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米放久了會長小蟲子?哪兒來的?一個方法「趕盡殺絕」

2021-01-16 大河健康

疫情期間,不少家庭會多買幾袋米屯在家裡,減少去超市的次數。然而好多人會發現,日子久了,米缸裡就會出現米粒一般大小的小蟲子,尤其是在天氣熱的時候。

跟螞蟻、蟑螂不一樣的是,米缸明明是密封的,為什麼還會長蟲子呢?它們是「憑空出現」的嗎?長了蟲的米還能吃嗎?

大米裡的蟲子究竟是啥?哪兒來的?

米蟲又叫米象,它們長長的口器很像大象的鼻子。

成年米象的蟲體大約只有3~4毫米長,而它們的「鼻子」就大約佔了1毫米。米蟲主要生活在大米、小麥等儲藏穀物中,還包括通心粉等加工過的穀物食品,以此為食,其主要危害對象是存儲2~3年的陳糧,常常使我們儲藏的糧食損失巨大。

米蟲的成蟲將卵產在一顆顆穀粒內,再用膠狀分泌物把洞封起來,這樣的穀粒看起來像是「完好無損」的,也就是說,你吃的每碗飯都可能含有米蟲蟲卵。

一般而言,米蟲的出現有兩種途徑,一種是當穀物還在地裡的時候就被成蟲產了卵,另一種是在加工或者存放過程中被蟲卵感染。

幼蟲孵出來後,會先在穀粒裡面生活,由內向外吃掉穀粒,留下被掏空的外殼,一個月後成蟲羽化後破米而出。所以在成蟲出現前,我們很少能夠發現它們的蹤影,在某一天突然看到在米堆裡鑽來鑽去的成蟲時,就會產生一種「憑空出現」的錯覺。

米蟲的繁殖速度極快,成年雌蟲破蛹後3天內就能夠得到交配機會並開始產卵,每年最多可達8-9代,每代300-600枚卵。

超強的產卵力是米蟲「殺之不絕」的原因。

有米蟲的大米還能吃嗎?吃了會不會身體不好?

大米生蟲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就算是再先進的加工技術也不能完全杜絕蟲害。

米蟲本身沒有毒性,只要篩掉米蟲和它的代謝廢物,再把米淘乾淨,大米是可以正常食用的。退一步說,就算是誤食了米蟲,也不會有食品安全的隱患,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所以,沒有必要一袋米裡面生幾隻蟲就全部扔掉,這樣會造成很大的浪費。

不過,大米生蟲一般說明存放時間已經過長了,所以食用前一定要仔細查看有無發生黴變。如果發生黴變不建議食用,黴變產生的黃麴黴毒素容易對健康產生影響。

預防大米長蟲,一個方法很有效

當我們發現米蟲的時候,米蟲已經悄悄把我們的大米蛀空了,所以「屯糧」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預防大米長蟲。

燻蒸就是一個常用的方法。燻蒸是利用燻蒸劑的氣味,達到在密閉場所殺死害蟲、病菌或其它有害生物的一個技術措施。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選用大蒜、大料和花椒等氣味濃重的食材來殺死米蟲,這利用了燻蒸的原理。

大蒜中的大蒜素對米蟲有明顯的燻蒸作用。研究發現,大料、花椒中含有香茅醛、1,8-桉葉油素、α-蒎烯等,這些植物精油對米蟲均有較好的燻蒸效果。所以,將大米和大蒜、大料、花椒同放在米缸或米袋裡,米蟲會被趕走,或者是剛孵化出來就被燻死了,大米也就不會被蛀了。

那麼,究竟要放多少大蒜、花椒比較合適呢?大蒜素等揮發性物質在不同品種大蒜、大料、花椒中的含量並不穩定,而且殺滅效果也和大米的數量、存放空間大小、儲藏條件有關。尤其是溫度,溫度越高,揮發性物質的釋放能力就越強,但是溫度太高也會造成大米貯藏期的縮短。

