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 重心與節奏-各項攀巖技術介紹

2020-12-05 搜狐網

  感謝貴州地平線登山探險協會提供資料

轉自搜狐

  攀登保護

  攀登者是在保護人通過登山繩給予的保護下進行攀登的。登山繩的一端通過鐵鎖或直接與攀登者腰間的安全帶連接,另一端穿過保護者身上與其腰間安全帶相連的鐵鎖和下降器,中間則穿過一個或多個固定的安全支點上的鐵鎖。保護者在攀登者上升時不斷給繩(或收繩),在攀登者失手時,拉緊繩索制止墜落。發生突然墜落時,衝擊力是很大的,直接手握繩索很難拉住,衝擊力主要是通過繩索與鐵鎖及下降器的磨擦力而抵消的。由於在保護支點上有很大的磨擦力,所以體重較輕的人是可以保護體重較重的人的。保護的形式一般按保護支點的相對位置分為以下兩種:

  上方保護:

  保護支點在攀登者上方的保護形式。在攀登者上升過程中,保護人不斷收繩,使攀登人胸前不留有餘繩,但也不要拉得過緊,以免影響攀登者行動,這點在登大仰角時尤應注意。上方保護對攀登者沒有特殊要求,發生墜落時衝擊力較小,較為安全。進行下方保護時,使用的器材一般有安全帶、鐵鎖和下降器。保護人收繩時,應注意隨時要有一支手握住下降器後面的繩索(或把下降器兩頭的繩索抓在一起),只抓住下降器前面的繩子是難於制止墜落的。

  下方保護:

  保護支點位於攀登人下方的保護方式。沒有上方預設的保護點,只是在攀登者上升過程中,不斷把保護繩掛入途中安全支點上的鐵鎖中。這是領先攀登人唯一可行的保護方法,實用性較大,而且是國際比賽中規定的保護方法。但這種保護方法要求攀登者自己掛保護,而且發生墜落時,墜落距離大,衝擊力強,因此一般由技術熟練者使用。

  攀登技術

  攀巖要有良好的身體條件,但更重要的要有熟練的技術。學習攀登技術實踐性很強,必須在不斷攀登中練習,如果能有技術熟練者在旁指導,將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手法:

  攀登中用手的根本目的是使身體向上運動和貼近巖壁。巖壁上的支點形狀很多,常見的也有幾十種。攀登者對這些支點的形狀要熟悉,知道對不同支點手應抓握何處,如何使力。根據支點上突出(凹陷)的位置和方向,有摳、捏、拉、攥、握、推等方法。但也不要拘泥,同一支點可以有多種抓握方法,象有種支點是一個圓疙瘩上面有個小平臺,一般情況是把手指搭在上面垂直下拉,但為了使身體貼近巖壁,完全可以整個捏住,平拉。又如有時要兩隻手抓同一支點時,前手可先放棄最好抓握處,讓給後手,以免換手的麻煩。抓握支點時,尤其是水平用力時,受臂位置要底,靠向下的拉力加大水平磨擦力;要充分使用拇指的力量,儘量把拇指搭在支點上,對於常見的水平淺槽的支點,可把拇指扭過來,把指肚一側扣進平槽,或橫搭在食指和中指指背上,都可增加很大力量。攀登中手指的力量十分重要,平常可用指臥撐、引體向上、指掛引體向上、提捏重物等方法練習。現在國外一些高手已能達到單指引體向上的力量水平。在攀登較長路線時可選擇容易地段兩隻手輪換休息。休息地段要選擇沒有仰角或仰角較小,且手上有較大支點處,休息時雙腳踩穩支點,手臂拉直(彎曲時很難得到休息),上體後仰,但腰部一定要向前頂出,使下身貼近巖壁,把體重壓到腳上,以減小手臂負擔,做活動手指、抖手動作放鬆,並擦些鎂粉,以免打滑。

  腳法:

