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知識】什麼樣的人血液最健康呢?

2020-12-07 澎湃新聞

【科普小知識】什麼樣的人血液最健康呢?

2020-12-03 1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世界上所有人

無論膚色、種族和信仰如何

其生命動力都流淌在他們的

動脈和靜脈之中的一種紅色的液體

——血液

組成血液的各種成分

構成了人體高度發達的防禦和運輸系統

賦予並保衛著我們的生命

血液是生命物質

一個人的健康狀況

可由其血液的狀況反映出來

因為血液可以揭示

人體內部各臟器的工作狀況

那麼什麼樣的人血液最健康呢?

「當然是獻血者啦~」

因為

獻血者不僅要達到血液各項指標

並且獻血前

還會進行血型、血比重

轉氨酶和B肝等檢查

符合全部標準

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獻血者哦~

無償獻血者

用愛心為生命加油

用熱血傳遞城市的溫度

在此我們向他們

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你知道嗎

無償獻血可不止獻全血一種方式哦

在我國

全血捐獻和單採血小板

是兩種最為常見的獻血類型

全血

包括血細胞和血漿的所有成分

一般用於緊急情況需要大量輸血

只能供給一個人使用

成分血

可以是血小板、粒細胞、血漿、

或外周血幹細胞

一般用於治療某些疾病

可以提供給多個人使用

其中血漿經過一系列加工提煉成

各種血液製品和所需接種的各種免疫疫苗

是用來治病救人、醫院急救的必備用藥

治療癌症患者所需的白蛋白、

治療燒傷燙傷患者所需的凝血因子、

用作免疫的B肝疫苗等等

都離不開血漿

並且

捐獻全血和單採血小板的間隔期

可是不一樣的呢

所以想要奉獻愛心的你

可要注意啦

根據《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規定:

1、普通全血獻血間隔期:不少於6個月;

2、單採血小板獻血間隔:不少於2周,不大於24次/年;

3、單採血小板後與全血獻血間隔:不少於4周;

4、全血獻血後與單採血小板獻血間隔:不少於3個月。

小貼士

TITLE CONTENT

了解無償獻血,從這裡開始

青島市無償獻血服務熱線:96606

微信:

微博:

抖音:

