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熱電偶測量誤差原因及解決方法

2021-01-08 電子工程世界

  工業熱電偶是溫度測量儀表中常用的測溫元件,它直接測量溫度,並把溫度信號轉換成熱電動勢信號,通過電氣儀表(二次儀表)轉換顯示成被測介質的溫度。工業熱電偶在測量中,會出現哪些誤差?如何解決?下面淺談 工業熱電偶 測量誤差原因及解決方法,盡供用戶參考。

  一、 工業熱電偶不穩定性的影響

  不穩定性就是指 工業熱電偶 的分度值隨使用時間和使用條件的不同而起的變化。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可能是不準確性的主要原因。影響不穩定性的因素有:玷汙,熱電極在高溫下揮發,氧化和還原,脆化,輻射等。若分度值的變化相對地講是緩慢而又均勻的,這時經常進行監督性校驗或根據實際使用情況安排周期檢定,這樣可以減少不穩定性引入的誤差。

  二、 工業熱電偶熱電特性不穩定的影響

  工業熱電偶 在生產過程中,偶絲經過多道縮徑拉伸在其表面總是受玷汙的,同時,從偶絲的內部結構來看,不可避免地存在應力及晶格的不均勻性。因淬火或冷加工引入的應力,可以通過退火的方法來基本消除,退火不合格所造成的誤差,可達十分之幾度到幾度。它與待測溫度及 工業熱電偶 電極上的溫度梯度大小有關。廉金屬 工業熱電偶 的偶絲通常以「退火」狀態交付使用,如果需要對高溫用廉金屬 工業熱電偶 進行退火,那麼退火溫度應高於其使用溫度上限,插入深度也應大於實際使用的深度。貴金屬 工業熱電偶 則必須認真清洗(酸洗和四硼酸鈉清洗)和退火,以清除熱電偶的玷汙與應力。

  三、不均勻性的影響

  一般來說 工業熱電偶 若是由均質導體製成的,則其熱電勢只與兩端的溫度有關,若熱電極材料不是均勻的,且熱電極又處於溫度梯度場中,則工業熱電偶會產生一個附加熱電勢,即「不均勻電勢」。其大小取決於沿熱電極長度的溫度梯度分布狀態,材料的不均勻形式和不均勻程度,以及熱電極在溫度場所處的位置。造成熱電極不均勻的主要原因有:在化學成分方面如雜質分布不均勻,成分的偏析,熱電極表面局部的金屬揮發,氧化或某金屬元素選擇氧化,測量端在高溫一的熱擴散,以及 工業熱電偶 在有害氣氛中受到玷汙和腐蝕等。在物理狀態方面有應力分布不均勻和電極結構不均勻等。在工業使用中,有時不均勻電勢引起的附加誤差竟達30℃這多,這將嚴重地影響 工業熱電偶 的穩定性和互換性,其主要解決方式就是對其進行檢驗,只使用在誤差允許範圍內的 工業熱電偶 。

  四、傳熱及工業熱電偶 安裝的影響

  由於 工業熱電偶 測溫是屬於接觸式測量,當工業熱電偶插入被測介質時,它要從被測介質吸收熱量使自身溫度升高,同時又以熱輻射方式和熱傳導方式向溫度低的地方散發熱量,當測量端各外散失的熱量等於自氣流中吸收的熱量時即達到動態平衡,此時 工業熱電偶 達到了穩定的示值,但並不代表氣流的真實溫度,因為測量端環境散失的熱量是由氣流的加熱來補償,也就是說測量端與氣流的熱交換處於不平衡狀態,因此,它們的溫度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數值。測量端與環境的傳熱愈強,測量端的溫度偏離氣流溫度也愈大。

  五、熱輻射誤差

  熱輻射誤差產生的原因是 工業熱電偶 測量端與環境的輻射熱交換所引起的,這是 工業熱電偶 與氣流之間的對流換熱不能達到熱平衡的結果。減少輻射誤差的辦法,一是加劇對流換熱,二是削弱輻射換熱。

  具體解決方法有:

