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內噬菌體圖片酷似科幻電影中的外星世界

2020-12-08 TechWeb

騰訊科技訊(嘟嘟/編譯)據國外媒體報導,這張圖片可能看起來像外星人登月或科幻電影裡的外星世界,但其實它顯示了被稱為「噬菌體」的病毒正在攻擊細菌,這是經常發生在我們體內的事情,有利於我們的免疫系統。

這張圖片可能看起來像外星人登月或科幻電影裡的外星世界,但其實它顯示了被稱為「噬菌體」的病毒正在攻擊細菌,這是經常發生在我們體內的事情,有利於我們的免疫系統。

這些只是寄居在我們人體內或身體部位的100萬億左右的非人類有機體,它們對我們沒有傷害,甚至還幫助我們生存下去。那麼這些外來入侵者究竟是什麼?它們是怎樣幫助我們保持健康的?

細菌是引發破傷風、結核病的元兇。但居住在人類的胃和腸道的細菌能夠幫助我們消化難以處理的食物,如碳水化合物,細菌把它們分解成較小的分子。它們還通過覆蓋腸道表面使有害細菌無法滋生的方式,阻止艱難梭菌(C.diff)等有害細菌的侵入。闌尾往往被誤認為是一個無用的附屬物,其實它充當了一個細菌水庫的角色,在那裡細菌可以休息和休養。你的身體甚至可以產生特殊抗體和防禦性的化學物,它們通常攻擊入侵的微生物,幫助有益細菌。IgA抗體(免疫球蛋白A)形成了一個支撐結構,固定你胃中的有益細菌,防止它們被衝走。

人體內的大部分細胞中含有線粒體。這些似豆莢的微小物質大約為人類頭髮寬度的1/50,有時也被稱為細胞的發電廠,因為它們的工作是從我們所吃的食物中儲存能量。它們把氧氣與你的消化系統中來自食物的葡萄糖和其它物質相結合,產生一種名為三磷酸腺苷(ATP)的化學物質。這些能量然後將用於為你的身體供以動力,無論是使你的心臟跳動或使你的肌肉彎曲都來自這種化合物。關於線粒體的最了不起的事情是,它們似乎曾經是細菌,在互惠互利的關係中成為了細胞的一部分。它們的結構與細菌非常相似,並有自己的DNA。甚至有一種被稱為SAR11的常見細菌,從基因方面它們與線粒體有共同的祖先。雖然線粒體曾經是一個獨立的物種,但它們現在是你的身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普通感冒到愛滋病毒到天花,都是病毒惹的禍。然而,有些病毒可能是天然的醫務人員,它們就是噬菌體。不像那些破壞人體細胞的討厭病毒,噬菌體看起來像小型月球著陸器,攻擊細菌。它們把自己的DNA注入細菌,把它作為一個宿主產生更多的病毒,這在過程中摧毀細菌。

噬菌體通過空氣或接觸進入人體,就像任何其它的病毒。我們始終在與它們打交道,只要我們自身的免疫細胞識別並消滅它們,它們就不會在我們體內呆太長時間。到那個時候它們已經繁殖並繁育後代了,如此循環下去。它們也可以被人為地在實驗室培養,作為疫苗進入人體。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對抗生素產生了抗藥性,應付這些疾病的方法之一是使用噬菌體。

把一根睫毛或眉毛放在顯微鏡下,你可能會大吃一驚。你會看到許多微小的透明生物,大約1/3毫米長,它們常被稱作「睫毛蟎」(eyelash mites)。它們以這些毛髮為根據地,寄生在舊的皮膚細胞和皮脂上。但與蝨子或跳蚤不同,它們不會產生什麼危害。雖然它們會導致少數人產生過敏反應,但我們大多數人永遠不會知道它們的存在。我們在與其他人進行面部接觸時,睫毛蟎就會爬到我們面部,它們似乎更喜歡老的宿主,因為他們往往??有更多的油性皮膚。

蠕蟲讓大多數人感到不寒而慄。然而,所有的人身上都有蠕蟲,我們的身體已經有防禦系統,以儘量減少它們對我們的影響。克羅恩氏症(Crohn's disease)和一些過敏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是我們身體反應過度造成的,因為我們的免疫系統還在與已不存在的蠕蟲作鬥爭。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表明,適當地使用蠕蟲,可以產生更多的控制免疫反應,以減少對宿主人類的傷害。

