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曲作者詳解《時間都去哪兒了》背後故事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馬年春晚,一首《時間都去哪兒了》感人至深。其實,這首由陳曦作詞、董冬冬作曲的歌曲2009年就創作完成了。這對「80後」夫妻沒想到的是,5年後這首歌不僅被網友評為「春晚最感動人心的節目」,更贏得了國家最高領導人的關注。

  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索契接受俄羅斯媒體採訪時說:「今年春節期間,中國有一首歌,叫《時間都去哪兒了》。對我來說,問題在於我個人的時間都去哪兒了?當然是都被工作佔去了。現在,我經常能做到的是讀書,讀書已成了我的一種生活方式。」

  日前,董冬冬接受記者採訪時稱,他「做夢也想不到」這首歌能在經歷多年沉寂後,受到如此大的關注,他和妻子陳曦只能用「激動」二字來形容現在的心情。

  創作緣於突然的感悟

  《時間都去哪兒了》2009年問世,最初是電視劇《老牛家的戰爭》的片尾曲。

  董冬冬回憶,當時他和妻子應邀為《老牛家的戰爭》寫歌。這部電視劇講的是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感情和衝突。陳曦先寫詞,但是憋了一個星期也沒有寫出來。

  當時正趕上陳曦的媽媽過生日,每年媽媽的生日家裡人都要一起吃飯慶祝。時年近60歲的母親眼睛一直都很好,那天突然就花了,連近處的東西都看不清了,需要眯著眼睛看東西。「突然感悟到原來媽媽也是會老的。原來覺得奶奶、爺爺、姥姥、姥爺老了是很正常的,從來沒想到父母這麼快也已經成了老人。我們就從跟父母的相處和兒時的回憶悟出了『時間都去哪兒了』這個主題。」董冬冬說。

  陳曦一小時寫出歌詞

  從媽媽那裡回家後,陳曦花了一個小時寫出了這首歌的歌詞,董冬冬看了也備受感動。

  「門前老樹長新芽,院裡枯木又開花。」這正是陳曦兒時的記憶。她是在大院裡長大的。「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這些都是陳曦的親身經歷。

  「我從小是被姥姥帶大的,20多歲的時候覺得到了應該孝順她的時候,但她已經沒了。人生很多事情都是這麼錯過的。當你想孝順父母的時候,可能已經沒有機會了。」董冬冬說,他身邊很多做了父母或者即將做父母的朋友聽了這首歌感觸都特別深,他們說有了孩子才深刻體會到做父母的心情。

  導演看後眼眶紅了

  歌詞出爐後,董冬冬和陳曦夫婦像往常一樣先拿給導演看是否需要修改。兩人來到餘淳導演的工作室,拿出歌詞給他看。餘淳看到歌詞之後,什麼話都沒有,愣在那兒了,過了很久,紅著眼眶說了一個字:好!

  小兩口備受鼓舞,於是董冬冬開始著手譜曲。看著妻子寫的歌詞,董冬冬非常順利地譜出了旋律,也是一次成型的。

  「她的詞每一句都是押韻的、對仗的,跟詩一樣,把它念出來的時候,旋律很自然就出來了,不用去想任何技巧。」董冬冬說,「老百姓聽歌時,不看詞都能知道這首歌唱的是什麼,我覺得那才是最重要的。這也是我寫歌的一種方式。」

  董冬冬曾與王錚亮有過合作,他認為王錚亮的聲音很溫暖,很適合演繹這首歌,而且他們有著相似的經歷。董冬冬說,在寫歌的時候,就是按照王錚亮的音域去創作的。

  歌曲錄完後的一天,董冬冬意外地接到了《老牛家的戰爭》主演宋丹丹的電話。在電話裡,宋丹丹哽咽著跟董冬冬描述自己聽完這首歌的感受。

  「她說聽了這首歌很受感動,歌詞很真實,打動人心。」董冬冬說,「那是第一次和丹丹老師通電話,我們之前並不認識,我特別激動。」

  習主席提及這首歌

  作為《老牛家的戰爭》片尾曲的《時間都去哪兒了》並未受到太多關注。2012年,王錚亮將這首歌收錄在了自己的第三張專輯中。2013年,馮小剛的賀歲片《私人訂製》將這首歌選作插曲。之後,王錚亮帶著這首歌登上春晚舞臺,在大年夜感動了億萬中國人。

  董冬冬說,以前每年過春節他和妻子都覺得這首歌其實很適合春晚這個舞臺,沒想到在2014年時夢想成真了。「一首好歌能讓更多人聽到是最重要的。親情是不變的,這首歌任何時候聽都不會過時。」董冬冬說。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索契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提起了這首歌。

