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北京時間從哪兒來?

2020-12-04 佛山在線

「北京時間,X點整。」

每天電臺整點報時的聲音,我們已經聽慣了,北京時間,也是中國人十分熟悉的一個概念。時間匆匆,我們總會感嘆:時間都去哪兒了?對於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答案。那你知道北京時間是怎麼來的嗎?

其實,北京時間從這裡發出——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作為我國唯一的專門從事時間頻率科學和技術科研機構,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運行維護的長短波授時系統,承擔著我國高精度標準時間的產生、保持和發播任務。

授時系統多次升級

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後,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就被提上日程。為滿足人造衛星的高精度時間需要,又因關中地處我國中央,無線電授時信號能更好地覆蓋全國,1966年國家科委決定由中科院抓總在陝西省關中地區籌建短波授時臺。按照「靠山進洞」的戰備要求,最終選址在陝西蒲城。

短波授時臺建成後,滿足了毫秒量級用戶的需求。但是,隨著我國空間技術飛速發展和戰略武器試驗的需要,需要更高精度的授時手段。

長波授時臺應運而生,它的精度是微秒量級,比短波臺授時精度提高了1000倍。

「面對國外的技術封鎖,老一輩科學家不畏艱難,協作攻克了一個個技術難關,自主研製生產出了所有關鍵設備,國產化率達到了100%。」日前,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黨委書記竇忠研究員自豪地說,出於安全考慮,長波授時臺建在了地下,深度達26米,相當於八九層樓,地上只有4座高聳的鐵塔承載著15噸的倒錐形天線體。

該項成果198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此後,長短波授時系統又經多次改造升級,始終保持著國際先進水平。

北京時間的發播

我國的標準時間是北京所在的東八區的區時,比國際標準時間早8個小時。國際標準時間稱為協調世界時(UTC),是零時區的時間,北京時間要加上8小時的時區差。

國家授時中心是全球最重要時間服務單位之一,具有先進的原子鐘組和測量比對系統,根據原子鐘的鐘差測量結果計算出原子時,並報送法國巴黎的國際計量局,國際計量局對世界各國報送的原子鐘和原子時數據進行綜合處理,計算出國際標準時間並定期發布。國家授時中心根據自己計算的地方原子時,並結合國際計量局的計算結果,對原子鐘進行駕馭,產生我國的標準時間UTC(NTSC),即北京時間。

時間產生出來後,就可以授時了。竇忠介紹,用戶的需要不同,授時方式也不同:如果需要毫秒量級的時間,可以短波授時;如果需要微秒量級的時間,可以長波授時;如果需要十納秒量級的時間,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授時可以滿足。

 在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時間頻率基準重點實驗室,科研人員在維護銫原子噴泉鍾。

「衛星導航系統雖然是一種導航定位系統,但導航定位的基本原理卻是時間測量。」竇忠說,因此,衛星導航系統需要有一套準確可靠的時間頻率系統,也具有授時功能,並且是目前應用最廣的授時系統。衛星導航系統的授時精度在十納秒量級。

為高精尖科技保駕護航

目前,高精度時間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科技、經濟、軍事和社會生活中至關重要的參量,廣泛應用於導航、電力、通信、航空、國防等領域,作為最基本的物理量,對提升國家科研水平也有基礎性作用。

事實上,衛星導航系統是一個基於測量時間差的測距定位系統,人們在導航時用到的位置和速度信息就是通過測量時間獲得的。「時間的毫釐之差,會帶來距離的千裡之謬。百萬分之一秒的時間測量誤差,就會導致測距誤差300米。」竇忠說。

高精度時間在電力系統中也有著廣泛應用。大量發電機併網發電就需要保持高度時間同步,併網主要設備的時間要同步到微秒量級。

同時,時間也可以充當輸電線上的偵察兵。「比如,高壓輸電線不幸被雷擊中,高精度時間就可以實現對故障點的快速定位。」竇忠說。

竇忠介紹,當前炙手可熱的5G 通訊也需要高精度時間來保駕護航,沒有時間同步就無法實現通訊,5G 基站有著非常高的時間同步要求,精度要達到十幾個納秒。

揭秘

1、北京時間就是北京當地時間?

北京時間和北京當地的時間並不一樣。

我國幅員遼闊,橫跨5個時區,為方便管理國家以及兼顧人們的日常生活,需要一個全國通用的標準時間。因此,1902年,中國海關制定海岸時,將東經120度的時刻作為標準時間;1939年3月9日,確認將東經120度的時間作為「中原標準時間」;1949年以後,又將「中原標準時間」改稱「北京時間」。

也就是說,「北京時間」是東經120度的時間,而北京位於東經116.4度,因此,北京當地時間與北京時間相差約14分半鐘;而杭州地處東經120.2度,因此,杭州本地的時間與北京時間最接近。

那麼,為何將我國的標準時間稱之為「北京時間」呢?因為我國的首都是北京,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北京成為中國的象徵,因此將我國的標準時間稱之為「北京時間」。同理,很多酒店前臺會掛著幾台鐘表,上面標記的「紐約時間」「倫敦時間」「東京時間」依次代表著美國、英國、日本的標準時間。

2、北京時間是從北京發出的嗎?