相關焦點

  • 它長相機械,外形酷似機器人,無處不在,莫非它是「外星生物」?
    在人們的印象中,「外星文明」是比人類還要高等的智慧體,是類似機器人的存在,這在很多科幻電影中有所體現。在自然界中,就存在這樣一種生物,它長相很機械,外形酷似機器人,那麼它會不會是「外星生物」呢?噬菌體噬菌體的結構其實我們對它並不陌生,因為在我們生活的周圍,都有它的「陪伴」。比如說手機上、手上、身體中,都可能存在成千上萬隻,它就是噬菌體。
  • 科幻電影中的外星生命們
    至於結果呢,從電影預告片中可以得知,可謂是愚蠢與兇殘齊飛,血肉共殘肢一色。  科幻電影中所出現的,具有一定智能的外星生物形象,幾乎與電影本身的歷史一樣悠久。以1902年梅裡愛的《月球旅行記》中的「月人」為濫觴,此類形象可謂不可計數。
  • 科幻電影中的星際元素
    其實,在眾多科幻電影中,人們早已充分發揮了對太空的想像,有些甚至成為準確的預言。  那些或寫實或預言的太空科技  世界上最早的科幻電影應該是法國人梅裡愛在1902年拍攝的《月球旅行記》,這部片長只有20分鐘的電影是根據凡爾納的《從地球到月球》和威爾斯的《月球上最早的人類》兩部小說改編而成的。
  • 科幻電影《第九區》,人間兵器VS外星武器
    這部科幻電影是在2009年上映科的,成本不到3000萬美元,沒有什麼大明星,也不是什麼商業片,而且是飽受眾多電影業內人士質疑的偽紀錄片,但就是這樣一部不被看好的影片,卻登頂北美票房榜,成為2009年北美電影暑期檔最大的黑馬,其上映首周票房取得3700萬美元的佳績,遠高於排在票房榜第二位—耗資1.7億美元打造的《特種部隊眼鏡蛇的崛起》(250萬美元票房)。《第九區》為何能如此大賣呢?
  • 推薦五部超然的外星科幻電影
    第一部:鐵血戰士電影講述了特種部隊少校達奇(施瓦辛格飾)帶領特種部隊前往熱帶雨林營救失事的直升機成員。不料在途中遭遇不明生物攻擊,由此引發了一場血戰。阿諾·施瓦辛格如日中天時拍攝的電影,集科幻、動作、恐怖於一身,帶出了鐵血戰士殘暴、高傲、能隱身,注重榮譽的經典形象。
  • 五部和外星有關的老電影,佩服當時的編劇,科幻中帶著科學
    最近,加拿大爆出捕捉到一組FRB信號,無疑給無數太空愛好者帶來了一大波福利,難道這個宇宙中真的存在其他的高文明嗎?一切都是未知數,那今天,陽夕君就帶大家來回顧幾部和外星有關的影片吧,喜歡的話記得關注收藏哦~圖片來源於網絡
  • 經典科幻電影中出現的外星生物,分別都是什麼類型的生命形式?
    在我看過的經典科幻電影中,我想到的第一個類型就是,和我們人類一樣外形,擁有超能力,上天入地,沒事就拯救世界的《超人》啊,來自氪星的氪星人。也是最不怕的外星生物,畢竟是地球人養大滴嘛!!!*^_^**^_^**^_^*。
  • 科幻電影中的時代症候探析
    科幻電影聚焦於不同領域科學技術發展帶來的影響,為深陷各種「焦慮泥沼」的人們提供了釋放情緒的渠道,折射出當今的時代症候,也使得更多的人開始關注科技發展的另一面。科幻電影中焦慮情緒的流露,揭示出人類對科學技術的發展從全盤接受到辯證反思的轉變。
  • 科幻電影《獵殺外星人》開機 揭秘外星生物邪惡之欲
    該片由程琢、林楓燁、王煜凱、付赫安琪等主演,講述了千萬年後的未來世界,面對外星生物接連「搗亂」,主人公馬天馬與同伴李昂不懼艱險與之抵抗,共同守衛家園的故事。與大多以「打開未知世界探索秘密」為主線的科幻影片不同,《獵殺外星人》在現實世界與幻境之中勇於面對種種「不美好」,敢於揭露陰暗之欲。影片將故事背景設定在了千萬年後的未來世界,光陰流轉,時代更迭,可即便是在遙遠的未來,人性未變,黑暗猶在,欲望更深。
  • 世界十大科幻電影
    《盜夢空間》是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瑪麗昂·歌迪亞等主演的電影。影片劇情遊走於夢境與現實之間,被定義為「發生在意識結構內的當代動作科幻片」。影片講述由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扮演的造夢師,帶領約瑟夫·高登-萊維特、艾倫·佩吉扮演的特工團隊,進入他人夢境,從他人的潛意識中盜取機密,並重塑他人夢境的故事。《毒液:致命守護者》是美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騰訊影業、漫威影業聯合出品,索尼電影娛樂公司發行的科幻電影,由魯本·弗雷斯徹執導,湯姆·哈迪、米歇爾·威廉士、裡茲·阿邁德等人主演。
