一條鞭」法的改革措施,使明朝重新煥發新顏,還搞得所謂「萬曆三大徵」。不過也是「老樹吐新芽」短暫如泡影,也被冠以「萬曆中興」的名號。只不過是萬曆皇帝撿到了個大便宜罷了,就好像掛了個虛職,獲得了個名頭,把成績都歸到他的身上。

在內閣首輔張居正死後,被明萬曆皇帝清算,既有對這位嚴師的功高震主的忌憚還有著對他悲慘童年的報復,還有著嘴裡時常念叨的「禮儀道德」「勤儉節約」張居正,為什麼自己卻是「說一套做一套」「自由主義對自己,律己主義對別人」的兩面人呢?在從萬曆皇帝就開始教導的張居正,對萬曆的整體價值觀的形成,有著決定性影響。那麼如果首輔張居正都如此了,那天底下還有道德高尚、勤儉節約的人嗎?這對於萬曆皇帝從小形成的價值觀開始懷疑與慢慢地崩塌。這會不會就是他回來在位三十年怠政的原因之一呢?

國本之爭,讓萬曆皇帝很「孤獨」:萬曆皇帝對於自己設立太子問題上,見識到明朝文官利益集團的可怕與不怕死。也讓自己作為封建專制皇帝,至高無上的皇帝第一次真正感覺到無力感。發現自己在當皇帝之後,前十年不是自己做主,現在親政之後,發現還不是自己「話事」的時候,這讓萬曆皇帝很挫敗,很沮喪。

身體的缺陷,讓萬曆皇帝很「痛苦」:在眾多史料記載,明神宗萬曆是屬於肥胖體型,還伴隨著足疾,屬於「鐵拐李」人物。會不會出現跗骨之痛,讓他根本就不想去上朝理政。而且明朝早朝從凌晨5點開始,那對於身體素質正常的人都是一種考驗。

身體的疼痛讓萬曆皇帝糾結不已,讓萬曆皇帝出現吸食鴉片的習慣,吸食鴉片會讓人上癮並且在疼痛獲得緩解後,就會出現臆想的空虛與滿足感,這對於國家大事理政,那時沒精力,沒時間。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專家打開萬曆墓葬,檢測萬曆屍骨後,揭露萬曆三十年不上朝的真相
    公元1572年,明穆宗駕崩,年僅10歲的朱翊鈞即位,是為明神宗,年號萬曆,因此被稱為萬曆皇帝。史料記載,萬曆一共在位48年,為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期間為明朝帶來了繁榮,但也加快了明朝的滅亡。這是怎麼回事呢?萬曆除了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也是明朝最不可思議的皇帝。
  • 萬曆皇帝10歲即位,在位48年,卻有28年沒上朝,不是因為懶
    自從因為幫著自己寵愛的妃子和最喜歡的兒子爭國本之後,遭到大臣們迎頭暴擊的萬曆皇帝朱翊鈞,造成的心理陰影面積很大。從這件事情之後,萬曆皇帝越來越少出現在公開的場合。 作為明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長達四十八年,即位的時間中有著二十八年不上班的情況。
  • 新皇帝當了20年太子,登基繼位剛滿1個月,卻突然駕崩了!
