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攀巖愛好者心裡或多或少會有開一家理想巖館的念頭。有的人的念頭慢慢變成曾經有過,有的人隨著接觸攀巖的時間越長這個念頭會越來越重,突然就付諸行動成為現實。
深圳的 Upper 抱石館就是幾個背景迥異的攀巖愛好者的夢想實現。他們是曾在北京攀巖的三維動畫師超哥、熱衷黑練的粗放派前上海巖友光哥、深圳本土程式設計師兼桌遊玩家炯彬,和香港運動科學系科班出身的阿浩。幾個巖齡在三年到七年之間的年輕人,聚在深圳這個敢想敢做的創業之都實現他們攀巖館的理想。
Upper 團隊和兩位日本定線員合影
今年七月中旬很偶然的契機,光哥和超哥最先開始討論開巖館的構想。後來其他成員陸續加入討論,十來天后這個念頭變成一個決定。七月底他們找到了理想的場地,八月中旬 Upper 開工。對的時間點上遇到了想法契合的小夥伴,一切都穩步向前推進,巖館也順利在 9 月 26 日試營業,10 月 18 日正式開業!
兩分半看完Upper的誕生全過程
基本信息
位置:
深圳市福田區僑城東路與友鄰路交匯處深康村商鋪 3A116
公共運輸:
地鐵 2 號線深康站 C 出口,直行 40 米
(出地鐵口就能看見的街麵店,相信不需要地圖你也能找到它!)
註:深康站往赤灣方向末班車為 23:36,往新秀方向末班車為 23:32。
(請以地鐵實際情況為準)
駕車停車:
停車位一天 10 元封頂。
(周末或工作日晚上停車位略微緊張,可提前聯繫店員留車位。)
Upper門面
營業時間:
星期一至星期五:14:00- 23:00
星期六&星期日:10:30- 23:00
價格:
全日票:110元
十次卡:880元
月卡:540元
年卡:4300元
親子年卡 (一大一小) (14歲以下):6600元
家庭年卡 (兩大一小) (14歲以下):9800元
附加項目:
6-14 歲首次攀爬課程(60 分鐘指導,含全日票):200元
6-14 歲攀爬技術課程兩節(每節 60 分鐘,不含全日票):280元
成人技術課程兩節(每節60分鐘,不含全日票):300元
租鞋:10元
巖館佔地面積大約360平米,巖壁攀爬面積大約 280 平米,大部分牆面達 5 米高,兩面矮牆也有 3.7 米高。空間不算太大,但牆面角度多,線路類型豐富。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整體布置細膩簡約,也不失溫馨,讓人感覺可以放鬆地在這裡攀爬或不攀爬。它比較偏向日式風格,有些像東京的 Apex 和 fish and bird,或是首爾的 climbing park。具體的設計和考量也方方面面考量到本土的攀巖群體。
區域劃分和設計
抱石區的牆面角度多樣,從負 5 度 slab 到直壁,15 度、20 度和 30 度的小仰角、60 度屋簷,以及四面角度都不相同的柱子。角度的豐富,加上不同角度接合的位置的變化創造更多的地形,給線路多元化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設計者希望巖壁可以兼具各種類型的風格,滿足不同攀巖愛好者的需求,令大家可以全面均衡發展。比如其中比較大面的Slab牆,就是主要考慮到本地巖友的攀爬喜好。
另外,中間立柱的一面設計成 40 度的攀爬訓練牆,這主要考慮到許多資深愛好者希望更多大角度的訓練機會。
訓練區分為兩個部分。一樓的木條 campus 區。
以及,二樓的瑜伽拉伸區,這裡可以做些自重訓練和拉伸放鬆。這也可以看出 Upper 希望能同時兼顧不同類型和水平攀巖愛好者的需要。
遊戲區也是 Upper 比較精心布置的一塊區域。這個區域應該是資深桌遊達人炯彬的手筆。這裡有種類豐富的桌遊、PS4 和 switch 遊戲,以及三米長的遊戲桌。我們也發現新晉開業的巖館都在營造一種第三空間的氛圍。這樣一家巖館更像一個大家交朋友的社交和休閒的區域,哪怕不想攀爬的休息日,也會想要到館裡來,可能只是吃吃外賣,聊聊天,做點自己學習或工作的事情。因為攀巖而認識的朋友在一起享受攀爬樂趣的之外,也可以聚在一起做做瑜伽、練下體能,也可以在休息區談天說地,一起玩桌遊或者打打 PS4 遊戲。
