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新徵程

2020-11-26 大眾日報

■ 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 季正聚 趙付科
  黨的十八以來,圍繞著全面深化改革,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論斷,作出了一系列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論述,深刻回答了「為什麼要全面深化改革」、「當前的改革是一個什麼樣的改革」以及「如何全面深化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引領了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波瀾壯闊的新徵程。
  改革的價值論: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首先必須對改革的價值作出科學闡釋。習近平總書記從「歷史、現實與未來」以及「國家、黨和人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兩個維度,深刻論述了改革的歷史地位和重大意義。從「歷史、現實與未來」的維度看,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完成和推進的三件大事之一,是一場「新的偉大革命」,是一次「偉大覺醒」,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國夢」的關鍵一招。從「國家、黨和人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維度,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釋了改革開放的實踐價值,指出: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是「我們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步伐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又用三個「發展」來進一步闡釋了改革開放的價值,指出:「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改革的時態論:「進行時」與「完成時」的辯證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認為,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這是針對改革的長期性、艱巨性和繁重性而言的,是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與時俱進的事業這個意義上來講的,是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高度對改革開放持久性的時態規律作出的科學結論。但是,作為「進行時」的社會主義改革又是由許多階段性目標的「完成時」組成的,是「進行時」與「完成時」的辯證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與時俱進的事業,這一事業也是由近期目標、中期目標、遠期目標等許多具體的階段性目標組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近期目標是到建黨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期目標是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期目標是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習近平總書記將改革的「進行時」與「完成時」辯證統一起來,一方面,強調要高舉改革的旗幟,全面深化改革,絕不能有絲毫的動搖;另一方面,又為改革設定了許多具體的可操作性的階段性目標,使廣大民眾能夠切實感受到改革帶來的實惠和紅利,從而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堅實的群眾基礎。
  改革的系統論:由若干領域的改革組成的一項複雜系統工程
  全面深化改革是由若干領域的改革組成的一項複雜系統工程。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布局相適應,全面深化改革這個大系統中包含著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和生態文明體制這「五大體制」的改革。同時,這個大系統還包括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以及國防和軍隊改革。每個領域的改革都緊緊圍繞各自的核心問題展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是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關鍵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需要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來進行;深化社會體制改革的重點是改革創新社會體制,促進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則要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來推進。其中,經濟體制改革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是牽引改革全局的牛鼻子。每個領域的改革都具有豐富的內容,又各自是一個小的系統工程,而且每個子系統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繫的,每個領域的改革不僅相互影響而且需要協同配合。
  改革的目標論:既有管總的目標,又有各領域的分目標,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體系
  改革的目標是由總目標和分目標構成的目標體系。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兩句話組成的一個整體」,必須完整理解和準確把握。第一,就總目標的自身結構而言,這兩句話是目標理性與工具理性的辯證統一。其中,前一句為後一句「規定了根本方向」,具有目標理性價值;後一句則規定了具體方式,具有工具理性價值。第二,相對於全面深化改革而言,這兩句話又都具有目標理性價值。將制度的完善與發展熔鑄為改革的總目標,既彰顯了制度自信,又不固步自封、「制度自傲」,而是通過不斷革除體制機制弊端來釋放制度活力,更好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第三,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也是一個有機整體。國家治理體系是黨領導人民管理國家的制度體系,治理能力是運用國家制度管理社會各方面事務的能力。良好的國家治理體系是提高國家治理能力的前提,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又是充分發揮國家治理體系效能的保證,二者相輔相成,是一個有機整體。在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的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又在總目標的統領下明確了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深化改革的分目標。這樣,既有管總的目標,又有各領域的分目標,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體系,體現了我們黨對改革認識的深化和系統化。