一般來說,一升大米裡放20~30粒大料、花椒就足夠驅除米蟲了。可以將它們用紗布分成幾包,均勻放在米缸或米袋裡面,一般3個月換一次即可。

大米長蟲雖然不是稀奇的事,米蟲也不是有毒性的昆蟲,但數量繁多的它們還是會給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浪費糧食。所以,不經常煮米飯的人群可以按需購買小包裝的大米,這樣能儘快吃完。如果遇到像疫情這樣的時候需要囤糧食,那就要做好預防米蟲的措施。

相關焦點

  • 大米容易長蟲子?用這3個小方法,保證大米放久也不生蟲
    但是會發現大米買回來放久了,有黑色的小蟲子在裡面爬來爬去,真是很惱火!  這是因為儲存大米的方法不當,導致受潮,很容易長出米蟲子,這樣處理起來挺麻煩的,總不能三天兩頭把大米拿去曬吧。(也可以放些香葉、桂皮之類的)  第2個方法:準備大蒜子     同樣也是利用刺激的味兒來驅趕蟲子
  • 大米放久了會生黑色的小蟲子,這些蟲子是哪裡來的?
    相信大家都有過類似的經歷,那就是許久未吃的大米在吃的時候突然發現裡面有一群黑色的小蟲子,而且即使你淘洗乾淨,在煮米時,水面上還是會漂浮幾個幼蟲或者是蟲卵,搞的人一點食慾都沒有。那麼,你有沒有想過,這些蟲子是哪裡來的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種小黑蟲的來歷。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些黑色的小蟲子是啥?
  • 大米放久了,為啥會出現小黑蟲?它們是從哪來的?
    自己家要吃的大米,結果自己還沒吃,蟲子就先吃上了。有些被小蟲子從內部挖空,裡面可能還藏著蟲卵,想想就頭皮發麻。這種蟲子到底是什麼這種米蟲,大名叫做「米象」,可能很多人都見過。這就說明了為什麼一般,我們只在炎熱的夏天見到米蟲,畢竟這是它們的生長活躍期。米蟲是哪來的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明明已經把大米密封得嚴嚴實實的,但過了一段時間還會出現米蟲,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這是由於蟲子早就已經將蟲卵產在大米內部了。
  • 大米容易長蟲子?用這3個實用的小方法,保證大米放久也不生蟲
    大米是我們的主要食物,特別是在南方地區一般一日兩頓會煮米飯吃,平常也會多買些放在家裡儲存。但是會發現大米買回來時間久了,有黑色的小蟲子在裡面爬來爬去,真是很惱火!這是因為儲存大米的方法不當,導致受潮,很容易長出米蟲子,這樣處理起來挺麻煩的,總不能三天兩頭把大米拿去曬吧。當然,我們知道長蟲子的原因,再來對付它們,保證大米存放的時間長不會長蟲子了。下面把3個簡單實用的小妙招分享給大家!
  • 米放久了會有蟲子,那麼這些蟲子都是哪裡來的呢?
    大米生蟲子在以前是很常見的事情,主要發生在儲存了2到3年的陳米中,我曾經見過有人用這個來作為反駁進化論的「證據」,覺得大米裡的蟲子就是出於某種「神奇」的變化才產生的。這確實在很久以前很難理解,畢竟大家都覺得大米倒進米缸、罐子裡面的時候沒看到有蟲子,也不是敞著口存放的,可以是放久了這個蟲子就出現了。
  • 家裡密封的大米為什麼會長蟲子?長蟲子還能吃嗎,看看漲知識
