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自己打深水井,到底要多深,決定於當地地下水脈的走向和距離地表深度,也就是說,必須因地制宜打井,打多深才好,不是你主觀意願能夠左右的。很多人不了解地下水系走向,可能以為到了多少米以下,就全部是水了。其實地下水系複雜,像我們地上河流一樣,也分各自的走向和區域。

就像我老家院裡的一眼吃水井,深度應該在近8、9米,當初人工挖,是在挖透一塊青石層後,才打透到這股地下暗流,水冒得很旺,水流走向是東北向西南,水質甘洌,是村裡這麼多農家泵泵井中難得的甜水井。而左鄰在院子裡打井,卻是換了好幾個地方,費了好多天功夫,都沒打出水來。右邊和屋後的許多農家院倒是打出了水來,卻是懶水,不能飲用,而且水的走向跟我家的也不同。

記得兒時村裡有三眼吃水井,勤快年輕的人都會起早去村南那眼井挑水吃,因為那眼井也是水旺水清水甘洌,另兩眼井只有住在跟前的老人才會去挑水吃,那水能吃,卻不是最甜最好的。可村南那眼井也有個缺陷,就是離河太近,水位離地面太淺,每到多雨夏季,河水暴漲,吃水井也會受到影響,井水變渾。所以說,農村用作飲用水的深水井,究竟要打多深,還是要綜合4個方面來考量:①地下水位高低②水流旺不旺③水質好壞④附近有沒有汙染源等外在因素。

只要能保證水質好,水旺,周圍無任何汙染源能夠影響到飲用水,那麼就由地下水位高低來決定這個水井要打多深了。你若是運氣好,就像我去過的招遠幾個泉眼多的山村,也許家門口就是咕嘟嘟往外噴湧的清泉,連井都不用打,每天就直接喝最好的山泉水。若是運氣不好,所居之處地下就是沒有水系經過,那麼也許鑽井隊鑽個幾十米也是枉然。
至於說深水井能否幾年一換?這在我們農村真沒有。除非你的井幹了,無法保證你吃水用度,否則誰家沒事打井換著玩?打一口深水井可是不小的投入,農民可是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