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究竟是從哪兒來?千百年來,芸芸眾生都想知道的終極問題,自孩提時代懂事起,望著浩瀚無垠的星空,心裡生起無盡的遐想……
誠然,這個問題有點大,從科學、佛家、道教幾個方面來和大家剖析,有不足之處,望大家斧正。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科學技術也日益突飛猛進,諸多科學家們一直在探索者宇宙世界是什麼時候、如何形成的?迨至今日,科學家們才大致認為,宇宙是在大約137億年發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宇宙內的所有物質和能量都聚集在一起,並濃縮成很小的體積,溫度極高,密度極大,瞬間產生巨大壓力,之後發生了巨大爆炸,於是產生宇宙空間,不斷演化至今,其開始時的那一刻稱之為奇點,這次大爆炸的反應原理被物理學家稱之為量子物理理論。現在宇宙還是在不停的繼續膨脹中,不斷的發展中……
有意思的是,在佛家經典中,也有關於世界的起源的闡述,其過程頗有趣味。在佛經《楞嚴經》第四卷有所描述,宇宙世界先天的本體原是寂然不動,湛然明覺,靈明清虛的。靈明清虛的功能,自然妄生變動,就產生後天的性能,發生各種作用,形成物質世界的本能,當然,這是唯心論的觀點,也就是說「萬法唯心,心生萬物。」唯心在這裡沒有褒貶之義,只是理論的名稱而已。摘取《楞嚴經》中一小部分偈語,供參考。
「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
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
………」
比較長,不在這裡展開,有興趣的自己查閱研習,《楞嚴經》是佛教中比較重要的經典,邏輯性理論性很值得一探究。
而在道教體系裡,是這麼敘說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混沌未顯之前,虛無寂寞,無名可宗,勉強稱之為道。道降而生一氣,非動非靜,非濁非清,邈不可測,聖人強言,謂之真一之氣。一氣既判,化為陰陽。陰陽者,天地也,男女者也。天地氤氳,萬物化醇。從易經理論上來展示,通俗的就是說,最初姑且稱之為無極,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太極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太極本身具有陰陽兩種相生相剋的功能。太極又渾然一體,陰陽相生相剋之後,就孕育了世間萬事萬物。宇宙萬有由無極輾轉反覆而生成,無極在這裡是一代名稱,是虛指。
在神話傳說中也有的說,宇宙世界一開始是一混沌狀態的,後來盤古開天闢地後,清者上浮,便成了天,濁者下降,便成為地,他的氣息變成了風和雲,他的雙眼變成了日月,他的血液變成了江河,他的汗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
總而言之,世界的起源是一個永恆的迷題,等待著你我他去探尋,求索,其中有無窮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