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病毒變異 傳染力幾乎是原體的9倍 正在橫掃歐洲和整個美國

2020-08-26 地外智能隱形攻擊機

首先咱們來普及一下病毒是如何變異的呢?!

病毒變異是由於各種原因致使的病毒的遺傳物質發生改變,許多化學和物理因素均可以誘發突變,如亞硝酸、羥胺、高溫等,另外病毒變異時有時會產生機體耐藥性。病毒容易發生變異,除類病毒外,病毒可以說是生命體中最簡單的成員,它的遺傳密碼或基因組主要集中在核酸鏈上,只要這種核酸鏈發生任何變化,都會影響它們後代的特性表現。

實際上病毒的基因組再其增殖過程中,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時時刻刻都會自動的發生突變,其中大多數突變是致死性的,只有少數能生存下來。由於病毒在一次感染中,一個病毒粒子要增值幾百萬次,產生突變的機會。

因此一種病毒從群體水平看,在遺傳學上是不同源的,故病毒的種在嚴格意義上不是分類學上的種,而應稱之為準種。病毒的自然變異是非常緩慢的,但這種變異過程可通過外界強烈因素的刺激而加快變異。

2020年7月3日,美國媒體報導,一種新型病毒的最新變種,已經進入美國!美國頂級傳染病專家福奇日前指出,已經發現新冠病毒產生變異的跡象,而且這種變異可能導致該病毒更容易傳播,但目前尚不清楚感染這種新變異病原體的人病情是否會更嚴重。

其傳染能力,幾乎是過去的10倍!

一項全球研究發現強有力的證據,證明了一種新型病毒最新變種已經從歐洲傳播到美國。星期四,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報告表示,新的變異使病毒更容易感染人類,但似乎並沒有使他們的症狀比早期變異種類更嚴重。

霍爾拉免疫研究所和新型病毒免疫治療協會的研究人員薩菲爾告訴美國媒體記者: 「這一新變異種類,可能是現在感染人類的主要形式。」「這就是現在的病毒的主要形態。」

這意味著,這一變種從歐洲抵達美國之後,很快就會橫掃幾乎整個美國,替代舊有變種。

這項發表在《細胞》雜誌上的研究,建立在該團隊今年早些時候發表的一些早期工作的基礎上。關於這一新變異種類,研究發現的遺傳序列信息表明,某種病毒的突變版本正在取代過去的版本,威脅美國。現在,該團隊不僅檢查了更多的基因序列,而且還在人、動物和實驗室培養皿中的細胞中進行了實驗,結果顯示了這一最新突變的類型已經更常見,而且比新型病毒過去的種類更具有傳染性。

薩菲爾總結說: 「我們知道,病毒會更努力的適應人類社會。至少現在看上去,情況並沒有比過去更糟。」

杜克大學的蒙特佛爾和同事們在實驗室中測試了這種病毒: 「我們能夠測試這一病毒最新的G614變異,是否比D614變異更具傳染性。」他補充說: 「所有的結果都表明,G型病毒的傳染性是D型病毒的3到9倍。」

「我們現在有了實驗證據,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貝特對全球範圍內的基因序列分析——G型基因在傳染性方面具有適應性優勢。」

這種突變會影響這一病毒的刺突蛋白,也就是所謂的「冠狀」物,即病毒用來進入其感染細胞的結構。現在,研究人員正在檢查這是否會影響疫苗控制病毒的能力。目前正在測試的疫苗,主要針對這一「冠狀」組織,但都是針對病毒的舊類型製成的。如果這些疫苗無法對付新變異的「冠狀」組織,那麼疫苗的效果會顯著降低。

發表在《細胞》雜誌上的這項研究證實了早期的研究結果,即這種變異使得病毒的新變種更為常見。研究人員稱這種新突變為G614,他們發現它幾乎完全取代了在歐洲和美國傳播的第一個突變種類,即D614。

洛斯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理論生物學家科爾搏及其同事,在他們的報告中寫道: 「我們的全球追蹤數據顯示,G614變異比D614傳播得更快。」他們補充說: 「我們認為這意味著病毒可能更具傳染性。」「有趣的是,我們沒有發現G614對疾病嚴重程度有影響的證據。」

這可能是一個好消息,英國華威大學腫瘤醫學教授楊表示,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目前的工作表明,雖然G614變異可能更具傳染性,但它並沒有更強的致病性。有希望隨著感染的傳播,這種病毒可能變得不那麼令人病得厲害。」

該團隊測試了來自歐洲和美國患者的樣本,並對其進行了基因組測序。他們將這些基因組序列與公開的數據進行了比較。比較這些序列有助於他們繪製出這兩種不同時期變種的分布圖。

他們寫道: 「到2020年3月1日,G614型在歐洲以外的地區還很罕見,但到3月底,它在全球的頻率已經增加。」他們發現,即使D614型已經在英格蘭的威爾斯、諾丁漢以及華盛頓州等地引起了廣泛的流行病,G614型一旦出現就會取代過去的變種。也有一些例外,包括加利福尼亞的聖克拉拉地區和冰島,在那裡舊的D614從來沒有被新的G變種取代。

研究人員還表示,這種新型病毒似乎在上呼吸道——鼻子、鼻竇和喉嚨——繁殖得更快,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它更容易傳播。

如前所述,新的變種似乎對病人來說「症狀輕微」一些。在英國對1000名住院治療的新型病毒患者進行的測試顯示,感染新型病毒新的變種的患者,情況並不比感染原病毒好多少 反而更難以控制和治療!!!