  攀巖要想達到一定水平,必須學會腿腳的運用。腿的負重能力和爆發力都很大,而且耐力強,攀登中要充分利用腿腳力量。攀巖一般都穿特製的攀巖鞋,這種鞋鞋底由硬橡膠製成,前掌稍厚,鞋身由堅韌的皮革製作,鞋頭較尖,鞋底磨擦力大。穿上這種鞋,腳踩在窄到不到一釐米寬的支點上都可以穩固地支撐全身重量。在選購這種鞋時,大家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能買大了。只要能穿進去就行,大腳趾在裡面是摳著的,不能伸直。鞋越緊腳,發力時越穩固。一些選手比賽時甚至要用快掛鈎在鞋後幫上硬把腳塞進去的。新手買鞋往往太大,一段時間後就會覺得腳上松松垮垮踩不上勁。一隻腳,能接觸支點的只有四處:鞋正前尖;鞋尖內側邊(拇趾);鞋尖外側邊(四趾趾尖)和鞋後跟尖(主要是翻屋簷時用來掛腳),而且只能踩進一指左右的寬度,不能太多,比如把整個腳掌放上去,為的是使腳在承力的情況下能夠左右旋轉移動,實行換腳、轉體等動作。換腳是一項基本的技術動作,攀登中經常使用。常見到一些初學的朋友換腳時是前腳使勁一蹬,躍起,後腳準確地落在前腳原在的支點上,看起來十分利落,但實際上是錯的,因為這樣一方面使手指吃勁較大,另一方面造成身體失衡,更重要的是在腳點較高時無法用這種方法換腳。正確方法要保證平穩,不增加手上的負擔,以從右腳換到左腳為例,先把左腳提到右腳上方,右腳以腳在支點上最右側為軸逆時針(向下看)轉動,把支點左側空出來,體重還在右腳上,左腳從上方切入,踩點,右腳須勢抽出,體重過渡到左腳。動作連慣起來,就象腳底抹了油一樣,右腳從支點滑出,左腳同時滑入,體重一直由雙腳負擔,手只用來調節平衡。雙腳在攀登過程中除了支承體重外,還常用來維持身體平衡。腳並不是總要踩在支點上,有時要把一條腿懸空伸出,來調身體重心的位置,使體重穩定地傳到另一隻腳上。

  重心:

  攀登中,應明確地意識到自己重心的位置,靈活地控制重心的移動。移動重心的主要目的是在動作中減輕雙手負荷,保持身體平衡。一開始學時動作大都十分盲目,不知道體會動作,一心只想一升高度,其實初學者最好不要急於爬高,先做一段時間的平移練習,即水平地從巖壁一側移到另一側,體會重心、平衡、手腳的運用等基本技術。在最基本的三點固定,單手換點時,一般把重心向對側移動,使手在沒離開原支點之前就已經沒有負荷,可以輕鬆地出手。橫向移動時,要把重心向下沉,使雙手吊在支點上而不是費力地摳拉支點。一般情況下,應把雙腳踩實,再伸手夠下一支點,而不要腳下虛踩,靠從手上拉使身體上移。一定要注意體會用腿的力量頂起重心上移,手只是在上移時維持平衡。一般常認為身體要儘量貼近巖壁,這是對的,可常見一些高手往往身體離巖壁很遠,這是因為他們常用的側拉、手腳同點、平衡身體等技術動作的準備動作需要與巖壁間有一定空間,只是身體上升的一刻,身體貼向巖面。通常重心調節主要由推拉腰胯和腿平衡來達到。腰是人體中心,它的移動直接移動重心,較大的移動往往形成一些很漂亮的動作,把腿橫向伸出,利用腿腳的重量來平衡身體也是常見的做法。

  側拉:

  側拉是一項很重要的技術動作,它能極度大地節省上肢力量。使一些原本困難的支點可以輕易達到,在過仰角地段時尤其被大量採用。其基本技術要點是身體側向巖壁,以身體對側手腳接觸巖壁,另一隻腿伸直用來調節身體平衡,靠單腿力量把身體頂起,抓握上方支點。以左手抓握支點不動為例,是身體朝左,右腿彎曲踩在支點上,左腿用來保持平衡,右腿蹬支點發力,右手伸出抓握上方支點。由於人的身體條件,膝蓋是向前彎的,若面對巖壁,抬腿踩點必然要把身體頂出來,改為身體側向巖壁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身體更靠牆,把更多體重傳到腳上,而且可利用上全身的高度,達到更高的支點,側拉動作有以下方面應當注意:身體側向巖壁,踩點腳應以腳尖外側踩點,不要踩得過多,以利換腳或轉身。若此點較高,可側身後雙手拉牢支點,臀部向後墜,加大腰前空間,抬腳踩點,再雙手使勁把重心拉回到這隻腳上,另一條腿抬起,不踩點,保持平衡用,固定手只負責把身體拉向巖壁,身體完全由單腿發力頂起,不靠手拉,以節省手臂力量。發力前把腰肋頂向巖壁,體重傳到腳上,千萬不能松垮垮地墜著,這點在攀仰角時尤應注意。移動手應在發力前就向上舉起,把肋部貼向巖面,否則蹬起後再把手從下劃到頭上,中間必會把身體頂離巖壁,加大固定手的負擔。一次側拉結束後,視支點位置可做第二個連續側拉,雙手抓穩後,以發力腳為軸做轉體,臉轉向對側,平衡腿在發力腿前交叉而過,以腳尖外側踩下一支點,這時平衡腿變成了發力腿,移動手變成了固定手,做下一次側拉動作。其間腳發力腳踩點一定要少,否則不易做轉體動作。側拉主要在過仰角及支點排列近於直線時使用。

