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熱電偶是溫度測量儀表中常用的測溫元件,它直接測量溫度,並把溫度信號轉換成熱電動勢信號,通過電氣儀表(二次儀表)轉換顯示成被測介質的溫度。工業熱電偶在測量中,會出現哪些誤差?如何解決?下面淺談 工業熱電偶 測量誤差原因及解決方法,盡供用戶參考。
一、 工業熱電偶不穩定性的影響
不穩定性就是指 工業熱電偶 的分度值隨使用時間和使用條件的不同而起的變化。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可能是不準確性的主要原因。影響不穩定性的因素有:玷汙,熱電極在高溫下揮發,氧化和還原,脆化,輻射等。若分度值的變化相對地講是緩慢而又均勻的,這時經常進行監督性校驗或根據實際使用情況安排周期檢定,這樣可以減少不穩定性引入的誤差。
二、 工業熱電偶熱電特性不穩定的影響
工業熱電偶 在生產過程中,偶絲經過多道縮徑拉伸在其表面總是受玷汙的,同時,從偶絲的內部結構來看,不可避免地存在應力及晶格的不均勻性。因淬火或冷加工引入的應力,可以通過退火的方法來基本消除,退火不合格所造成的誤差,可達十分之幾度到幾度。它與待測溫度及 工業熱電偶 電極上的溫度梯度大小有關。廉金屬 工業熱電偶 的偶絲通常以「退火」狀態交付使用,如果需要對高溫用廉金屬 工業熱電偶 進行退火,那麼退火溫度應高於其使用溫度上限,插入深度也應大於實際使用的深度。貴金屬 工業熱電偶 則必須認真清洗(酸洗和四硼酸鈉清洗)和退火,以清除熱電偶的玷汙與應力。
三、不均勻性的影響
一般來說 工業熱電偶 若是由均質導體製成的,則其熱電勢只與兩端的溫度有關,若熱電極材料不是均勻的,且熱電極又處於溫度梯度場中,則工業熱電偶會產生一個附加熱電勢,即「不均勻電勢」。其大小取決於沿熱電極長度的溫度梯度分布狀態,材料的不均勻形式和不均勻程度,以及熱電極在溫度場所處的位置。造成熱電極不均勻的主要原因有:在化學成分方面如雜質分布不均勻,成分的偏析,熱電極表面局部的金屬揮發,氧化或某金屬元素選擇氧化,測量端在高溫一的熱擴散,以及 工業熱電偶 在有害氣氛中受到玷汙和腐蝕等。在物理狀態方面有應力分布不均勻和電極結構不均勻等。在工業使用中,有時不均勻電勢引起的附加誤差竟達30℃這多,這將嚴重地影響 工業熱電偶 的穩定性和互換性,其主要解決方式就是對其進行檢驗,只使用在誤差允許範圍內的 工業熱電偶 。
四、傳熱及工業熱電偶 安裝的影響
由於 工業熱電偶 測溫是屬於接觸式測量,當工業熱電偶插入被測介質時,它要從被測介質吸收熱量使自身溫度升高,同時又以熱輻射方式和熱傳導方式向溫度低的地方散發熱量,當測量端各外散失的熱量等於自氣流中吸收的熱量時即達到動態平衡,此時 工業熱電偶 達到了穩定的示值,但並不代表氣流的真實溫度,因為測量端環境散失的熱量是由氣流的加熱來補償,也就是說測量端與氣流的熱交換處於不平衡狀態,因此,它們的溫度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數值。測量端與環境的傳熱愈強,測量端的溫度偏離氣流溫度也愈大。
五、熱輻射誤差
熱輻射誤差產生的原因是 工業熱電偶 測量端與環境的輻射熱交換所引起的,這是 工業熱電偶 與氣流之間的對流換熱不能達到熱平衡的結果。減少輻射誤差的辦法,一是加劇對流換熱,二是削弱輻射換熱。
具體解決方法有:
1、儘量減少器壁與測量端的溫差,即在管壁鋪設絕熱層;
2、在 工業熱電偶 工作端加屏蔽罩;增大流體放熱係數,即增加流速,加強擾動,減小偶絲直徑或使熱電極與氣流形成跨流等。
六、導熱誤差
在測量高溫氣流的溫度時,由於沿 工業熱電偶 長度存在溫度梯度,故測量端必然會沿熱電極導熱,使得指示溫度偏離實際溫度。導熱量相差越多,相應的誤差就越大,因此凡能加劇對流和削弱導熱的因素都可以用來減少導熱誤差。