  改革的方向論:始終堅持以我為主,始終堅持改革開放正確方向
  改革開放是一場新的偉大革命,必須堅持正確的方向來推進,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這個「根本性問題」就是改革的方向問題。四十年來,我國改革事業之所以能夠取得巨大成就,關鍵是我們將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有機統一起來,把黨的基本路線作為黨和國家的生命線,從而確保我們的改革始終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前進的改革,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從當前改革所面臨的複雜環境來看,一些人借討論全面深化改革之名,「搖旗吶喊、製造輿論、混淆視聽」,將中國改革往邪路上引。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我們的方向就是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而不是對社會主義制度改弦易張。」他在深刻闡明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發展的曲折歷史、特別是在總結蘇東劇變的歷史教訓基礎上,提出了兩個「死路一條」:不實行改革開放死路一條,搞否定社會主義方向的「改革開放」同樣也是死路一條。全面深化改革,要始終堅持以我為主,從我國國情和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出發,不求轟動效應也不做表面文章,始終堅持改革開放正確方向。
  改革的條件論:「三個進一步解放」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三個進一步解放」,即: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進一步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這「三個進一步解放」是一個有機整體,其中「進一步解放思想」是「前提」,是「總開關」。如果不進一步解放思想,「我們就很難看清各種利益固化的癥結所在,很難找準突破的方向和著力點,很難拿出創造性的改革舉措。」只有啟動「進一步解放思想」這一「總開關」,才能「跳出條條框框限制,克服部門利益掣肘」。後兩個「進一步解放」是第一個「進一步解放」的「必然結果」和「重要基礎」。解放思想不是胡思亂想,而是要落腳在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上。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和中國夢,「最根本最緊迫的任務還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只有社會生產力進一步解放和發展了,才能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強大「牽引」和「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不能「死水一潭」,要讓一切社會活力競相迸發, 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因此要「進一步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同時,還要處理好活力與有序的關係,切實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不能單純為了追求活力而使整個社會「暗流洶湧」。習近平總書記將這「三個進一步解放」,看作是改革的目和條件,並從當前改革的新特點出發,重點將「三個進一步解放」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條件來闡述,反映了我們黨對改革規律的深刻把握。
  改革的合力論:共識與合力是正相關關係,共識越多,合力就越強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定信心,凝聚共識,形成改革合力。共識與合力是正相關關係,共識越多,合力就越強。就「為什麼要凝聚改革共識」,習近平總書記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了闡釋:第一,從歷史經驗看,如果不凝聚改革共識,改革就會遭遇強大阻力,甚至弄得自己身敗名裂;第二,從當前改革的特點看,我國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如果沒有廣泛共識,改革就難以順利推進,即使推進了也難以取得全面成功;第三,從當今時代潮流來看,中國的改革不可能孤立於整個國際社會之外,在凝聚國內改革共識的同時,還應積極凝聚國際社會的共識。就「如何凝聚改革共識」,習近平總書記著重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了論述。首先,必須在進一步解放思想的基礎上統一思想。只有思想統一了,才能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識,才能形成最強大的改革合力。第二,要善於尋找最大公約數。「把最大公約數找出來,在改革開放上形成聚焦,做事就能事半功倍。」第三,要發揮改革試點的偵察兵和先遣隊作用。對於一些思想認識還不深入但又必須推進的改革,可採取試點探索、投石問路的方法,通過改革試點,加深對規律的認識。第四,各項改革舉措要協調共振。「形成改革合力,最終要體現在各項改革舉措協調共振上。」第五,要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展道路,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擴張,同世界各國一道維護世界和平。
  改革的方法論: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標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促進
  當前我國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全面深化改革能否順利推進,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改革的方法是否有效。第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深化改革。在習近平總書記看來,「中國共產黨人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可以說,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發現問題、找準問題是改革的起點,針對問題謀劃改革、尋找改革的突破口、選擇改革的路徑,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第二,堅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凡屬重大改革都要於法有據。在整個改革過程中,都要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發揮法治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加強對相關立法工作的協調,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第三,堅持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和黨建各領域的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加強對各項改革關聯性的研判,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標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促進。第四,堅持用辯證思維著力處理好六大關係:一是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辯證關係;二是處理好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辯證關係;三是處理好全局和局部的辯證關係;四是處理好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辯證關係;五是處理好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辯證關係;六是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辯證關係。
