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現場血液的痕跡能告訴我們什麼信息?

2020-11-23 騰訊網

在什麼情況下人會盯著一個個液滴看上好久呢?怕是只有人命關天的時候吧!在各種犯罪現場總是會出現大量的血跡,這些血跡都隱藏著許多的信息,替死者訴說著生前發生的一切。

我們都知道血液中的DNA可以幫助警察識別血液的主人,但其實血液痕跡本身,比如血液降落的地方,血液降落的方式,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還原罪案的過程。

那麼血液的痕跡能告訴我們什麼信息呢?

飛濺的血液

當受傷者流血時,血液或者滴落、或者噴濺,然後撞擊到接觸表面。此時,血液的速度是不一樣的,血液的速度會影響留下來的血跡。通常調查人員會先從血跡中判斷出血液的速度,然後速度的快慢可以告訴我們受傷者的受傷原因和狀態。

血跡根據血液移動速度的不同,分為三種:低速撞擊血跡、中速撞擊血跡和高速撞擊血跡。

低速撞擊血跡是案發現場最常見的,血液滴滴答答地從流血的傷口或沾了血的物體(包括武器)上落下,就會形成低速撞擊血跡。這種血跡發生在受傷後,一般會和其他類型的血跡一起出現。中速撞擊血跡一般由破裂的動脈造成,血液是被一定的壓力噴射出來的。因此,在中速撞擊血跡中,血滴邊緣呈不整齊狀,除了主要的血滴外,還會有一些散落的微小血點。人被鈍器、拳頭擊打,或者被銳器捅傷都可能會出現此類血跡。然後是高速撞擊血跡,由於高速飛濺的血滴速度快,撞擊接觸表面的力度大,血滴會散落得到處都是,血液直接撞擊的區域的中央和四周都會有噴霧狀的極小的血點,這類血跡常見於槍擊爆炸案件中。

還原犯罪現場

當然,血跡不可能只有撞擊型的,還會有一些其他類型的血跡。這些不同類型的血跡往往能幫助我們還原犯罪現場。例如,擦拭型血跡大多就是被害人在掙扎時留下的,當沾有血液的物體在地面或牆面上拖行的時候就會留下長長的擦拭型血跡。如果警察能在犯罪現場找到這樣的血跡,通常就能還原出第一案發地點和案發經過。

另外還有呼吸噴濺型血跡,當受害者的肺受到傷害之後,血液會從創口處進入呼吸系統,引發咯血,這些血液會隨著人的呼吸被噴濺出體外。呼吸噴濺出的血液的速度也很快,因此,呼吸噴濺型血跡有時候和高速撞擊型血跡很像,不過它更不均勻一些,調查人員需要小心鑑別兩種血跡。

其他類型的血跡還有陰影或消失型血跡、拋甩狀血跡和轉移狀血跡。陰影或消失型血跡是指血跡中有一塊陰影或空白,就說明本應該在血液噴濺時擺放在那裡的物體被人為拿走了,被拿走的物體很可能是破案的關鍵;當犯罪者揮動沾血的武器或受害人擺動出血的肢體時,就會出現拋甩狀血跡,通過拋甩狀血跡,調查人員也可以大致知道案發時打鬥的情景;當一個具有特殊形狀的沾血物體接觸某個表面時,就會留下與沾血物體花紋相似的轉移狀血跡,如血手印、血腳印等,這些都是破案的線索。

分析血滴的路徑

當弄清楚血滴和武器的類型後,調查人員會通過觀察每個血滴的形態,來推算它們到底來自哪裡。由此,調查人員就可以知道受害者的受傷地點,傷口離地面的高度等。

血滴以球體的形式流動,當血滴噴射的方向和它撞擊的表面存在一定角度時,血滴往往會留下拉長的痕跡,形成一頭較粗較圓,一頭較細的橢圓。通常血點較細的一端指向的就是血滴飛來的方向。如果有一些血點呈向外發散狀,調查人員就可以沿著血點的中心線(長軸)向後畫線,來確定一個血液大致的來源方向。

如果想要找到一個確定的位置,調查人員就必須確定各種不同血跡撞擊表面的角度,角度越低,血點就越薄、越長。例如,角度為10度,斑點就會特別的長,而角度為90度,斑點就是近圓形的。當然,調查人員會用專業的數學公式來計算血滴的撞擊角度。在知道了角度後,調查人員會用紅色的細繩標出血滴大致的路線,繩子大致相接的地方就是血跡的來源。血跡的源頭主要用於確定事件發生時,受害者是坐著、站著還是躺著,或者加害人大致的身高等。

現在,越來越多的調查人員開始利用電腦軟體存儲血跡的數據,計算撞擊的角度,並在3D效果圖中顯示信息。雖然目前這種軟體還需要手動輸入數據,但軟體製造商們一直在努力研發完全自動的軟體,比如:用雷射掃描犯罪現場,軟體就能自動提取數據。

