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樸槿惠政治生命的是其性格還是韓國政治的「內傷」?

2020-11-24 澎湃新聞

終結樸槿惠政治生命的是其性格還是韓國政治的「內傷」?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郭銳

2016-11-17 19:27 來源:澎湃新聞

由「閨蜜門」所引發的韓國國內政局的持續劇烈變化,已經讓青瓦臺總統府陷入到越來越難以收拾和控制的地步。

一再屢創紀錄的群眾示威抗議規模、令人難以置信的國民最低支持率、史無前例的朝野政黨聯合逼宮局面、又快又準又狠的韓國檢察機關行動、拔起蘿蔔帶起泥的最新事態進展,這些表明了樸槿惠總統要全身而退已經是一項難以完成的任務。

樸槿惠

樸槿惠不會輕易辭職,在野黨亦難收拾殘局

沒有最壞,只有更壞。顯然,「閨蜜幹政事件」的進一步發展和擴散,已經遠遠超出了青瓦臺總統府的實際掌控能力,也逼近了樸槿惠政府所能夠承受的最大極限。個人性格的極為倔強和下臺後就可能面臨更大的政治清算包括讓先父樸正熙蒙受不必要的政治責難的潛在風險,意味著樸槿惠不會輕易地做出引咎辭職的政治決定。

當前樸槿惠的所作所為,對抗著的不只是如潮水一般的民意表達和一浪高過一浪的在野黨的反對示威,還有作為韓國總統大多無法善始善終的結局。

在野黨口中的彈劾總統的政治要求,至少在目前來看還不具備程序啟動上的充分必要條件。更何況,如此嚴重的爛攤子,加之當前韓國國內經濟形勢十分嚴峻、周邊外交局面極為不利,這肯定不是在野黨所想所要的結果。

立場上要有嚴正的態度,行動上要有張有弛,而最後的結果則要視局勢發展來定。實際上,在野黨也根本沒有做好接手現政權的準備,或者說,在野黨也不具備足夠能力來掌控目前局勢。對在野黨來說,提前掌握政權未必是一件好事情,而鎖定未來的總統大選並全力爭勝才是王道。

憎惡「背叛」:樸槿惠縱容親信幹政的性格因素

樸槿惠前往國會會晤國會議長丁世均,商討解決親信崔順實幹政爭議的方案。

執政黨正在加快「拋棄」樸槿惠總統而求政治自保,試圖在未來的總統大選中得以扭轉當前不利局面的舉動,這本來也是無可厚非的。只不過,這無異於是往樸槿惠的傷口上撒鹽。

儘管樸槿惠在父母親意外雙亡之後,就已經十分清楚並真實領會到了世態炎涼的極大殘酷性,但是也讓她養成了非常憎恨、十分牴觸所謂的「背叛」行為的性格。

正是因為樸槿惠承受不了他人的背叛舉動而又對此十分的敏感和憎惡,崔太敏一家人的不離不棄才讓她從內心到行為上有了近乎常人難以理解的種種表現。即便是樸槿惠的妹妹樸槿令、弟弟樸志晚聯名寫信給時任總統盧泰愚,向其告發崔太敏的所作所為時,樸槿惠所感受到的只是自己已經習慣了的「背叛」,只不過這次是被親人「背叛」而已。

韓國政治「內傷」決定了總統們的結局

與其說這是樸槿惠的個人經歷和秉性品格的自然呈現,不如說是因為韓國政治生態尤其是國家現代化進程中的不成熟表現的深層次因素。

樸槿惠在刻意遠離了大財團而躲過了經濟腐敗的厄運後,卻倒在了任人唯親這一政治家很難迴避的癥結問題上。這其實反映的是韓國在國家現代化的進程中,並沒有成功消除「政治權力私用」的嚴峻情況。

對樸槿惠來說,全身而退的最好方式就是退居二線,以求平穩地走過一年有餘的短暫的任職餘期。不過,形勢比人強。樸槿惠政府要實現這一目標的難度是越來越大,倒不是在野黨的逼宮舉措多麼的強悍和到位,而是因為在臨近大選之時的一切的首要考慮顯然都是以贏得未來的總統大選為最主要的核心目的。