具體解決方法有:
1、增加L/d:將熱電偶垂直安裝改成斜裝或彎頭處安裝,安裝時應注意使 工業熱電偶 的端對著氣流方向,並處在流速最大的位置上;
2、選用 工業熱電偶 和支杆導熱係數較小的材料。
七、動態響應誤差
工業熱電偶 插入被測介質後,由於本身具有熱惰性,因此不能立即指示出被測氣流的溫度,只有當測量端吸、放熱達到動態平衡後才達到穩定的示值。在 工業熱電偶 插入後到示值穩定之前的整個不穩定過程中, 工業熱電偶 的瞬時示值與穩定後的示值存在著偏差,這時 工業熱電偶 除了有各種穩定的誤差外,還存在由 工業熱電偶 熱惰性引入的偏差,即動態響應誤差。
解決這類誤差的方法:
1、 確定動態響應誤差,予以修正;
2、 將動態響應誤差減少到允許要求的範圍之內,此時可認為T測=T氣。
八、短程有序結構變化(K狀態)的影響
K型 工業熱電偶 在250-600℃範圍內使用時,由於其顯微結構發生變化,形成短程有序結構,因此將影響熱電勢值而產生誤差,這就是所謂的K狀態。這是Ni-Cr合金特有的晶格變化,當WCr在5%-30%範圍內存在著原子晶格從有序至無序為。由些引起的誤差,因Cr含量及溫度的不同而變化。一般在800℃以上短時間熱處理,其熱電特性即可恢復。由於K狀態的存在,使K型 工業熱電偶 檢定規程中明文規定檢定順序:由低溫向高溫逐點升溫檢定。而且在400℃檢定點,不僅傳熱效果不佳,難以達到熱平衡,而且,又恰好處於K狀態誤差最大範圍。因此,對該點判定合格與否時應很慎重。Ni-Cr合金短程有序結構變化現象,不僅存在於K型,而且,在E型 工業熱電偶 正極中也有此現象。但是,作為變化量E型 工業熱電偶 僅為K型的2/3。總之,K狀態與溫度、時間有關,當溫度分布或 工業熱電偶 位置變化時,其偏差也會發生很大變化。故難以對偏差大小作出準確評價。
九、測量系統漏電影響
絕緣不良是產生電流洩漏的主要原因,它對 工業熱電偶 的準確度有很大的影響,能歪曲被測的熱電勢,使儀表顯示失真,甚至不能正常工作。漏電引起誤差是多方面的,例如,熱電極絕緣瓷管的絕緣電阻較差,使得熱電流旁路。若電測設備漏電,也能使工作電流旁路,使測量產生誤差。由於測量熱電勢的電位差計都是低電阻的,因此它對絕緣電阻的要求並不高,影響熱電勢測量的漏電主要是來處被測系統的高溫,因為 工業熱電偶 保護管和熱電極的絕緣材料的絕緣電阻將隨著溫度升高而下降,我們通常所說的鎧裝 工業熱電偶 的「分流誤差」就屬這類情況。一般是採用接地或其它屏蔽方法。對鎧裝 工業熱電偶 的分流誤差我們通常是以增大其直徑;增加絕緣層厚度;縮短加熱帶長度;降低 工業熱電偶 的電阻值等方法來降低誤差的。
十、熱電勢補正法
由中間溫度定律可知,參考端溫度為tn時的熱電勢EAB(t,tn)=EAB(t,t0)-EAB(tn,t0)。所以,用常溫下的溫度傳感器,只要測出參比端的溫度tn,然後從對應電偶的分度表中查出對應溫度下的熱電勢E(tn,t0),再將這個熱電勢與所實測的E(t,tn)代數相加,得出的結果就是工業熱電偶參比端溫度為0度時,對應於測量端的溫度為t時的熱電勢E(t,t0)最後再從分度表中查得對應於E(t,0)的溫度,這個溫度就是 工業熱電偶 測量端的實際溫度t。在計算機應用日益廣泛的今天,可以利用軟體處理方法,特別是在多點測量系統或高溫測控中,採用這種方法,可很好的解決參比端溫度的變化問題,只要隨時準確的測出tn,就可以準確得到測量端溫度。同時還充分應用了對應熱電偶的分度表,並對非線性誤差得到了校正,而且適應各種工業熱電偶。
十一、參考端溫度影響及修正方法
