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一心為國,萬曆登基時與他情同父子,因看了一本書起了殺心

2020-12-05 視頻收收收

朱翊鈞即萬曆皇帝十歲登基,作為孩童的他生活都無法自理,更別提治理國家了,還好這個人很聰明、懂事,非常聽母親李太后的話。

明朝時期,除了猛人朱元璋和朱棣外,其他皇帝的權力都被內閣制約著,皇帝本人沒有什麼權力,所以作為女人的李太后更不能像武則天、慈禧一樣幹涉朝政。作為母親的李太后怎麼才能幫助兒子呢?她只能從大臣中選擇能人了。

這個能人就是張居正。張居正不但有才,據說還長的非常帥,李太后和他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所以李太后就不斷對萬曆灌輸張居正是能輔佐他的人,想當年父親剛死的時候,萬惡的高拱經常欺負他們孤兒寡母,不想讓他當皇帝,關鍵時刻是張居正挺身而出保住了他們母子,在這種洗腦式的灌輸下,萬曆對張居正非常有好感,可以說是既愛又怕。

張居正不但幫年幼的萬曆打理朝政,還像父親一樣不斷的培養萬曆,親自監督萬曆的學習。據說萬曆上朝時,看著張居正站在大殿下面,非常過意不去,特批他可以坐著上朝,不但如此,夏天有人扇扇子,洞天腳下有棉墊子,而其他大臣卻沒有這項待遇。

而張居正完全不把萬曆當皇上,學習不好該訓的訓,貪玩該罵的罵,比皇帝的爹還厲害,而萬曆一直都逆來順受,什麼話都聽張居正的,直到發生了一件事改變了萬曆的想法。

萬曆八年,朱翊鈞已經十八歲了。有一次他喝醉了酒,路上遇到一個太監,他突發奇想讓這個太監唱首歌聽,也許是太監太害怕了,半天沒有吭聲,萬曆一看非常生氣,下令把這個太監打了一頓,不但打了他,還割下一縷頭髮,意思是本來想砍你的頭,但是我法外開恩,割點頭髮算了。

這件事讓李太后知道了,當即喊來萬曆,啥話也不說,先讓他跪下,然後才開始數落他的罪行,萬曆也不辯解,一個勁的流眼淚,並表示一定痛改前非,不會再犯錯。按說事情到這裡應該也可以結束了,可李太后又拿出一本書給萬曆看。

這本書就是《漢書》,這本書中有一篇是《霍光傳》。霍光是漢代人物,和霍去病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他曾經幹過一件大事,廢過皇帝。李太后的意思應該是讓萬曆明白,如果不聽話,就廢了他。

這時萬曆才想明白,原來自己身邊就有一個「霍光」,自己的位置並不牢固,隨時有人可以廢了自己,這個人就是張居正。他怎麼也想不明白,做皇帝的打個人怎麼還有被廢的危險。此時萬曆腦中的張居正不在是自己的老師、輔助自己的大臣,而是一個可以威脅自己的人。

但是萬曆又離不開張居正,自己年幼,朝政還是得靠張居正,又加上李太后在中間和稀泥,他們之間的關係還不至於惡化,但是張居正卻在萬曆心中留下了陰影,種下了仇恨的種子。

萬曆十年,作為內閣首輔、萬曆老師的張居正去世了,張居正的死,萬曆還是非常傷心的,畢竟是幫自己辦了那麼多事的人,但是想想張居正以前對自己的種種,完全不像是大臣對皇帝的態度,所以萬曆悲痛沒多久就開始算帳了。

萬曆十一年,皇帝抄了張居正的家,剝奪他一切的職務,而張居正的家眷餓死的餓死,大兒子自殺,萬曆皇帝終於報了仇,事後萬曆也覺得有點過意不去,又下令給張居正剩餘的家人發放土地,供養他的母親。

