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突發性地下水汙染應如何防範呢
,並召開會議提出下一步環境應急要求。例如2013年河北滄州「紅豆水」事故和吉林松原石油汙染事故,2014年4月甘肅蘭州自來水苯汙染事故和河北無極皮革廠汙染事故等,均屬於該類型地下水汙染事件。遲滯型地下水汙染事件是汙染物在含水層或地下水中長期積累到一定程度後發生的質變,也是在對地下水環境長期不夠重視、地下水環境監測和防治措施不到位、地表汙染處理過程中對地下部分忽視等原因的作用下,地下水中汙染物積累至某一特定條件或遷移至特定區域時發生的必然現象。另外,國家地下水質監測資料表明,我國地下水環境總體趨於惡化。
-
如何防範應對突發性地下水汙染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天津濱海新區危險品倉庫貨櫃堆場起火爆炸事件發生後,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立即作出安排部署,並委託環境保護部副部長翟青率領環境應急人員和專家組已於13日凌晨趕赴事故現場,與天津市環境監測部門會合查勘現場,了解事故發生後環境汙染影響情況,並召開會議提出下一步環境應急要求。突發環境事故不僅影響大氣和地表水,也可能汙染土壤和地下水。
-
科學網—邢忠信:控制地下水開採是防止地面沉降重要措施
邢忠信:控制地下水開採是防止地面沉降重要措施 在日前召開的第三屆全國地面沉降防治學術研討會上,記者獲悉這樣的數據:目前我國累計地面沉降量超過200毫米的地區面積已達7.9萬平方公裡,而河北省沉降面積佔了將近一半,達3.7萬平方公裡,主要分布在滄州、邢臺、廊坊、保定、衡水、唐山、邯鄲等地,沉降幅度在300毫米至2000毫米不等。
-
環境保護部關於印發《全國地下水汙染
由於地下水水文地質條件複雜,治理和修復難度大、成本高、周期長,一旦受到汙染,所造成的環境與生態破壞往往難以逆轉。當前,我國相當部分地下水汙染源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汙染途徑尚未根本切斷,部分地區地下水汙染程度仍在不斷加重。 2.地下水汙染防治基礎薄弱,防治能力亟待加強。
-
地下水汙染怎麼辦 京津冀地下水環境管理這樣做
密懷順平原區是北京市重要的供水水源地,八廠水源地、懷柔應急水源地等地下水水源地均位於這一區域內,其地下水水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這裡,只是京津冀地區的縮影。地下水作為京津冀區域重要戰略水資源和飲用水源,超採嚴重且汙染形勢嚴峻,危及京津冀區域用水安全。
-
我國地下水汙染及環境監管現狀
在過去近10年間我國實施了大批不同精度的地下水環境調查與評價項目,基本摸清了近55萬km2範圍內的地下水水質狀況,掌握了地下水汙染的分布範圍和汙染特徵(郭高軒等,2014年)。自2015年起,國土資源部組織開展了我國首輪地下水汙染調查評價工作,計劃到2015年完成主要區域的地下水汙染調查工作,掌握地下水汙染狀況。
-
未來十年中國投346.6億元防治地下水汙染
我國第一部地下水汙染防治的規劃正式發布。 近日,環保部、國土資源部和水利部三部委聯合對外發布了《全國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2011-2020)》(以下簡稱《規劃》)。 「這標誌著地下水這一戰略資源的汙染防治工作,正式、高層次的納入國家層面的決策。」
-
關於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場地汙染成因與治理技術「等3個重點專項...