  從被選中成為《私人訂製》插曲到上春晚,再到被習主席「點名」,自己創作的歌曲能受到如此「禮遇」,董冬冬直言「很激動,做夢也沒想到能被主席提到。我們太幸運了。」

相關焦點

  • 音樂鑑賞:《時間都去哪兒了》唱的太煽情,聽一次哭一次!
    每一首經典的老歌都是一段難忘的回憶,靜下心來讓我們一起去聆聽逝去的時光記憶中有哪些經典老歌是讓你記憶猶新的?說說「你」與「歌」的故事吧! 今日歌曲 《時間都去哪兒了》《時間都去哪兒了》是王錚亮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陳曦作詞、董冬冬作曲,收錄在王錚亮專輯《愛的自選》、《聽得到的時間》和《故事島》中。這首歌同時是電視劇《老牛家的戰爭》主題曲、電視劇《空巢姥爺》 主題曲、電影《私人訂製》插曲。
  • 《時間都去哪兒了》歌詞樸實細膩、深情震撼,觸動著觀眾的心
    《時間都去哪兒了》由陳曦作詞、董冬冬作曲,王錚亮演唱的一首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時間都去哪兒了》由音樂人董冬冬與陳曦夫婦共同創作 。而在陳曦作好詞後,董冬冬第一時間進行了譜曲2014年王錚亮首度受邀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自彈自唱《時間都去哪兒了》,歌詞樸實細膩、深情震撼,觸動著觀眾的心。
  • 王錚亮代表作《時間都去哪兒了》入選「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
    王錚亮代表作《時間都去哪兒了》入選「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     編者按    繼「中國夢」主題首批20首新創作歌曲在全國推廣後,最近,「中國夢」主題歌曲推廣組委會從眾多作品中又遴選出
  • 王錚亮《流淌的歌聲》再唱《時間都去哪兒了》
    在《時間都去哪兒了》這首歌發行十周年之際,王錚亮再次唱響這首走進千家萬戶的經典歌曲,讓所有觀眾體會到了不一樣的溫暖和感動。本期節目由羅大佑擔任時代傳唱團團長,帶領王錚亮、葉蓓、許飛等歌手用音樂講述時光的故事。
  • 第019期:時間都去哪兒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曲《時間都去哪兒了》,周末了不妨放下工作,翻翻自己的老照片吧!時間都去哪兒了?小時候的我和長大的我,同樣的笑容記下了時間的軌跡。網友冰雁供圖。 時間都去哪兒了?70年代的二七紀念塔下,媽媽與小姨騎著自行車。2014年,媽媽與小姨再次來到塔下。網友何良供圖。 時間都去哪兒了?
  • 《時間去哪兒了》成都行 賈樟柯重新定義時間概念
    活動現場,導演賈樟柯與現場觀眾深入互動,並稱這也是他第二次帶著《時間去哪兒了》來到成都。絕美看點引人入勝在《時間去哪兒了》這部電影裡,可以說影片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擁有著讓人無法拒絕的吸引力,故事裡的每一個無限秀麗的風景,更是作為影片中的一大看點多次被提及。
  • 李伯男談《時間都去哪兒了》笑過之後更覺殘酷
    在他和創作團隊的共同努力下,由歌曲原唱者王錚亮、治癒系歌手魏雪漫主演的同名舞臺劇《時間都去哪兒了》將於10月29日、30日登陸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進行首輪演出。李伯男導演表示,舞臺劇《時間都去哪兒了》是一部溫情同時又很殘酷,既很幽默有很嚴肅的作品,著力於揭示和挖掘中國式的親情,表達對生命的尊重。
  • 《新聞聯播》結尾播放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
    王錚亮《時間都去哪兒了》是春節期間媒體、群眾最關心的熱門歌曲和話題,歌裡傳遞的真摯親情所帶來的正能量社會影響力,讓央視《新聞聯播》近期已經兩次專門設計重要環節再推薦王錚亮的《時間都去哪兒了》。一首流行歌曲能夠在央視《新聞聯播》裡被如此大力推薦,王錚亮自己也表示大大鼓勵了內地原創歌曲的音樂人。
  • 民歌節王錚亮催淚獻唱《時間都去哪兒了》
    王錚亮《時間都去哪兒了》  搜狐娛樂訊 「門前老樹長新芽,院裡枯木又開花;半生存了好多話,藏進了滿頭白髮……」幾句簡單樸實的歌詞將四季的變換、生命的流逝娓娓道來,「時間都去哪兒了?  習近平主席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也曾提及這首歌《時間都去哪兒了》,「我個人的時間都去哪兒了?當然是都被工作佔去了。」馬年央視春晚上,實力歌手王錚亮自彈自唱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溫柔的旋律緩緩流淌進觀眾的心田,平實卻動人的歌詞配上王錚亮真摯的演繹引起了觀眾的共鳴,對親情的濃濃的呼喚瞬間鑽入心肺。