  1、儘量減少器壁與測量端的溫差,即在管壁鋪設絕熱層;

  2、在 工業熱電偶 工作端加屏蔽罩;增大流體放熱係數,即增加流速,加強擾動,減小偶絲直徑或使熱電極與氣流形成跨流等。

  六、導熱誤差

  在測量高溫氣流的溫度時,由於沿 工業熱電偶 長度存在溫度梯度,故測量端必然會沿熱電極導熱,使得指示溫度偏離實際溫度。導熱量相差越多,相應的誤差就越大,因此凡能加劇對流和削弱導熱的因素都可以用來減少導熱誤差。

  具體解決方法有:

  1、增加L/d:將熱電偶垂直安裝改成斜裝或彎頭處安裝,安裝時應注意使 工業熱電偶 的端對著氣流方向,並處在流速最大的位置上;

  2、選用 工業熱電偶 和支杆導熱係數較小的材料。

  七、動態響應誤差

  工業熱電偶 插入被測介質後,由於本身具有熱惰性,因此不能立即指示出被測氣流的溫度,只有當測量端吸、放熱達到動態平衡後才達到穩定的示值。在 工業熱電偶 插入後到示值穩定之前的整個不穩定過程中, 工業熱電偶 的瞬時示值與穩定後的示值存在著偏差,這時 工業熱電偶 除了有各種穩定的誤差外,還存在由 工業熱電偶 熱惰性引入的偏差,即動態響應誤差。

  解決這類誤差的方法:

  1、 確定動態響應誤差,予以修正;

  2、 將動態響應誤差減少到允許要求的範圍之內,此時可認為T測=T氣。

  八、短程有序結構變化(K狀態)的影響

  K型 工業熱電偶 在250-600℃範圍內使用時,由於其顯微結構發生變化,形成短程有序結構,因此將影響熱電勢值而產生誤差,這就是所謂的K狀態。這是Ni-Cr合金特有的晶格變化,當WCr在5%-30%範圍內存在著原子晶格從有序至無序為。由些引起的誤差,因Cr含量及溫度的不同而變化。一般在800℃以上短時間熱處理,其熱電特性即可恢復。由於K狀態的存在,使K型 工業熱電偶 檢定規程中明文規定檢定順序:由低溫向高溫逐點升溫檢定。而且在400℃檢定點,不僅傳熱效果不佳,難以達到熱平衡,而且,又恰好處於K狀態誤差最大範圍。因此,對該點判定合格與否時應很慎重。Ni-Cr合金短程有序結構變化現象,不僅存在於K型,而且,在E型 工業熱電偶 正極中也有此現象。但是,作為變化量E型 工業熱電偶 僅為K型的2/3。總之,K狀態與溫度、時間有關,當溫度分布或 工業熱電偶 位置變化時,其偏差也會發生很大變化。故難以對偏差大小作出準確評價。

  九、測量系統漏電影響

  絕緣不良是產生電流洩漏的主要原因,它對 工業熱電偶 的準確度有很大的影響,能歪曲被測的熱電勢,使儀表顯示失真,甚至不能正常工作。漏電引起誤差是多方面的,例如,熱電極絕緣瓷管的絕緣電阻較差,使得熱電流旁路。若電測設備漏電,也能使工作電流旁路,使測量產生誤差。由於測量熱電勢的電位差計都是低電阻的,因此它對絕緣電阻的要求並不高,影響熱電勢測量的漏電主要是來處被測系統的高溫,因為 工業熱電偶 保護管和熱電極的絕緣材料的絕緣電阻將隨著溫度升高而下降,我們通常所說的鎧裝 工業熱電偶 的「分流誤差」就屬這類情況。一般是採用接地或其它屏蔽方法。對鎧裝 工業熱電偶 的分流誤差我們通常是以增大其直徑;增加絕緣層厚度;縮短加熱帶長度;降低 工業熱電偶 的電阻值等方法來降低誤差的。

