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即萬曆皇帝十歲登基,作為孩童的他生活都無法自理,更別提治理國家了,還好這個人很聰明、懂事,非常聽母親李太后的話。
明朝時期,除了猛人朱元璋和朱棣外,其他皇帝的權力都被內閣制約著,皇帝本人沒有什麼權力,所以作為女人的李太后更不能像武則天、慈禧一樣幹涉朝政。作為母親的李太后怎麼才能幫助兒子呢?她只能從大臣中選擇能人了。
這個能人就是張居正。張居正不但有才,據說還長的非常帥,李太后和他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所以李太后就不斷對萬曆灌輸張居正是能輔佐他的人,想當年父親剛死的時候,萬惡的高拱經常欺負他們孤兒寡母,不想讓他當皇帝,關鍵時刻是張居正挺身而出保住了他們母子,在這種洗腦式的灌輸下,萬曆對張居正非常有好感,可以說是既愛又怕。
張居正不但幫年幼的萬曆打理朝政,還像父親一樣不斷的培養萬曆,親自監督萬曆的學習。據說萬曆上朝時,看著張居正站在大殿下面,非常過意不去,特批他可以坐著上朝,不但如此,夏天有人扇扇子,洞天腳下有棉墊子,而其他大臣卻沒有這項待遇。
而張居正完全不把萬曆當皇上,學習不好該訓的訓,貪玩該罵的罵,比皇帝的爹還厲害,而萬曆一直都逆來順受,什麼話都聽張居正的,直到發生了一件事改變了萬曆的想法。
萬曆八年,朱翊鈞已經十八歲了。有一次他喝醉了酒,路上遇到一個太監,他突發奇想讓這個太監唱首歌聽,也許是太監太害怕了,半天沒有吭聲,萬曆一看非常生氣,下令把這個太監打了一頓,不但打了他,還割下一縷頭髮,意思是本來想砍你的頭,但是我法外開恩,割點頭髮算了。
這件事讓李太后知道了,當即喊來萬曆,啥話也不說,先讓他跪下,然後才開始數落他的罪行,萬曆也不辯解,一個勁的流眼淚,並表示一定痛改前非,不會再犯錯。按說事情到這裡應該也可以結束了,可李太后又拿出一本書給萬曆看。
這本書就是《漢書》,這本書中有一篇是《霍光傳》。霍光是漢代人物,和霍去病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他曾經幹過一件大事,廢過皇帝。李太后的意思應該是讓萬曆明白,如果不聽話,就廢了他。
這時萬曆才想明白,原來自己身邊就有一個「霍光」,自己的位置並不牢固,隨時有人可以廢了自己,這個人就是張居正。他怎麼也想不明白,做皇帝的打個人怎麼還有被廢的危險。此時萬曆腦中的張居正不在是自己的老師、輔助自己的大臣,而是一個可以威脅自己的人。
但是萬曆又離不開張居正,自己年幼,朝政還是得靠張居正,又加上李太后在中間和稀泥,他們之間的關係還不至於惡化,但是張居正卻在萬曆心中留下了陰影,種下了仇恨的種子。
萬曆十年,作為內閣首輔、萬曆老師的張居正去世了,張居正的死,萬曆還是非常傷心的,畢竟是幫自己辦了那麼多事的人,但是想想張居正以前對自己的種種,完全不像是大臣對皇帝的態度,所以萬曆悲痛沒多久就開始算帳了。
萬曆十一年,皇帝抄了張居正的家,剝奪他一切的職務,而張居正的家眷餓死的餓死,大兒子自殺,萬曆皇帝終於報了仇,事後萬曆也覺得有點過意不去,又下令給張居正剩餘的家人發放土地,供養他的母親。
被稱為天下第一宰相,一代名臣一心為國,死後卻落得如此下場,不知該如何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