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為了光陰流逝使我心安
我寫作,不是為了名聲,也不是為了特定的讀者,我寫作是為了光陰流逝使我心安。——博爾赫斯
博爾赫斯道出了我每周寫作文的心態,動筆是為了飛逝的光陰,為了心安。寫得越多越發現能全部原創的都是自我的,自我的都是狹隘渺小沒有普世價值的,本人也沒那麼多自我需要以一文章向外人訴說。寫得越久越穿透自己,越看透自己越不會小看別人。
本周寫點我讀了一些東西引發的思考,關於擴張與約束,關於貪婪與節制。這些人類永恆的矛盾主題,一直都在過去的歷史裡,無數次被解答過。
02
Survive:黑暗森林法則
查爾斯·曼恩 (Charles Mann)《1491》更新了我對1492年哥倫布來美洲之前的一些偏見,結合拉裡·戴蒙德(Larry Jay Diamond)「人類大歷史三部曲」,我越來越確信:文明的第一需求是生存,第一動力是擴張,文明的倖存靠的是一些原始的本能比如欺騙撒謊掠奪,文明的發展依靠技術爆炸。我也越來越確信,劉慈欣的《三體:黑暗森林》是偉大的,他把近三五百年的人類文明寫透了,用三個詞「猜疑鏈」、「技術爆炸」以及「黑暗森林法則」。
因為歷史是勝利者打扮和變性之後的產物,導致我對於美洲的認識一直停留在「霍姆伯格之誤」,比如美洲沒輪子,美洲人口稀少,美洲文明野蠻落後等等。真實的美洲,原本人丁興旺,人口密度是中國、印度的兩倍,人口總數是歐洲黑死病剛結束後歐洲人口的幾倍,依靠美洲培育的玉米、番薯、馬鈴薯等作物,才有全世界的人口爆發,今天全國流行的辣椒都來自中、南美洲。沒有輪子這一說,是因為有輪子沒用上,土地不夠硬,也沒有大型牲畜可以替代人力,所以就發明了介於船與車之間的「滑車」。至於美洲刀耕火種的誤解,我覺得可能是殖民者造謠,低端文明如何準確預測天文現象,而且如果真是刀耕火種亞馬遜流域的雨林早不存在了,不至於近百年才開始遭到破壞。
歐洲人滅掉阿茲臺克帝國、瑪雅帝國和印加帝國,基本靠欺騙,就是權遊的小指頭的策略,用欺騙製造混亂,混亂不是一個深坑,自己提前在混亂前做好爬出坑的梯子。這些打著推廣上帝福音的信徒們,殘忍得滅了一個又一個帝國。
另一方面,美洲人口的銳減跟歐洲人帶去的病毒有極大關係,也跟美洲大陸與世隔絕沒有飼養那麼多帶有傳染源的家禽牲畜有關係。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病毒替歐洲人徹底徵服了美洲,徵服了世界。
而且通過《1491》,我覺得,美洲人很像卡梅隆電影《阿凡達》的潘多拉星球的人,高度發達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明,遭遇破壞了地球環境的地球文明的入侵,準備把潘多拉變成第二個殖民地。我大膽的預測《阿凡達2》一定是一場悲劇,如同美洲文明被毀的悲劇。
西方文明就像一位偏科的學生,一直在各方面落後於阿拉伯文明,美洲文明,東亞文明等等,不會燒開水杜絕傳染病、不講究衛生、不洗澡、排洩物不做區分、水源地不加以保護等等,導致黑死病等瘟疫橫行。只能做個窮屌絲,組織幾次十字軍東徵去搶劫白富美阿拉伯世界。15世紀,鄭和下西洋那麼多趟,幾萬人出去,看到的文明都比我們落後,沒發現要學習的對象。突然間就技術爆炸,18世紀50年代的瓦特看他奶奶的燒水壺蓋被頂起來開始,一下子在科技這個方面全面拉開與各個文明的差距。然後,開始了徵服全世界的歷史,1840年,東西方再見面時,東方只能被完滅。
大航海時代就是個黑暗森林法則的時代,這一法則至今也通行在商業世界上,前些年網際網路爆發時,巨頭們對創業公司的兼併也是如此,一不留神就被下一個起來的小公司給顛覆了,雅虎作為網際網路的先驅成了先烈。
技術爆炸,在IT界,叫「破壞性創新」,道理是一樣的。
在商業世界,生存是企業的第一訴求,保持擴張(其實應該稱之為貪婪)是企業能不能基業長青的重要動力。從這個角度看IT的發展史,也能看到某些巨頭的野蠻和殘忍。
03
矽谷父母限制孩子的屏幕使用時間
看到一篇Nytimes的報導,矽谷一部分父母說,「The devil lives in our phones and is wreaking havoc on our children」,「On the scale between candy and crack cocaine, it’s closer to crack cocaine」,很像國內某些餐館裡的廚子不敢吃自己做的飯菜。
去年蒂姆·庫克(Tim Cook)表達過,他不允許自己的侄子上社交網絡。比爾·蓋茨(Bill Gates)禁止他的孩子在十幾歲之前用手機,梅琳達·蓋茨(Melinda Gates)曾寫道,她希望儘可能晚些時候給孩子使用手機。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可以稱之為Low-Tech Parent,不會讓自己年幼的孩子靠近iPad。
矽谷這些光鮮亮麗的學歷和職業出身的人,他們有光鮮亮麗的公司願景、使命和價值觀,但是這些人可能知道太多了,從某個角度來說,他們核心工作的本質是如何操作用戶的行為讓用戶上癮。這些人的手段和大航海時代的傳播「上帝福音」的歐洲殖民者,本質是一樣的,有塊外面的遮羞布蓋住科技的橫衝直撞,就能徵服全球。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凡是聖人講的話,常常是希望在人世間建天堂。
人類歷史只能如此,不同群體的人類分頭試錯,科技快速發展,有人激進就有人保守,有人興奮就有人恐懼,總要以犧牲幾代人實驗為代價。
我想,是否應該限制社會中底層兒童過早玩手機,就像禁菸禁酒問題,是社會無形中共謀的結果。菸酒產業,始終都有種類似陰謀論的說法存在大量信徒,菸酒有效縮減公共開支,理由是這些抽菸喝酒的人們勞碌了一輩子繳納社會保險,因為菸酒縮短了壽命,減輕了養老開支。這種說法信奉者眾,因為共謀這種社會形態是積累形成的,無從證偽。
每個人終究要選擇一種方式過完這一生,不論好壞,都要自己買單。每個家庭有自己要樹立的原生家庭的理念,不論順從潮流還是獨立思考,終究會被時代裹挾著前進,或從容或窘迫。雖然我從身邊的00後身上看到很多90後沒有的問題,但這個世界終究是他們的,他們終究會和這個真實的世界碰撞,他們終究會有他們的一生。
Andy
蘆葦科技 創始人、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