  十、熱電勢補正法

  由中間溫度定律可知,參考端溫度為tn時的熱電勢EAB(t,tn)=EAB(t,t0)-EAB(tn,t0)。所以,用常溫下的溫度傳感器,只要測出參比端的溫度tn,然後從對應電偶的分度表中查出對應溫度下的熱電勢E(tn,t0),再將這個熱電勢與所實測的E(t,tn)代數相加,得出的結果就是工業熱電偶參比端溫度為0度時,對應於測量端的溫度為t時的熱電勢E(t,t0)最後再從分度表中查得對應於E(t,0)的溫度,這個溫度就是 工業熱電偶 測量端的實際溫度t。在計算機應用日益廣泛的今天,可以利用軟體處理方法,特別是在多點測量系統或高溫測控中,採用這種方法,可很好的解決參比端溫度的變化問題,只要隨時準確的測出tn,就可以準確得到測量端溫度。同時還充分應用了對應熱電偶的分度表,並對非線性誤差得到了校正,而且適應各種工業熱電偶。

  十一、參考端溫度影響及修正方法

  工業熱電偶 的熱電動勢的大小與熱電極材料以及工作端的溫度有關。 工業熱電偶 的分度表和根據分度表刻度的溫度顯示儀表都是以 工業熱電偶 參考端溫度等於0℃為條件的。在實際使用 工業熱電偶 時,其冷端溫度(參考端) 不但不為0 ℃,而且往往是變化的,測溫儀表所測得的溫度值就會產生很大誤差,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通常採用如下方法來修正。

  1、調儀表起始點法:由於儀表示值是EAB(tn,t0)對應於熱電勢,如果在測量線路開路的情況下,將儀表的指針零位調定到tn處,就當於事先給儀表加了一個電勢EAB(tn,t0),當用閉合測量線路進行測溫時,由工業熱電偶輸入的熱電勢EAB(tn,t0)就與EAB(t,tn)疊加,其和正好等於EAB(t,t0)。因此對直讀式儀表採用調儀表起始點的方法十分簡便。

  2、補償導線:採用補償導線把 工業熱電偶 的參考端延長到溫度較恆定的地方,再進行修正。從本質上來說它並不能消除參考端溫度不為0℃時的影響,因此,還應該與其它修正方法結合才能將補償導線與儀表連接處的溫度修正到0℃。此時參考端己變為一個溫度不變或變化很小的新參考端。此時的 工業熱電偶 產生熱電勢己不受原參考端溫度變化影響, EAB ( T、T10 ) 是新參考端溫度T10 (不等於℃) ,且T10 為一常數時所測得熱電勢, TAB( T、T10 ) 是參考端溫度T0 = 0 ℃時,工作端為T10時所測得熱電勢(熱電偶分度表中可查出) 。使用補償導線時,不僅應注意補償導線的極性,還應特別注意不要錯用補償導線,同時應注意補償導線與 工業熱電偶 連接處的兩端溫度保持相等,且溫度在0-100℃(或0-150℃)之間,否則要產生測量誤差。

  3、參考端溫度補償器:補償器是一個不平衡電橋,電橋的3 個橋臂電阻是電阻溫度係數很小的錳銅絲繞制的。其阻值基本上不隨溫度變化而變化,並使R1 = R2 =R3 = 1Ω。另一個橋臂電阻Rt 是由電阻溫度係數較大的銅繞制而成,並使其在20 ℃時Rt = R1 =1Ω ,此時電橋平衡,沒有電壓輸出,當電橋所處溫度發生變化時, Rt 的阻值也隨之改變,於是就有不平衡電壓輸出,此輸出電壓用來抵消參考端溫度變化所產生的熱電勢誤差,從而獲得補償。(註:我國也有以0℃作為平衡點溫度的)當溫度達到40℃(即計算點溫度)時橋路的輸出電壓恰好補償了熱電偶參比端溫度偏離平衡點溫度而產生的熱電勢變化量。對電子電位差計,其測量橋路本身就具有溫度自動補償的功能,使用時無需再調整儀表的溫度起始點。除了平衡點和計算點外,在其他各參比端溫度值時只能得到近似的補償,因此採用冷端補償器作為參比端溫度的處理方法會帶來一定的附加誤差。


