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遠古時代存在著許多的海洋巨獸,我們如果以體型來給它們排名,那就是:龍王鯨、滄龍、巨齒鯊、薄片龍、克柔龍、利茲魚、杯椎魚龍、滑齒龍、鄧氏魚、劍射魚。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看
已滅絕的遠古海洋巨獸Top1:龍王鯨。
龍王鯨,又稱帝王蜥蜴,有些人認為它是現代鯨的祖先,它大約生活在4500萬-3600萬年前,現在我們已經見識不到真的它了。據考察發現,龍王鯨是肉食性動物,體長約為15~18米,大約有6層樓那麼高。
龍王鯨與鯊魚對比圖
龍王鯨以捕食其他鯨魚為食,科學家們通過分析另一種史前鯨魚——矛齒鯨傷痕累累的顱骨得出了龍王鯨的咬合力十分強勁的結論。研究人員根據矛齒鯨頭骨的損傷程度,計算出這種水生捕食者可以摧毀一個超過1600公斤重的頭顱,而這個創傷正是由龍王鯨造成的。可能關於咬合力這一概念大家還不是很清楚,當然我們舉個例子對比一下就知道了。
咬合力一般是指動物上下顎之間因為咬合行為而產生的力量,人類的咬合力只有40公斤,而短吻鱷咬合力可以達到900公斤,但是在龍王鯨面前鱷魚也只能甘拜下風呢。
19世紀上半葉,歐美興起了關於史前生物化石的研究。第一次關於龍王鯨的化石的發現是在美國路易斯安納州,人們把其中兩塊化石送給了學者理察·哈蘭研究。哈蘭認為,這化石是屬於一種生活在海裡的巨型爬行動物,並把其命名為「帝王蜥蜴」。
幾年後,歐文研究了這些化石,但是歐文認為它們不像是蜥蜴,它們應該是屬於哺乳動物一類,而且可能是某種史前鯨類,於是,歐文重新給它起了一個名字「軛齒鯨」。後來人們把它譯成了「龍王鯨」。
龍王鯨被發現後,有個名叫寇區的美國人搜集了不少龍王鯨化石,並把它們拼成了一條長達34.7米的「大海蛇」。後來據研究發現,這個大海蛇至少由五隻龍王鯨的化石組成。
人們根據得到的化石憑藉想像力拼出的龍王鯨
龍王鯨的骨骼表明它的祖先應該是陸地動物:因為它有著一雙小腳。雖然埃及的化石常常得不到很好的保存,但研究者在一個龍王鯨化石的胸腔找到一團魚化石。這似乎是它胃內的東西,其中包括幾種不同的魚類骨骸,以及一隻五十釐米長的鯊魚,這足以證明:龍王鯨並非性格溫馴的動物,說它是海洋第一巨獸絕非誇大其詞。
後來,有考古人員在埃及的法揚沉積層也找到保存了為數眾多的其它種類。其中發現的一個化石還保有它最後進食的食物,就是一群鯊魚。
美國古生物學家菲利普·金格裡奇在開羅西南方的Wadi Hitan沙漠,發掘出了一具長約50英尺(約合18米)的鯨魚骨骼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