工業熱電偶 的熱電動勢的大小與熱電極材料以及工作端的溫度有關。 工業熱電偶 的分度表和根據分度表刻度的溫度顯示儀表都是以 工業熱電偶 參考端溫度等於0℃為條件的。在實際使用 工業熱電偶 時,其冷端溫度(參考端) 不但不為0 ℃,而且往往是變化的,測溫儀表所測得的溫度值就會產生很大誤差,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通常採用如下方法來修正。
1、調儀表起始點法:由於儀表示值是EAB(tn,t0)對應於熱電勢,如果在測量線路開路的情況下,將儀表的指針零位調定到tn處,就當於事先給儀表加了一個電勢EAB(tn,t0),當用閉合測量線路進行測溫時,由工業熱電偶輸入的熱電勢EAB(tn,t0)就與EAB(t,tn)疊加,其和正好等於EAB(t,t0)。因此對直讀式儀表採用調儀表起始點的方法十分簡便。
2、補償導線:採用補償導線把 工業熱電偶 的參考端延長到溫度較恆定的地方,再進行修正。從本質上來說它並不能消除參考端溫度不為0℃時的影響,因此,還應該與其它修正方法結合才能將補償導線與儀表連接處的溫度修正到0℃。此時參考端己變為一個溫度不變或變化很小的新參考端。此時的 工業熱電偶 產生熱電勢己不受原參考端溫度變化影響, EAB ( T、T10 ) 是新參考端溫度T10 (不等於℃) ,且T10 為一常數時所測得熱電勢, TAB( T、T10 ) 是參考端溫度T0 = 0 ℃時,工作端為T10時所測得熱電勢(熱電偶分度表中可查出) 。使用補償導線時,不僅應注意補償導線的極性,還應特別注意不要錯用補償導線,同時應注意補償導線與 工業熱電偶 連接處的兩端溫度保持相等,且溫度在0-100℃(或0-150℃)之間,否則要產生測量誤差。
3、參考端溫度補償器:補償器是一個不平衡電橋,電橋的3 個橋臂電阻是電阻溫度係數很小的錳銅絲繞制的。其阻值基本上不隨溫度變化而變化,並使R1 = R2 =R3 = 1Ω。另一個橋臂電阻Rt 是由電阻溫度係數較大的銅繞制而成,並使其在20 ℃時Rt = R1 =1Ω ,此時電橋平衡,沒有電壓輸出,當電橋所處溫度發生變化時, Rt 的阻值也隨之改變,於是就有不平衡電壓輸出,此輸出電壓用來抵消參考端溫度變化所產生的熱電勢誤差,從而獲得補償。(註:我國也有以0℃作為平衡點溫度的)當溫度達到40℃(即計算點溫度)時橋路的輸出電壓恰好補償了熱電偶參比端溫度偏離平衡點溫度而產生的熱電勢變化量。對電子電位差計,其測量橋路本身就具有溫度自動補償的功能,使用時無需再調整儀表的溫度起始點。除了平衡點和計算點外,在其他各參比端溫度值時只能得到近似的補償,因此採用冷端補償器作為參比端溫度的處理方法會帶來一定的附加誤差。
推薦閱讀
工業熱電偶 絕緣電阻測量時,應符合以下技術要求: 1、 工業熱電偶 應按出廠時原有的裝配方式進行絕緣電阻試驗。 2、測量絕緣電阻所用儀表的精度不低於±20%。測量絕緣電阻的方法是:將測量儀器的輸出端接到 工業熱電偶 的保護管與熱電極之間以及兩熱電極(在測量端開路時)之間,對於採用陶瓷保護管的 工業熱電偶 ,用金屬絲在 工業熱電偶 陶瓷保護被加熱部位均勻繞15-20匝,作為上限溫度絕緣電阻測試的一極。使用的金屬絲應對 工業熱電偶 無害。當施加試驗電壓的時間到達60s時,記錄儀表指示的絕緣電阻值,然後變換所加試驗電壓的方向,並分別記錄測量結果,取其中較小值為被試驗 工業熱電偶 的絕緣電阻值。 3、常溫絕緣電阻的試驗電壓為直流
發表於 2017-01-10
傳感器可測量各種參數,如壓力、溫度、有毒氣體pH值等,它們應用廣泛,使工業處理更安全、更高效,成本也更低。不過,各種類型的傳感器都有一組自己獨有的特性,從而帶來了一系列複雜的設計挑戰。 工業處理中最常見的測量項之一就是溫度。溫度測量可以採用各種類型的傳感器,包括熱電偶、電阻溫度探測器,以及熱敏電阻等。 要測量最大範圍的溫度時,系統設計者通常會選擇熱電偶。例如,TypeC熱電偶的測量溫度範圍達0℃~2320℃。熱電偶的工作原理是基於Seebeck效應,即:如果兩個相異的金屬被放在一起,則產生的電壓與結上的溫度成正比。熱電偶是雙極器件,它會根據檢測結(或「熱」結)溫度與參考結(或「冷」結)溫度的相對關係,產生一個正的或負的電壓