樸槿惠政府或許已經很難再收拾當下的這個爛攤子,讓其負起責任的最好方式就是不再讓這一事件繼續給執政黨及其未來的競選帶來更多更大的麻煩。

執政黨對樸槿惠離心離德的舉動看似是不近人情,甚至是有落井下石之嫌,實則是各方力量在權衡了當下局勢及利益得失後的優先保全自身的選擇而已。

牆倒眾人推,這是一個常理。樸槿惠引咎辭職也好,被彈劾下臺也罷,或是不排除有其他更加意外性的結果出現,總之,她的政治生命可以說已經是接近結束了。

對樸槿惠來說,她最需要的是全體國民在現在和未來能夠給她一個體面的對待,讓歷史對她的所作所為做出最為公正的詮釋。這不僅是對樸槿惠的坎坷一生的交代,更是對其亡父樸正熙未竟事業的一種尊重。

(作者系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國際政治教授,博士生導師)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樸槿惠,韓國,親信幹政

相關推薦

評論(122)

相關焦點

  • 國際述評:樸槿惠之後的韓國政治光譜
    這是繼1995年逮捕全鬥煥和盧泰愚之後,時隔22年再次有韓國前任總統被逮捕。歷時4年多的時間,樸槿惠的總統之路以面臨囹圄之災而告終。「樸槿惠時代」究竟緣何終結?告別樸槿惠的韓國政壇又將面臨何種挑戰?  跌宕起伏的總統之路  2012年12月20日,樸槿惠成功當選,成為韓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統,其「40戰40勝」的選戰成績更為她贏得了「得票女王」的稱號。2013年2月25日,樸槿惠宣誓就職,正式開啟作為總統的執政生涯。  2016年10月,「親信門」事件持續發酵,樸槿惠民意支持率急轉下降。
  • 改革韓國「財閥政治」,是文在寅內政重點
    韓國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10日凌晨發布的計票數據顯示,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文在寅確認在第19屆總統選舉中獲勝,當選新一任總統。  自由派文在寅當選總統,意味著持續了近十年的保守派李明博—樸槿惠執政終結。韓國自由派終於一雪前恥,重新執政。可以想像,韓國對內對外政策,未來都將改弦更張。  限制財閥,預計將是文在寅政府內政的一個重點。
  • 韓國政治將走向何方
    同樣地,韓國總統樸槿惠的「親信門」所暴露出來的「暗政治」,是否能夠隨著彈劾成功而煙消雲散,也尚未可知。或許,由於保守勢力受到挫折,韓國形成新的政黨格局,有利於國家治理的變得更加理性。這四名官員曾於大選期間在網上發布政治訊息,抹黑樸槿惠的政治對手,將包括反對派總統候選人文在寅在內的政府批評人士說成是朝鮮間諜。這個醜聞說明樸槿惠的成功當選可能已經牽涉到了「暗勢力」的背後操控。  2014年4月16日,「世越號」客輪沉沒當天樸槿惠總統「失蹤」7個小時則成了其執政中難以抹去的汙點。
  • 韓國陷入70年來最大政治混亂
    「倒樸派」也希望執政黨能夠在明年大選勝利,但不同的是「倒樸派」認為樸槿惠的醜聞已經影響到了執政黨的聲譽,急於將執政黨和樸槿惠撇清關係。  執政黨內部兩派內訌的同時,在野黨也各有各的算盤,其本質都是為了爭奪國家權力。三大在野黨:新國家黨、共同民主黨、國民之黨就運營「朝(執政黨)野(在野黨)政(代行政府)協商體制」進行了協商,但僅止步於原則性協商,沒有進行具體討論。
  • 韓國政治如何走出親信幹政醜聞 保樸派心存幻想