關鍵字:工業熱電偶  測量誤差 編輯:什麼魚 引用地址:http://news.eeworld.com.cn/Test_and_measurement/article_2016122718672.html

推薦閱讀

工業熱電偶絕緣電阻測量方法介紹

  工業熱電偶 絕緣電阻測量時,應符合以下技術要求:  1、 工業熱電偶 應按出廠時原有的裝配方式進行絕緣電阻試驗。  2、測量絕緣電阻所用儀表的精度不低於±20%。測量絕緣電阻的方法是:將測量儀器的輸出端接到 工業熱電偶 的保護管與熱電極之間以及兩熱電極(在測量端開路時)之間,對於採用陶瓷保護管的 工業熱電偶 ,用金屬絲在 工業熱電偶 陶瓷保護被加熱部位均勻繞15-20匝,作為上限溫度絕緣電阻測試的一極。使用的金屬絲應對 工業熱電偶 無害。當施加試驗電壓的時間到達60s時,記錄儀表指示的絕緣電阻值,然後變換所加試驗電壓的方向,並分別記錄測量結果,取其中較小值為被試驗 工業熱電偶 的絕緣電阻值。  3、常溫絕緣電阻的試驗電壓為直流

發表於 2017-01-10

工業傳感器實用指南

傳感器可測量各種參數,如壓力、溫度、有毒氣體pH值等,它們應用廣泛,使工業處理更安全、更高效,成本也更低。不過,各種類型的傳感器都有一組自己獨有的特性,從而帶來了一系列複雜的設計挑戰。 工業處理中最常見的測量項之一就是溫度。溫度測量可以採用各種類型的傳感器,包括熱電偶、電阻溫度探測器,以及熱敏電阻等。 要測量最大範圍的溫度時,系統設計者通常會選擇熱電偶。例如,TypeC熱電偶的測量溫度範圍達0℃~2320℃。熱電偶的工作原理是基於Seebeck效應,即:如果兩個相異的金屬被放在一起,則產生的電壓與結上的溫度成正比。熱電偶是雙極器件,它會根據檢測結(或「熱」結)溫度與參考結(或「冷」結)溫度的相對關係,產生一個正的或負的電壓

發表於 2014-01-02

使用萬用電錶簡單準確地測量電阻

使用兩條線測量電阻非常方便,但會產生測量誤差。通過使用4條線及源端子和測量端子分開的萬用表,幾乎可以消除這種誤差。遺憾的是,增加額外的引線和連接提高了測量的複雜程度。您需要連接增加的引線,在從電壓變成電阻時,可能不得不更換夾子和探頭。現在,有一種新概念,使您能夠只用兩條引線,進行4線電阻測量。  圖1(左). 2線電阻測量由於測試引線電壓下跌而產生了誤差。  圖2(右). 4線電阻測量消除了電壓引線中的電流,消滅了這一誤差來源。  為什麼使用4條線測量電阻?  管理兩條引線的挑戰性已經足夠大,特別是在緊張的空間中測量小的元器件時。如果您想使用四條引線檢查小的焊點、軟連接器或晶片電阻器,那麼您將面臨真正的挑戰。  切換引線配置可能要

發表於 2020-11-20

涉及示波器測量誤差的幾個探討

涉及示波器的測量精度問題有很多方面,而且示波器廠商在精度方面也是竭盡全力,終歸各家在射頻技術上積累的功力不同,你測試出來的結果也千差萬別。都說百聞不如一見,其實百見不如一想,因為所見可能非所想,了解原理才是最重要的。這裡簡單探討幾個跟幅度相關的常見誤差。底噪,串擾,接地輸入的雜散情況,無雜散動態範圍(SFDR),四位半萬用表原理測試電壓。底噪一直是我們引以自豪的第一指標。這個需要精湛的射頻技術和模擬噪聲的控制技術,RTO示波器底噪的量級在微伏級,這個在計量院計量的截圖就看到得底噪RMS值是146uV而已。由於在功率測試裡邊經常會碰到多個通道同時測量,所以示波器的串擾也會影響各通道的測試結果,這個指標需要很好的電磁幹擾控制和電路屏蔽

