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電偶是一種常用的溫度傳感器,是利用熱電效應,並根據冷熱端溫度差產生的熱電動勢測量溫度,且具有測量精度高、構造簡單、使用方便等優點。在測溫儀表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通用的冷端補償方法由於其結構複雜,噪聲大,線性度差會對測量結果造成較大的影響。
1 通用熱電偶冷端補償方法
1.1 電橋補償法的原理
如圖1所示,其中R1,R2,R3的阻值相等,用溫度係數近似為零的錳銅製造,即其阻值不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而Rt用熱電阻PT1000,其與熱電偶冷端處於同一溫度場中,其阻值隨溫度變化而變化,溫度升高,阻值增加當冷端溫度為零時R1=R3=R2=R1,可使得電橋的輸出為零,若冷端溫度升高,會使得熱電偶的熱電勢減小而帶來測量誤差,但此時PT1000的阻值也會隨溫度升高而增加,則補償電橋失去平衡,輸出值不為零,電橋輸出量的變化值與熱電偶熱電勢變化量相等,且二者變化方向相反,則二者相互抵消使總輸出量的大小不隨冷端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1.2 實驗數據記錄
實驗過程中用毫伏電壓發生器模擬K型熱電偶熱電勢,在電路板上完成A/D轉換後,通過MCU上傳上位機,由上位機將A/D值換算為溫度並顯示。實驗結果如表1所示。
這種方法對R1,R2,R3的精度要求很高,且V+的噪聲,溫漂要小,穩定性要高,為達到實驗要求需要使電橋電流為一個合適值,調試難度高。在進行多路測量時,需要布置多路裝置,結構較為複雜。
2 熱電偶冷端補償的新方法
2.1 原理
該方法由PT1000測量冷端溫度,通過A/D轉換後,由MCU傳給上位機將電阻值通過軟體換算成電壓值加到熱電偶的電壓上再通過補償塊消除冷端溫度變化帶來的影響,從而進行補償。
2.2 補償塊的設計
此方法進行冷端補償的主要裝置是一塊導熱性能良好的鋁塊,其結構如圖2所示。
在長方體鋁塊的橫向中軸線上依次等距打出3個通孔,並沿橫向中軸線切開。在之後的接線過程中將兩根補償導線壓如左右兩個通孔,中間的通孔壓入熱電阻PT1000。在壓入過程中為保證熱傳導的均勻性,熱電阻和補償導線的直徑要一致且與補償塊充分接觸,絕緣材料要相同。
2.3 補償電路設計
如圖3所示,熱電偶通過補償導線接到儀表箱內的補償塊之後再通過Cu導線連接箱內電路板。補償塊與熱電偶冷端處於儀表箱內。PT1000用於測量儀表箱內溫度To,Tc是儀表箱外的環境溫度。
由於程序設計要求,在未接補償電路時上位機顯示溫度T1為A處的實際溫度Tr加上箱內的溫度Tb,即T1=Tr+Tb。儀表在實際使用當中溫度箱內溫度會產生變化要避免箱內溫度的變化對實際測量溫度的影響,設計接入補償電路。
當儀表箱內溫度升高,會使上位機顯示溫度T1隨箱內溫度升高,在加入補償電路後,補償塊在箱內受熱均勻,補償導線兩端與PT1000處於同一溫度場中,補償導線產生的電壓可以抵消掉冷端溫度變化帶來的影響,保證了測量值不受箱內溫度變化的影響,只與箱外環境溫度Tc有關,即T1=Tr+Tc。
2.4 實驗數據記錄
實驗過程與電橋法實驗過程類似,用毫伏電壓發生器模擬K型熱電偶熱電勢,在電路板上完成A/D轉換後,通過MCU上傳上位機,由上位機將A/D值換算為溫度並顯示。實驗結果如表2所示。
從上表可看出,該補償方法具有較高的準確度,誤差在1℃以內且線性度好,在進行多路測量時只需在補償塊上多加幾組通孔即可,結構簡單可滿足工業應用需求。
3 補償塊法與電橋法的數據對比分析
根據表1和表2中的數據,文中以輸入電壓為橫坐標,誤差值為縱坐標分別做出兩種方法在不同溫度下的誤差曲線,如圖4和圖5所示。
圖5中曲線可看出,電橋法的線性度較差,由於熱電偶的輸入輸出特性和補償電橋的輸出特性均是非線性特性且不重合,故在補償範圍內只有在兩條曲線相交點對應的冷端溫度下能完全補償即無補償誤差,其他冷端溫度下只能部分補償,存在補償誤差。在實際使用當中需要使用更複雜的電路來減少由於非線性所產生的誤差。
從圖4補償塊法的4條曲線可看出,其最大誤差不超過1℃且線性較好,能更準確地達到測量要求。
4 結束語
本文所述基於熱電偶的測溫儀表冷端補償方法電路簡單、穩定、噪聲小,且線性度好。其在進行多路測量時只需在補償塊上多打幾個通孔將補償導線壓入其中即可,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保證了測量的精度,達到了技術指標。