  手腳同點:

  手腳同點是指當一些手點高度在腰部附近時,把同側腳也踩到此點,身體向上向前壓,把重心移到腳上,發力蹬起,手伸出抓握下一支點,這期間另一手用來保持平衡,這樣的一種技術動作。手腳同點需要的巖壁支點較少,且身體上升幅度大,做此動作時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若支點較高,應打身體稍側轉,面向支點,腰胯貼牆向後墜,騰出空間抬腿,不要面向巖壁直接抬腿。腳踩實後,另一腳和雙手發力,把重心前送,壓到前腳上,單腿發力頂起身體,同點手放開原支點,從側面滑上,抓所握下一支點,另一手固定不動調整身體平衡。手腳同點技術主要用在支點比較稀少的線路上。

  節奏:

  攀巖講究節奏,講究動作的快慢和銜接。每個動作做完,身體都有一定的慣性,而且如果上一動作正確到位身體平衡也不成問題,這時可以利用這一慣性直接衝擊下一支點,兩個動作間不做停頓,這樣你經常可以發現原來很困難的一些點,不知不覺間就通過了,否則過分求穩,一動一停,每個動作前都要先移動重心、調節平衡,然後從零開始發力,必然導致體力消耗過大。動作要連慣但不能毛草,各個細節要到位,上升時一定要由腳發力,不能為快手拉腳蹬。手主要用作保持平衡和把身體拉向巖壁。動作不要求太快,要連慣。每個動作做實,一般做一兩個連慣動作稍稍停頓一下,調整重心,觀察選擇路線,困難地段快速通過,容易地段穩定、調整。連慣--停頓--連慣--停頓,間歇進行,連慣動作時手腳、重心調整一定要到位,衝擊到支點後要儘快恢復身體平衡。有必要時,可選好地段稍事休息,放鬆雙手。進行練習時可以乾脆把各個動作分解成幾個步驟,細細體味各處細節,分析如何才能節省體力。這樣作熟了,實際攀登時根本不用考慮,條件反射似的就能作出正確動作。

  線路規劃:

  一面巖壁安裝著眾多的支點,選擇不同支點可以形成多條攀登線路,各人身體條件不同,都有各自不同的最優路線。練習時可以先看別人的攀登路線,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選擇一條最優路線,並鍛鍊自己的眼力發現、規劃新的線路,在正式比賽時,是不能觀看別人路線的,必須自己規劃。這就要對自己的身高臂長、抬腿高度、手指力量等有較要的了解。在練習當中,一面巖壁,在已經能夠登頂後,往往還有不盡的利用價值。可以通過規劃不同的線路來增加難度,一般是自覺地限制自己,放棄一些支點,如放棄某幾個大點,或故意繞開原線路上的某個關鍵點,或只使用巖壁一側或中間的支點,或從一條線路過渡到另一條線路。

  攀巖是一項令人著迷的運動,現在喜愛它的從數還較少,但這些從都是因為相同的愛好聚到一起來的。走進這個小圈子,你會發現這裡的人都是友好的樂於互助的,他們相互保護相互學習,樂於指點入門新手,也會因為一些技術問題而爭論。學習攀巖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入他們當中去,和他們一起分享那一份快樂。人在巖壁上是完全自由的,會成為束縛的只有你的體力和想像力,到實際中去煅練,去體會那象舞蹈一樣的韻味吧。

  