北京時間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負責產生、保持和發播的。而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所以說,北京時間是從西安發出的。

為什麼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要設在西安?首先,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所在的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距離中國大地原點只有100公裡,從這裡發出標準時間信號,可以更好地覆蓋全國。其次,當地地質結構穩定,受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可能性較小。最後,就是出於戰備的考慮。時間是一個國家的基礎保障設施,由於其重要性,因此建在內陸會更加安全。

3、北京時間是怎麼發播給大家?

如今的授時手段是多樣化的,比如長短波授時系統、低頻時碼授時、網際網路授時、衛星單向授時、衛星雙向時間傳遞、光纖傳遞等,授時方法不同,授時精度也有所不同,用戶可以根據需求選擇不同的授時方法。

如果選擇北京時間和誰「對表」呢?霸氣地告訴你——北京時間並不需要向誰看齊。不過,國際計量局每個月1日會收集上個月全世界的原子鐘數據,然後通過某種方法計算出國際標準時間。如果要判斷哪個國家的時間準不準,就是和該組織發布的國際標準時間進行對比。

4、北京時間準嗎?

在2013年的日內瓦國際會議上,國際計量局發布了他們對各國長達7年的研究結果表明,北京時間的準確度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三。2013年以來,北京時間與國際計量局發布的國際標準時間之間的誤差始終保持在10納秒以內,能達到如此準確度的國家,全球不足5個。

我國標準時間的「進化」

從十二時辰到北京時間

一百多年前,大多數中國人還是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他們的時間概念,基本上就是看看太陽在天上走到什麼位置了,或者聽聽家裡飼養的公雞已經啼叫了幾遍,人們也能大致判斷出時間已經到了十二時辰的哪個時辰。官府也會利用晷影漏刻來測量當地太陽運行的時間,通過敲鼓或擊鐘、更夫敲梆子來提醒時刻的變化。

對時間測量的精確要求,是伴隨著工業革命的需要產生的。1854年,通過電報線路,格林尼治天文臺與東南鐵路站臺相連,能準確地傳遞天文臺時間信號。1860年,英國的主要城市都能由電報線接收格林尼治的報時信號。1855年,不列顛島與愛爾蘭98%的公共時鐘調整為格林尼治時間。

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的「國際子午線會議」上,首次確立了在世界範圍內時區的劃分方法。格林尼治標準時將整個地球分成了24個時區,而中國大部分的繁華地區,即中國的東部沿海地區都在東八區(即以東經120度經線的時刻為標準)。

大約19世紀末,中國的沿海口岸也開始改用格林尼治標準時,當時人們把這個時間標準稱為「海岸時」。

到了1918年,當時的中央觀象臺提出劃分全國為五個時區:中原時區(以東經120度經線之時刻為標準,實際就是格林尼治時間的東八區)、隴蜀時區(以東經105度經線之時刻為標準)、回藏時區(以東經90度經線之時刻為標準)、崑崙時區(以東經82度半經線之時刻為標準)、長白時區(以東經127度半經線之時刻為標準)。隨後,中原標準時的應用不斷擴展。

1939年3月9日,抗戰中的國民黨政府內政部在重慶召集「標準時間會議」,對以前的五時區方案做了少量修改,並決定於1939年6月1日起實施。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後,「中原標準時」稱謂已不合時宜,這為「北京時間」的出世鋪平道路。

1949年9月27日,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定都北平,改北平為北京」的決議。「北京時間」在這一年第一次出現。

1950年初,在新中國成立後的短短幾個月內,全國各地除新疆、西藏外,實際上全都採用北京時間為統一的時間標準。

相關連結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國家授時中心前身是陝西天文臺,始建於1966年,總部位於西安市臨潼區,授時部位於陝西蒲城縣。先後建成BPM 短波授時系統、BPL長波授時系統、BPC低頻時碼系統、電話、可信時間認證服務、數位電視和網絡授時系統,逐步形成了一個全方位、多手段、多層次的國家授時服務體系,為空間技術、測繪、地震、交通、通信、氣象、地質等諸多行業和部門提供著可靠的高精度授時服務,圓滿完成了國家歷次星箭發射中的授時保障任務,多次受到國家有關部門嘉獎,為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國防安全和社會發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原標題:北京時間從哪兒來?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為你揭秘

文|綜合科技日報、經濟日報、新華網、北京日報

圖|新華社

編輯|何欣鴻

 