相關焦點

  • 變異讓新冠病毒傳播快10倍?專家:無直接關係
    網友紛紛評論區表示擔心,還有人留言支招:「傳播快10倍……給孩子打這個疫苗別晚於10月……」  傳播快10倍的說法靠譜嗎?D614G變異究竟會不會使得已經研發的疫苗失效?科技日報記者連線多名專家,他們表示,對「變異讓新冠病毒傳播快10倍」的說法並不認同。
  • 病毒突變像擲骰子,美新冠病毒變異,這株傳染力更強!
    華盛頓郵報(WP)報導,休士頓科學家23日公布一篇逾5000份新冠病毒基因序的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持續累積突變變異,其中一種D614G突變將使病毒更具傳染力,讓戴口罩或維持社交距離的防疫效力可能因此降低。休士頓科學家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的一種變異,將使病毒更具傳染力。
  • 「日、美專家已證實」變異新冠病毒已經從歐洲開始向外傳播
    通過動物實驗,日本與美國聯合研究團隊證實,變異後的冠病-19病毒傳染力更強、更易於透過飛沫傳染。美國期刊《科學》刊發了日本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教授河岡義裕與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巴利克教授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回溯性研究發現,9月20日該變體首先出現在英格蘭東南部的肯特郡,大部分感染該變體的病例年齡在60歲以下。世衛組織建議各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世衛組織建議進一步開展流行病學和病毒學研究,以了解變異病毒在感染性和致病性方面的變化。世衛組織建議所有國家在可能的情況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並分享病毒基因序列數據,尤其要報告是否發現了相同的變異病毒。所有國家都要評估當地病毒傳播水平,並採取適當的預防和控制措施。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尋找感染了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病例,已有一些國家出現此類病例,包括澳大利亞、冰島、義大利、荷蘭和丹麥。世衛組織建議進一步開展流行病學和病毒學研究,以了解變異病毒在感染性和致病性方面的變化。病毒在變異過程中,傳染力和毒性會發生變化,一些病毒變異後表現出傳染力增強、毒性減弱的趨勢。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傳播 變異新冠病毒傳染性增加四到七成
    回溯性研究發現,9月20日該變體首先出現在英格蘭東南部的肯特郡,大部分感染該變體的病例年齡在60歲以下。世衛組織:多國已出現相關病例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日前表示,目前各國已展開病毒測序,尋找感染了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病例,已有一些國家出現此類病例,包括澳大利亞、冰島、義大利、荷蘭和丹麥。
  • 29%新冠病毒樣本出現D614G變異,已從歐洲蔓延至美國
    當地時間3日,針對有實驗室研究發現新冠病毒D614G變異可能導致病毒加速複製和加強其傳播性,世衛組織官員表示:研究顯示29%的新冠病毒樣本都出現了該變異;這不是新的變異,帶有該變異的病毒已在歐洲及美洲傳播;但目前並無證據顯示其會導致更嚴重的病情。
  • 新冠病毒在美傳播發生變異?是一種什麼樣的變異?
    「研究:新冠病毒在美傳播發生變異」這篇熱點文章並沒有提及新冠病毒在美國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變異。 新冠病毒的這個突變可沒有少製造新聞。 此前與之相關的新聞就是XX地發現了傳染性增加10倍(9)的新冠病毒變異株。 由此看來,這次新聞報導的美國所發生的新冠病毒的「神秘」變異並非新鮮事,這種變異最早發現於2020年1月底,首先在歐洲發現。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回溯性研究發現,9月20日該變體首先出現在英格蘭東南部的肯特郡,大部分感染該變體的病例年齡在60歲以下。世衛組織建議各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世衛組織建議進一步開展流行病學和病毒學研究,以了解變異病毒在感染性和致病性方面的變化。世衛組織建議所有國家在可能的情況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並分享病毒基因序列數據,尤其要報告是否發現了相同的變異病毒。所有國家都要評估當地病毒傳播水平,並採取適當的預防和控制措施。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病毒有哪些新特點?
    ,尋找感染了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病例,已有一些國家出現此類病例,包括澳大利亞、冰島、義大利、荷蘭和丹麥。世衛組織建議各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世衛組織建議進一步開展流行病學和病毒學研究,以了解變異病毒在感染性和致病性方面的變化。世衛組織建議所有國家在可能的情況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並分享病毒基因序列數據,尤其要報告是否發現了相同的變異病毒。所有國家都要評估當地病毒傳播水平,並採取適當的預防和控制措施。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傳播 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新變異毒株傳染力激增」「英國升級疫情防控」……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進化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英國最新報告的新冠病毒變異,更引發公眾擔憂在疫情早期,全球最主要的新冠病毒毒株被稱為「D株」。然而,病毒很快就發生了變異——其刺突蛋白上的第614位胺基酸由天冬氨酸(D)變成了甘氨酸(G)。有研究發現,發生這種被稱為D614G突變的病毒擁有更強的適應性。該變異病毒早在今年2月就已被鑑定,當時主要在歐洲和美洲傳播。