    新皇帝當了20年太子,登基繼位剛滿1個月,卻突然駕崩了!朱元璋在消滅了張士誠和陳友諒之後,又率兵將元朝統治者趕回了大漠,從此整個中原都是朱元璋的天下了,因此建立了明朝。說起明朝,明朝是一個比較奇怪的朝代,除了極個別的皇帝外,生下的皇帝要不就是縱慾過度,要不就是病死,除了前期的幾個皇帝外,其他皇帝的壽命都很短。
  • 此人一心為國,萬曆登基時與他情同父子,因看了一本書起了殺心
    朱翊鈞即萬曆皇帝十歲登基,作為孩童的他生活都無法自理,更別提治理國家了,還好這個人很聰明、懂事,非常聽母親李太后的話。明朝時期,除了猛人朱元璋和朱棣外,其他皇帝的權力都被內閣制約著,皇帝本人沒有什麼權力,所以作為女人的李太后更不能像武則天、慈禧一樣幹涉朝政。
  • 史上最悲催的皇帝坎坷之路:三番五次遇害,登基後一月就駕崩了
    明朝光宗皇帝朱常洛的母親很卑微,剛開始的時候竟然只是一位宮女。幸運的小皇子卻不被萬曆皇帝所愛,甚至想賴帳,在他心中,只有最愛的鄭貴妃生的孩子才有資格立為太子,奈何老祖宗的條文在那放著「立長不立幼」,皇帝再大大不過老祖宗,宮女還得到太后和大臣們撐腰,萬曆皇帝萬萬不願意的情況下,宮女也成功冊封為妃,孩子取名朱常洛,成了大明的皇子。
  • 1966年萬曆皇帝被公開示眾,屍骨遭砸碎焚毀,最後骨灰都不剩
    我國在很的長一段時間裡面對於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遺產態度太過於"Z"傾,以至於在發掘整理古代文化遺產的時候有太多不恰當之處,最終致使許多珍貴文物遭到毀滅性的破壞。開掘定陵,萬曆皇帝之墓提起歷史上的萬曆皇帝,很多人可能想到的是那個在長達30年的時間裡面均未上朝的昏君。可是據現有歷史資料顯示。
  • 內閣太辛酸,楊廷機123封請辭信得不到回應,直接炒皇帝魷魚
    自幼勤奮好學,於萬曆十一年考中高中榜眼,但傳言其有狀元之才,只是並不入當時宰相申時行的眼,這才只得了一個榜眼的名次,而狀元被其給了朱國祚。其實仔細想一想,申時行的行為倒是不難理解,畢竟李廷機考中會試之時年紀已經四十一了,而對比朱國祚可才正值清雋之年,年僅二十四歲!
  • 播下龍種卻收穫跳蚤-皇帝也要與時俱進,成為心理研究的最佳實驗品
    1965年,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羅森塔爾在一所小學做了一個實驗,他告訴老師們他的測試可以識別出有開發潛力的人才,這所小學大概有20%的學生,屬於這類人才。事實上這20%的學生,只是隨機選擇的結果。 一年之後羅森塔爾重回學校,看到那些隨機選擇出來的學生,成績比其他學生要好得多。
  • 明朝歷代皇帝聊天群,明太祖朱元璋該打誰
    如果歷史有假如,那麼假如明朝歷代皇帝齊聚一堂,明太祖朱元璋會對他們說什麼? 明太祖朱元璋:想我朱元璋一生,誅陳友諒,滅張士誠,北伐大元,建立明朝,廢宰相集皇權,興科舉,懲貪官。你們這些臭小子告訴我,為什麼我大明卻只有276年而已。孫兒你先說,今天我一定要找出那毀我大明江山的敗家子。
  • 魏忠賢掌權多年,為何敵不過剛登基的朱由檢?太監再強也畏懼皇權
    雖說「人間正道是滄桑」,但此事卻仍然有人質疑,魏忠賢明明是一位在天啟皇帝面前都稱九千歲的人,在明朝皇帝之下可算是「隻手遮天」,為何會被年僅17歲,且剛剛登基的崇禎輕鬆扳倒呢? 無論是嘉靖時期,首輔位置坐近二十年的嚴嵩,還是萬曆時期,首輔、帝師、託孤重臣的高拱,都在皇帝的一張聖旨下,瞬間便灰飛煙滅,根本沒有任何抵抗能力。
  • 定陵被挖開後,萬曆皇帝屍骨姿勢藏玄機
    1956年5月17日,新中國歷史上首次有計劃的對帝王陵墓進行的考古發掘破土動工,挖掘的對象是明朝萬曆皇帝朱翊鈞的定陵。整個挖掘工作可謂是一波三折,最終持續了兩年多時間才完成。定陵地宮距地面27米,總面積為1195平米,由前、中、後、左、右五個高大寬敞的殿堂聯結而成。
  • 堂堂萬曆皇帝,為何在即位初期混得這麼慫?