  改革的主體論:相信人民、依靠人民、為了人民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改革開放事業的實踐主體。堅持和尊重人民在改革中的主體地位,必須做到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和為了人民。首先,全面深化改革要相信人民,「只要有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參與,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越不過的砍」。其次,全面深化改革要依靠人民,這是改革深入推進的力量源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及時總結群眾創造的新鮮經驗,充分調動群眾推進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最廣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來,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進。最後,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並將此作為一面鏡子來審視我們的改革。
  改革的保障論:從一「軟」一「硬」兩個約束,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場攻堅戰,對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是一個新的考驗。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第一,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要把政治建設擺在黨的建設的首位,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第二,從一「軟」一「硬」兩個約束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一方面,「革命理想高於天」,要堅定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另一方面,要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裡,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範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第三,全面提高執政本領。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全面增強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增強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等八個方面的本領。第四,加強頂層設計。為此,我們黨專門成立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擔任主任,運籌帷幄、總攬全局,親力親為謀劃指導改革的頂層設計、總體布局,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形成了機制統一的改革領導體制、務實高效的統籌決策機制、上下聯動的協調推進機制、有力有序的督辦落實機制。 
  以上「十論」構成了一個嚴密的體系。「改革的價值論」主要回答了「為什麼要全面深化改革」的問題;「改革的時態論」、「改革的系統論」和「改革的目標論」主要回答了「當前的改革是一個什麼樣的改革」的問題;「改革的方向論」、「改革的條件論」、「改革的合力論」、「改革的方法論」、「改革的主體論」、「改革的保障論」,主要回答了「如何全面深化改革」的問題。(季正聚系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務委員、研究員,趙付科系中央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相關焦點

  • 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科學指南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一、努力在「篤學之、高站位」上下功夫,務求把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義把握得更加深刻到位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理論,偉大思想引領偉大徵程。
  • 王岐山發表署名文章:開啟新時代 踏上新徵程
    王岐山發表署名文章:開啟新時代 踏上新徵程 原標題:
  • 乘勢而上開啟新的偉大徵程(社論) ——元旦獻詞
    實踐再次證明,黨中央權威是危難時刻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的根本依靠,堅定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的根本保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旗幟和精神旗幟,是推動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的科學指南。
  • 【重磅】開啟中國改革新徵程有三大關鍵
    (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 高弘傑 攝)開啟中國改革新徵程有三大關鍵第十八屆中國改革論壇在京舉行 「『十四五』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中國改革又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關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形勢、新挑戰和新任務。」
  • 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
    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強調堅定改革信心匯聚改革合力推動新發展階段改革取得更大突破李克強王滬寧韓正出席  新華社北京12月30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12月30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 「緊跟新時代 邁上新徵程」中國建築裝飾協會材料分會年會圓滿落幕
    本次大會以「新時代、新思路、新徵程」為主題,來自建材家居產業上下遊近500餘嘉賓共聚一堂,共同分享百企萬億階段性成果及進展計劃,探討新時代下中國建材家居產業發展新思路。2018年頻道上線一年之計將全面升級,更豐富滿足百企萬億推廣和品牌提升需求。
  • 山東理工大學新年獻詞:全面開啟高水平大學建設新徵程