  • 她是《時間都去哪兒了》詞作者,一位來自山東滕州的80後姑娘
    一首《時間都去哪兒了》曾經感動了無數的人,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首歌的詞作者——陳曦。陳曦1982年出生於山東滕州,是一個地地道道的「80後」,自幼學習鋼琴手風琴,擅長文學攝影,愛好書法繪畫。曾在政法大學學習法律,於2005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錄音系。
  • 美麗會東·薦讀 | 【萌芽】時間都去哪兒了
    音樂來源:攝圖網 圖片來源:攝圖網 《美麗會東·薦讀》投稿郵箱: meilihuidongjiandu@qq.com (無其他任何投稿方式) 「時間都去哪兒了
  • 元宵版"時間都去哪兒了":大萌子主唱 王錚亮伴奏
    元宵版"時間都去哪兒了":大萌子主唱 王錚亮伴奏   春晚上那首觸動人心的《時間都去哪兒了》,讓成都歌手王錚亮成為紅人。
  • 金霖揮淚賣房做專輯 《新時間都去哪兒了》「再生」發布
    2015年1月9日,青年歌唱家金霖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行他第五張專輯《新時間都去哪兒了》暨大型公益·孝道新聞發布會。著名作曲家傅庚辰、中央電視臺原副總編輯張華山、山東視協副主席戴文江、山東電視臺總編室主任趙瑞、著名導演姬榮、張海潮、丁小鵬、陶歡暢、雷建功、詞作家楊啟舫,女高音歌唱家鄧玉華、胡月,音樂人張徵、鄭君勝、以及對金霖《新時間都去哪兒了》MV拍攝提供大力支持的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縣委宣傳部宋海潮、劉新建、徐榮等出席。
  • 時間都去哪兒了?中國時間利用調查研究報告
    由內蒙古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課題組撰寫的《時間都去哪兒了?調查以歷史可比、國際可比的方式進行,以獲得對全國、全國城鎮、全國農村有代表性的中國居民時間配置數據。《時間都去哪兒了?中國時間利用調查研究報告》基於2017年中國時間利用調查(CTUS)數據,對中國大陸地區除新疆、西藏外的29個省份收集到的12,471個家庭(30,591名不小於3歲的家庭成員)的時間利用信息,進行系統分析。
  • 時間去哪兒了
    這是因為我們不懂得合理管理時間!我們需要明確的是:我們的時間到底去哪兒了?怎麼分清時間的有效或者無效性?怎麼區分工作任務的屬性?為了最大化的利用時間,我們要學會時間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引自百度百科二八定律的時間觀就是做有用功的時間僅佔一天時間的百分之二十,這裡的「有用功」是指高效率學習的時間。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我同樣的經歷,在讀書的時候,每到期末複習了,每次翻開書,就從第一頁開始,慢慢的閱讀和理解,目錄都要花好長時間。
  • (圖表·漫畫)「新華時評」時間都去哪兒了
    新華社圖表,北京,2020年12月3日 漫畫:時間都去哪兒了 教書育人是老師的天職,但現實中,老師們的時間卻被不少與教育教學無關的事務佔用。日前,教育部表示要加強中小學教師減負督查力度,預計年內所有省份都會出臺減負清單。真心希望,把時間還給老師,把老師還給孩子!
  • 時間都去哪兒了?經典催淚歌曲推薦——「親情篇」
    01王錚亮——《世界都去哪兒了》王錚亮自彈自唱的這首《時間都去哪兒了》,樸實無華的歌詞直達人心底,將父母之愛表達的震撼人心02莫文蔚——《當你老了》每個媽媽都曾經像我們現在一樣青春貌美,歲月撫摸著臉頰,留下一道道歲月專屬的溝壑
  • 熱力學定律詮釋了「時間去哪兒了」(上)
    為什麼時間的流逝僅朝向一個方向上?單向流動是時間最明顯的特徵,這是「時間去哪兒了」問題的根源。幾乎沒有一種事實比時間從過去向未來的流動更為明顯,人們不斷地走向未來,卻不能回到過去,消失的過去變成了人們頭腦中的符號記憶,難以忘懷的回憶成為了人們對歌曲「時間去哪兒了」的情感體驗。
  • 百度地圖大數據詳解 黃金周國人去哪兒?
    原標題:百度地圖大數據詳解,黃金周國人去哪兒?   國慶長假邂逅中秋,碰撞出「過年」的味道。
  • [新時代大家唱]主題歌曲展播:《時間都去哪兒了》
    [新時代大家唱]主題歌曲展播:《時間都去哪兒了》 發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