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閱覽《農大知事》欄目,本欄目會為廣大讀者朋友持續不斷地提供「三農」相關常識,歡迎關注!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農村自建滲水井,對地下水造成汙染?其實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平原農村如果在沒有下水道的情況下,農民所排出的生活廢水,那基本上就是靠土壤滲入地下,或者是靠自然蒸發,至於說自建滲水井,充其量也就是過去農村糞坑的形式改變,用磚修剪一個地下池子,讓生活廢水流入後滲入土壤內。農民用後的生活廢水也並沒有太多的化學成分,經過土層的過濾,對地下水也不會產生什麼太大的危害。
一、農村廢水一直以來都是滲入地下,但並沒見地下水被汙染
我的家鄉就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農村至今也沒有下水道,生活廢水也一直都是依靠土壤滲入地下,以及靠在空氣中揮發,千百年來農村也就是這樣生活過來的。雖然農民家裡都是比較淺的壓水井,過去卻並沒有見到汙染,地下水清澈甘甜,但是自從當地化工企業不斷壯大後,地下淺層水就已經沒法飲用了。
農村生活離不開用水,那也就需要排放廢水,農村家庭的廢水通常是日常洗衣做飯,洗刷等剩下的水,這些水內所含有的化學成分頂多也就是洗衣粉,洗髮液這類的物質,這些化學物質相對於化工廠而言,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二、過去農村沒有滲水井,糞坑充當了滲水井的角色
既然用水就肯定要有廢水排出,農村沒有下水道怎麼辦?農民也只有自己想辦法。過去農村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大糞坑,也就是在庭院裡挖上一個坑,家庭生活垃圾、樹葉、雜草等物也會倒到坑裡,生活廢水也排入坑內,最後還能把坑內的垃圾變成有機肥使用,那些生活廢水大部分還是滲入到了地下的。
過去農村的糞坑,每到夏季下雨時,總是會出現汙水橫流的現象,院子常會有垃圾溢出來,也就成為了蒼蠅的樂園,如果說有汙染,當年農村豈不是汙染更為嚴重,但是也並沒有見到地下水被汙染的現象發生。
三、農村滲水井也是近些年的產物,汙染雖有,但也是無奈之舉
近些年來,農村生活條件好了,為了改善居住環境,農民也不在院子裡做露天糞坑了,但是生活廢水還是要排出去的,於是大部分的農村家庭就是在院子裡挖出一個大約一兩米深的坑,用磚塊砌起來,上面在加上一個蓋板,這也就是比較簡易的滲水井了,把生活廢水排進去,完全是靠土壤的滲漏。
農村這樣的滲水井,如果說對地下水一點汙染都沒有,那也不現實,畢竟現在生活中也使用不少的化學產品,如洗衣粉、洗髮水等,但是也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嚴重,在農村沒有下水道的情況下,也不得不這樣去做,這樣相比過去農村的那種露天糞坑而言,還的確是乾淨整潔多了。
農村由於受到條件的制約,很多地方還不能和城市相比,比如說現在農村大部分還都是露天廁所,要說有汙染,那豈不是也很嚴重。不過,現在多地農村在做環境改造,將來農村有了下水道,相信也不會有村民再去做滲水井了。
更多關於三農的文章,請點上面的「關注」二字。您的每一次轉發與收藏都是對作者最大的支持,您有什麼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本欄目會盡力幫您解答,謝謝!(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