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如今新冠核酸快速檢測已經成為新冠病毒檢測的金標準。新冠核酸快速檢測主要是運用了螢光定量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術。生物學可以被劃為兩個時代:一個沒有PCR,一個有PCR。這樣的說法並不誇張,沒有PCR技術,就沒有現代分子生物學。
1983年的今天,Cetus公司的 Kary Mullis等人第一次成功實驗發明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聚合酶鏈反應。
1985年,關於PCR的文章首次由 Kary Mullis及其同事等人在《Science》上發表。
1989年12月《Science》雜誌將PCR和它所使用的Taq DNA聚合酶命名為第一個「年度分子」。
從此,PCR技術得到了生命科學界的普遍認同,Kary Mullis也因此而獲得1993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1995 Perkin Elmer公司研製出螢光定量PCR技術。PCR最大的意義就是體外擴增DNA或RNA。
九十年代中期PCR臨床應用在國內全面展開。1998年,螢光定量PCR技術開始在中國應用於臨床檢測。
下圖是:達安基因用於新冠核酸快速檢測的實時螢光定量PCR儀
聚合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是8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體外核酸擴增技能。PCR反應特點具有靈敏度高、快捷、簡便、對樣品純度要求低、可以相對定量等傑出優勢。螢光定量PCR的臨床應用主要體現在:感染性疾病的診斷;母嬰傳播的控制與觀察;遺傳疾病的診斷;腫瘤的診斷;法醫學鑑定等。
上圖是達安基因用於新冠核酸快速檢測的基於螢光PCR法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
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新冠核酸快速檢測試劑盒是基於螢光PCR技術,屬於雙基因檢測類型(ORF1ab和N基因),配以PCR反應液,在螢光定量PCR儀器上,應用實時螢光定量RT-PCR,通過螢光信號的變化實現樣本新型冠狀病毒檢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