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井見水在我們南方來說還真不算難事,可說是隨便什麼地方都能打出水來,既便10不來水,那就加深到20米、30米就總有來水的,當然,這種沒頭沒腦式的方法雖靈,但有可能因井太深而總不見水就可導致浪費或放棄等。因此,人們在打井之前還是得經過一翻綜合的觀察、考量,再動手打井,以使來水更豐富、打水的成本最低等。而這找水的方法基本有這幾點:
農村打井找水的方法之一是觀察山體的形態和走勢。
在農村,每座山總有山脊、山谷、山溝之分,如果是在山腳之處打井,那在山溝、山谷的下方或者是山溝、山谷所對應的地方打井,就總比山脊面對的方向更容易打到清澈的井水。且在這樣的地方打井所需的井的深度、水的清純度都是最好的。這可是農村最常見的也是最有效的一種尋水方式!
農村打井找水的方法之二是看水的來去方向。
在一些地方,因山離得比較遠,那就得靠其它方式來定了。如附近田地有無泥腳深的常年不幹的田、有草叢濃密常年溼潤的地方、再就是常見的有明顯浸水也就是泡泉水的地方。那在這些地方打井就總比較空易打出好的泉水來。再就是依據這些溼潤之處再參考附近的地形來定,如從溼潤之處看遠處哪個地方有凹地,那麼打井的地方只要與凹地、溼地連成三點一線,就更容易打到好的來水井了。
最後就是打井的時候,最好是打到有青石的地方。這樣打出來的井水才最清甜,而不是靠上層的土壤中的浸水來當作用水。當然,這主要還是在南方或山地土層不深的地方有用。像我們家郷就是這樣,基本只要在山腳之處的凹地打個七八米就能見到石頭,而再打一至兩米,那肯定能打穿幾層層石,這樣打出來的泉水才是最好的井水。而不是上層土壤中比較混沌的浸水,特別是在下大雨之後,就更是如此了。
最後,打井的時候,最好還是乾燥的秋季打井最合適。因秋季雨水本就很小,這時候打的井才能保證井水常年不乾枯。像一些春天打的井,因隨著雨水的減小,那麼就有可能在秋季形成乾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