雖然血跡分析利用到的知識非常簡單,但它卻十分重要。通過分析,血跡就好像會說話一樣,告訴調查人員兇器的種類,案件發生的過程,兇器揮砍的位置等,案件的真相就逐漸呈現出來了。

相關焦點

  • 痕跡檢驗師:我在犯罪現場尋找蛛絲馬跡-虎嗅網
    工作三年後 ,他去北京學習了一年犯罪現場痕跡檢驗的理論知識。2011年,他回到刑警中隊的刑事偵查科,跟著帶班老師開始了痕跡檢驗的工作。痕跡檢驗師這個工作,主要是法醫互相打配合。在一個犯罪現場,法醫負責屍體解剖,其餘的痕跡都由檢驗師負責,比如手印、足印,工具痕跡,槍彈痕跡。還有一些特殊痕跡,像尿痕,齒痕,輪胎痕跡等等。
  • 魯米諾,幫你找回犯罪現場的血跡
    於是她勘查家中環境,發現並無打鬥痕跡,於是乎,妻子拿出法醫界的魯米諾開始採證!有犯罪現場調查經驗的妻子,開始尋找可能的血痕區域,並將過氧化氫(H2O2)+魯米諾噴灑在地板,結果,有些區塊出現藍光,她開始重組血液的蹤跡與桌上未完成的菜餚,並打給可能遇害的丈夫。這時,電話剛響了2聲,丈夫突然捂著包紮好的手站在門前。兩人相擁而泣,放聲落淚。
  • 上海公安詳解重案犯罪現場調查 鼻炎是法醫的職業病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痕跡是犯罪現場調查的一個重要概念。在刑技人員眼裡,指紋、足跡、槍枝、彈藥、鎖、紡織物、車輛都屬於痕跡的範疇。田巍說,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剛剛開始搞痕跡時,一切都很散亂,但如今,在我們眼裡,各種細節都是有機結合的。」田巍表示,他們的工作是為偵查提供方向:情殺還是仇殺,為財還是為人。
  • 聽犯罪學家講述命案現場調查:小小血跡透露大量信息
    北京時間7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犯罪現場的血跡往往能透露許多信息,血濺痕跡的分析技術因此也尤為重要。
  • 一種能從11種動物血液中區分人類血液的非破壞性技術
    英國《通訊·化學》雜誌近日發表一項最新的血液分析技術,美國科學家團隊首次將傅立葉變換衰減全反射紅外光譜法(ATR FT-IR)與統計分析相結合,建立了一種全新模型,進而報告了一種能從11種動物血液中區分人類血液的非破壞性技術。這項技術可用於快速確定犯罪現場發現的血跡是否來自人類。
  • 新技術能區分動物與人類血液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12月13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通訊·化學》雜誌近日發表一項最新的血液分析技術,美國科學家團隊首次將傅立葉變換衰減全反射紅外光譜法(ATR FT-IR)與統計分析相結合,建立了一種全新模型,進而報告了一種能從11種動物血液中區分人類血液的非破壞性技術
  • 最新血液分析技術:不再破壞DNA證據,能區分動物與人血液
    英國《通訊·化學》雜誌近日發表一項最新的血液分析技術,美國科學家團隊首次將傅立葉變換衰減全反射紅外光譜法(ATR FT-IR)與統計分析相結合,建立了一種全新模型,進而報告了一種能從11種動物血液中區分人類血液的非破壞性技術。
  • 最新血液分析技術:不再破壞DNA證據,能區分動物與人血液
    英國《通訊·化學》雜誌近日發表一項最新的血液分析技術,美國科學家團隊首次將傅立葉變換衰減全反射紅外光譜法(ATR FT-IR)與統計分析相結合,建立了一種全新模型,進而報告了一種能從11種動物血液中區分人類血液的非破壞性技術。這項技術可用於快速確定犯罪現場發現的血跡是否來自人類。
  • 現場痕跡物證發揮效用!湖北武漢警方偵破一起28年命案積案
    現場痕跡物證發揮效用! 這個長假的前一天,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江漢區分局萬松園街派出所民警依法對兩名犯罪嫌疑人宣布逮捕。國慶又遇中秋,本該與家人歡聚的時刻,兩名犯罪嫌疑人在江漢區看守所裡後悔28年前自己犯下的惡行。 「我們心裡的一塊大石頭終於放下了,28年了,正義可能會遲到,但不會不到。」主偵此案的民警王濤說。
  • 科研|新技術能區分動物與人類血液