    家裡密封的大米為什麼會長蟲子?長蟲子還能吃嗎,看看漲知識大米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糧食,每天我們都會吃大米飯。密封的大米為什麼會長蟲子?心細的朋友也會發現一個問題。有時候完全密封好的大米在打開的時候也會有蟲子。為什麼密封好的大米會長蟲子呢?長了蟲子的大米是否有害健康呢?米蟲又叫米象,個頭大小只有兩三毫米。如果在溫度30度,溼度達到70%的條件下,僅用26天就可以完成一個生命周期。也就是說米象的繁殖速度是非常快的。
  • 米放久了就會有蟲子,這些蟲子都是從哪兒來的?還能繼續吃嗎?
    大米是南方人每天必吃的主食,若是生活中沒有了大米,那麼食物便沒有了靈魂,畢竟,美味佳餚要配上米飯,才會更有味道。不過,即便大米的保質期很長,大多數人也不會一次性買幾口袋回家,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大米放久了就會有蟲子,尤其是夏天的時候,若是將大米放在潮溼的區域,一段時間愛就會長出很多蟲子,看得人心裡難受。那麼這些蟲子是從哪裡來的呢?長蟲後的大米還能繼續吃嗎?
  • 米放久了會有蟲子,那麼問題來了,那些蟲子都是哪裡來的呢?
    小時候,我們家的米都是放在一大米缸裡,那時米都是一大袋的,放進去有大半缸。夏天的時候,大米特別容易生蟲子,是那種白白的像蛆一樣的蟲,有時是那種黑黑的硬殼蟲,看著讓人鬧心,但更煩的是那缸裡的米還有一半……總以為是米缸裡面沒處理乾淨導致生蟲,所以每次倒米前將米缸裡面擦了又擦,還是不行。因著這米缸「陰影」,成家後,一直不喜歡用米缸或是米桶裝米,每回都是直接從米袋裡舀米出來。當然,夏季米生蟲的問題不會因為不用米缸就不存在,仍然還是有的,不過多為黑黑的硬殼蟲。
  • 據說快遞箱子放久了,會長出貓來
    網絡上有一句俏皮話這樣說:「快遞箱子放久了,會長出貓來,所以千萬記得及時扔掉。」如果你仔細觀察過家裡的貓,也會發現它們很喜歡鑽進一些狹小的空間。在城市家庭中最常見的快遞盒子、棉拖鞋、甚至洗衣機滾筒、微波爐都是常見的去處。這些地方無一不滿足了貓對於住所的偏好——封閉,黑暗,適溫。
  • 是否在為家裡大米生蟲而煩惱,防蟲除蟲,這2類方法來幫你
    是否在為家裡大米生蟲而煩惱,防蟲除蟲,這2類方法來幫你嗨,大家好,歡迎來到小胖說生活的時間,跟著小編來學習更多的小妙招,為你解決麻煩,讓你的生活更加有趣。現在的天氣是一天比一天熱,空氣中會有潮溼的氣息,我們廚房中米、面、還有一些雜糧,只要稍一不注意,就會滋生出小蟲子。尤其是在三伏天的時候,空氣變得更加的悶熱潮溼,生小蟲子的機率就又變大了。我們如果吃生了蟲子的大米,還會影響我們的健康,那麼今天小胖胖就來教給大家幾招,輕鬆有效的防止大米發黴生蟲,能夠很好的儲存大米的小妙招吧!
  • 為什麼大米放久了就會生蟲,這些蟲子都是哪裡來的呢?
    大米是人們最常見的一種食材了,現在幾乎每戶人家都會囤幾袋大米,但是大家在做米飯的時候,往往會發現生大米裡面會出現很多的蟲子,而這些蟲子有的時候個頭非常的大,有的時候人類還看不見,這些蟲子到底是從哪出來的呢?
  • 米罐裡的米看著很乾淨,為什麼放久了有蟲子,蟲子都是哪裡來的?
    它們在大米或者我們買的穀物裡爬來爬去,看起來很噁心。我花了很長時間才從一大包大米中挑選出還能吃的幾兩米而已,真是浪費呀。它們真的很多,在米裡爬來爬去動作還很靈活,如果你看到這種蟲不要懷疑就是米蟲子,白色也是。
  • 為什麼家裡會有很多小蟲子?
    最近,住在南方的金所長很苦惱一件事,就是家裡突然出現了很多小蟲子,一個不留神可能就有一個小蟲子屍體躺在腳下,嚇了自己一大跳。金所長百思不得其解, 家裡明明打掃得很乾淨,怎麼會有這麼多蟲子?到底是哪裡出錯了?怎麼才能消滅這些蟲子呢?
