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非名校出身的精英

2020-12-05 中國青年報
    對很多出身非名校的學生來說,馬雲的成功故事總是最有鼓動性的。

    經過3次高考才被杭州師範學院(現在改名為杭州師範大學)錄取的馬雲畢業後當上了一名最普通的大學教師,拿著每月100~120元的微薄工資。他曾應聘過不少工作,但一直被拒之門外。

    機緣巧合,幾年後,馬雲用借來的2000美元,創建了自己的公司。在之後的那些年裡,經過不斷努力,他一手創建的阿里巴巴成為中國最大的B2B網站,並成功在香港上市,作為CEO,馬雲一舉成了億萬富豪。僅2007年上半年,阿里巴巴的營業額就達1.29億美元,淨利潤3900萬美元。

    如今的就業市場上越來越看重出身,很多地方院校的畢業生常常抱怨會遭遇就業歧視,這種狀況讓很多考生和家長在高考時,面對非名校的錄取通知書,會陷入「上還是不上」的困惑中,那些選擇就讀非名校的也常常會覺得前途渺茫。

    這個活生生的例子給無數正處於困頓之中的人帶來了新的希望——麻雀變鳳凰這樣的事,並不僅僅發生在童話當中。

    其實,出身於非名校的精英並不只有馬雲。

    記者看到,在2005年的兩院院士名單中,化學工程學專家李洪鐘畢業於太原理工大學,生態學專家方精雲畢業於安徽農業大學,物理化學家姚建年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家王恩多畢業於曲阜師範大學。而南華大學、長江大學、揚州大學、上海師範大學等人們眼中的「非名校」,也都培養出了院士。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俞敏洪曾向媒體提供了這樣一組數字:國內近千名青年企業家中,只有10%畢業於北大、清華、復旦等名校;80%均畢業於國內普通的大中專本科院校;其餘10%的青年企業家,學歷從小學到高中不等。

    「財富並不代表成功,但從這組數據中可說明,學歷的出身並不代表個人能力高低。」俞敏洪說。

    按照《華爾街日報》兩年前公布的一份統計,當今美國的500家大公司的CEO當中,只有10%畢業於常春藤名校。比如,全球沃爾瑪總裁Lee Scott畢業於肯薩斯州的一所州立大學,英特爾公司的執行長Paul Otellini畢業於舊金山城市大學,埃克森石油公司的CEO——Rex Tillerson畢業於德州大學。可見,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領導能力和渴求成功的願望和行動,比一張名校的文憑更為重要。

    俞敏洪也認為,目前在我國,一些非名校大學生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自卑,在校生選擇考研或出國的目的,就是想換張更有身價的文憑。「我個人認為,畢業後的一紙文憑的含金量只佔成功比例的10%,90%為個人努力、毅力以及經驗等軟資質。」

    參與《華爾街日報》調查的多位CEO表示,最重要的是要抓住機會。他們在做學生時,根據自己的興趣,在大學裡成為學生領導,尤其是那些就讀州立大學的學生,大多來自普通的家庭,因此他們更有個人奮鬥的精神,而他們所在的學生群體更多元化,那樣的校園環境與公司的工作環境更加相似,相反,名校的學生構成倒顯得單調。

    「股神」巴菲特在1950年曾被哈佛大學拒之門外。他表示,自己僱人或收購公司時,根本不管對方畢業於哪所學校。而很多知名外企或者一些國內企業,在選拔人才時也不僅僅只盯著一紙名校文憑——

    阿里巴巴人力資源副總裁鄧康明介紹說:「我們的門檻並不高。我們需要的人才,一要講誠信,二要有學習的能力,好學的精神,三要有擁抱變化的能力,四要樂觀上進。只要具備這四方面的素質,我們都要。」

    「我們就要求應聘者具有不斷自我更新和學習的能力及願望。在諾基亞公司作出最終人才選拔的決策時,起決定作用的因素不僅是應聘者的專業水準,還要看他是否認同與符合企業的價值觀。」諾基亞上海分公司的華東區人事經理施慧敏說。

    而GE(美國通用)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之所以要對職位進行公開招聘,是想找到最適合這個職位的候選人,而不一定是最資深、最高學歷或是一定要名校出身。所以,一般來說,機會是均等的,高學歷並不會得到加分。

    