轉自搜狐

相關焦點

  • 《徒手攀巖》:但願能「勸退」一些頭腦發熱的無保護攀巖者
    《徒手攀巖》海報《徒手攀巖》記錄了攀巖家亞歷克斯·霍諾德(Alex Honnold)花費3小時56分鐘攀上2900英尺(約883.92米,注,高度與時間均為官方確認的數字)的酋長巖「順風車線路」(Freerider)的全過程(儘管片中僅用片尾13分鐘左右的時間來展現),同時探討了什麼是無保護攀巖,以及為什麼要進行無保護攀巖。
  • 中國登山協會2021年全國青少年攀巖比賽申辦公告 - 國家體育總局
    ,提高各階段青少年攀巖運動員的競技水平,根據全年青少年攀巖工作安排,在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和國家體育總局登山運動管理中心的指導下,中國登山協會計劃於2021年繼續舉辦各類全國青少年攀巖比賽,為做好賽事組織籌備工作,現發布申辦公告如下:  一、賽事簡介  此次徵集承辦單位的比賽都是由中國登山協會主辦或承辦或指導的各項全國性青少年攀巖賽事
  • 攀巖狂人Alex Honnold,震懾人心的徒手攀巖!
    今天就給大家講述一部關於攀巖的極限運動紀錄片。紀錄片《徒手攀巖》先給大家介紹下「徒手攀巖」這項極限運動。所以徒手攀巖指的就是在沒有任何保護設備和工具的輔助下進行攀登。攀登者所面對的是陡峭的巖壁和呼嘯的山風。因此此項運動也被稱之為世界十大危險運動之首。一般人是絕對不會嘗試這種運動的,因為這項運動不能存在失誤,「一失足成千古恨」是對這項運動最好的描述。講到這裡我想大家也對這項運動有所了解了吧,是不是特別敬佩從事這項運動的人呢?我心裡是一百個敬佩的。
  • 冰雪、攀巖、極限運動 2019重慶的新興體育項目耍事多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近來年,重慶市級體育協會數量大幅增加,僅在2018年,就新成立了冰球、攀巖、擊劍和無線電定向等9個市級體育協會,多為新興項目,成立數量也為歷年最多。體育協會的快速增加,是重慶社會體育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在新的一年,將有更豐富的體育活動與市民見面。各協會和體育場館的代表,今天也匯聚一堂,進行了本年度的賽事推介。
  • 重慶成為全國攀巖聖地之一?有三大攀巖俱樂部,學習費用不高
    目前攀巖進校園活動效果不錯,通過20名接受過攀巖專業培訓體育老師的帶動作用,華巖小學、華福小學、渝西中學、天寶中學等10所學校,都在大力推廣攀巖興趣課。同時,我們還舉辦了少兒攀巖錦標賽、全民健身運動會攀巖項目等重慶本地的攀巖賽事,希望通過比賽鍛鍊人才、選拔隊伍。」
  • 風洞飛行、電競、攀巖 申城市民運動會氛圍濃
    攀巖項目總決賽對接法國奧運會賽制   上海市第三屆市民運動會攀巖項目總決賽暨上海市第八屆攀巖錦標賽近日舉行。上海市攀巖錦標賽自創辦至今已經成功舉辦7屆,以參賽選手水準高,比賽競爭激烈為特點,被稱作是滬上最具含金量的攀巖賽事。不少在國內甚至國際賽事中取得佳績的攀巖高手,都是上海市攀巖錦標賽的常客。
  • 重慶際華園攀巖公益行迎來留守兒童:11歲女童輕鬆爬上18米 比爬樹...
    華龍網7月20日9時10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爬樹與時尚的攀巖運動相比哪個更難?這個連很多專業攀巖運動選手都回答不了的問題,在一個綦江留守兒童那裡有了答案。    7月16日,重慶際華園攀巖公益行迎來9名留守兒童。
  • 糖平中醫|糖尿病系列知識之手腳麻木
    對於一般人來說,暫時的手腳麻木可能隔段時間很快緩解,但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出現類似手腳麻木的情況,可就要提高警惕了。 手腳麻木也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
  • 在商場體驗風洞飛行、比拼電競,攀巖總決賽高手雲集……申城市民...
    攀巖項目總決賽對接法國奧運會賽制上海市第三屆市民運動會攀巖項目總決賽暨上海市第八屆攀巖錦標賽近日舉行。上海市攀巖錦標賽自創辦至今已經成功舉辦7屆,以參賽選手水準高,比賽競爭激烈為特點,被稱作是滬上最具含金量的攀巖賽事。不少在國內甚至國際賽事中取得佳績的攀巖高手,都是上海市攀巖錦標賽的常客。
  • 上海國際電影節《徒手攀巖》技術導賞 CGS中國巨幕升華藝術之美