  • 變異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回溯性研究發現,9月20日該變體首先出現在英格蘭東南部的肯特郡,大部分感染該變體的病例年齡在60歲以下。世衛組織建議各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世衛組織建議進一步開展流行病學和病毒學研究,以了解變異病毒在感染性和致病性方面的變化。世衛組織建議所有國家在可能的情況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並分享病毒基因序列數據,尤其要報告是否發現了相同的變異病毒。所有國家都要評估當地病毒傳播水平,並採取適當的預防和控制措施。變異新冠病毒有哪些新特點?病毒變異是病毒複製過程中發生的常見現象。
  • 新冠病毒在美國發生了顯著增加傳染性的新變異?闢謠
    一篇「研究:新冠病毒在美傳播發生變異」的熱文被廣泛轉載,卻讓人看得一頭霧水,整個報導就沒​有​提及新冠病毒在「美國」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變異。新冠病毒的這個突變可沒有少製造新聞。此前與之相關的新聞就是XX地發現了傳染性增加10倍(9)的新冠病毒變異株。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回溯性研究發現,9月20日該變體首先出現在英格蘭東南部的肯特郡,大部分感染該變體的病例年齡在60歲以下。世衛組織建議各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世衛組織建議進一步開展流行病學和病毒學研究,以了解變異病毒在感染性和致病性方面的變化。世衛組織建議所有國家在可能的情況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並分享病毒基因序列數據,尤其要報告是否發現了相同的變異病毒。所有國家都要評估當地病毒傳播水平,並採取適當的預防和控制措施。
  • 歐洲爆發動物傳人病例,專家:動物致病毒變異
    隨著近段時間氣溫逐漸下降,病毒活性也得到了增強,在疏於防範的美國和歐洲等地區在過去的一周內,歐洲累計感染人數突破1000萬,死亡人數增加了三分之一,德法意西等國單日新增確診數量均達到疫情以來最高點,病毒檢測陽性率分別上升了數倍至十幾倍不等。然而在一個月前,歐洲的累計感染人數是500萬,僅一個月就翻一番,歐洲疫情反彈之迅猛可見一斑。
  • 專家解讀在英國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未見對疫苗影響 無須恐慌
    英國政府正在調查這一狀況是否與一種變異的新冠病毒有關,並將首都倫敦、英格蘭東南部和東部部分地區的新冠疫情防控級別從第三級提升至新增加的第四級。新華社記者 韓巖攝實習記者 張佳欣近期,英國變異新冠病毒引起極大關注。這種新冠病毒新的變種被稱為VUI-202012/01或B.1.1.7,這是2020年12月在英國的第一個「正在調查的變種」。
  • 南非也驚現變異新冠病毒,中國已經行動
    南非也驚現變異新冠病毒‍‍根據相關媒體報導,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近日公開表示,英國已經出現了變異的新冠病毒毒株,其變異後的傳染力比過去要強上70%,並且對於英國的疫情當前英國的累計確診病例已經超過了222萬,其在整個歐洲都是疫情比較嚴重的國家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出現,這兩地州長「坐不住了」
    然而,對於變異新冠病毒可能已經在美國傳播的情況,美國傳染病學專家安東尼·福奇表示,考慮到世界各國之間的旅行仍未中斷,變異新冠病毒出現在美國,「我一點都不驚訝」。,倫敦近期60%的新增確診病例與該毒株有關,英國公共衛生專家正在對此毒株進行研究。
  • 巴西研究員:日本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或來源於亞馬孫地區,傳染力更強!
    科學家稱,日前日本方面將感染新冠肺炎的巴西旅客的基因測序數據上載到國際資料庫後,巴西研究人員對其進行了分析比對,在巴西旅客所攜帶的病毒樣本中發現了B.1.1.28突變株,這與2020年4月至11月間從巴西,特別是亞馬孫地區感染人群中所採集的病毒基因序列數據吻合。科學家認為這種新變種病毒與細胞結合更加緊密,具有更強的傳染力。
  • 變異新冠病毒十分可怕,傳染性增加四到七成
    回溯性研究發現,9月20日該變體首先出現在英格蘭東南部的肯特郡,大部分感染該變體的病例年齡在60歲以下。世衛組織建議各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世衛組織建議進一步開展流行病學和病毒學研究,以了解變異病毒在感染性和致病性方面的變化。世衛組織建議所有國家在可能的情況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並分享病毒基因序列數據,尤其要報告是否發現了相同的變異病毒。所有國家都要評估當地病毒傳播水平,並採取適當的預防和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