相關焦點

  • 李中清:150年來中國的精英出身什麼家庭
    150年來中國的精英出身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李政道之子、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中清(James Lee)、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梁晨領導的合作團隊發現,在1949年後,中國高等教育領域出現了一場革命,以往為社會上層子女所壟斷的狀況被打破。
  • 心動的offer扎心一幕:本科雙非出身,就註定被踩到土裡?
    沒想到越看越不對勁,隨著節目深入,這場實習生的對決似乎悄然變成了一場「精英」和「草根」之間的battle。特別是節目中的兩位,在我看來同樣「用力過猛」的實習生,卻明顯遭受著不一樣的對待。他們那麼像,卻又那麼不一樣。
  • 專訪李政道之子李中清:150年來中國的精英出身什麼家庭
    1906—1952年,超過60%的教育精英是地方專業人士和商人子弟,尤其是江南和珠三角地區;1953—1993年,約超過40%的教育精英是來自全國的無產階級工農子弟;1994—2014年,超過50%的教育精英來自各地區的有產家庭,與特定的重點高中。
  • 遇羅克:《出身論》(全文)
    特別是所謂黑七類出身的青年,即「狗崽子」,已經成了準專政對象,他們是先天的「罪人」。在它的影響下,出身幾乎決定了一切。出身不好不僅低人一等,甚至被剝奪了背叛自己的家庭、保衛黨中央、保衛毛主席、參加紅衛兵的權利。這一時期,有多少無辜青年,死於非命,溺死於唯出身論的深淵之中,面對這樣嚴重的問題,任何一個關心國家命運的人,不能不正視,不能不研究。而那些貌似冷靜和全面的折衷主義觀點,實際上是冷酷和虛偽。
  • 行事有點不擇手段,卻又知人善任不計出身,曹操是奸賊還是英雄?
    可若是說他是奸賊,他又任人唯賢,不計出身,抑制豪強,使得黃河流域的政治、經濟、以及社會風氣都有所好轉,階級壓迫也有所減輕,實打實的為民著想,是個英雄。那麼曹操到底是「奸賊」還是「英雄」,如何才能客觀的評價他?這就要從曹操的一生開始說起了。
  • 你是什麼家庭出身?中國人曾有45個家庭出身代碼
    對年輕人居多的活躍網友們來說,「本人成分」、「家庭出身」等名詞,一方面,它們清晰地出現在歷史文本,父輩之口以及各類「登記表」上;另一方面,其涵義是模糊的。而填表時,「家庭出身」比「個人成分」更難下筆,因為「家庭出身」涉及上一代人——這些距今久遠並屢經變化。現在突然得知,它們與作為全國範圍內的統一技術要求——國家標準——聯繫在一起,便紛紛轉帖,並調侃著互問:大家看看,你是什麼「家庭出身」?
  • 和平精英:當「信仰」被販賣,你還會玩和平精英嗎?
    那一天沒有版號的(刺激戰場)徹底離去,而取而代之的是現在跟我們都已經無比熟悉的新人——和平精英。它跟刺激戰場很像,所以刺激戰場的離去,雖然讓很多人不舍,但是有了一個可以替代的遊戲,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如果說刺激戰場是不氪金的神作,那麼和平精英就是氪金的代名詞。最初的和平精英比刺激戰場更加好貴華麗,只要玩家願意基本上什麼都能買。時裝、皮膚甚至稀有道具。
  • 印度IT精英夫婦自選「英年吊死」
    印度IT精英蘭提德萬。警方推測這對夫婦是共用一條繩自殺的。他們的遺言稱是自願選擇死亡,還留下一筆錢讓人幫忙處理遺體。印度是一個IT行業大國,該行業不但讓印度聞名全球,也使得一批精英人士大發其財腰纏萬貫。可是近日一對印度IT精英夫妻的自殺事件卻讓人感到匪夷所思,因為夫妻倆自殺的原因是有選擇死的自由。
  • 中國精英教育的短板,卻是美國精英階層熱衷的入場券
    原因就在於體育特長生集中了北美文化所崇尚的所有精英特質,是美國選拔未來社會精英的主要渠道。在美國將近50萬的龐大的大學生運動員群體中,最後只有不到2%的人能夠晉級到職業運動員,大多數人則是在畢業後成為各行各業的精英。中國教育向來崇拜學術精英,體育特長生被視為邊緣人,甚至還會被打上「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標籤。我們的精英教育為什麼會拋棄體育?