發表於 2014-01-02
使用兩條線測量電阻非常方便,但會產生測量誤差。通過使用4條線及源端子和測量端子分開的萬用表,幾乎可以消除這種誤差。遺憾的是,增加額外的引線和連接提高了測量的複雜程度。您需要連接增加的引線,在從電壓變成電阻時,可能不得不更換夾子和探頭。現在,有一種新概念,使您能夠只用兩條引線,進行4線電阻測量。 圖1(左). 2線電阻測量由於測試引線電壓下跌而產生了誤差。 圖2(右). 4線電阻測量消除了電壓引線中的電流,消滅了這一誤差來源。 為什麼使用4條線測量電阻? 管理兩條引線的挑戰性已經足夠大,特別是在緊張的空間中測量小的元器件時。如果您想使用四條引線檢查小的焊點、軟連接器或晶片電阻器,那麼您將面臨真正的挑戰。 切換引線配置可能要
發表於 2020-11-20
涉及示波器的測量精度問題有很多方面,而且示波器廠商在精度方面也是竭盡全力,終歸各家在射頻技術上積累的功力不同,你測試出來的結果也千差萬別。都說百聞不如一見,其實百見不如一想,因為所見可能非所想,了解原理才是最重要的。這裡簡單探討幾個跟幅度相關的常見誤差。底噪,串擾,接地輸入的雜散情況,無雜散動態範圍(SFDR),四位半萬用表原理測試電壓。底噪一直是我們引以自豪的第一指標。這個需要精湛的射頻技術和模擬噪聲的控制技術,RTO示波器底噪的量級在微伏級,這個在計量院計量的截圖就看到得底噪RMS值是146uV而已。由於在功率測試裡邊經常會碰到多個通道同時測量,所以示波器的串擾也會影響各通道的測試結果,這個指標需要很好的電磁幹擾控制和電路屏蔽
發表於 2020-09-14
用萬用表進行測量時會帶來一定的誤差。這些誤差有些是儀表本身的準確度等級所允許的最大絕對誤差。有些是調整、使用不當帶來的人為誤差。正確了解萬用表的特點以及測量誤差產生的原因,掌握正確的測量技術和方法,就可以減小測量誤差。 人為讀數誤差是影響測量精度的原因之一。它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儘量減小。因此,使用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1測量前要把萬用表水平放置,進行機械調零;2讀數時眼睛要與指針保持垂直;3測電阻時,每換一次擋都要進行調零。調不到零時要更換新電池;4測量電阻或高壓時,不能用手捏住表筆的金屬部位,以免人體電阻分流,增大測量誤差或觸電;5在測量RC電路中的電阻時,要切斷電路中的電源,並把電容器儲存的電洩放完,然後再進行測量
發表於 2020-09-09
1、萬用表量程選擇及誤差分析1.1、人為誤差人為讀數誤差是影響測量精度的原因之一,使用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1)測量前要把萬用表水平放置,進行機械調零(2)讀數時眼睛要與指針保持垂直(3)測電阻時,每換一次檔都要進行調零,調不到零時要更換新電池,並且不能用手捏住表筆的金屬部位,以免人體電阻分流,增大測量誤差(4)在測量電路中的電阻時,要切斷電路中的電源,並將電容器放電完畢,然後再進行測量。1.2、萬用表電壓、電流檔量程選擇與測量誤差萬用表的準確度等級一般分為0.1、0.5、1.5、2.5、5等。直流電壓、電流和交流電壓、電流等各檔,準確度精確度等級的標定是由其最大絕對允許誤差△x與所選量程滿度值的百分數表示的。萬用表測量電壓產生
發表於 2020-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