    若裁決彈劾案成立,樸槿惠將被取消總統職務,此後60天內將舉行新的總統大選。目前憲法法院已經對該案件進行了兩次預審。  現今,觀察韓國國內政治走向的第一個關鍵點就是憲法法院是否能順利讓彈劾案通過以及何時通過。目前已經不是樸槿惠本人和反對者之間的博弈了,而是以樸槿惠為代表的保守勢力與進步勢力的博弈。
  • 韓國總統樸槿惠在清華大學演講
    「韓中心信之旅,共創新20年」韓國總統樸槿惠在清華大學演講  清華新聞網6月30日電(記者 高原)6月29日上午,韓國總統樸槿惠訪問清華大學,並在主樓報告廳發表了題為「韓中心信之旅,共創新20年  當韓國總統樸槿惠身著一襲紫色套裝、面帶溫和的微笑,以字正腔圓的中文開始演講時,在場師生們報以熱情的掌聲。
  • 特殊的政治發展軌跡和國情,兩者決定了韓國總統註定難當
    韓國總統之所以難當與政治發展程度有關。(金大中)韓國這個國家政治發展軌跡有其特殊性,而且還分為民主化之前和民主化之後兩個階段。韓國以前為藩屬,本身是一個君主專制的封建王朝,後來成為日本的殖民地,可以說這個國家原本的政治發展本身就先天不足,而且還被強行打斷。
  • 樸槿惠在獄中度過67歲生日,她已徹底絕望了
    她生日的前一天,韓國檢方以樸槿惠涉嫌非法幹涉當時黨內推薦選舉為由,將樸槿惠追加起訴。由此,樸槿惠的罪名又增加一項至21項。幾乎可以肯定,她必須把牢底坐穿了。她的健康也堪憂。據其律師說,她的腰疼反覆發作,面部出現嚴重浮腫,左膝蓋有積液,正常彎曲很困難。由於拘留所的夥食偏鹹,腎病的樸槿惠吃泡菜時都要蘸水,飯量急劇下降。
  • 文在寅從難民之子變成韓國總統,與樸槿惠無關!
    不少人認為文在寅當初能夠成功擔任韓國總統完全是踩著樸槿惠才坐上了這樣的位置,但實際上早在當初兩個人競爭韓國總統的時候,他們的票數就相差無幾,後面樸槿惠的票數也是險勝。文在寅表示當初他們是通過了一些非法手段,才讓樸槿惠的票數最終險勝。
  • 樸槿惠和芮成鋼,殊途同歸
    樸槿惠和芮成鋼,殊途同歸文:枯木韓國前女總統樸槿惠受審之類的新聞一直是報紙的頭條,昨天她否認了全部18項指控,但從披露的資料來看,樸槿惠是免不了牢獄之災,至於會不會被特赦,我認為有可能。我們鄰居韓國的總統歷屆下場都不太樂觀,自1948年大韓民國成立至今,共經歷了11任總統,可不是入獄就是遭彈劾或者流亡,甚至被暗殺,很少有善終的。
  • 失望了,樸槿惠吃泡菜是最好的結局,文在寅看透了!
    就如今在監獄中的樸槿惠來講,這樣的事情顯然並不是一個可以隨便給出答案的事情。在文在寅努力成為韓國總統之後,他對樸槿惠的態度似乎也是比較強硬的,雖然談不上將樸槿惠置之死地,但是畢竟是韓國前總統,樸槿惠如今的遭遇也實在可是可以被唏噓的。但是哪怕是如此,樸槿惠也並不願意屈服。
  • 桑兵:如何理解孫中山複雜的政治性格?
    其真有革命思想而又實行革命之規畫者,舍孫文之外,殆不多見也。」值得注意的是,孫中山的靈活策略,帶有明顯的實用主義傾向,其極端表現,策略與宗旨往往看似相歧甚至相悖,即使政治鬥爭以勝負輸贏為目的實為通則,在此前提下實施高度靈活的策略並非例外,仍令人覺得其似乎有些不擇手段,目的至上。信仰的理想主義與策略的實用主義的矛盾統一,構成了孫中山政治性格的重要特徵,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主要特徵。
  • 樸槿惠幕僚集體辭職, 參與"邪教"集會被韓電視臺扒出! 驚天醜聞
    更多猛料爆出,韓國《每日經濟》發表新報導,說涉嫌幹政的不光是崔順實,還有其他7名女性。這8個女人組成了一個秘密女團,被內部人士稱為「八神女」。這些人不僅幹涉韓國政治,而且利用其接近樸槿惠的地位,甚至在韓國財界也翻雲覆雨。韓國政治圈已把將"八神女" 對號入座,包括富二代、女企業家、青瓦臺相關官員的夫人等,但嫌疑對象已經紛紛主動撇清,聲稱「沒聽說這個組織」。