    學校:山東理工大學2021年新年獻詞:全面開啟高水平大學建設新徵程2020年12月31日,山東理工大學發布新年獻詞。新年獻詞指出,紅日初升,其道大光。伴隨著新年嘹亮的鐘聲,2021年載著夢想和希望奔騰而來。年華似水,歲月如歌。回眸2020,全體師生員工以優良的狀態,勇敢的擔當,高強的本領,創造了突出的業績。
  • 中國電影應與新時代同頻共振 展現新時代崇高之美
    新時代呼喚新影像,新影像助力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藝界社科界委員時的講話為文藝創作指明了方向。為了肩負起「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這一重要使命,中國電影人應努力把握新時代脈搏,不斷調試創作視野的焦距,傾情創作出彰顯著新時代精神的扛鼎之作。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開局良好,成渝地區發展駛入快車道當前,全市政治生態持續向好,幹部群眾精神面貌持續向上,高質量發展動能持續增強,社會和諧穩定局面持續鞏固,「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總體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為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 進入新時代與趕上時代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的新的歷史方位。」報告還講了進入新時代的重要標誌,講了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意義,講了新時代的總任務和戰略安排。
  • 周樹春:把握好闡釋好中國現代化新徵程的發展大邏輯
    我們要深刻認識中國發展進步的大方向,準確把握中國現代化建設新徵程的大邏輯,深入揭示新時代中國發展藍圖對中國和世界發展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面向世界講好中國「十四五」和「二〇三五」故事。如何理解中國現代化建設新徵程的發展邏輯?1、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歷史邏輯。
  •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歷史性偉大成就
    7年多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體察世情民意、基層所需中把準改革脈搏、認識改革規律,提出一系列具有突破性、戰略性、指導性的重要思想和重大論斷,科學回答在新時代為什麼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樣全面深化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實踐證明,以思想理論創新引領改革實踐創新,以總結實踐經驗推動思想理論豐富和發展,必能書寫中國改革新的時代篇章。  這是一場改革組織方式的深刻變革。
  • 精耕細作,以釘釘子精神推進深化改革
    在航天強國建設徵程中,如何通過改革激活蟄伏的發展潛能,蹚出一條市場化新路?任德民認為,九院不但要做航天強國建設的鋪路石,而且要做航天強國建設的先行者,要以「高質量、高效率、高效益」為目標,找準突破口,系統改革創新,更好地支撐集團公司發展目標。
  • 中共廣東省委關於加快推進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見(2018年4...
    為推動全省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在改革開放40周年新起點上,以新的更大作為開創新時代廣東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奮力當好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向世界展示我國改革開放成就的重要窗口、國際社會觀察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現提出以下意見。
  • ...五中全會精神】深刻理解「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新表述的辯證法意義
    當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主動把握和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論斷,對於「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 ...全會精神】深刻理解「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新表述的辯證法意義
    當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主動把握和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論斷,對於「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 建設新文科 引領新財經 加快培養新時代財經領域卓越人才
    眾多嘉賓蒞臨活動現場,一起探索教育新生態,把脈未來教育發展新態勢。西南財經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李永強出席本次盛典並發表題為《建設新文科 引領新財經 加快培養新時代財經領域卓越人才》的主題演講。  演講全文如下:  尊敬的天保部長,各位領導,各位嘉賓,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 讀懂新時代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關鍵詞
    其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基本指針,是引領我們譜寫新時代改革開放新篇章的科學指南。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國內外發展環境發生了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現代化強國建設面臨著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戰,前進道路上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有效應對任何形式的矛盾風險挑戰,必須更加堅定地將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進。
  • 謝建輝在全省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強調 把握新時代新徵程 方向感...
    她強調,要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把握新時代新徵程方向感方位感使命感緊迫感責任感。謝建輝強調,要堅持從政治高度做好經濟工作,把握方向感。善於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思考本地區工作,從一般性事物中發現政治問題,從傾向性問題中發現政治端倪,從錯綜複雜的矛盾中把握政治邏輯。要從戰略視角認識新發展階段,把握方位感。
  • 鹽城:向海發展開啟新徵程
    踐行囑託開新局,鹽城市委書記戴源表示,鹽城將堅決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重大使命,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 敞開胸襟,在新發展格局中構築新優勢 2020年12月30日,首趟高鐵G8321次列車從鹽城站駛出,開往上海虹橋,標誌著鹽通高鐵正式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