  • 和平精英軍需知多少
    和平精英軍需寶箱技巧和平精英軍需知多少和平精英開軍需有什麼技巧?軍需中可以抽到很多驚喜套裝,這些是大家最喜歡開軍需的原因,軍需分為兩種,一種是無畏軍需,另一種就是金幣軍需,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開軍需寶箱的技巧,讓大家都能獲得最高等級的時裝。
  • 再聰明也逃脫不掉現實,《最強大腦》的精英們,工作讓人意外
    那些智商爆表,參加完《最強大腦》的精英們,後來都如何了?先從年輕的開始說,楊英豪不過14歲,卻要面對超強的對手,每次答題對方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只有楊英豪獨自一人在認真審題,剛開始他還是處於劣勢的,誰知他竟是個越挫越勇的選手,先不說結局如何,光是那份從容淡定,就是尋常人達不到的。
  • 《煉獄》百萬經驗虐殺精英讓你上癮
    想要最快速度了解《煉獄》最新信息請加《煉獄》官方QQ機器人:1074089405要說《煉獄》中最高經驗獎勵的任務,可能就要算「虐殺精英」系列了,這個剛放出不久的全新任務,讓無數衝級狂人瞬間瘋狂。眾所周知,角色升級的唯一方法是獲取經驗值,所以升級的速度直接由獲取經驗的效率所決定,因此,你可以見到那些在衝級的玩家都帶著一身強力裝備,外加對所有任務的熟悉程度到達了可以背誦的地步。
  • 海賊王:海軍中高層戰力,鼯鼠等精英中將,沒有辦法晉升為大將
    而本部的中將實力要比他們更強一些,比如在和白鬍子團對抗的時候,以鼯鼠,鬼蜘蛛這些人為代表的一批精英中將,他們就是當時大將之下的最強戰力,這些人實力都非常強悍,在軍隊裡面也有著很好的資歷。鼯鼠他們都是澤法教出來的弟子,從年齡上來看,他們要比赤犬他們稍稍年輕一些。
  • 《探索與爭鳴》|川普究竟是精英還是「沉默的大多數」?
    川普經常說他代表著美國「沉默的大多數」,與建制力量(the establishment)——包括共和黨內的建制力量對抗,他要將權力從那些習慣於操弄政治的精英手裡奪回來,交給人民。當然,將權力交給人民或「沉默的大多數」實際上等同於交給他自己,因為他認為自己才真正代表著人民,才真的為人民發聲。
  • 副教授黃日涵:鼓吹出身論,強調爺爺輩起點的你,沒資格定義努力
    最近,一個叫黃日涵的副教授在評論「精英們勸你看開是讓你認命嗎」話題時,幾句觀點引發網友熱議。 其實,作為一個學歷沒有黃副教授高、學識沒有黃教授廣、地位不及黃教授、身份也沒有黃副教授的內容創作者,根本沒有資格來評價黃副教授,而是應該按照黃副教授的諄諄教誨「好好努力」,「讓孩子過得好一些」。
  • 《哈利·波特》中麻瓜出身的巫師,你知道幾位呢? - 喵小斯的文化club
    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有一個所謂的巫師鄙視鏈,那就是:純血統>混血巫師>麻瓜出身巫師。當然,這個鄙視鏈只限於純血統巫師圈。他們如此厭惡麻瓜出身巫師,一方面是出於對自身血統的優越感,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對麻瓜出身巫師的畏懼。為什麼這麼說呢?
  • 高智商學霸、頭腦性感的精英,竟然出自於這些韓國院校!
    全炫茂   - 獲得 KBS、朝鮮日報、YTN新聞從業考試超級大滿貫的精英!   - 韓國屈指可數的3大企業考試全部合格的「97級就業強盜」!   金基石   - 英國名門私立高中出身的精英演員!   - 英語和德語是基本的技能,並且還有教師資格證的師範大學生!
  • 從霍金到馬斯克:科技精英們的太空夢想
    這位在網際網路領域擁有輝煌歷史的投資家絕對稱得上是一位「科技精英」,他的投資案例中包括了 Facebook、Twiter、Spotify、小米這些現在的網際網路巨頭公司。……原來這些科技精英們都有著同一個夢想:飛向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