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鯊確實是現存地球上體型最大的魚類,雖然它的名字裡有「鯨」,但是它並不屬於鯨目,而屬於軟骨魚綱下的鬚鯊目。而且鯨目下的所有動物雖然都生活在水中,但是它們並不是魚,而是哺乳動物。所以排除了海洋中體型最大的鯨,鯨鯊自然就成為了最大的魚。那麼,為什麼作為體型最大的鯊魚的鯨鯊會以小魚小蝦為食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鯨鯊
鯨鯊是現存最大的鯊魚,也是最大的魚類。在我們大多數人的認知中,鯊魚就是「兇猛」的代名詞,尤其是近些年一些鯊魚題材的影視作品的上映,更是讓人對鯊魚的能力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在所有的鯊魚中,鯖鯊目下的大白鯊和真鯊目下的虎鯊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兩種鯊魚,它們是以兇猛著稱。
鯨鯊屬於卵胎生魚類,在鬚鯊目須鮫亞目下鯨鯊僅有一科一屬一種,即:鯨鯊科鯨鯊屬鯨鯊種。一種動物就能構成一個科的,在大自然中是比較罕見的。鯨鯊主要分布於溫、熱帶海域中,它通常會在海水的中上層活動。
成年鯨鯊的平均體長在10米左右,已發現的最大的鯨鯊是1919年在泰國灣發現的一條長17.7米,體重在40噸左右。
從體型的數據上看,鯨鯊是現存最大的動物藍鯨最接近的動物了,而且它還是鯊魚,如果它如大白鯊這樣兇猛的話,相信即便是大白鯊的天敵-虎鯨也奈何不了它。
但是,實際上,鯨鯊是一種性格溫順的魚,它的主要食物以小型的魚蝦、浮遊生物以及藻類為食,幾乎不會主動攻擊除食物以外的動物。
體型龐大的鯨鯊為何會以小型海洋生物為食?
眾所周知,同為鯊魚的大白鯊,雖然體長平均只有5米左右,比鯨鯊要小很多,但是它具有很強的攻擊性,獵物也大都以大型的動物為主,比如海獅、海豹,甚至大白鯊還能殺死體型相仿的鯨魚。
那麼,鯨鯊為何不以大型海洋生物為食呢?原因有三。
01 牙齒結構
想要捕獵大型的動物,除了有著龐大的體型外,還需要有足夠的攻擊性,對於沒有手腳的魚類而言,它們唯一可以捕獵的「武器」就是它們的大嘴和牙齒了。從嘴巴上看,鯨鯊的嘴巴比較寬,成年的鯨鯊嘴巴寬度大都在1米以上,但是僅僅有大嘴還是不夠的,它需要有鋒利且長的牙齒,我們就拿大白鯊來說吧,大白鯊之所以能夠捕獵大型動物,要得益於它滿口的利牙,大白鯊有著約5000顆牙齒,其中以上顎的26顆牙齒最為大且鋒利,這些長度在5公分的鉤裝利齒能夠幫助它很好的咬住獵物。
但是,鯨鯊則不同,鯨鯊雖然也有很多牙齒(擁有10個巨大的濾片,每個過濾片上都長有300-350排牙齒),但是它的牙齒非常的小,根本無法咬住獵物。
這是它不能捕獵大型海洋生物的原因之一。
02 進食方式
鯨鯊的進食方式與鯨魚非常相似,都是濾食性。簡單的說,就是鯨鯊在進食時靠的是大口的吞咽有食物海水,此時它的10片大的濾食片就開始發揮作用,由於鯨鯊的濾食片上布滿了細小的牙齒,這些牙齒在此時就會起到過濾的作用。這一點有點像我們用漁網捕魚,當收緊漁網時,漁網的孔會排掉水留下魚。
當過濾完後,鯨鯊的嘴裡就剩下可以吃的食物了,這時候它才會進行吞咽。如果是較大的海洋生物的話,它是無法過濾的。並且由於鯨鯊的牙齒太小太密,所以它的牙齒也不適合咀嚼,所以只能「囫圇吞棗」。
這是鯨鯊選擇小型的海洋生物為食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進食方式和牙齒結構的不同,讓鯨鯊成為了一種溫和的鯊魚,而正是這種與鯨魚相近的生活習慣,慢慢的鯨鯊的外觀就與鯨魚有些相似了,這就是「趨同演化」的結果。
鯨鯊現狀
鯨鯊作為現存最大的鯊魚,在成年後是沒有天敵的。但是它到現在仍然成為了易危動物。究其原因跟大多數瀕危動物一樣,都是人類所致。由於鯨鯊的性格溫順,而且有著很強的好奇心,所以當遇到大型的船隻時它會主動的靠近,這給了許多捕撈者可乘之機。
再加上「魚翅」一直備受人們的追捧,在東南亞地區,是鯨鯊的主要捕撈區,而且即便不在鯨鯊的捕撈區,一些商業捕撈也難免「誤傷」鯨鯊。
最後,使得這種沒有天敵的魚類數量越來越少。
總結
鯨鯊雖然是鯊魚,但是它的食性與鬚鯨非常的相似,短小的牙齒也不具備攻擊性,對我們人類是無害的,但是作為食物鏈最頂端的人類卻在無度的殘害著這些野生動物的生命。雖然從短期看,人類獲得了其他的食物來源,但是從長期的角度看,人類無疑是在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一旦太平傾斜嚴重,食「惡果」的還是人類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