被稱為天下第一宰相,一代名臣一心為國,死後卻落得如此下場,不知該如何評說。

相關焦點

  • 萬曆皇帝剛登基時很勤勉 為什麼後來20年不上朝
    萬曆皇帝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很多人覺得他是最幸福的皇帝,二十多年不用上朝。其實筆者認為萬曆皇帝是最可悲的一個皇帝。他為何二十多年不上朝呢?文官集團(東林黨)的掣肘都說文官安邦,武官定國。而事實上萬曆年間的東林黨實在是禍國殃民之流。他們大大的掣肘了皇帝。真正的權利都把握在他們的身上,而皇帝年幼。
  • 天龍中,掃地僧點化了蕭峰父子和慕容博,為何單獨放棄慕容復?
    除上述三位高手之外,在《天龍八部》中,還有一位絕世高人,武功出神入化,幾乎站在了金庸筆下正式出場武俠人物的最頂點,此人就是在少林寺默默無聞二十多年的掃地僧,關於掃地僧,除了他的武功臻微至妙之外,在原著中,他還驚豔出場,一出手就是巔峰,瞬間點化了蕭峰父子和慕容博,不過還有一個慕容復,掃地僧為何單獨放棄,從未點化呢?玉面郎君慕容復。
  • 夫妻因被逼債起殺心 用濃硫酸溶掉「小三債主」
    合伙人畸戀:  他不甘心被甩;  夫妻起殺心:  因她緊逼40萬債;何某將轎車停好後,小區裡出來一名中年男子,兩人一同往小區裡面走。此後,何某的轎車一直停放在原處,可何某卻再也沒有出現過。  神秘出租房 整天拉窗簾屋內現血跡  警方斷定,何某可能遇害了。遇害的地點極可能就是這個小區的某一個房間。警方決定先從出租房查起,重點調查那些可疑的出租房。
  • 在太子位熬了十四年,結果登基三天就去世了,孫子成千古一帝
    如果要說古代權力最高的人,便是在高牆之中的皇帝,他不僅可以掌握每個人的生殺大權,還可以在很多情況下享受其餘人擁有不到的東西,所以在自古以來的皇權更替中,許多人做出了違背道德與良心的事情,穿一穿龍袍,坐一坐龍椅。
  • 一月天子:當太子二十八年,終於登基為帝,一個月後去世
    那麼相對的,在位時間極短的皇帝也大有人在,就像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明光宗皇帝朱常洛一樣,整整做了二十八年的太子,好不容易熬到登基當上了皇帝,可以在一個月之後就去世了,因此就被後人稱作為了「一月天子」。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推薦你看這幾本書
    類似的書籍看了很多,唯獨這本比較特別。《別做正常的傻瓜》對我幫助最大的是,對自我行為的覺察,和對固有認知的警惕。讓我時刻保持反省和覺察之心,時時提醒自己去避免這些偏見和錯誤。它裡面描述的行為決策學非常有意思,例子很生動,由淺入深,又深入淺出。就像書中提到的:做決策時只需要關心兩點:1、成本;2、收益。
  • 《萬曆十五年》:一本入門級別的通俗文史,講述歷史上的蝴蝶效應
    1997年5月,三聯書店出版了一部明史研究專著,作者是黃仁宇,書名是《萬曆十五年》。這並非這本書第一次出現在人們視野裡。早在1982年,耶魯大學出版社印行了《萬曆十五年》,並由當時美國名作家厄卜代克在New Yorker雜誌撰寫書評推薦。這本書推出後,被美國多所大學採用為教科書,並於1982和1983年獲得美國國家書卷獎歷史類好書兩次提名。
  • 專家打開萬曆墓葬,檢測萬曆屍骨後,揭露萬曆三十年不上朝的真相
    公元1572年,明穆宗駕崩,年僅10歲的朱翊鈞即位,是為明神宗,年號萬曆,因此被稱為萬曆皇帝。史料記載,萬曆一共在位48年,為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期間為明朝帶來了繁榮,但也加快了明朝的滅亡。這是怎麼回事呢?萬曆除了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也是明朝最不可思議的皇帝。
  • 新皇帝當了20年太子,登基繼位剛滿1個月,卻突然駕崩了!
    新皇帝當了20年太子,登基繼位剛滿1個月,卻突然駕崩了!朱元璋在消滅了張士誠和陳友諒之後,又率兵將元朝統治者趕回了大漠,從此整個中原都是朱元璋的天下了,因此建立了明朝。說起明朝,明朝是一個比較奇怪的朝代,除了極個別的皇帝外,生下的皇帝要不就是縱慾過度,要不就是病死,除了前期的幾個皇帝外,其他皇帝的壽命都很短。
