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彈劾之後:樸槿惠的青瓦臺似孤島,獨食「一人飯」
12月14日,韓國國會召開針對「樸槿惠政府親信幹政案」的第三場聽證會。這一天,是樸槿惠被暫停總統職務後的第五天。
在1993年的回憶錄《如果我生在普通家庭會怎樣》中,樸槿惠在寫到家族歷史悲劇和自己的悲傷時曾說:「在我的一生中,愉快的時光從未超過痛苦的時光。」
23年後,國民遊行慶祝國會通過了對樸槿惠的彈劾,被「軟禁」在青瓦臺府邸的樸槿惠鮮獲同情。
12月9日,韓國首爾,韓國國會通過總統彈劾案後,樸槿惠與國務委員會面交談。視覺中國圖
熟悉而陌生的青瓦臺
上周五,韓國國會以234票贊成,56票反對,2票棄權,7票無效,通過了彈劾總統樸槿惠的議案。彈劾案指出,樸槿惠的行為違背民主主義基本原則,她辜負了國民通過選舉對其賦予的信任。樸槿惠還使崔順實等親信們介入政策、國務會議、政府人事任免等政務並發揮影響力,逼迫企業捐款,且在「世越號事故」發生後應對不力。
《朝鮮日報》的報導稱,樸槿惠當天在彈劾案表決通過後召開的國務委員懇談會上,對出席者表露了自己的心聲:「現在知道泣血是什麼意思了」,「感覺撕心裂肺地疼」。
《紐約時報》當天的報導則指出,隨著抗議的規模越來越大、聲音越來越響、距離越來越近,韓國總統樸槿惠大部分時候都遠離公眾視線,陷入自憐和絕望,基本上都是一人獨處。
報導稱,她的助手表示,樸槿惠隱居在總統官邸青瓦臺,幾乎沒有訪客。「如同希臘悲劇的造化弄人一樣,那裡也是她童年的家。對樸槿惠來說,青瓦臺本身就充滿了回憶。」《紐約時報》表示。
1961年,樸槿惠父親樸正熙發動軍事政變,年僅9歲的樸槿惠和親人一起住進了青瓦臺;22歲那年,樸槿惠的母親在一場針對樸正熙的暗殺中去世後,樸槿惠成了父親樸正熙的代理第一夫人,繼續居住在青瓦臺。1979年,當樸正熙遇刺身亡後,她離開了青瓦臺,直到2013年以總統的身份回歸。
然而,事實上,自醜聞10月爆發以來,樸槿惠就很少出現在公共場合,青瓦臺從充滿了回憶的地方,變成了民意對她進行「審判」的場所。《紐約時報》稱,在過去的一個多月裡,她在青瓦臺聽到了每周要求她下臺的抗議聲。遊行示威的人們,來到青瓦臺她居所的附近不斷高喊,「把她趕走!」
「總統聽到了民眾的聲音,心情沉重,」樸槿惠的發言人鄭然國在一場抗議結束後說道。
「她明顯變得憔悴了,」樸槿惠所在的執政黨新國家黨議會黨團主席鄭鎮碩說。他12月6日去青瓦臺看望了樸槿惠。「她好幾次說自己愧對我們的議員。」
而同樣孤獨的場景,上一次發生還是在2008年。時任韓國總統的李明博因放開從美國進口牛肉的禁令而導致了數周的民眾遊行,李明博曾於晚上登上青瓦臺的後山,看著遊行示威的民眾燭光而黯然淚下。
如今的樸槿惠,已不再參與任何國政。當初說沒有丈夫沒有兒女要嫁給國家的她,孤單地呆在青瓦臺,正如《紐約時報》所說,「她最信任的三名助手被免職,其中一人入獄。而她最親密的知己崔順實,也關在獄中。」
習慣在青瓦臺吃「一人飯」的總統
《中央日報》報導稱,在彈劾通過後的第一個周末,樸槿惠整日呆在青瓦臺,通過讀書等活動打發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