    就算混到劉瑾、魏忠賢的地位,只要皇帝一聲令下,這些太監全得玩完。宦權出自於皇權,如果沒有皇權作支撐,那麼太監根本成不了事。大臣就不同了,他們手中可以擁有很大的權力,甚至可以超越皇上,有的時候還有廢立皇帝的權力。
  • 明朝這位太監權傾天下,還是皇帝的大伴,盟友死後就被皇帝抄了家
    明朝這位太監權傾天下,還是皇帝的大伴,盟友死後就被皇帝抄了家文│小先生提到太監,我們心目當中大多會浮出一個奸佞或者權臣的形象,因為諸如魏忠賢,王振,劉瑾,十常侍這樣權勢滔天的大太監實在是太多了,他們的惡劣影響一直流傳到了今天,以至於人們提起太監這個詞語的時候,腦海裡往往都是一些不好的印象
  • 皇上懷疑宰相上朝好幾天不換衣服,宰相:這件袍子我穿30年了
    首先咱們得說明這個宰相所在的朝代——遼,大家可能會有些陌生,遼朝的這任皇帝耶律隆緒可是一個非常聖明的君主。他和宰相之間的相識還是一個很傳奇的故事。耶律隆緒是在狩獵的時候發現這位宰相的。他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一個人過來幫助自己。接著夢醒了以後,第二天就發現了這位人才。他選中的這個男子第一次參試就奪取了狀元,他為人非常的踏實勤勉。
  • 明萬曆皇帝「北鬥七星」葬式揭秘(組圖)
    明定陵1956年5月開始挖掘,1957年打開地下玄宮,至今已過了半個世紀,但是萬曆皇帝的葬式為何採用「仰面朝天,右手扶著自己的面頰」的怪異姿勢,一直是個未解之謎。後殿(玄堂)的正面棺床上停放著三口棺槨,中間的特別大,是萬曆皇帝朱翊鈞的棺槨。另兩口分別是皇后孝端和孝靖的棺槨。 據王秀玲介紹,當時定陵發掘時,最引人注目的是墓主人的屍體保存情況。萬曆皇帝屍體放置在一條錦被上,錦被兩邊上折,蓋住屍體。屍體頭西腳東仰臥,肌肉已經腐爛,僅剩骨架。
  • 一月天子:當太子二十八年,終於登基為帝,一個月後去世
    但是只有一部分的皇帝是實實在在的去付出了行動的,就例如秦始皇就曾一路尋找能夠保人長生的神藥,嘉靖帝也是一度沉迷於迷信,想要自己煉製出長生不老的藥來,像這二人的皇帝也還有很多,但最後無疑的都失敗了。但其實就算不藉助任何的藥物,我國長壽的皇帝也還是有很多的,穩坐帝位幾十年的皇帝也不少。
  • 萬曆皇帝死後究竟有多慘?遺體被公開砸碎焚毀,最後連骨灰都不剩
    最著名的莫過於1928年孫殿英打開清東陵,在竊取諸多文物的同時毀壞了多達十幾具屍體,其中就包括慈禧和乾隆帝的屍體,然而1966年,明朝萬曆皇帝的屍骨也慘遭破壞,被焚燒殆盡,連骨灰也不剩,但這卻不是盜墓賊做的,這是怎麼回事
  • 為什麼皇帝上朝前,總有一個人在宮殿外甩鞭子,是什麼意思?
    近年前,看清宮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每當皇帝上朝前,總會有一個太監在大殿前甩鞭子,鞭子打在地上噼啪作響,然後大臣們便排隊進入大殿,開始早朝。這甩鞭子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講究嗎?當日五更三點,道君皇帝升殿。淨鞭三下響,文武兩班齊。天子駕坐,殿頭官喝道:「有事出班啟奏,無事捲簾退朝」--《水滸傳》甩鞭子的要求我們現在看電視的時候 ,發現幾乎甩鞭子這個動作都是由太監在做,而實際上,這個動作是由鑾儀衛一名校尉執行的。鞭子長10米,用黃絲編織而成,把長約三十公分,刻著龍頭,鞭梢用專門的軟皮製成,塗蠟,打在地上特別響亮。
  • 皇帝的那些時間
    古代的皇帝們大多都在幹什麼? 有人統計過,說雍正皇帝是最勤奮的,一生批改奏章41600餘件,可惜活的歲數並不算大。是不是累死的無從查考,但從他的批改次數來看就知道他遠勝那些普通皇帝,更讓那些不理朝政的昏庸皇帝望塵莫及。即便如此,雍正還要視察,照顧後宮嬪妃,活得並不輕鬆。
  • 中國歷史上的冷知識,原來皇帝不只自稱為「朕」!
    那就開始今天的分享,要是不知道的話可以拿小本本記錄一下哦!大家都知道在看宮廷劇的時候皇帝都是自稱「朕」的,其實並不是,在秦始皇之前,天子都是自稱自己為「餘一人」,雖然後來有自稱是孤或者寡人,但那都是各路諸侯的自封而已,並且自稱孤也不是孤家寡人的意思。在古代寡人是指寡德的意思,也就是說就算當了皇帝也要時刻警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