  • 為什麼大米會長蟲子?長蟲的大米還能吃嗎?看完恍然大悟
    有網友就會問了:明明我家大米保存很好,有些大米甚至都沒拆袋,還是長出了蟲子,這是什麼原因?大米生了蟲子後還能吃嗎?不要著急,聽我一一給你解答。大米裡的蟲是什麼?為什麼保存良好的大米還會生蟲?大米裡的蟲子名叫象鼻蟲,這是對其成長過程形態的一種比較形象的描述。我們經常看到米裡黑色的硬殼小蟲子就是它,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這種蟲子頭部突出,形似象鼻,因此稱之為象鼻蟲。
  • 冷知識科普:為什麼米放久了就會有蟲子?
    今天的話題是:為什麼米放久了就會有蟲子?                                                 很多人會好奇,咱們買大米時明明沒有發現蟲卵或者蟲子,為什麼放一段時間後,大米會長蟲,難道它們會穿越不成?其實,並不是這樣,之所以大米放一段時間會長蟲,和米蟲的生活習性有關。
  • 大米生蟲後要不要曬,能吃嗎?大米如何貯藏放得久?防米蟲有方法
    大米是日常生活的主食,若加工的大米或購買的大米較多時,放久了就開始生蟲,因為稻穀加工成大米後失去了外殼及皮層保護,暴露在空氣中容易吸溼受潮,米中的蟲卵便會孵化幼蟲並取食大米生長,最終羽化成蟲,即肉眼可見的米象、赤擬谷盜(成蟲呈赤褐色或褐色,外殼較硬)、麥蛾。
  • 米罐裡的米很乾淨,為什麼放久了有蟲子?生了蟲子的大米還能吃嗎
    持續好幾天的雨天和炎熱的氣溫,使我們家裡的米長出了一些黑色的小蟲子。這種小蟲子不大,可是總數許多,在米中跑來跑去去的,看上去十分的噁心想吐,我擇了好長時間才從一大袋米中擇出幾兩可以吃的小米粒。這種小蟲子稱為米蟲,別名稱為米象,他們具備一根較長的鼻部,就好像「蟲類中的小象」。
  • 米罐裡的米很乾淨,為什麼放久了會有蟲子,蟲子都是哪裡來的呢?
    經過幾天的雨和悶熱的天氣,我們家的大米裡長出了一些黑蟲子。這些蟲子很小,但是有很多。它們在米飯裡爬來爬去,看起來很噁心。我花了很長時間才從一大包大米中挑選出幾兩種可食用的穀物。蠶蛹會被絲包裹,絲很容易被當作大米中的碎米。成年甲蟲是最常見的黑甲蟲。它們數量眾多,經常在米粒上爬行。如果你在自己的米飯裡看到乳白色或黑色的蟲子,不要懷疑它們都是米蟲的。蟲子從哪裡來?雖然這些蟲子很小,但它們非常「神奇」。我問了我周圍的許多朋友,他們的大米被這些蟲子損害了。
  • 米袋裡面為什麼有米蟲?
    很多食物放久了會長毛,而大米就比較特殊了。不知道你有沒有在米袋裡發現小蟲子的經歷,尤其是在夏天,米袋裡常常會出現米粒大小的米蟲。 那麼為什麼會有米蟲呢,米蟲是怎麼被驅除的呢?
  • 大米放久了起「米蟲」,米蟲哪裡來?怎麼防?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大米、麵粉等食物如果存放不當,經常會起蟲子,我們會發現有的是灰褐色的硬殼蟲,有的是軟的白色蟲還有蟲絲。米蟲怎麼來的?這兩種蟲又是什麼蟲?今天帶科學密探—潮帶大家了解米蟲!「米蟲」不僅僅在大米中有,是廣泛存在於玉米、小麥、水稻、高粱、麵粉、豆類等穀物。其成蟲啃食穀物顆粒,幼蟲在穀物內部蛀食。由於其生長繁殖速度很快,為害甚廣,地理分布可以遍布全世界,而在我國,則主要分布在南方。所以,我們在大米、麵粉中看到的灰褐色硬殼蟲和白色的軟體蟲事實上是一種蟲子叫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