發表於 2020-09-14

如何選擇萬用表各擋量程及測量誤差分析

  用萬用表進行測量時會帶來一定的誤差。這些誤差有些是儀表本身的準確度等級所允許的最大絕對誤差。有些是調整、使用不當帶來的人為誤差。正確了解萬用表的特點以及測量誤差產生的原因,掌握正確的測量技術和方法,就可以減小測量誤差。  人為讀數誤差是影響測量精度的原因之一。它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儘量減小。因此,使用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1測量前要把萬用表水平放置,進行機械調零;2讀數時眼睛要與指針保持垂直;3測電阻時,每換一次擋都要進行調零。調不到零時要更換新電池;4測量電阻或高壓時,不能用手捏住表筆的金屬部位,以免人體電阻分流,增大測量誤差或觸電;5在測量RC電路中的電阻時,要切斷電路中的電源,並把電容器儲存的電洩放完,然後再進行測量

發表於 2020-09-09

數字萬用表測量誤差分析

1、萬用表量程選擇及誤差分析1.1、人為誤差人為讀數誤差是影響測量精度的原因之一,使用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1)測量前要把萬用表水平放置,進行機械調零(2)讀數時眼睛要與指針保持垂直(3)測電阻時,每換一次檔都要進行調零,調不到零時要更換新電池,並且不能用手捏住表筆的金屬部位,以免人體電阻分流,增大測量誤差(4)在測量電路中的電阻時,要切斷電路中的電源,並將電容器放電完畢,然後再進行測量。1.2、萬用表電壓、電流檔量程選擇與測量誤差萬用表的準確度等級一般分為0.1、0.5、1.5、2.5、5等。直流電壓、電流和交流電壓、電流等各檔,準確度精確度等級的標定是由其最大絕對允許誤差△x與所選量程滿度值的百分數表示的。萬用表測量電壓產生