    北京2019年6月18日 /美通社/ -- 「攀巖總是離不開卓越和完美二詞,我始終在這條路上追求著,不斷踐行。」這句話出自《徒手攀巖》極限運動者亞歷克斯的對白。今年,第 22 屆上海國際電影節「CGS中國巨幕」展映單元被納入全新開闢的「SIFF新視野」大單元中,可以說是放映技術的極致展現。
  • 攀巖秘訣及術語名詞解釋
    攀巖的體能訓練   一、自然環境   對於傳統的攀巖者而言,大自然才是你真正的樂園、競技場與健身房,與其握著槓鈴重複單調愚蠢的動作,不如趁著風和日麗奔向龍洞….。
  • 【科普】攀巖基本術語-part 1
    Undercling中文稱之為「反提」,指用手從下方握住,直立起身體用高度穩定自己的重心,多用於那些上面沒有可抓握的區域 但是下方有開口的巖點。Heel hook指攀巖中腳法的一種,是用鞋跟勾住巖點以平衡身體或發力,中文稱為「掛腳」。To be continue...
  • 建攀巖牆必須要了解的(一)——攀巖版材料
    由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板塊拼接成一個攀巖牆體,通常單塊的邊長不超過1米。由於這種板材表面大部分有不規則的起伏,加之可安裝巖點的位置較少,幾乎無法安裝競技攀巖的巨型巖點,它被大量的用於娛樂型場地 。國內已經經歷了十幾年的不斷改進,各家公司給它起了很多稱謂----3D造型板;無機造型板;複合有機板、樹脂攀巖板;玻璃鋼攀巖板等。
  • 攀巖知識小課堂,戶外攀巖運動中,你需要知道的幾種巖石類型
    很多人多非常喜歡攀巖這項極限運動,但可能他們並不了解戶外攀巖運動的攀爬場所的巖石的分類情況,今天小編帶大家看一下深受攀巖愛好者喜歡的幾種巖石類型。沙巖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存,在沙巖,由於它的質地柔軟和易碎,所以只有在一些特,定地方才能進行攀爬。當沙巖石質又軟又脆時,你可能需要使用「底繩保護」進行攀登。
  • 《節奏海拉魯》力量手套作用介紹
    18183首頁 《節奏海拉魯》力量手套作用介紹 《節奏海拉魯》力量手套作用介紹 來源:網絡 作者:蘭斯級一號艦
  • 手腳冰涼是怎麼回事 手腳冰涼有什麼危害
    有很多人在平時的生活中會有手腳冰涼的現象,那麼手腳冰涼是怎麼回事呢?哪些原因會導致手腳冰涼。在平時的生活中,如何預防手腳冰涼?手腳冰涼怎麼調理好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手腳冰涼是怎麼回事很多疾病都會導致手腳冰涼出現,當長時間手腳冰涼時,一定要注意下面這些疾病。
  • 徒手攀巖:3000英尺上的"無保護"恐懼
    事實上,和他一同挑戰徒手攀巖的高手們,在這些年都紛紛凋零了。10歲時,他已經被父親帶著去參加每周末舉行的州內各地攀巖比賽,亞歷克斯也閱讀大量的攀巖雜誌,觀看無數視頻,默默學習技術。在路上休息的時候,他就在車裡鑽研攀巖技術,用貨車的車門做引體向上。
  • 戶外品牌探路者深耕產品專業化,推出攀巖系列產品
    正是這批最早的北京攀巖愛好者成為攀巖運動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和中興力量。攀巖運動在我國經過數十年發展,近年來已初具規模,並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參加,發展前景十分可喜。日前,國際奧委會更是傳出消息,原則性同意2024年奧運會增設攀巖等4個項目,再一次將攀巖的關注度推向新的高潮。對於我國來說,攀巖運動迅速發展的意義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 深圳Upper,除了攀巖,還能桌遊聚會的日系小館
    大多數攀巖愛好者心裡或多或少會有開一家理想巖館的念頭。有的人的念頭慢慢變成曾經有過,有的人隨著接觸攀巖的時間越長這個念頭會越來越重,突然就付諸行動成為現實。
  • 影片記錄了攀巖高手美國的亞歷克斯.霍諾德以無保護《徒手攀巖》
    影片記錄了攀巖高手美國的亞歷克斯.霍諾德以無保護,單人徒手的方式,登頂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高達3000英尺的酋長巖的全過程,當然也記錄了他在完成這個創舉前的所有準備及心路歷程,就像他所說的,要把每一個動作都融入他的血液裡,每一塊石頭,每一條裂縫,都做到爛熟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