  • 他是千古第一詞帝,25歲登基41歲去世,臨死時寫下一首詞驚豔時光
    那是公元975年的一個春天,此時冰雪消融,卻依然帶著幾分徹骨的寒意,但是作為一國之君的他,心情卻格外的好。因為聽屬下說,宋軍因糧草不支,馬上就要退兵了。這真是天佑南唐,又能享受幾天太平日子。興奮的他打算去城牆上慰問士兵,鼓舞士氣,以期更快退敵。
  • 國寶級科學家馬偉明,拒絕美國優渥待遇,一心為國發展科技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無論一個人擁有什麼樣的天賦,如果他不把這種天賦,為別人帶去些什麼,他將一無所獲」。有的人默默地在為這個世界照亮前進的道路,本文的主人公就是這類人的代表,他為祖國每天節省上百億,美國做夢都想挖走他,但他卻一心為國,他就是馬偉明。
  • 史上最悲催的皇帝坎坷之路:三番五次遇害,登基後一月就駕崩了
    幸運的小皇子卻不被萬曆皇帝所愛,甚至想賴帳,在他心中,只有最愛的鄭貴妃生的孩子才有資格立為太子,奈何老祖宗的條文在那放著「立長不立幼」,皇帝再大大不過老祖宗,宮女還得到太后和大臣們撐腰,萬曆皇帝萬萬不願意的情況下,宮女也成功冊封為妃,孩子取名朱常洛,成了大明的皇子。
  • 《燕雲臺》喜隱父子謀反被萬箭穿心,非燕燕本意,烏骨裡恨透燕燕
    文/小凡娛影導語:《燕雲臺》喜隱父子謀反被萬箭穿心,雖非燕燕本意,烏骨裡動殺心由唐嫣、竇驍、經超等主演的《燕雲臺》正在熱播中,在最新劇情中,燕燕被誣陷毒死李思烏骨裡真是活該,竟然還做丈夫的幫兇,燕燕已經對耶律喜隱一家仁至義盡了,三番五次害燕燕,這次幸虧大姐求情燕燕才饒了耶律喜隱的性命,發配祖籍終身監禁,烏骨裡竟然還不滿足,本來就是死罪,留他一命就不錯了。
  • 此人不死,日本難佔東北,他被槍斃後,張作霖嘆口氣:暴屍三日!
    此人自小沉浸在武術氛圍的家庭之中,耳濡目染間,對武術有著自己的認知。李景林的父親常年習武,狠抓李景林的武術底子,在他小時教他學武,在他長大後送他入陸軍青年學校學習,由此奠定了李景林的武術基礎。等到畢業後,李景林渴望為國貢獻,投身於戰鬥之中。提及最出彩的一次作戰,則是在攻打三眼橋一戰上。
  • 韓立殺心太重,為修心自願走入輪迴?「凡人修仙」原來是一場夢
    「凡人修仙」的故事,到頭來都是韓立的一場夢而已,是韓立因為殺心太重,而自願進入輪迴重新修心的過程。眾所周知,「凡人修仙」故事的最開端,便是韓立自山村小屋中睡醒開始的,而那時的韓立,就已經擁有了和現在幾乎相同的心性。他心腸夠硬,行事小心謹慎,他也有善心,但一定先有防人之心。
  • 第一次看世界地圖,萬曆皇帝嫌棄明朝小,日本卻啟動了明治維新
    1522年9月,葡萄牙人麥哲倫的環球旅行船隊環遊地球一圈之後,回到出發點歐洲,人類第一次實現了真正意義的放眼看世界。這次航行成功之後,那些具有實際觀測依據的「世界地圖」逐漸出現。儘管中國人在親自放眼看世界這件事上喪失了先機,但有人曾經給了間接的機會。
  • 陳詔:《金瓶梅》諷喻萬曆宮闈寵幸事件嗎?——與臺灣學者魏子云...
    可是,就在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十三「張幼予」條有以下的一段話(此則資料又見於沈德符《敝帚軒剩語》):幼予被難為辛丑年。時虎邱僧省吾者嗜酒,忽一日醉死。孝廉與姻家比鄰,偶大失資重,或疑孝廉與盜通,因捕治死獄中。時稅事再興,市人葛成倡義,遍拆毀諸富家,有毆斃者,當事置之死法。適幼予又以妓致殞,俱一兩月內事,吳人遂以湊「酒色財氣」四字雲。
  • 此人妙筆生花,疑為《金瓶梅》作者,傾情為一羽化飛升女道士作傳
    相傳,太倉王氏是北宋真宗朝宰相王旦的後裔,元代時,舉族避戰亂南遷至太倉瀏河。在明代,光耀太倉王氏的人物是王錫爵。王錫爵出生時,喜雀雲集其家院宅,「雀」與「爵」同音,故起名錫爵。王錫爵聰明穎異,嘉靖三十七年(1558)鄉試第四名,嘉靖四十一年(1562)壬戌科會試第一,廷試為一甲第二名榜眼(一甲第一名狀元為申時行),授編修,累遷國子監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