關鍵字:熱電偶 測溫儀表 冷端補償 編輯:什麼魚 引用地址:http://news.eeworld.com.cn/Test_and_measurement/article_2016080416535.html推薦閱讀
本文首先介紹了熱電偶主要特點,其次闡述了萬用表檢測熱電偶好壞的方法,最後介紹了熱電偶的常見故障及處理辦法,具體的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熱電偶簡介 熱電偶(thermocouple)是溫度測量儀表中常用的測溫元件,它直接測量溫度,並把溫度信號轉換成熱電動勢信號,通過電氣儀表(二次儀表)轉換成被測介質的溫度。各種熱電偶的外形常因需要而極不相同,但是它們的基本結構卻大致相同,通常由熱電極、絕緣套保護管和接線盒等主要部分組成,通常和顯示儀表、記錄儀表及電子調節器配套使用。 熱電偶主要特點 1、裝配簡單,更換方便; 2、壓簧式感溫元件,抗震性能好; 3、測量精度高; 4、測量範圍大(-200℃~1300℃,特殊情況
發表於 2020-11-10
rem Main.bas file generated by New Project wizardremrem Created: 周二 8月 25 2020 TAOTIErem Processor: ATmega8rem Compiler: BASCOM-AVRrem Write your code here$RegFile = "m8def.dat"$Crystal = 8000000'$Baud = 19200$HWstack = 40$SWstack = 8$FrameSize = 40Declare Sub Adc_isr()'配置單模式和自動
發表於 2020-09-07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檢測人員的體溫,而且這個溫度範圍很小。該系統採集主要以Atmel公司的AT89C51單片機為控制處理核心,由它完成對數據的採集處理以及控制數據在LCD顯示屏上的顯示。AT89C51單片機是一種低功耗/低電壓/高性能的8位單片機,片內帶有一個8KB的可編程/可擦除/只讀存儲器。在本文中,主要說明單片機與K型熱電偶以及K型熱電偶模數轉換器—MAX6675的組合,形成單片機的溫度檢測系統。包括:如何根據選擇的器件設計外圍電路和單片機的接口電路,如何編寫控制溫度檢測器件進行數據傳輸的單片機程序,如何使用LCD12864進行字符的顯示,並簡要介紹數字溫度傳感器MAX6675的應用。1  
發表於 2020-08-25
溫度傳感器的分類醫用溫度傳感器根據應用分主要有幾種,包括一次性醫療應用溫度傳感器、消融應用溫度傳感器以及額溫槍、耳溫槍應用傳感器。其中一次性醫療應用溫度傳感器主要是採用了NTC熱敏電阻;消融應用採用的是熱電偶;額溫槍、耳溫槍採用的是熱電堆技術。NTC熱敏電阻是一種熱敏性半導體電阻器,其電阻值隨著溫度的升高而下降,電阻溫度係數約為金屬電阻溫度係數的10倍,NTC熱敏電阻器電阻值的變化可以由外部環境溫度的變化引起,也可以因有電流流過,自身發熱而造成。熱電偶的工作原理則是通過將兩種不同的金屬連接起來形成傳感結而形成。 當傳感結與自由端的溫度不同時,熱電偶將在兩條線之間產生電壓。 電壓信號可以轉換為溫度讀數。 醫用「微型」熱電偶是指用直徑較小的電線
發表於 2020-06-15
51單片機用max6675採集熱電偶溫度 已調試成功 帶電路單片機源程序如下:#include "include.h"#include "12864.h"unsigned int i,j; unsigned char Flag_connect;unsigned int MAX6675_Temp;/********************************************************************  
發表於 2020-02-24
[0] 《《 5) | (data_temp[1] 》》 3) ) * 0.25);k.error = 0;}// 拉高HAL_GPIO_WritePin(K_PORT, K_CS, GPIO_PIN_SET);return k;}使用一個結構體,返回K的狀態和讀數。因為熱電偶是電阻測量,因此熱電偶和MAX6675之間的連接必須可靠,連接處的電阻會影響讀數。
發表於 20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