發表於 2020-03-14

相關焦點

  • 分析熱電偶常見測量誤差
    一、絕緣變差而引入的誤差熱電偶在使用一段時間後,保護管和接線板上的汙垢或鹽渣過多致使熱電偶極間與爐壁間絕緣不良,在高溫下更為嚴重,這不僅會引起熱電勢的損耗而且還會引入幹擾,由此引起的誤差有時可達上百度
  • 影響熱電偶測量準確度因素的幾點分析
    熱電偶由於具有結構簡單、製造容易,測量方便等優點,故在工業溫度測量中得到廣泛應用,但是,要得到正確的測量結果,必須認識了解熱電偶的特性和正確使用,否則將會在測量中帶來很大的誤差。下面從幾個方面闡述影響熱電偶測量不穩定因素。
  • 熱電阻與熱電偶的測量原理及區別
    熱電偶是工業上最常用的溫度檢測元件之一。其優點是:    ①測量精度高。因熱電偶直接與被測對象接觸,不受中間介質的影響。    ②測量範圍廣。常用的熱電偶從-50~+1600℃均可邊續測量,某些特殊熱電偶最低可測到-269℃(如金鐵鎳鉻),最高可達+2800℃(如鎢-錸)。
  • 如何測量熱電偶
    溫度可以通過不同方法進行測量,測量的成本和精確度也因此各不相同。熱電偶就是其中一種常見的測量溫度的傳感器,因為熱電偶相對而言價格便宜而且精確度高,並且其測量範圍相對較寬。熱電偶的類型有很多種,並且都根據美國國家標準學會(ANSI)公約規定,由大些字母註明其成分。例如,J型熱電偶由一個鐵製導體和一個銅鎳合金導體構成。熱電偶的其他類型包括B,E,K,N,R,S,和T。如何測量熱電偶背景知識為了更好地理解如何進行熱電偶測量,必須先了解熱電偶工作原理。
  • 基於熱電偶的測溫儀表冷端補償方法
    熱電偶是一種常用的溫度傳感器,是利用熱電效應,並根據冷熱端溫度差產生的熱電動勢測量溫度,且具有測量精度高、構造簡單、使用方便等優點。在測溫儀表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通用的冷端補償方法由於其結構複雜,噪聲大,線性度差會對測量結果造成較大的影響。
  • 詳細介紹熱電偶的工作原理及冷端補償方法
    熱電偶是工業測溫常用的儀表,由於比熱電阻等測溫範圍更寬,所以應用廣泛。工作原理熱電偶(thermocouple)是溫度測量儀表中常用的測溫元件,它直接測量溫度,並把溫度信號轉換成熱電動勢信號,通過溫度變送器轉換成4-20mA信號引入到控制系統顯示溫度。
  • 利用熱電偶和ADC實現高精度溫度測量
    這些熱電偶使用相對簡單的線性化算法,即可達到±0.1°C的測量精度。K型熱電偶覆蓋的溫度範圍寬,在工業測量領域的應用非常廣泛。這些熱電偶具有適中的高塞貝克係數、低成本及良好的抗氧化性。K型熱電偶的精度高達±0.1°C。E型熱電偶的應用沒有其它類型熱電偶普及。然而,這組熱電偶的塞貝克係數最高。E型熱電偶所需的測量解析度低於其它類型。
  • 集成放大器冷結補償的熱電偶溫度測量系統
    AD8495熱電偶放大器為測量K型熱電偶溫度提供了一種簡單的低成本解決方案,且包含冷結補償功能。AD8495中的固定增益儀表放大器可放大熱電偶的小電壓,以提供5 mV/°C輸出。該放大器具有高共模抑制性能,能夠抑制熱電偶的長引線可能會拾取的共模噪聲。如需額外保護,該放大器的高阻抗輸入端允許輕鬆添加額外的濾波措施。
  • 熱電偶工作原理及冷端補償方法
    公眾號回複數字「3」,免費獲取雲盤連結,海量學習資源     1、熱電偶是溫度測量儀表中常用的測溫元件
  • 熱電偶冷端溫度補償方法是什麼
    這種方法在實際生產中不適用,多用於實驗室。  ②公式修正法。將測得的熱電勢EAB(t,to)。和查分度表所得的熱電勢EAB(t,to)相加,便可得到文際溫度F的熱電勢EAB(t,to)。再次查分度表,便可求出被測溫度t.這種方法只適用於實驗空或臨時測溫,齊連續測量中不實用。  ③校正儀表零點法。一般顯示儀表木r作時指針均指在零位上(機械零點)。
  • 熱電偶與紅外測溫方法比較研究
    在北美市場出售的眾多工控、電源以及電氣產品等都要求進行溫度測量,確保產品的安全。本文將著重介紹兩種測量方法,即熱電偶與紅外測溫,並對這兩種方法進行比較和概括。通過對北美標準對測溫方法要求的要求,來更多的幫助國內廠商了解相關規範,為其產品的生產和出口提供建議。