  • 韓國新任總統最大缺點是什麼?文在寅自評:「無趣」
    但對他來說幸運的是,經歷了樸槿惠腐敗醜聞引發的動蕩後,韓國人恰恰需要這樣的人管理國家。」5月9日,英國《金融時報》在《「無趣」的文在寅》一文中這樣寫道。「無趣」並不是《金融時報》給文在寅扣的帽子,而是他本人對自己的性格評價。今年早些時候,文在寅在接受電視採訪時被問到自己最大的缺點,他曾鄭重其事地說是「無趣」。《金融時報》稱,這個詞準確地描繪了這位韓國新總統。
  • 樸槿惠最大的敗筆,錯信閨蜜,變成「籠中之鳥」,失去自由!
    如今,面臨韓國總統的指控,韓國前總統樸槿惠最終只能是在監獄中待上一輩子,而且必須要說明的一點是,面對文在寅不斷的指控和審判,樸槿惠如今已經很難有一個好的局面,而且隨著韓國民眾對樸槿惠之前所做的一切,越來越明白,接下來樸槿惠想要出獄,恐怕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 南哲思享|藍江:一般智力的生命政治生產——奈格裡的生命政治思想...
    的確,相對於傳統工人主義來說,奈格裡更喜歡將青年無產階級的政治力量轉移到社會當中,工人主義不能僅限在工廠裡鬥爭,以利於透過機器產生的協作關係,讓其成為與資本家談判的籌碼。更重要的是,這種機器生產所導致的協作關係實際上可以成為更強大的力量,而工人主義的理論家,無論是潘齊耶裡還是後來和卡西亞裡走向 「政治自治運動」的特隆蒂,實際上都沒有充分理解 這種協作關系所蘊含的巨大的變革性力量。
  • 政治科學與政治哲學的融合
    二儘管存在著政治哲學與政治科學分離的現狀,但是在更普遍的意義上,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應然與實然研究正從對立走向統一。在當代世界中,無論是普遍性還是特殊性,都不應該被簡單地否定或者替換,因為二者既存在各自作用的合理空間,又存在彼此連接的過渡地帶。
  • 剛在獄中虛驚一場,樸槿惠又收到不好消息!文在寅搞出了個大動作
    據海外網援引韓國紐西斯通訊社報導,韓國政府當地時間12月29日宣布,為慶祝新年特赦3024人,但政治犯排除在外,這意味著被捕入獄的韓國前總統樸槿惠、李明博不在其中。這是韓國總統文在寅執政後,進行的第四次特赦。根據韓國憲法,總統擁有赦免權。
  • 潘基文: 韓國處於危急中 需要「政治大團結」
    中國網新聞12月30日訊 據韓聯社報導,被認為是韓國下屆總統選舉熱門人選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韓國當前處於危機狀況,需要實現「政治大團結」和「經濟社會大調和」。據報導,潘基文在和韓國執政黨新國家黨議員鄭鎮碩的談話中指出,在韓國當前的危機狀況中,青年、女性和老人等社會群體遇到的困難最大,並對韓國國內的狀況表示憂慮。潘基文強調,「要謀求政治上的大團結,需要經濟、社會上的大調和,政界應當提出應對危機的解決辦法。」報導中指出,潘基文並沒有提及韓國改革保守新黨的建立和與特別的政治勢力聯合的相關內容。
  • 樸槿惠戴無框眼鏡現身法庭 判若兩人(圖)
    16日,樸槿惠戴眼鏡現身法庭,判若兩人海外網10月16日電 據韓聯社報導,16日上午,樸槿惠出席完當天公審後離開法庭時,罕見戴一副無框眼鏡現身。她面色憔悴、頭髮凌亂,基本同往常無異,不過因為眼鏡的緣故,與平時判若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