  • 國產科幻大爆發?10部外星題材電影等著上映,改編劉慈欣就有四部
    科幻電影,一直被認為是國產片的死穴!但這兩年,敢於嘗試這個題材的人越來越多。目前看,已經有多部科幻題材的電影已經拍完、在拍或者籌備中。感覺未來兩年將是國產科幻片大爆發的時候!先看一則消息。6月16日,第21屆上海電影節正式開幕。除了各種影展,上海電影節也是各大電影公司的宣傳陣地。
  • 5部外星人電影,科幻外星迷福利來襲!
    雖然大多科幻電影都愛描繪外星人入侵地球,但其中也不乏有描繪外星人與人類之間美好情感的。今天帶來的5部外星人電影,就是要你好看!1黑衣人(7.9)――科幻喜劇電影黑衣人VS外星人影片故事發生在未來時代,由於宇宙戰亂不斷,大批外星人紛紛到地球避難。
  • 9部外星科幻電影,忍不住二刷
    電影裡也經常出現這樣的場景。今天君君整理了9部關於外星生物的電影。宇宙浩瀚無窮,應該存在著除了我們之外的其他生物吧。1 銀河系漫遊指南 (8.1)一本正經的瞎話電影。超級有名的腦洞科幻諷刺電影。主角的好朋友其實是一個被困在地球上的外星人。
  • 科幻電影《異星覺醒》主要講的是人類前往太空探索外星的故事?
    《異星覺醒》(Life)是Skydance出品的一部科幻電影,由Skydance製作,丹尼爾·伊斯皮諾薩執導,略特·裡斯、保羅·韋尼克擔任編劇,傑克·吉倫哈爾、麗貝卡·弗格森、瑞恩·雷諾茲、真田廣之等主演。
  • 好萊塢科幻電影裡的隱喻:外星人入侵與冷戰恐懼、原子能焦慮
    好萊塢在20 世紀50 年代的科幻電影產品反映了美國政治廣泛領域內的各種矛盾、衝突和爭論⋯⋯它精準地觸到了冷戰中的美國恐懼和欲望。
  • 國產科幻電影《上海堡壘》陣容強大,對抗外星侵略者,大家很期待
    進入21世紀之後,咱們的國產科幻電影一直處於低谷期。即便是有一些國產科幻電影上映了,也遭受不少觀眾的吐糟,明面是是對太空、對未來的災難幻想,卻在這些影片故事當中開始逐漸發展成為男女主角的偉大愛情,那麼「國產科幻」也變成了偽命題。
  • 近年來最讓人驚嘆的科幻電影《外星異種》
    最近幾年最讓人驚嘆的科幻電影《外星異種》。最近幾年最讓人興奮的科幻電影來了!全新的科幻驚悚巨作《外星異種》,由「異星覺醒」特效團隊打造,目前在紐約電影節等國際知名影展上亮相,不僅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更在國際知名爛番茄影評網站上獲得了88%的好評,多人對該片讚譽:「新一代的科幻恐怖傑作,它繼承了雷利史考特的異形精神。」
  • 當科幻電影中的設備映射到現實生活中
    科幻電影一直是技術領域的靈感來源之一,眾多我們現在使用的新技術,最早都出現在科幻電影中,雖然它們只是道具和特效,但無疑帶給了人們很多靈感,最終將它變為現實。當然,還有一些科幻電影中的設備恰恰相反,其靈感來自於現實,或許還存在「廣告植入」的嫌疑。其實人類最開始的幻想從文字變為了電影最終成為了現實。
  • 《流浪地球》後,中國科幻電影再出發,首次正面對抗外星文明
    這一簡單的舉動,卻代表著它完成了一次國產精品科幻片製作的接力,從吳京的手上把中國科幻電影的接力棒傳給了:《上海堡壘》這部電影根據作家江南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未來世界,外星黑暗勢力突襲地球,世界淪為焦土,大學生江洋(鹿晗飾)追隨女指揮官林瀾(舒淇飾)一起進入上海堡壘,對抗外星人,
  • 電影推薦:經典科幻電影
    我心目中的經典科幻電影,是關於時空、智能發展,外星文明和太空探索方面的故事,它們要麼是在思想上激發觀眾對於未來/科技/文明的思考,要麼是在技術上用感官來呈現對於未來的想像。這裡選出我個人心目當中最經典的幾部電影作品(排序不分先後)。