相關焦點

  • 北京時間7點整,北京時間究竟是怎麼來的?
    文章來源:科學大院微信公眾號  「現在是北京時間X點整」。  這大概是我們聽到最多「北京時間」一詞的一句話了吧!  大家都知道它是我們的標準時間,但它到底是從哪兒來的呢?  紀年確定了年月日這樣的大尺度,而時分秒這樣的小尺度,這就要靠北京時間來確定了。  從清光緒28年(公元1902年)起,我國就開始實行標準時制度,中國海關曾制定東海沿岸的海岸時,這個海岸時就是以東經120度的時刻為標準的。
  • 揭秘:北京這麼多天然氣都是從哪裡來的?
    根據北京燃氣集團提供的數據,1方天然氣可供一個三口之家做飯和洗澡使用兩天;發電約4到5度。尤其在冬季,因為取暖等需要,用氣量會大大增加。中石油北京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的數據顯示,北京2010-2013年冬季用氣量分別是95億方、122億方、124億方以及146億方,正在度過的這個冬天,用氣量預計達到155億方。北京這座超大城市所用的這麼多天然氣,都是從哪裡來的呢?
  • 「北京時間」真的是北京當地時間?看完你就明白
    「北京時間」,怎麼來的?從小到大時間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電臺廣播時會有「現在是北京時間*點整」電視上播放國際新聞時會有「北京時間*點,當地時間*點」跨年夜的時候>大家會一起倒數「5,4,3,2,1,0」來迎接新年鐘聲的響起總之,時間無處不在但是這個「北京時間」究竟是從哪兒來的?
  • 原來你還不知道「北京時間」是從臨潼發出的?
    …… 可以說,沒有時間就無法生活 在一些正式的場合 我們總會說:現在是北京時間.... 平常有人問你 北京時間是從哪兒產生的?
  • 第019期:時間都去哪兒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曲《時間都去哪兒了》,周末了不妨放下工作,翻翻自己的老照片吧!時間都去哪兒了?小時候的我和長大的我,同樣的笑容記下了時間的軌跡。網友冰雁供圖。 時間都去哪兒了?70年代的二七紀念塔下,媽媽與小姨騎著自行車。2014年,媽媽與小姨再次來到塔下。網友何良供圖。 時間都去哪兒了?
  • 她是《時間都去哪兒了》詞作者,一位來自山東滕州的80後姑娘
    一首《時間都去哪兒了》曾經感動了無數的人,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首歌的詞作者——陳曦。陳曦1982年出生於山東滕州,是一個地地道道的「80後」,自幼學習鋼琴手風琴,擅長文學攝影,愛好書法繪畫。曾在政法大學學習法律,於2005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錄音系。
  • 你知道嗎,北京時間其實不是北京時間!
    是的你沒有看錯北京時間其實不是北京當地的時間經常出去玩的人會說北京時間就是GMT+8 啊但你知道這個時間是怎麼來的嗎?負責產生、保持和發布的這個神秘的組織究竟在哪兒?這要從「北京時間」的確定說起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人們都是靠太陽來確定時間的。我們現在都知道,地球是圓的。如果都按太陽來計算時間,各地就會存在時差。好在當時交通不發達,人們也沒有察覺到什麼問題。直到航海時代到來,生活在東海沿岸的人們,每天要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這時麻煩就出現了,人們急需一個統一的時間。
  • 金霖揮淚賣房做專輯 《新時間都去哪兒了》「再生」發布
    2015年1月9日,青年歌唱家金霖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行他第五張專輯《新時間都去哪兒了》暨大型公益·孝道新聞發布會。著名作曲家傅庚辰、中央電視臺原副總編輯張華山、山東視協副主席戴文江、山東電視臺總編室主任趙瑞、著名導演姬榮、張海潮、丁小鵬、陶歡暢、雷建功、詞作家楊啟舫,女高音歌唱家鄧玉華、胡月,音樂人張徵、鄭君勝、以及對金霖《新時間都去哪兒了》MV拍攝提供大力支持的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縣委宣傳部宋海潮、劉新建、徐榮等出席。
  • 李伯男談《時間都去哪兒了》笑過之後更覺殘酷
    在他和創作團隊的共同努力下,由歌曲原唱者王錚亮、治癒系歌手魏雪漫主演的同名舞臺劇《時間都去哪兒了》將於10月29日、30日登陸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進行首輪演出。李伯男導演表示,舞臺劇《時間都去哪兒了》是一部溫情同時又很殘酷,既很幽默有很嚴肅的作品,著力於揭示和挖掘中國式的親情,表達對生命的尊重。
  • 「北京時間」是怎麼來的
