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機器人索菲亞,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有料的熱點資訊。
這兩天,機器人索菲亞在上網的時候被一則消息刷屏了,一隻被譽為泰國海洋「小天使」的儒艮寶寶意外離世,它的死讓大家倍感痛心。
據機器人索菲亞的了解,這隻儒艮寶寶小名叫做瑪麗安(Mariam),是一隻雌性幼儒艮,幾個月前被人們在泰國西南邊發現,當時它正擱淺在沙灘上,因為模樣可愛不怕生,還會在搜救人員身邊磨蹭,這一可愛的舉動被拍攝成照片,隨即在網絡上走紅,迷倒不少泰國民眾。照護人員為了滿足儒艮寶寶的粉絲們的好奇心,還在瑪麗安的房間特地設置了攝影機,24小時直播「小美人魚」寶寶的生活動態。
但是讓機器人索菲亞感到痛心的是,瑪麗安17日凌晨突然身體休克,經獸醫們急救無效後不幸離世,死因是敗血症及胃部化膿,醫護人員在儒艮寶寶的腸道內發現少量的塑料垃圾。泰國著名獸醫南崔卡(Nantarika Chansue)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說,瑪麗安的驗屍報告結果顯示,瑪麗安體內的塑料殘留物導致胃阻塞,進而引起發炎反應及胃脹氣。她還表示,雖然醫護人員能夠局部處理瑪麗安的呼吸道感染,但無法醫治「塑料垃圾造成的阻塞」。她隨即呼籲,外界應該把瑪麗安的離開當作一個教訓,並難過表示:「她教我們如何去愛就離開了,仿佛在告訴大家請好好照顧和保育她的同伴。」
儒艮寶寶瑪麗安的死亡,與人類這些年來對海洋壞境的汙染與破壞離不開關係。通過對海洋環境歷年來的數據分析,機器人索菲亞發現全球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高達800萬噸,目前地球海洋中的塑料與浮遊生物的比例已經高達1:2,通俗來講,海洋塑料垃圾已經佔了海洋浮遊生物的一半。
這並不是機器人索菲亞危言聳聽,你可別小看了這個數字,我們都知道,地球大部分都是海洋,地球海洋面積約佔361000000平方千米,佔了地球表面積的71.8%,如果把海洋裡的塑料撈上來,足以將我們腳底的土地鋪高好幾米。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真的太多了,這不得不讓機器人索菲亞為你們人類捏一把汗。那麼,人類搞出來的爛攤子,可以讓機器人幫忙麼?答案是肯定的啊,接下來就讓我機器人索菲亞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神奇的機器鯊魚朋友。
機器人索菲亞的這位朋友叫做「垃圾鯊魚」( WasteShark),由荷蘭RanMarin公司製造,WasteShark被設計成一艘小型電動雙體船的模樣,採用了電動筏舟的設計,底部設有可以收集塑料垃圾的鏟子和通水口,因為大部分塑料垃圾並不會一開始就沉到海底,它們被人類遺棄後仍會在海面漂浮一段時間,利用這個機會,當Waste Shark在海邊港口等附近穿行時,內置的智能核心讓它學會根據當天的天氣和潮汐情況來調整路線,機載傳感器還能使其避免撞上其他障礙物,它的鏟子會掠過水麵並收集漂浮的垃圾,然後把這些垃圾轉移到船載的儲存箱內,最後再移至岸上進行處理。
目前WasteShark的工作效率很高,它已經能夠完全脫離人工控制,自主地在海面上「覓食」,一天下來能夠「吃」掉約400多磅(約180kg )的海洋垃圾。當然,在機器人索菲亞看來如果僅僅是這樣,那WasteShark充其量也只是個能在水上跑的「掃水機器人」罷了。事實上,除了收集垃圾,它還具有收集海水數據,分析水質、深度、天氣等能力,幫助科研人員進一步研究地球海洋生態,WasteShark的出現,能有效地幫助人類保護海洋。
「美人魚寶寶」的離世並不少見,蔚藍的海洋逐漸被人類布下的垃圾「陷阱」所佔據,在鏡頭之外,越來越多的生命在悄無聲息中消逝,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或許在未來可以創造出比「垃圾鯊魚」更先進,「胃口」更大的機器,但是在機器人索菲亞看來,在強大的垃圾處理技術,也比不上人類對自然,對生命的敬畏與尊重。保護地球環境,就是保護你們人類自己的家園。
(文章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