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2019年,是全面實施「十三五」規劃,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關鍵之年。開展無償獻血知識宣傳工作,對加強公眾對無償獻血意義的了解,引導公眾對血液安全的正確認知,鼓勵更多人加入無償獻血的隊伍,促進全市無償獻血事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為助推十堰市中心血站2019年整體宣傳工作,十堰日報社小記者活動中心攜手市中心血站,通過開辦血液知識進校園科普專欄,助力我市無償獻血事業的健康發展。
要說到我們的血液是從何而來的,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心臟,大部分的人都認為血液是心臟「製造」的,但這種想法真的是大錯特錯!血細胞其實是從骨頭裡「長」出來的。講得更具體一些,是骨髓腔內的骨髓承擔了「血細胞加工廠」的角色。骨髓又分為紅骨髓和黃骨髓,有造血功能的主要是紅骨髓。除骨髓外,還有些器官也參與造血,包括胸腺、肝、脾、淋巴組織等 (肝、脾主要是胚胎期造血器官,出生後停止造血)。
那麼,人體內一共有多少血呢?人體內血液的總量稱為血量,是血漿量和血細胞的總和,但除紅細胞外,其它血細胞數量很少,常忽略不計。每個人體內的血液量,是根據各人的體重來決定的,一般為體重的7%-8%。如體重為50公斤,則血液總量約為3500ml-4000ml。
工作中,經常有小記者問「孩子們能不能獻血」?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獻血是有年齡規定的,一般要求年齡在18-55歲,體重在50kg以上,獻血前沒有熬夜,獻血前兩餐不吃高脂高蛋白食物,例如油條,肉,魚。無病史,不長期服用藥物,女性不在月經期。
請穿寬鬆的上衣方便挽袖子,獻血的時候手心張開放鬆,獻完後不要急起,穿刺部位24小時內不要被水浸潤,也不要被不潔物品汙染,更不要在此部位揉搓。如果針眼出現青紫,24小時內可採用冷敷,之後改為熱敷,1-2周後即可消散。回到家後可吃點新鮮水果,蔬菜,豆製品,奶製品,新鮮魚蝦肉等,也要好好休息不能通宵娛樂,或從事體力勞動,劇烈運動了。大約2-3天就會收到血液中心的簡訊,會通知你的血型以及是否合格。
本報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