    北京古觀象臺  「北京時間,X點整。」  電臺裡這樣的聲音,我們已經非常熟悉了。北京時間,也是中國人十分熟悉的一個概念。那麼,北京時間是怎麼來的?  曾國藩用的時間單位,還是以在中國社會運行了數千年的傳統的十二時辰來計時的。  以往的時候,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中,官府會敲鼓或擊鐘來向市民宣告時刻的變化,在小一些的城市或街道,值班的更夫用敲梆子來提示時間的演進。聽不到梆子聲,聽聽家裡飼養的公雞已經啼叫了幾遍,人們也能大致判斷出時間已經到了哪個時辰。  官府怎麼來知道時間呢?他們是通過晷影漏刻來測量的。
  • 北京時間是怎麼來的?
    「北京時間,X點整。」  電臺裡這樣的聲音,我們已經非常熟悉了。北京時間,也是中國人十分熟悉的一個概念。那麼,北京時間是怎麼來的?要回答這個問題,也許幾句話就夠了。不過要把事情說清楚,那就說來話長了。
  • 2020北京科博會時間在幾月(開始時間+結束時間)
    2020北京科博會時間在幾月?  2020年9月。  2020北京科博會開始時間:2020年9月17日  2020北京科博會結束時間:2020年9月20日  2020北京科博會地點: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靜安莊館)【查看交通】  2020北京科博會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東路
  • 《時間去哪兒了》成都行 賈樟柯重新定義時間概念
    《時間去哪兒了》成都行 賈樟柯重新定義時間概念 活動現場,導演賈樟柯與現場觀眾深入互動,並稱這也是他第二次帶著《時間去哪兒了》來到成都。絕美看點引人入勝在《時間去哪兒了》這部電影裡,可以說影片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擁有著讓人無法拒絕的吸引力,故事裡的每一個無限秀麗的風景,更是作為影片中的一大看點多次被提及。
  • 王錚亮《流淌的歌聲》再唱《時間都去哪兒了》
    在《時間都去哪兒了》這首歌發行十周年之際,王錚亮再次唱響這首走進千家萬戶的經典歌曲,讓所有觀眾體會到了不一樣的溫暖和感動。本期節目由羅大佑擔任時代傳唱團團長,帶領王錚亮、葉蓓、許飛等歌手用音樂講述時光的故事。
  • 《新聞聯播》結尾播放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
    王錚亮《時間都去哪兒了》是春節期間媒體、群眾最關心的熱門歌曲和話題,歌裡傳遞的真摯親情所帶來的正能量社會影響力,讓央視《新聞聯播》近期已經兩次專門設計重要環節再推薦王錚亮的《時間都去哪兒了》。一首流行歌曲能夠在央視《新聞聯播》裡被如此大力推薦,王錚亮自己也表示大大鼓勵了內地原創歌曲的音樂人。
  • 時間去哪兒了
    這是因為我們不懂得合理管理時間!我們需要明確的是:我們的時間到底去哪兒了?怎麼分清時間的有效或者無效性?怎麼區分工作任務的屬性?為了最大化的利用時間,我們要學會時間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引自百度百科評估一件事情,重要程度的標準是按照職業價值觀來判斷的,緊急程度是按照時間底限來確定的。事務分門別類後,接下來就是對每個象限的事務的處理順序和方法。在這裡給大家提供4個建議。
  • (圖表·漫畫)「新華時評」時間都去哪兒了
    新華社圖表,北京,2020年12月3日 漫畫:時間都去哪兒了 教書育人是老師的天職,但現實中,老師們的時間卻被不少與教育教學無關的事務佔用。日前,教育部表示要加強中小學教師減負督查力度,預計年內所有省份都會出臺減負清單。真心希望,把時間還給老師,把老師還給孩子!
  • 地球上的水是從哪兒來的?外星球?
    確實,任何一個彗星都能夠讓我們的沙漠變成海洋,不過也不敢讓它們來,否則地球就有滅頂之災,我們會像恐龍一樣被滅絕。 地球水從哪兒來的 地球上這麼多的水是從哪兒來的呢?其實到目前為止,科學界依然沒有形成共識。最為普遍的說法是由彗星撞擊地球後留下的,每一顆彗星都是有無數冰塊組成的,即使一顆小彗星也能夠把地球灌滿。
  • 「北京時間」居然是從陝西來的?
    「現在是北京時間......」」是怎麼來的?北京時間是從北京發出的嗎?按照國際慣例,各國的標準時間一般都以本國首都所處的時區來確定,但我國首都北京處於國際時區劃分中的東八區,同格林尼治時間整整相差這裡跳動著全中國時間的脈搏,北京時間的產生、國家時間標準的維持以及閏秒的調整全都發生在這裡。
  • 「北京時間」產自西安,你get到了嗎?
    「北京時間」產自西安,你get到了嗎?我們總問「時間都去哪兒了」卻很少想過「時間究竟是怎麼來的」北京時間是從哪兒產生的嗎?其實北京時間不來自北京,而是在西安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