    ,美國科學家團隊首次將傅立葉變換衰減全反射紅外光譜法(ATR FT-IR)與統計分析相結合,建立了一種全新模型,進而報告了一種能從11種動物血液中區分人類血液的非破壞性技術。這項技術可用於快速確定犯罪現場發現的血跡是否來自人類。血跡是獲得DNA證據的一個最主要來源,但當前的血液檢測一般會破壞樣本和DNA證據。
  • 抗瘧疾藥物亦可打擊犯罪:檢測兇案現場的血跡
    常看美劇《犯罪現場調查》(CSI)的朋友們,肯定不會對法醫調查人員們所使用的魯米諾試劑感到陌生。
  • 心理 犯罪側寫:「真實的」福爾摩斯
    這種根據犯罪現場收集的信息對罪犯進行心理畫像的方法被稱之為犯罪側寫。於是,在福爾摩斯出現50年之後,對罪犯的側寫開始從書本走進現實。1978年,美國聯邦調查局成立了行為分析科。但與福爾摩斯受到的推崇與熱捧相反,當時執法界總體上都把應用於犯罪學研究的心理學和行為科學視為不值一提的胡說八道。
  • PTE-FIB講解 Day89 DNA on a Crime Scene犯罪現場的DNA
    為了減少大家遇到這種情況的可能性,wuli大澳決定新開闢這個講解閱讀FIB的欄目,讓大家可以對較高頻的閱讀機經有一個更高效地學習方式~感謝各位老師在整理方面付出的時間精力~Day89 DNA on a Crime Scene犯罪現場的DNAFingerprints can prove that a suspect was actually
  • 不再破壞DNA證據 新技術能區分動物與人類血液
    來源:科技日報英國《通訊·化學》雜誌近日發表一項最新的血液分析技術,美國科學家團隊首次將傅立葉變換衰減全反射紅外光譜法(ATR FT-IR)與統計分析相結合,建立了一種全新模型,進而報告了一種能從11種動物血液中區分人類血液的非破壞性技術。
  • 這位清潔工很特殊:政府認證 專門清理兇案現場
    (因為)血液是有危險性的,」多諾萬解釋,血跡和味道容易祛除,但如果沒有化學藥劑的介入,現場還可能存在著肺結核、HIV、肝炎……多諾萬解釋,清理犯罪現場,背後有很多竅門。在警察調查完之後,犯罪現場就解封,警方因此稱之為「解放現場」。但多諾萬認為,只有當他完成了清潔工作,現場才真正被解放了。「我看著家屬們走進來,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不會再因為看到(血腥的)犯罪現場而再經歷一次創傷。」在死者家屬眼裡,多諾萬可謂給慘案畫上了終結符號,他們把他視為能減輕痛苦的心理治療師。
  • 讓陳佳影奇智若妖的行為痕跡分析到底有多厲害?|推理筆記
    翻開微博、朋友圈到處可見與其相關的信息,豆瓣也有超過1萬多人打分,評分一直穩居8分以上。劇中幾位主要人物也隨之走紅,尤其是高智商的「行為痕跡分析專家」陳佳影(陳數飾)。在劇中,她在兇險複雜的環境中同各色人斡旋,並通過觀察談話對象的姿態動作、說話方式和瞳孔變化等行為模式,進一步分析出對方行為背後的深意。
  • 第一個死亡見證者――美推出「犯罪現場的昆蟲」展
    而這也正是眼下美國正在舉辦的「犯罪現場的昆蟲」展推出的緣由。  CSI顧問辦展覽  舉辦展覽的是位於芝加哥的諾特巴爾特自然博物館。展覽部主任薩爾納3日在接受美聯社記者採訪時說:「死亡的第一個見證者通常是蒼蠅。」這是因為,蒼蠅的嗅覺非常敏銳,它們往往在3公裡之外就能嗅到新鮮的屍體。
  • 《和平飯店》陳佳影的「行為痕跡分析」真的存在嗎
    劇中陳數飾演的陳佳影是一名潛伏在日特機關的中共地下黨員,但表面上的身份是南鐵株式會社行為痕跡分析專家。比如一個神秘電話到底是誰打的?陳佳影幾倍速播放研究語音特點,發現其中有腹腔共振現象,判斷出對方使用的是腹語,打電話的人很可能不是女人。
  • 犯罪心理學分析!
    可是,令人奇怪的是,案發現場並未發現任何血跡,警方推測,這裡可能並非第一案發現場,同時受害者的血液已經被放乾淨,而且屍體上還有被清洗的痕跡,從手指蜷縮的狀況來看,受害者曾經長時間被放置在冰上。與此同時,令人氣憤的是,就在警方仔細搜尋案發現場的時候,一大批記者以及眾多的圍觀者也聞訊趕到了。
  • 犯罪現場照片曝光兩人當庭釋放
    然而,近日他卻在美國陷入了一場信任危機,因為一起被他在1985年鑑定出的兇殺案,如今被發現是一場「冤案」,兩個犯罪嫌疑人為此坐了30年冤獄,而且這種情況的舊案,據說還不止一起!7月10日,美國康乃狄克州兩名嫌犯因錯誤證詞入獄服刑30年後被判無罪釋放,但這卻讓當年作證的華人神探李昌鈺陷入了信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