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隨著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在2014年風靡中國大江南北,引發了無數聽眾對生命、家庭和親情的思考,也感動了有「話劇界馮小 剛」之稱的著名戲劇導演李伯男導演。在他和創作團隊的共同努力下,由歌曲原唱者王錚亮、治癒系歌手魏雪漫主演的同名舞臺劇《時間都去哪兒了》將於10月29日、30日登陸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進行首輪演出。李伯男導演表示,舞臺劇《時間都去哪兒了》是一部溫情同時又很殘酷,既很幽默有很嚴肅的作品,著力於揭示和挖掘中國式的親情,表達對生命的尊重。
舞臺劇表現空間更大 展現「中國式親情」
舞臺劇《時間都去哪兒了》講述了男主角錢剛為家庭事業付出一輩子,兢兢業業地守著自己好父親好丈夫好教師的身份,而自己的一雙兒女卻忙碌於自己的家庭及工作,忘記了父母平時無人陪伴的寂寞。對於這樣一部歌曲改編成的舞臺劇,李伯男導演說,「時間都去哪了」作為現在流行的一個話題,具有很深的哲理性和情感空間,能夠引發觀眾對於親情、生命、家庭的深度思考,不僅能用一首歌來表達,更能用一部戲來更飽滿,更深刻的揭示我們的對生活的理解。
在編劇朱宜創作了故事後,導演李伯男進行了舞臺創作。他們和其他主創團隊的努力都有一個目的,就是希望以歌曲中包含著的情感和哲理意蘊為起點,創作了一個關於中國式親情的故事,這其中既有溫情,也有很殘酷的部分。導演李伯男說:「我們總習慣於用我們的方式去愛別人,但是我們並沒有從對方接受的角度去考慮」,「我們經常會以愛的名義去束縛別人,出發點和結果卻往往是相違背的」,這也讓劇中體現出來的「愛的方式」十分殘酷。他希望通過這部作品來深刻揭示和挖掘中國式的親情,表達對個人生活方式的尊重。
充分調動原曲旋律 笑過之後更覺殘酷
這次在舞臺劇中,導演李伯男充分地調動了《時間都去哪裡兒》這首歌曲的旋律,通過劇情的發展和旋律的變奏,形成一個升華和放大。此外,王錚亮還將在劇中演唱一首與他角色相符的「民工版」《時間都去哪兒了》。李伯男介紹說,這個全新版本與劇中人物、情景相結合將呈現出另外一種內涵和風貌,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此外,以治癒之音唱響歌壇的歌手魏雪漫將在劇中飾演女一號阿鳳。李伯男稱讚她非常敬業,一直是在用心靈創作,在看過劇本和排練素材後就止不住地流眼淚,經常在排練後還在角色中走不出來,而自己要做的就是「一直保護著她的這個情感」。
九月底,舞臺劇《時間都去哪兒了》率先在成都進行了預演,看過的觀眾都稱讚這是一部「笑中有淚」的作品。李伯男說,劇中的每個喜劇點都具有深刻的內涵在裡面,不通過噱頭,也不通過包袱來製造喜劇效果,會讓人笑過之後更感覺到殘酷,對生活有更深的體會。他還特別強調說,這部戲最重要的是在以後的每場演出中都保持一種飽滿的真誠度,否則演出就沒有價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