-End-

來源:安徽省血液中心

大愛無私 ∣ 37度的溫暖

青島市中心血站 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科普小知識】什麼樣的人血液最健康呢?》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離石:血液科普知識走進小學課堂
    為有效提升小學生血液知識知曉率、普及率。11月27日,呂梁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員來到離石區城內小學,為小朋友們送上了一堂淺顯易懂的血液知識科普課。課堂上,血站工作人員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通過豐富的圖片,精美的課件以及生動的故事,用通俗化、趣味化的方式,給學生們講解了血液成分、血液在身體內的功能以及無償獻血的意義和獻血流程等內容。彌補了學生在血液知識方面的空白,使學生們對血液知識和無償獻血常識有了初步的了解,也讓他們知道無償獻血對急救生命的重要性。
  • 新冠肺炎健康科普小知識(十七)
    新冠肺炎健康科普小知識(十七) 2020-02-26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血液的奧秘」之旅讓小記者大開眼界
    小記者走進科普館探索血液奧秘 在江蘇省血液中心「血液的奧秘」青少年科普館,省血液中心的講解員首先向小記者介紹了血液的生成和血液的成分,「在血液的世界裡,和平地生活著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和血漿,他們號稱血液的四大家族。血液中的紅細胞,平均存活時間只有120天,在部分紅細胞死亡的同時,有大部分紅細胞又生了出來。」
  • 常笑健康小程序上線 提供權威知識科普與優質產品服務
    據了解,常笑健康多年來依託新媒體矩陣資源,以微信公眾號為核心,一方面不斷輸出權威又有趣的健康科普知識。另一方面,則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推出了一系列健康服務與產品。可能對於不少老用戶來說,用慣了常笑健康公眾號,那麼常笑小程序都有哪些功能,和公眾號又有哪些區別呢?下面我們就來先介紹下常笑健康小程序都有哪些功能吧。
  • 【健康科普】痛經護理小知識
    2020-11-24 08:16:03 來源: 天遼地寧十四城 舉報   【健康科普
  • 心腦血管疾病健康科普月微講堂: 卒中防治和急救小知識
    心腦血管疾病健康科普月微講堂: 卒中防治和急救小知識 2021-01-11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獻全血與獻成分血到底有啥區別 一份含鐵量極高的血液科普
    獻全血與獻成分血到底有啥區別 一份含鐵量極高的血液科普時間:2019-01-14 17:51   來源:山東獻血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獻全血與獻成分血到底有啥區別 一份含鐵量極高的血液科普 哈維第一個提出血液循環論 他認為 血液受心臟推動 沿著動脈血管流向全身 最後通過靜脈血管返回心臟 從此 人們對血液的重要性
  • 英國華人博士開發健康知識類小遊戲 科普防疫知識
    作為兩個孩子媽媽的她,也曾經對新冠病毒十分緊張、手足無措,但後來,通過各種網絡渠道,王淑懿了解到了更多預防新冠肺炎的知識,心態逐漸平靜,防疫也有了章法。慢慢適應了宅家生活之後,王淑懿一直希望幫助更多的人。一開始,她匯總了從不同渠道獲取到的防疫知識,又加入了很多提升自身免疫力的方法。
  • 疾病預防不忽視,掌握健康小知識,市八醫院醫生來科普~
    疾病預防不忽視,掌握健康小知識,市八醫院醫生來科普~ 2020-08-22 1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孩子疾病預防知識哪裡查?兒童健康科普「寶庫」更靠譜
    在疾病流行季,寶寶該怎麼做好防護呢?每當遇到這些問題,你是如何尋求答案的呢?部分家長選擇靠百度等搜尋引擎,但結果的權威性卻差強人意,甚至遭遇廣告營銷。去尋求專業人士的解答吧,又比較費時費事,那該怎麼辦?如今,這種狀況已經可以通過「網際網路+」技術得到改善啦!
  • 備孕知識小科普
    備孕知識小科普最佳生育年齡:女性為24-29歲,男性為25-35歲,這個時期是男女生育最活躍的階段。當在最佳生育年齡受孕時,精子和卵的質量較好,計劃生育容易成功,難產的機會相對較小,這有利於改善下一代的健康。BMI值:即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女性的正常範圍是18-25,這也是最適合懷孕的比例。
  • 【防疫科普】防疫知識再宣傳,守護健康不鬆懈
    【防疫科普】防疫知識再宣傳,守護健康不鬆懈 2021-01-13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們的血液是從哪兒來的
    開欄語2019年,是全面實施「十三五」規劃,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關鍵之年。開展無償獻血知識宣傳工作,對加強公眾對無償獻血意義的了解,引導公眾對血液安全的正確認知,鼓勵更多人加入無償獻血的隊伍,促進全市無償獻血事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 百度健康醫典2020進化史:從健康科普到服務閉環
    每天數以億計的網友的健康問題是通過百度來搜索的,每個熱門文章、熱點詞條產生的背後,都是成百上千的網民提出的高優先級問題的集中度為驅動的,所以說,百度是明確的知道用戶最想知道什麼樣的健康問題的,這也是百度健康醫典「人民性」的根本保證。也許有人會問,健康信息早就大量存在於百科類、問答類的網際網路產品裡,百度健康醫典「重做一遍」的理由是什麼?
  • 健康教育惠居民 科普知識進社區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郭致遠 通訊員 張宇 董瑩為更好地保障轄區居民身心健康,進一步提高社區居民健康意識,普及健康知識,傳播健康理念。9月11日,惠濟區長興路街道省體社區聯合省安全健康教育中心開展了秋冬健康衛生科普宣傳活動。
  • 百度百科推出百科醫典 為用戶提供健康科普知識
    圖片版權所屬:站長之家站長之家(ChinaZ.com) 6月3日 消息:今天,百度百科正式推出「百科醫典」公益項目,將通過文字、視頻、長圖、問答等方式向用戶科普健康知識。醫學專家認為,現在中國醫學科學素養遠遠落後於醫學技術發展,醫學知識內容傳播魚龍混雜,權威的、老百姓能看懂聽懂的醫學科普知識傳播急需加強。而作為全國最大的百科全書,健康科普將是百度百科的重要一環。百度百科總經理楊明璐介紹,百度百科會在今年成立專門團隊,加大健康科普領域投入,努力將百科醫典打造成最權威、最優質、最親民的百科全書。
  • 【科普知識】老年人的聽力健康
    【科普知識】老年人的聽力健康 2021-01-05 1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度健康小程序上線,提供權威知識科普及問醫生等一站式服務
    近日,百度「醫療健康中心」小程序更名為「百度健康」。從該小程序看,百度健康整合了「百度健康醫典」以及「問醫生」等健康相關服務,這些也是百度在疫情期間為用戶提供的主要服務。
  • 【醫學科普】血液秘密知多少
    【醫學科普】血液秘密知多少 2021-01-08 15: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年級數學課本,科普知識貫穿其中,學生即學知識又長見識
    現在的小學數學課本不經圖案精美,而且有很多科普小知識貫穿其中,學生即學知識又長見識。筆者剛好是小學四年級的數學老師,我們一起翻開小學數學課本來看一看有哪些科普小知識吧,這些知識,就是家長也不一定都懂哦。四年級數學的第一單元就是學習「大數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