巖點的儲備
Upper 有多少巖點呢?他們的回答是持續購買中。目標購買數量是大概能供應 120-130 條線路的基礎儲備,加上還有 20-30 條線路左右的巖點平常會備用儲備以備換線。一定數量的庫存巖點可以有助於創造更多的巖點組合,豐富線路動作和給大家帶來更多新鮮感。
除了本土的壁虎王攀巖支點,這裡還有更多的進口支點。比如我們經常能在世界盃賽場上看到的大量 Simpl.、Cheeta、flathold、eGrips、AIX、Kilter、Bluepill 的支點,以及少量的 morpho、Kingdom 和 freestone 等等。
在巖點的挑選上,Upper 考慮的是更好的攀爬體驗感和是否能有助於愛好者水平的提升。聊起巖點的選擇和購買與定線之間的關係,一向沉默寡言的阿浩會變成話癆。他希望儘可能挑選手感比較細膩、摩擦力好、顏色飽滿、拍照上鏡的大牌支點。更重要的是,挑選指向性較強,比較容易實現定線員意圖的支點,這樣可以更好的引導攀爬者做出合理的攀爬動作。
質地優良的巖點會給人提供舒適的摩擦力,這不完全取決於巖點的凸起或凹陷程度是否好抓或好踩,它們需要有助於定線員給攀爬者出更複雜的攀爬課題,更微妙的身體控制和更精準的出手把握。在購買和選擇支點上,Upper 毫不吝惜。
線路和定線團隊
目前我們能體驗到的是開業的第一批線路,定線員是參與 2019 年 Hachioji(八王子)世界錦標賽定線工作的兩位遠道而來的日本大咖:Hiroshi Okano 和 Kensuke Hamada。
Hiroshi Okano
Kensuke Hamada
線路難度由 VB(即比 V0 還簡單的 V Beginner)到 V7,共九個層級。數量有大約 78 條,其中 VB 到 V1 大概佔 25-27%,V2-V4 佔 60%,V5 或以上則是 10-15%。目前本地巖友的水平大致集中在 V2-V4 這個範圍以內,是為了更多的巖友有更多數量,更多類型的線可爬。要想嘗試不同類型、風格的線路,充裕的線路數量是前提,所以這個等級範圍佔 60%。這個線路的比例是儘可能兼顧初學者和水平較高巖友的需求。
據說這批線路會完整地保留一個月,期間亦會因應陸續到來的巖點情況,見縫插針增添少量線路。羨慕嫉妒的外地巖友可以把去深圳摸摸這批線路的想法提上日程了。
未來長期線路制定的策略,Upper 團隊也有自己清晰的規劃。主創團隊中的三名成員阿浩(主定)、光哥和超哥會是駐場的定線員和教練。阿浩曾是香港集訓隊隊員,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 PERM 學系(香港知名的運動科學系)。對於如何科學訓練、運動恢復和運動營養學,他頗有了解。他擅長制定強調協調能力的競技比賽風格型線路。在北京接觸攀巖的北派巖友超哥的攀爬風格則以腳法細膩著稱,掛腳動作是他的強項。他擅長制定直壁,俯角 slab 等牆面的線路。來自上海的光哥,攀爬和定線風格屬於粗放派,擅長斜壁、大屋簷的大開門和大發力的爆發型動作。他熱衷於黑練,他會帶領「光哥黑練團」在二樓訓練區做減脂、核心鍛鍊、上肢力量等等訓練。相信背景迥異的三人可以給巖友帶來風格多樣的線路。
後續 Upper 也有規劃不定期邀請各地定線員,旨在帶來豐富和多變線路風格的同時也讓駐場定線員有更多學習和交流的機會。據介紹,常規換線會以每兩星期更換1-2個區域的方式進行。關於線路質量控制,每次定線均會有至少三人參與試線並給予評價,儘可能保證線路等級均勻,和避免線路出現漏洞。同時,Upper 有不定期推出問捲來了解下大家對線路的想法和需求,以便及時做出調整。
線路的標記方式清晰易懂。最主要的線路標記方式是整條線路均為同色巖點,並且起步四點和結束點以貼紙標記。還有補充一部分不同顏色巖點的線路,用對應線路難度顏色的貼紙去標記由起步直至結束的所有巖點。
阿浩
最後以主定阿浩的推介結尾:
「想體驗有趣的線路類型,想嘗試具競技風格、精心設計的線路,想體驗熱烈的攀爬氣氛,想摸細膩的進口大牌巖點,想要和小夥伴一起度過一段歡樂、愜意的時光,來 Upper 吧。」
路書下載站
愛攀巖,上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