  • 基於Cortex-M3的微控制器熱電偶測量系統
    該電路為熱電偶測量提供了完整的解決方案,所需外部元件極少,並且可針對高達28 V的環路電壓採用環路供電。本例使用200 μA設置,以便將RTD自熱效應引起的誤差降至最小。  ADuCM360中的ADC內置了1.2 V基準電壓源。內部基準電壓源精度高,適合測量熱電偶電壓。  ADuCM360中ADC的外部基準電壓源。
  • 熱電偶工作原理 - 百度經驗
    簡介在工業生產過程中,溫度是需要測量和控制的重要參數之一。在溫度測量中,熱電偶的應用極為廣泛,它具有結構簡單、製造方便、測量範圍廣、精度高、慣性小和輸出信號便於遠傳等許多優點。另外,由於熱電偶是一種有源傳感器,測量時不需外加電源,使用十分方便,所以常被用作測量爐子、管道內的氣體或液體的溫度及固體的表面溫度[1]  。
  • 歐工有話說:熱電偶溫度測量儀表中常用的測量元件
    最近,歐工一直在被客戶諮詢什麼是溫度測量儀表中常用的測溫元件?其實,測問元件在用我們的行話來說,就是「熱電偶」。熱電偶」是可以直接測量溫度,並把溫度信號轉換成熱電動勢信號,通過電氣儀表(二次儀表)轉換成被測介質的溫度。
  • RTD、熱電偶、熱敏電阻器、IC傳感器優缺點比較
    從系統級的立足點來看,溫度傳感器是否適合您的應用將取決於所需的溫度範圍、準確度、線性度、解決方案成本、功能、功耗、解決方案尺寸、安裝法(表面貼裝法與通孔插裝法以及電路板外安裝法)還有必要支持電路的易設計程度。   RTD   當一邊測量RTD的電阻一邊改變它的溫度時,響應幾乎是線性的,表現得像一個電阻器。
  • 熱電偶與熱電阻的應用
    熱電偶與熱電阻的應用原理一、熱電偶的應用原理 熱電偶是工業上最常用的溫度檢測元件之一。其優點是: ①測量精度高。因熱電偶直接與被測對象接觸,不受中間介質的影響。 ②測量範圍廣。常用的熱電偶從-50~+1600℃均可邊續測量,某些特殊熱電偶最低可測到-269℃(如金鐵鎳鉻),最高可達+2800℃(如鎢-錸)。 ③構造簡單,使用方便。熱電偶通常是由兩種不同的金屬絲組成,而且不受大小和開頭的限制,外有保護套管,用起來非常方便。
  • 熱電偶校驗裝置
    可顯示輸出和測量信號值及對應的熱電阻、熱電偶類型的溫度值。具有LCD背光源,以便在光線暗淡的場所使用。   儀表採用大容量可充電電池,可連續工作24個小時以上。產品特點熱電偶、阻校驗儀小巧、堅固、可靠,便於攜帶和手持高精度、高解析度、高可靠性4種熱電阻、8種熱電偶測量和模擬輸出;毫伏測量和輸出;電阻測量、熱電阻測量(2/4線制);電阻輸出(有源、無源);熱電阻輸出測量或模擬輸出,溫度和電信號的數值同時顯示;熱電偶測量具有自動補償或手動補償功能輸出值的輸入採用數字輸入方式,操作簡單。
  • 通過熱電偶和調製電路實現寬量程溫度檢測
    而需要測量500℃以上的溫度時,熱電偶是唯一可行的解決方案,部分類型的熱電偶可以應對溫度高達2500℃的極端測量條件。另外,熱電偶甚至簡單的金屬結架構也允許它直接接觸測量對象,因此熱電偶是惡劣環境中進行溫度測量的首要選擇。此外,熱電偶是無源器件,不需要任何電流或電壓激勵,也不會自身產生熱量幹擾溫度測量。最後一點,熱電偶對於許多應用來說也是一種低成本的解決方案。
  • ADI實驗室電路:集成冷結補償的K型熱電偶測量系統
    電路功能與優勢圖1所示電路是一款完整的熱電偶信號調理電路,帶有冷結補償功能並後接一個16位∑-△型模數轉換器(ADC)。AD8495熱電偶放大器為測量K型熱電偶溫度提供了一種簡單的低成本解決方案,且包含冷結補償功能。AD8495中的固定增益儀表放大器可放大熱電偶的小電壓,以提供5 mV/°C輸出。該放大器具有高共模抑制性能,能夠抑制熱電偶的長引線可能會拾取的共模噪聲。如需額外保護,該放大器的高阻抗輸入端允許輕鬆添加額外的濾波措施。
  • 簡要介紹熱電偶工作原理及種類結構
    在工業應用上它的主要作用是檢測溫度,並把溫度信號轉換成熱電動勢信號,通過電氣儀表(二次儀表)轉換成被測介質的溫度(壓力傳感器)。只要掌握了熱電偶工作原理才能更好的讓它應用於工業生產中(壓力傳感器工作原理),從而服務於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