考核指標:構建我國場地土壤及地下水汙染狀況大數據網際網路共享和評估技術體系,實現場地土壤及地下水汙染趨勢的定時預測與發布;開發出基於大數據的場地土壤與地下水汙染與風險識別方法 1 套,建立區域場地土壤及地下水汙染預測預警體系,形成我國場地土壤與地下水汙染風險管控策略;成果被國家有關部門採納和應用;申請國家發明專利或者軟體著作權 10 項,發表高質量論文 25 篇,出版專著 2 部。
-
【乾貨】地下水汙染修復技術篩選步驟和方法
筆者參考美國「基於風險評估和非風險考慮的修復技術選擇標準指南」,提出一種較為簡單、易行的篩選方法,具體篩選步驟如下:1) 不適宜修復技術的剔除首先列出目前可用於地下水汙染場地修復的技術清單,針對具體的地下水汙染場地,對各種修復技術進行「剔除」排查,該階段要求發現那些明顯不符合目標場地修復要求的技術,並把它們排除在進一步評估之外,以縮小可供篩選技術的範圍。
-
中國地下水汙染圖譜:75個大中城市汙染較重
在區域上,我國地下水「三氮」汙染突出,主要分布在華北、東北、西北和西南地區;農村約有3.6億人喝不上符合標準的飲用水。上述知情專家表示,《徵求意見稿》中顯示,不同區域汙染情況也各不相同。在京津地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區,「三致」(致癌、致畸、致突變)有機汙染物在地下水中有一定程度的檢出。
-
河北:國家重點發展產業等專利申請優先審查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馬彥銘)為縮短專利審查授權周期,充分發揮「專利快保護」作用,給市場主體提供高效、便捷、優質專利法律服務,近日,河北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印發《河北省辦理推薦專利優先審查工作規程(試行)》。
-
【乾貨】石油類汙染場地土壤與地下水汙染調查實例分析
【乾貨】石油類汙染場地土壤與地下水汙染調查實例分析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以冀中平原某石油類汙染場地為例,從汙染源分布勘察、場地水文地質模型建立、土壤及地下水的現場調查人手,採用物探、坑探、鑽探綜合調查技術和定深取樣等一些取樣方法,對不同深度土壤及地下水的有機汙染進行調查和樣品分析。
-
我國地下水汙染現狀:濱海比內陸形勢更嚴峻
研究顯示,濱海地區的地下水汙染程度要遠高於內陸地區,並可能造成近岸海水質量惡化,影響海洋生態。地下水不僅是水文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人類的重要淡水資源,尤其是對於郊區和農村地區的用水。近年來地表水水源普遍受到汙染,人類對地下水的依賴程度不斷增加。2015年4月國務院頒布《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明確要求實施全國農業面源汙染綜合防治、開展有機物汙染風險評價。
-
汙染地下水可滲透反應牆(PRB)技術研究進展
綜述了PRB技術的原理、結構類型、活性填料、修復機理和工程應用,指出PRB系統長期有效運行存在的技術問題,以及PRB技術的應用前景和重點研究方向,以期為PRB技術在我國的研發和推廣應用及地下水汙染治理提供參考。關鍵詞:可滲透反應牆(PRB);地下水汙染;零價鐵(ZVI)近年來,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加速導致城市地下水受到嚴重汙染。
-
治理地下水汙染的技術方法有哪些
因為治理汙染的代價太大了,尤其是地下與地上還不一樣。根據水質檢測結果顯示,我國地下水汙染嚴重,治理地下水汙染的技術方法有哪些呢?下面金標準小編為你介紹一番:物理法1.屏蔽法是在地下建立各種物理屏障,將受汙染水體圈閉起來,以防止汙染物進一步擴散蔓延。
-
監測院承辦河北省地下水汙染防治培訓會
為進一步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地下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等相關方案,積極推進全省地下水汙染防治分區劃分工作,近日,由監測院承辦的河北省地下水汙染防治培訓會在石家莊順利舉行。
-
哪些因素導致地下水汙染?
國家衛健委、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近日公布的《2017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中,淡水環境狀況令人喜憂參半:一方面,2017年地表水質量得到改善
-
不能公開的調查 華北平原地下水汙染與超採圖景
「華北平原的地下水汙染整體並不嚴重,局部的問題比較突出,且呈現惡化趨勢。」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張兆吉對本報記者表示。 本報記者了解到,張兆吉所在的研究所已對華北平原的地下水汙染,做了相對系統的「摸底」調查,但調查結果由於比較敏感不會對外公開。
-
方法整合|地下水汙染處理技術方法研究
客觀上講,我國目前在地下水汙染調查及地下水汙染物遷移轉化模式方面做了不少基礎性工作,但在具體的地下水汙染治理技術方面做的工作卻不多,而國外,尤其是歐美國家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地下水點源汙染治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且逐漸發展形成較為系統的地下水汙染治理技術。地下水汙染治理技術歸納起來主要有:物理處理法、水動力控制法、抽出處理法、原位處理法。
-
張宗祜:中國地下水的現狀與未來
不同類型的地下水的分布與地區的地形地貌,巖石的構造,大氣的降水條件有密切的關係,根據這些情況的綜合分析,我們把中國地下水類型的分布概括為六個區域。六個區域是圖上所反映的六個不同的顏色所表示的區域。一個區域是在東部地區的東北及華北地區,這個地區主要是平原地區,主要以孔隙水為主,降水量在東北地區是800毫米左右,華北地區500-60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